初期教会人物
字号:A | A

II. 初期教会人物

十六 坡旅甲 (Polycarp公元70-155或156年)

十七 游斯丁 (Justin Martyr公元100-165年)

十八 爱任纽 (Irenaeus公元125-203年)

十九 特士良 (Tertullian公元154-225年)

二十 俄利根 (Origen公元185-254年)

二十一 居普良 (Cyprian公元200-258年)

二十二 亚他那修 (Atharasius公元296-373年)

二十三 耶柔米 (Jerome公元354-430年)

二十四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公元346-430年)

十六  坡旅甲 (Polycarp公元70~155/156年)

(至死忠心的教父)

在主耶稣的门徒纷纷离世后,如没有继承他们的教训和思想的忠信者,教会必难以站立下去。使徒约翰三宠徒之一——士每拿(注)监督坡旅甲,在十岁以前经已信主,为人忠朴。他曾与目睹过耶稣的人交往,亦是由使徒按立他为监督。大半生时间恒心服事主,直至八十六岁高龄殉道而死。

当时教会大受迫害,许多基督徒被捕下监,凡不肯否认主名的,有些被送到斗兽场喂野兽、有些受酷刑、有些被焚。坡旅甲的好友,安提阿监督伊格那丢,也为道殉难。坡氏听到这个消息仍毫不畏惧。弟兄们劝他离开城市,于是他到乡村去,为教会及万人祷告。

坡旅甲搬离不久,寻索他的人因找不到他,便捉去两个仆人。其中一人因经不起苦刑而出卖了坡旅甲,这人得到犹大一样的下场。在被补之前坡氏曾见枕头被焚的异象,故对人说他将被焚。他在睡房中知道捉他的兵丁临近,为了神的旨意成就,他放弃逃走的机会,反为兵丁预备丰富的饮食,要求他们给他一个小时祷告的时间。他们见这位白发老者态度坚决都诧异非常。

当坡旅甲和兵丁骑驴进城时,逮捕他的军官乘车迎面而来,叫他上车,并劝他向该撒献祭便可活命。他因坚决拒绝,便被推下车,但仍坚忍地负伤走到运动场。他听到天上有声音说:“作刚强坚固的人!”他被带到巡抚面前,巡抚劝说:“你已年迈,何必自找苦吃!不如起誓,毁谤基督,我就释放你。”坡旅甲回答:“我做主的仆人八十六年,祂从未亏待我,我岂可亵渎祂?”巡抚恐吓他说:“如你仍顽强不屈,我就把你扔给野兽吃。”“随你吧!”老者回答:“我不能叫自己由好变坏。”巡抚见三番四次的劝说无效就想以火刑使他屈服。坡旅甲反而说:“你想用那暂燃的火来恐吓我,乃是因为你不晓得将来审判时,有不灭的火为不敬虔的人预备。”

坡旅甲以纵容镇定,毫不畏惧的态度,使巡抚惊奇。于是便遣人往场中三次宣告:“坡旅甲承认他是基督徒。”场中的外邦人和示每拿的犹太人要求战场的领袖放出狮子来吃掉他,但由于野兽演戏的时间已过,他们只好要求把他烧死——正应验他所见的异象。

群众将干柴木屑放在坡旅甲身上,本想钉他在柱中烧。但他说:“无须钉我,那赐我能力忍受火焰的,也必叫我在火焰中屹立不动。”他们就将他双手反缚。当火堆准备好时,坡旅甲祷告说:“爱子耶稣基督的父啊!借着主我们得以认识你是众天使、所有掌权者及万物的神;称为公义者之主。我赞美你,因为你使我存活到如今,使我现在能用血为你作见证,且与你儿子基督耶稣的苦杯有分;并且灵魂与肉体得以复活,在圣灵的恩典中永远存活。我今天在你面前献上自己,作为馨香的祭物,是照你圣善的旨意所预备而成就的。

坡旅甲说完阿门,火堆随即点着,一个大方形的火焰围绕着这位如钢铁般坚强的殉道士,他像金银在炼炉中,并没被火烧着。那些逼迫他的人见这情形,就吩咐兵丁用刀剌入他的心坎,鲜血涌流,猛火反被扑熄,使大众惊讶不已。后来,他们把坡旅甲的尸体火化成灰。士每拿与铁非拉教会的信徒,不但没有丝毫气馁,对这位至死忠贞的教父益发敬爱。当时殉道的共有十二人。

坡旅甲一生虽在文学上无其创见,但他所写的“腓立比教会书”,共十四章,多劝善性质,勉励信徒恒心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信仰。在神学方面类似其师约翰,并重基督教的救恩论。

“注”  士每拿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

十七  游斯丁 (JustinMartyr 公元100~165年)

(东方的护教巨擘)

第二世纪的护教“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护教士〔注一〕其中首推巴勒斯坦示剑人——游斯丁。游氏父亲是位富有的希腊人,他要天赋异禀的儿子自小学习希腊的学问,所以游斯丁年轻时就醉心于钻研各种哲学:斯多亚、亚里士多德、皮他哥拉、柏拉图等学派;他希望从中找到真正的满足和平安。他甚至穿上哲学家的制服、模仿他们的样子。

有一天,当游斯丁在海边默想之际,他遇到一位年高德劭的基督徒。老者诚恳地指出他在思想上的弱点,并对他说:“你在诸哲学之中求不到的平安,却可在基督里得着。你应当研究先知们的著作;他们都以基督为中心,而基督就是众先知预言的应验。”

其实游斯丁早已对基督徒面对死亡时的大而无畏及高尚的道德生活留下深刻印象。老者的一番话使他茅塞顿开,遂专心研读旧约,常与信徒来往,结果全心全意归主,成为基督徒,时为一三二年。此后,他志于宣告他的信念,为主作见证。游斯丁似乎在罗马住了很久,并在以弗所及罗马等大城市讲学,他提安(注二)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游斯丁相信他在基督里拥有最完美的哲学,基督教就是希腊哲学最崇高的具体实现,并且是最卓越的真理;因此,他将这信念也带进哲学学校中。他认识到基督徒是遇任何患难、逼迫皆不胆怯,而仍坚守信仰的人;并且在仇敌的猛烈攻击下,人类越发加增,就好像葡萄树越修剪越发茂盛,结果越多一般。基督的教会实在是神和救主所种的葡萄树。

在护教方面,游斯丁的贡献良多,他曾著述多类护教学书卷,其中以致罗马皇皮亚士(Pius)与他的儿子韦利士穆(Verissimus),及哲学家路求(Lucius)之“护教书”(俗称First Apology),“与推芬对话”(Dialogue With Trypho)及“复活论”三册为着。

游斯丁写“护教书”的目的是希望皇帝探查对基督徒的控诉,并举例说明基督徒乃奉公守法者,书中他以希腊思想辩证基督教为真正的哲学、以摩西五经说明基督教的渊源、阐释圣礼崇拜之真义(注三)、说明作基督徒的真义。

在第二册中,他与犹太人推芬论道,答辩他的控诉,他以自己归主的经过作证,并以灵意法引用旧约证实基督教为应验犹太教的宗教:旧约为预表,新约为应验;基督乃那一位要来的弥赛亚。

在“复活论”中,游斯丁解释希腊人尊崇的“道”(Logos)便是基督教的基督,此道成了肉身,虽死而复活后永活下去,如柏拉图的灵魂不灭论。

游斯丁确是自保罗以后最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他能领悟到基督教对普世的意义,这是他的主要贡献。他对于“道”有卓越的了解,且将整个人类历史在基督身上达到尽善,作为对“道”的总结,作了明显的描述。然而,其作品对希腊哲学抱乐观态度而偏重理性,忽略了耶稣的人性。又由于他采用过多哲学的术语,引来以后的教父们的批评。但无论如何,游斯丁的用语成为早期基督徒解释圣经的宝贵方法。

一六五年,游斯丁与另外六位信徒殉道于罗马,事由他们坚决不向偶像献祭,审判官要他们把所信的道说出来,游氏就简明地证明他所信的神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独一主宰,及先知们所预言的就是耶稣基督。审判官威吓他说:“你这自称学识渊博的人,以为知道一切真理。我砍掉你的头,难道你还真能上天堂吗?”游斯丁说:“我若能忍耐,则必进入神的居所,凡忠心到底的,就常蒙受神的恩惠,直到世界的末日。”审判官又问:“你以为你所行的可得奖赏吗?”他坚决地回答:“我不是‘以为’,乃是‘知道’,并且‘确信’。”七人皆因坚持到底,结果被处以先笞后斩的极刑。

(注一)凡于二世纪中至末叶反驳教外攻击为信仰辩护的作家。

(注二)他提安是由游斯丁引领信主的,他留给后世的“四福音合参” 是历史上首本将四卷福音书同时作比较的著作。

(注三)由于当时教会大受逼迫,基督徒只好秘密在晚间聚会,于是引起其它人的误会及诬告,以为圣餐是饮血吃人肉的聚会。

十八  爱任纽 (Irenaeus130~202年)

(使徒教会后期的神学家)

在古大公教会之兴起中,首负盛名的神学家要推爱任纽。爱氏生长于小亚细亚的首府士每拿,出生年日大概是主后九七至一四七年间。后半生又住在高卢(现今之法国);所以在地理上沟通了当代的东西两地。

他早年从学于坡旅甲,受他影响至深,与老师及“太老师”(使徒约翰)一般强调基督徒之爱;此外,也接触过许多希腊作家,故有优良的教育背景。

爱任纽搬到高卢的里昂后,成为当地的长老。一七七年,里昂大遭逼迫,主教坡提诺殉难,刚好爱任纽从罗马回来,里昂的教会选他继任,他在那里作主教直到逝世。其后半生,我们无从所知。据耶柔米说,他死时年约七十至八十岁。至于其死因,一说是被杀,一说是死于自然。

爱任纽热心传教工作,自己为一标准传教士,当初他正是以传教士身份到里昂来。显然他亦是一个有不平常恩赐的讲员,他通晓塞尔特语,因此不仅为高卢的唯一主教,他的教区也包括了维也纳,甚至更远的地方。对于使徒传统及教会的遗传,爱氏是透过前主教坡提诺而认识。他认为当时罗马教会承受了使徒的真传,于是将使徒的传统成为教会的系统信仰标准,且公开传授;并以此反驳当时之异端。

在神学上,爱任纽也可以说是贯串当时东西方新旧二派:一派是约翰与伊格那丢的神学,一派教护教士及大公教会运动所代表的思想。他富于宗教热情,喜欢研究得救问题。他根据保罗与伊格那丢的神学观点认为基督是第二亚当。他确证创造的善:第一亚当原为善,只因犯罪背逆神,才失去良善与永生。不过,人在亚当里失落了的神的形象,却能在基督里恢复,这就是他所创的“万物复元论”。基督又是神的完全启示,信徒借着圣餐得与基督联合。爱氏将基督为第二个亚当论,推展到耶稣的肉身母亲为第二个夏娃,这种希奇的说法,意外地开展了崇拜马利亚之先河;其实这是他所不赞同的。爱氏也同时强调得救是人与基督联合、道德的转变、基督的赎罪。他对主再来抱有强烈的盼望。又称圣子与圣灵为创造者圣父的左右手,在创造与救赎的工作上合一。

为了维护正统信仰,爱任纽极力反对当时勃兴的孟他努派(注注一)及诺斯底派(注注二),不遗余力地与之争辩,以他的著作中可见一斑。

爱氏著书颇多,其中以“反异端”和“使徒宣道论证”等为最主要的著述,内中显出他的神学纯正,跟随使徒的教训。首书为五卷反异端的论文,内中他强调真纯的传统已存在福音书内,而非一些流传失实的神秘传统如诺斯底派。卷一反驳华伦天奴士门生多利买土的异端(注注三)。卷二用逻辑学反斥诺斯底派之虚渺。卷三至五引用圣言驳斥他们的错谬。由此可见爱任纽是反对灵意释经法的。

“使徒宣道论证”为一百章洋洋巨著,原为一本教导初信者的教义手册,但多含护教性的论调,强调神为创造宇宙的主宰,其旨不可抗拒,其能无量,祂非撒但,为统治万有的神。这些颇近福音派神学的特色。

这些著作,在护教方面有极大的贡献与价值。因为早期有关异端的教训的记录大多散失,爱任纽的著作成为新约时代与尼西亚会议前之间最重要的数据;经常被反异端的作家采用。至于爱氐的希腊文著作只有誊正本仍存留着,这些誊正本极有可能是据拉丁文的译本重新编辑成的。在一九?四年重新发现了亚兰文译本的“使徒宣道论证”,更是从旧约预解释基督论及延伸基督教神学的凭证。

爱氏将新、旧两约圣经等量齐观,同时对四福音的正典地位作出强力的答辩。在他的著作及讲道中,引用过大部份新约经卷,对奠定新约正典有莫大俾益。他也是首先承认“四福音”的人,并称之为权威作品。此外,又宣传“使徒信经”(注四)的重要。在守复活节争辩中(Pascal Controversy),他主张用星期日,反对当时犹太人所用尼散月十四日后第三天。只可惜在有些问题上,爱氏是个守旧派,他主张婴孩受洗才能除去原罪,成为天主教的据点。

(注一)第二世纪初期有一异教归主的祭司名孟他努,他认为当时的教会缺乏圣灵的能力,宣称自己得着圣灵的启示,他的话比圣经更具权威。他把罪分成两种,一种是不可赦致死之罪,另一种是可得赦免的。可见他的神学思想决非纯正的信仰,却深深影响当时的教会。

(注二)是使徒时代末期一个非常严重的异端,一直影响第二、三世纪的教会。诺斯底主义的谬误是否认耶稣的历史性及祂的降生。这主义把宇宙分成灵性及物质两个世界,人要得着神秘的智慧,加上禁欲克己才可得救,达到最高的灵性世界。他们认为耶稣在世上的出现是个幻想。

(注三) 诺斯底主义也分许多派别,彼此之间会有些差别。其中以华伦天奴影响最巨。

(注四) 为了抵挡诺斯底主义,澄清正统信仰的立场,教会便创订了“使徒信经”。

十九  特土良 (Tertullian公元150~225年)

(拉丁神学鼻袓)

特士良在古教会历史中可说是位个性最强的人物。除了他的著作,我们对他的生平所知的不多。特氏生于北非的迦太基,先世乃富有之外邦人;父亲是位罗马的官。他是研究法学、哲学、史学、文学、又精通希腊文及拉丁文。学成后,可能在罗马执业律师。

特氏本是个异教徒,私生活不大好。四十岁左右归主后,生活严谨,有清教徒的倾向。他娶了一个基督徒,在她去世后,特氏拒绝续弦。归正后不久,他回到迦太基,在当地作教会长老,直到离世。

自悔改以后,他以从前同样毅力精神来研究基督教著作。一九七年起,他从事著述,以护卫阐释基督教要道为己任。在教会名作家中,用拉丁文写作的,他要算第一人。他的作品,文体流畅,思想活泼而包含讽剌,往往感人其深。对神学上的问题,他无不以司法的头脑,作精确的判断,是以许多神学概念,在他以前,人们只能作模糊的理解,经他精确解明之后,就不复有所犹疑了。今天我们在神学上应用的专门名词,如“三位一体”、“实质”、“圣礼”、“补赎”、“功德”等,实为特氏首创。因此他真当得起拉丁神学鼻祖之尊称。

特氏是位多产学者,著作之丰远超前人,只可惜留传下来的,仅三十一本拉丁文著作,其大部份希腊文作品都已失传。从内容观之,反映出他所关注的有三方面:基督教的真理与社会及政府之关系、抵抗异端维护正统信仰、及基督徒的道德行为。在其卫道文章中,他把拜偶像的谬理攻击得体无完肤,又反驳马吉安主义、诺斯底主义及神格唯一论(注一)等异端,故而坚持使徒管理的教会才是真理的储藏所,主张传统与圣经同一重要(注二),所以也只有正统教会有动用圣经之权。至于影响后世神学思想最大的著述,要算他为洛各思基督论(Logos Christology)(注三)所作的定义。特氏对于罪的感觉,是自保罗以后,较之任何基督教作家为深;他的言论思想大大的促进了拉丁教会中对罪与恩的概念。

于二?二年,罗马皇帝在北非一带发动逼迫教会的运动,这种运动激起了特士良的清教徒本性,使他对孟他努主义的禁欲思想和出世态度(注四)深表同情,而大受影响。所以在他的实际生活小册子中,除行为道德指南外,也找到脱离世俗、禁欲修行等论说。最后,他于晚年离开了当时的大公教会,创设自己的教派。他努力教会工作,跟从者颇伙。

这位教父的学识确非平庸。常在句语转接之间,令人赞叹不已。他的名句至今还传诵人口:“雅典(哲学)与耶路撒冷有何相干?基督与柏拉图有何相通?教会与学府有何相同?”他轻视世间学问文化,宣称哲学文化为异端之母;他说“福音是最愚拙的哲学”,但“所以我才相信”。然而我们已经看到他怎样将世俗的学问变为服事主的工具。事实上,特氏的著作所包含的科目多不胜数,基督教第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书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特士良的性格就像北非土壤般坚硬,一如他的信仰口号:“忠于诫命、忠于律法。”不肯作任何妥协;其实,他所提倡教会要严厉执行惩治、禁食、禁止再婚等的标准,越过了圣经的要求。无怪乎当时教会里大多数人的行为不端,道德沉沦,他便毅然与他们脱离关系,转向孟他努的禁欲主义了。

另一方面,特氏却又是为人真挚热诚。他曾对一群被捕而行将殉道的信徒发表演说,慰勉他们要以为主受苦为荣,因为会得到不能朽坏的冠冕;他说“殉道者的血,乃教会的种子”,这番说话,感人尤深。

(注一) 在这个异端勃兴的时期,许多伪经充斥教会,它们的作者惯常假托使徒的名义,往往使当时的教会真伪不分。适时有名为马吉安的人,拒绝旧约,又擅删新约(自编圣经正典),皆按自己喜恶来描画神的性情。归结说来,他们都是谬解圣经,断章取义。所以特士良才强调经文是教会的财产,不容许异教派系有引用圣经的权利。

(注二) 特氏这个主张,原意为巩固教会,反却令教会“公会化”、“形式化”;且被天主教会用作为支持他们的教义的根据。

(注三) 洛各思基督论,主要是区别基督之神人二性,又说明神人二性联合耶稣一人身上。

(注四) 参十八章(注一);由于这派对罪的看法,故主张极严谨的生活纪律,苦修禁欲对付罪恶;如守独身、禁食、茹素等。

二十  俄利根 (Origen公元185~254年)

(灵命高深的圣经批判学始祖)

第二世纪末,当教会遭受极大的外来逼迫,而内部异端横生时,在北非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有一位伟大的教会领袖诞生了。他有深邃的属灵经历、严谨的生活操守、分析慎密的头脑、多才多艺;他就是经文批判学的始祖——俄利根。

俄利根生于主后一八五年的一个基督教家庭中。父亲李奥尼大给他起名为俄利根,意思是太阳神之子;或许希望他能像太阳般放出灿烂的光辉。主后二?一年,大逼迫临到亚历山大城,李氏被捕入狱,十七岁的长子俄利根,写信鼓励他:“父亲!切勿为母亲和你七位挚爱的孩子过份忧虑,信实的神和救主必看顾属祂的儿女!”李奥尼不幸殉难。假如不是母亲苦心劝阻,俄利根可能已在是次逼害教会运动中,与父亲及其它信徒携手殉道了。

李奥尼被处极刑,财产被充公,寡母带着七个幼儿,生计无着。幸而神感动一位富有的妇人,支持俄利根完成学业,也成为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的门生。十八岁时,得当地主教赏识,推荐为亚历山大圣道学校教师。他每天要靠抄写来维持生计,收入低于一般水平,仍有坚忍的精神。俄利根开始了训导新受浸者的灵命成长的工作,一时学生极多,声誉日隆。可是,二?二年间,圣道学院有七位学生在逼害运动中被捕入狱,殉道而死。俄利根说:“他们不单是为信仰而受到逼害,而且确是坚定实践主对门徒的吩咐;爱主胜于一切,为要得着更丰盛的生命。”

  二一五年,罗马皇帝对信徒进行屠杀,俄氏就逃避到巴勒斯坦,在那里传道和讲学,受到不绝的赞赏:“一个平信徒竟在主教学者面前宣道和讲学,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当地的主教要按立他为圣职人员,却引致亚历山大主教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越权的行为,因此导致主教们的争执,且在会议中革除了俄利根长老的职衔。他本着基督的忍让精神去调和这次悲剧,他所关心的不是圣职的去留,而是灵性的浮沉,深恐这件事会引致自己内心的怨艾和憎恨,因此悄然引退,四出讲学和访问。随后在该撒利亚定居下来,并创立圣道学校,历史家犹西比乌说:“数千异教者及著名学者都群集去听他。”

当俄利根廿八岁,四出讲学游历时,也开展了文学著作的阶段。他学识广博,通晓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一生著作超过六千种,可谓多产的神学家。首先,他写了好些注释书,并将教会的信条系统地组织著述,成为第一本系统神学(First Principle),阐释圣经中所启示的整全真理,他可被称为基督教系统神学的鼻祖了。最为后世赞赏的是“六种经文合壁”一书,这是一本将旧约希伯来文、七十士译本(当时最流行的旧约希腊文译本)和其它四种希腊文译本,分成六样、顺序并列,如此比较和注释的著作。这种以慎密的科学态度,比较不同的圣经版本的异同,以求探究原文实义,并减少了抄写上的人为错误,实是奠定了圣经批判学的基础。

在护教方面,俄氏也不遗余力。有一希腊哲学家克理索,于一八?年间写成“真教义”一书来批评基督教。俄利根以清晰和完整的论据,加以驳斥,写成“辟克理索”,实为初期教会护教学的典范。此外,他也讨论过很多实际的信仰问题如“祈祷”、“殉道”等,可惜大多经已遗失。

在他一晚期作品中,俄利根说:“祈祷并不是恳求,而是一种在神生命中的参与。”这反映出他对祷告的重视和享受。事实上俄利根的一生不但是严谨和纯理智的学者,另一方面也是神的忠勇并虔敬的战士,他追求纯朴的生活,生命里蕴藏着信仰的烈焰。他没有一般学者的冷漠、旁观的毛病,而把生命当作活祭,全然献上。他常提醒信徒爱心和宽恕之重要,自己也确实躬行实践。

俄利根每天读圣经直到深夜,他对信仰的敬虔和对神话语的执着,可从他误解马太福音十九章12节;他依从字面意思而实行自阉。这与他的释经法极有关系,他主张经文有"体、魂、灵"三层意义,认为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象征。在第二、三世纪所盛行的寓意解经体系中,俄利根是具影响力者之一。

二五?年,德修王发动大逼迫,俄利根被捕入狱,据犹西比乌描述:“他能坚忍苦难的原因是由于基督如此吩咐,他被铁链捆锁,遍体鳞伤,囚在地下斗室,且曾经火刑的威胁。”被释放之后不久就因受创过深而死,这也完成了他多年的殉道心愿。

二十一  居普良 (Cyprianof Carthage公元200-258年)

(非洲教会中第一位殉道的教父)

“你们无论甚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33)

这是北非教会领袖居普良引用过的经文。他是个真切地实践信仰的基督徒,不仅撇下了富裕的家产、修辞学教授的高职,甚至摆上自己的生命,终生独身,过着贫苦的生活来追随基督。

居普良生于北非首府迦太基,终其一生都是住在那里。他自幼便酷爱读书,受过高深的教育,尤醉心修辞学。但自四十六岁时归主后,除圣经及基督教著作外,拒绝阅读其它书籍。在群众推举下,仅二、三年即膺选为迦太基主教。他为特士良的入门弟子,从许多方面说来,他都得了特氏思想的真传。虽没有老师那样的天才,神学思想也欠深度,却有组织行政才干,待人接物上恩情厚意。

正当其时,基督教会面临两个重大危机:

第一个危机是教会腐败世俗化:不少教牧人员和信徒都贪财、放纵私欲、彼此纷争。居普良秉着圣经真理,提出严正的责备:“我们教内的人,许多充满了贪念,只知敛财,却忘记使徒时代的相爱精神。许多教牧毫无敬虔,基督徒之间彼此漠视,行为不端,专注修容装饰,把神赐人眼睛的正当用处,去放纵眼目的情欲。”这番坦白的劝告,实为世代的基督徒的提醒。

第二个危机是教会遭受极大的逼迫:罗马帝国正日趋衰落,教会却如雨后春荀,蓬勃非常;因而引来罗马人之嫉恨,认为要使罗马帝国繁荣,必须恢复崇拜罗马古代诸神,并彻底歼灭基督教,是由展开逼迫基督教的运动。于二五?年,德修皇帝,颁布谕旨,处死教会所有主教,并惩罚凡拒绝背道者。

居普良因藏匿他处而幸免于难。一年后,返回迦太基。但他避难的行劫,惹来众教会领袖的指摘与攻击。主教们召开会议,订定严厉处分那些背道后想重返教会的人。居氏与他们的态度相反,他不但接受他们,还颁发证书饶恕他们的罪过,结果引致教会陷入分裂的危机。为了解决问题,居普良写成“论教会合一”一文,力倡教会在主教内,而救恩和圣灵恩赐只在教会内可得,使主教成教会合一的基础,以抗御教会的分裂。

二五七年逼迫又来时,居普良挺身而起,毫不退缩。他受审于罗马法庭,因坚决不屈的态度,被放往小城市去过流徙的生涯。他的信心并没因此而动摇,相反地使他更坚定爱主,赤忠不渝。

居氏在异象中得知一年后将会为主殉道。就在年终,他果真被召见新巡抚。他意认到自己的死期将至,却毫不恐惧,反因主给他的异象快将应验而高兴。

二五八年九月十四日,全教会的弟兄们簇拥而来,旁听居普良的审讯。居氏仍旧是那副刚硬的态度,不肯变节拜罗马神,结果被判斩首示众。他听到判词时只回答“感谢神!”随即脱去自己的衣服,跪下祈祷;又蒙着自己双眼,让刽子手施刑。观者深为他的信心和勇气所感动。判词既宣布,众弟兄就齐声喊说:“我们与他同死吧!”一时附和声沸,许多人跟随着他。

居普良任主教共九年长,九年中殷勤事主。他的著作不多,且仅限于伦理与教政方面。为了证明他对教会合一和平等的理论,他定时召开主教会议,由此可见他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行政人材。后世教会对于古代教会领袖之推崇,出乎居氏之上者,实不多见。

在居普良的思想言论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说法,为后来大公会之发展作蓝本:

一、在他看来,罗马的教会实有最高的尊严。这使后世用作罗马主教乃首席主教,有判决其它主教的威权;罗马教会乃首屈一指的教会之理论的根据。

二、对于圣餐教理的发展,他指明圣餐礼是教会祭司(神甫、牧师)对神所献上的祭物。这点导致日后圣礼为圣职人员的持有权。

三、他强调“教会以外没有救恩”(连使徒彼得也没有如此说),他又说“虽然主教不是教会,教会不是主教,但如果人不与主教在一起,他也不在教会里”。这种说法无形是助长了以后教皇专政的论据。

居普良对后世的西方教会影响巨大无比,可惜的是害处多于益处。

居氏对于基督徒生活的看法,也如特士良一样,抱禁欲思想。他看为道殉难的人是结百倍的果子;自愿守独身的人,结六十倍果子。从他的思想观之,他对教会的真理论说与圣经有点违背和偏差。纵是如此,他面对死亡那种从容就义的态度,和满有生命力的见证,获得不少以后著名的教父所赞扬,也往往是我们现今基督徒所缺乏的。

二十二  亚他拿修 (Athanasivs 公元296~373年)

(力抗异端的主教)

生于北非亚力山大城的亚他拿修是教会历史中维护正统信仰的伟人。

他早年很有可能在当地的圣道学校毕业。当亚流学说(注)争辩初起时,亚他拿修在教会中仅居执事地位,作主教亚历山大的私人秘书。三二五年随主教赴尼西亚会议;会中他强烈地和亚流派的人作出争辩,力陈他们在信仰教义上的错缪,结果亚他拿修的主张取得胜利,并获很多代表们的赞赏。尼西亚信仰之终于获胜,大都当归功于他,因为当时西方教会中尚无杰出的神学家。在他看来,那问题简直是关系灵魂得救的所在,他能叫人切实地感觉到这问题的重要性,就是他力量伟大之处。

三二八年,主教亚力山大卒,亚他拿修继位,任亚力山大主教前后四十五年之久,其影响遍及北非。可是他的主教生涯中频遭各方攻击,先后五次被逐出境。

亚氏生在一个人人争取朝廷宠幸的环境中,他还是坚持一己的信念,毫不趋炎附势。他因坚决拒绝君主康士坦丁恢复亚流在亚力山大的职位,于三三五年末被放逐于高卢。康士坦丁驾崩,所有以前被逐的主教均准许回任,亚他拿修重返亚力山大城。然正藉拥护亚流主义的势力在东方教会扩张,在为势所逼之下,他复被逐出亚力山大境外,然后逃往罗马。

又三四?年,在罗马召开一次议会,宣布亚他拿修之被撤职实非公允,结果判他复位。惟直至三四七年十月才得重返亚力山大。这七年间他大部份时间藏匿在埃及的沙漠中,与两个埃及修士为伴。因亚力山大的居民极其拥护亚他拿修,当他返城之日,全城大多数居民均夹道欢呼。一时情形好像极有利于他,谁知政局遽即生变,使他遭遇较前更大的厄运。

概由三五三年康士坦丢统一“天下”,大权独揽,于是决志扫荡教会争端。照他看来,亚他拿修是主要阻力。在米兰会议上强迫西方教会主教放弃亚他拿修。次年二月,亚氏终被武力逐出亚力山大。至三六二年他又回来,但是年未终,新君犹利安又将他驱逐出境,原因是亚氏回任后引领许多异教徒相信基督,而激怒了犹利安。幸而不久犹利安战场阵亡,亚他拿修得以复位,立即在亚力山大召开会议,与东方教会议订联合的条件;于是亚他拿修不但为三位一体之论立下了永久的基础,而且也为新的尼西亚正道大开方便之门。

只可惜新君主拥护亚流派,遂于三六五年将亚他拿修驱逐出境。在这最后一次被放逐中,这位年事已高的主教没有逃到离城很远的地方,不久还是卒于亚力山大,年高德劭;名噪一时。

亚氏一生著作颇丰,廿岁时已发表其处女作;早期作品“道成肉身”更显出他在神学上的观点及杰出的才华。而其它大部份的著作俱为对抗亚流主义而写成;此外尚有教牧和释经的著作。他还有一非常重要的作品,就是第三十九封节日书信,是最早见证我们今天的廿七卷新约正典的文献。在埃及沙漠的生活中,亚他拿修发觉诗篇成为他的经历和情绪上的安慰;于是推介以诗篇作为个人灵修读物,从此为以后的信徒所相授。亚氏的神学著作以神学和哲学表达,是承受了亚力山大学派的方法,也为后世继续采用。另一方面在他的护教和争辩作品中,他创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只要察看后世的作品,便可发现其影响的痕迹。

亚他拿修不单影响了北非的教会,并在帝国化的大公教会占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成为教会的支柱。无可置疑亚他拿修在反亚流主义及在教义的建立上作出了他最大的贡献。他把基督道成肉身的观念,很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对三位一体、父与子的关系作出了很有力的论证。在亚流派异端中,他使正统教会教义得以保全并继续发展,迈向全面和系统化,对后世的影响至深至远。

亚他拿修并非神学的大思想家,他之所以伟大,乃在于他的人格及抵抗异端那种刚毅不屈的精神,实为我们的模范。

(注)亚流主义系由亚力山大的一个长老亚流所主张,他以为基督既不是真神,亦不是真人,乃是天父与人之间的一种半神,祂也与人不同,因祂没有人的灵魂。他这样的理论,曾蒙骗过许多信徒,使东方教会陷入剧烈的争辩中。公元三二五年在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大公会议中判定亚流主义为谬妄,遂产生著名的尼西亚信经,保护正统教义。

二十三  耶柔米 (Jerome公元340~420年)

(拉丁教会杰出的圣经学者)

在拉丁教会中,说到学习与应变的天资,耶柔米凌驾众人之上。耶氏生于意大利东北部:一个小镇的基督教家庭中。正值拉丁神学发芽长穗之时。

他小时候在当地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十二岁便离家,长而就学于罗马,共八年之久。他酷爱希腊文、拉丁文、哲学及修辞学。据说他每逢周日都在地下墓地里翻译碑文。

三六?年受洗之后,他离开罗马,经过高卢时,受修道主义所感,加入该团体作修道士。耶氏有志于博览宗教群籍,遍游天下名胜。自三六六至三七?年,他游遍所有城市。三七四年抵安提阿时,他得了大病,病中见到一个意味深长的异梦。他梦见自己站在神的审判台前,有声音问他说:“你是谁?”他回答:“我是个基督徒。”最高的审判者斥责说:“说谎!你是西塞罗(古文学家)的门徒,不是基督的门徒。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自此后耶柔米决心摆脱异教古籍的钻研,和世俗情欲的捆绑。

他辞别安提阿的友人,到叙利亚东部的荒漠隐居苦修,专心研究圣经,学习希伯来文。十年后他追述那段苦修生活说:“皮肤黝黑,彻夜失眠,瘦骨嶙峋,与野兽蛇蝎为伍。”艰苦贫乏的生活,未能阻遏神的恩典同在。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好友,信中显出他对修道刻苦的生活的倾心。

三七九年他在安提阿受了长老之职,然后往君士坦丁堡,受业于拿先素斯贵钓利门下。三八二年他在罗马,大受教宗达马苏(Damasus)赏识,延聘他重译当时的拉丁圣经译本。他也利用此机会宣讲修道生活的功德。不久,有许多人拥护他的主张,特别在罗马的高贵妇女中;但反对他的人也不少。甚至在圣职阶级中也有人与他分歧。而耶柔米本人舌锋锐利,易于招怨。达马苏死后,他在罗马的地位渐感不安,遂于三八五年退位于安提阿,在此成为独身修道主义者之领袖,后于伯利恒的修道院中,充任院长,直至去世。

耶氏博学多闻、著作甚丰,特别在翻译圣经上他的才能最见施展。约于三八八年他译完了新约。他译旧约是在伯利恒城,得了些犹太朋友的帮助。他追溯到希伯来文旧约中去,此足以证明他学历之健全,丝毫不苟。耶柔米这种苦心孤诣事业的结果,就是一部“武加大译本”,又叫“拉丁通俗译本”,直到今日这译本仍为罗马教会所用。这是他终生事业的纪念碑。另外他差不多把全卷圣经写下注释,加上其它神学著作,高可齐身,对历代信徒很有帮助。

耶柔米也是个大有成就的历史家。他续编了优西北乌(注)的“历代志”,他自己又编辑一部“名人传”记述一切基督教作家生平事略,连他自己也包括在内。此外他亦写了许多论文和书翰,说明独身与修道生活的优点。但从神学思想方面看,他极少创作且缺乏深度。

耶氏一生热心于保守遗传及西方教会的各种普通习俗。他生性好辩论;反对禁欲主义,批评圣物崇敬的人。他都一概严词攻击。谁与他意见不同,谁就被他视为人类中一位最卑贱的人,因为他深信自己是为神出口,故毫不留情地批评别人,以致使他的一些好友也离他远去。在那些争辩的论文中,可见耶柔米褊小的气量,狭隘的心胸;后期的争辩中更充满仇恨嫉妒,标榜自己轻看他人。

单就其博学多闻而论,就其施展所学而论,他真不愧荣获罗马教会所授与的“博士”头衔,又封立之为“圣徒”,就其学问之精锐说则有余,若就其人格之伟大说则似嫌不足。

(注) 优西比乌(公元260-340年)在历史上之贡献很大,着有教会历史、年表等,史称他为“教会历史之父”。

二十四  奥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e of Hippo公元354~430年)

(神学界的旷世奇才)

自使徒时代以来,古代教会宗教思想至奥古斯丁而登峰造极。他生于北非(现今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但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母亲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为他在神面前痛哭流涕代祷,她对这在信仰上已死去的儿子深恶痛绝。神藉异梦指示,使她坚持信心的祷告。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肆于性欲中的性情;一种是放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也许父母双方的?性,都遗传到他一人身上。因此,奥氏的心灵深处成了善恶剧烈斗争的战场。

稍长,奥氏便离开出生地,到附近地方上学,后来又负笈至迦太基,在那里专攻修辞学。在这时,他姘识了一个女子,并与她同居至少有十四年之久,当时他只不过十七岁而已。在三七二年,私生子出生,极为奥氏所珍爱。

奥古斯丁虽放纵于情欲最早,但追求真理也觉悟最速。十九岁时,他读了西塞罗(Cicero)的著作后,已有心追求真理,以此为人生唯一价值。此后他开始研究圣经,“但圣经对于我好似没有价值,不足媲美于西色柔的庄严文笔。”于是他又向一种思想混合的二元主义,即震为摩尼教者,追求心灵与理智的安慰。疼爱他的母亲得知他信奉异端,十分痛心,幸有一位善心的主教劝慰她说:“你用这么多眼泪代祷的儿子,不能灭亡。”

奥古斯丁崇奉摩尼教共有九年,他一面治学,一面教书,他在迦太基因作了一篇戏剧诗而文名大振。信奉摩尼教日子久了,他开始怀疑这个教门理智上的效能。于是他去见摩尼教的首领,但因这首领在教理上难于自圆其说,这使奥氏在理智的追求上失望了。于三八三年他迁到罗马。翌年,被委任于当时西方帝国的都会——米兰,教授修辞学。

在米兰的时候,奥古斯丁听见了安波罗修大有能力的宣道,但他只是仰慕安氏的口才而来,因他在这时正倾心于新派的怀疑哲学。这是他一生道德水平最低的时期,他的母亲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因那女子年纪尚轻,一时未能完娶。奥氏虽与从前之姘妇脱离关系,但不久又与另一个结上了非法之缘,行为较前更不正当。

后来,他读到新柏拉图派的威克多林传记,看见他在老年时如何归向基督,心中大受感动。现在他才知道神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也是一切真实之源。因为他听安波罗修的讲道多了,所以对教会的权威有了极深的印象。加上又听到埃及的修道士之高尚圣洁生活,乃自惭虽是个知识分子,反为情欲所槿役。在悲痛自责之余,他奔向花园中去,伏在树下痛哭。忽然彷佛听到儿童的声音说:“拿起来读吧!”他的面色大变,抑制着眼泪,拿起一本他所读过的书信;急忙翻开,视线即落在这段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十三:13~14)自此以后,奥古斯丁心里有了平安,他感觉有从神而来的能力胜过罪恶,内心起了极大的变化。

奥氏的悔改是在三八六年夏日将尽之时,他离开了情妇,辞去教职,退居在一处出庄,与诸友人共研哲学,写成许多论文。次年复活节时,奥古斯丁与好友及儿子同在米兰受洗于安波罗修。莫尼加三十二年来不断的流泪祷告,果真得到神的垂听!可惜是在他们回乡的路途上,莫尼加死于热病。奥古斯丁叙述他母亲死状,是古代基督教文献中一座最高贵的纪念碑。他回家乡后,仍勤究学问。不久,他的儿子也死了。

三九一年,他往希坡(Hippo)去受职为神甫。四年之后,又继承主教一职,受职后不久,当地主教全权都归在他手中了。

在希坡奥氏为非洲那一带地方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作为训练教会领袖人才的场所。而其余生则致力于牧养教会、宣讲福音、救济贫弱等事业上。为了解决北非教会的各种争端,他更不辞劳苦,四出召开宗教会议。余暇就从事写作。

奥氏生平的著作超逾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讲章,他的学识跃然见于纸上。而当他每与一异端争辩时,他的神学奇才更是显露无遗,惹起神学界的注目。其实早在他受洗之时,他就立论攻击摩尼教;及后,又与当时盛行的几派异端邪说争辩,维护真道,力主教会合一,且帮助正流派澄清原罪和恩典的观念。

其著作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杰出者有“忏悔录”及“神之城”。前者乃奥氏的自传,他以亲身经验来见证神在人身上奇妙的作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与神亲切来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经验著述之典范、世界之名著,传诵直至今代。

“神之城”可说是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此书显示出奥氏不但是哲学家、神学家、护教士,更是道德家、政治思想家,亦同时是文学和戏剧批评家、时代和历史之评释家。此书左右了整个中世纪的政治发展。全书共二十二卷,穷十四年(412-426)光阴才完成。首十卷为基督教作有力的辩护,反驳异教主义及罗马爱国主义;后十二卷论地上之城及天上之城的源起、发展及指归,地上之城因自爱藐视神终必衰弱,神之城则以神爱为本必然兴旺长存。

奥氏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极多采多姿,一方面维护圣经正典的确立,亦于基要信仰或教义的演译及阐明上有极深的创见;而其思想影响西方罗马教会尤深。此外,他又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以神为中心,启示为基本,而哲学则为神学的使女;他主张信仰使人看见真理,而理智使人多了解真理,但信仰乃至上,“如果要明白,就应当相信,因为除非你们相信,你们不能明白。”

这位非洲拉丁教会的领袖后因热病,逝世于希坡,终年七十六岁。惟其影响,在历史上延绵不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