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的理由
字号:A | A

  经文:“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勉励人”(提后四章二节)

  今晚要讲论一个重要的真理,就是每一个基督徒,为甚么要作传道的工作,在圣经中,可找出十个理由,分论如下:

(一)天父的目的:

  传道,就是要把基督的福音,宣布给世人听,领导他们悔改信主得救,这是仁慈的天父,一个伟大的目的,“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二章十节)我们未信主的时候,本来死于罪中,是灭亡之子,现在蒙恩得救,接受新生命,成为天国之子,得进天国享永远的福乐,而且和基督同作后嗣,有份得着天上的基业,这是何等大的福气,把污秽,丑陋,败坏,的旧人,变为,圣洁,美丽,尊贵荣耀的新人,这大改变,就是 神所作的工,原文是“杰作”,乃在主基督里所成功的,感谢 主,在我们每一个信徒的身上,成就如许美妙的工作,但我们是否就这样的白占恩典,双手空空的上天堂呢:在座中的各位,有否这样的思想,我信主得了罪赦,有了新生命,就不必再作什么事,完全藉着神恩,等候主来迎接到天上去,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得救靠神恩,一切由神负责,信即得着,但得了仍未完全,请注意经文“我们原是他的工作,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留心下面的一个目的,“为要叫我们行善。”这是天父救人的旨意,不只令人得着福气,基业,更要行各样的善事。每一个基督徒的行为,言语,思想,都要良善,但其中有一样最大的善事,不是赒济人,服务人,乃是将主的真道,引领世人得救,这一件好事终身受用,永远受用,其它的善事,都是暂时,但领人信主得救,乃是永远,这一件大善事,神愿每一个基督徒都去实行。

  在彼得前书二章九节说:一个基督徒,福气何等大,因为是被神拣选的族类,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神给我们这么大的恩典,我们除了凭信心接受以外,还付过甚么代价?请注意这节圣经中的两个字,“宣扬”,宣扬神的恩德,这是我们道义上的责任,也是神救人的目的,令福音普遍于天下万人,叫更多的灵魂得救,好像农夫种田,目的是想收粮食,生意人是想赚钱,工人劳苦是因要工钱,读书是要得学问,任何事情都有目的, 神救人,是要宣扬他的美德,行事领人归主,一同蒙恩得救,这是神的目的,也是要传道的第一个理由。

(二)因主的使命:(马可十六章十五节)

  在耶稣复活升天的时候,留下一个遗命,叫门徒到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耶稣临世传道钉十字架,已成功了救法,于是他升天了:但这救怎样才能令普天下的人得着,这就是门徒的责任,不单是传道牧师要负责,乃是全体基督徒都有责任。

  教会的初期,在耶路撒冷曾遭遇极大的逼害,但很奇怪“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徒八章四节)许多信徒,被迫分散,不是去藏躲,乃是去传道,虽然为真理受苦,甚至教会,也不惧怕,不单是教会的负责人使徒们如此,一般的平信徒,也是如此。

  哥登的著作,论到主升天的时候,天使长加百列,亲来迎接,同走在天上的精金街上彼此谈话,问及主在世间的工作,和庆贺救法的完成,以后天使长问,救法虽已完成但用甚么方法叫普天的人来信仰接受呢:耶稣回答说:我已命彼得,约翰各使徒,专门祈祷传道去了,加百列说,若是彼得又不承认,约翰的爱心又失落,雅各又工作太忙,那么又怎样呢:耶稣回答说:我已设立了一个方法,必定能够成功的,就是差遣门徒去传道,令信的人得着救恩,然后各人负责又再传给别人,一传十,十传百,就用这方法,传福音到普天下,叫世界万人得着救恩,这是作者把主的心意,作一种简单的描写,叫每一个信徒,认识自己的责任,听信了福音,就要传给别人,这是主的使命。

  平常一位朋友,拜托我们作一件事,我们多能乐意帮忙,现在耶稣为你由天降世,受了千辛万苦,更钉在十字架,救你出死入生,现在他托你一件事,就是把所得着的救恩,传给别人,你竟然推辞吗:良心何在?负主所托,弟兄们,不要推辞,凭着信心尽你所能的去为主宣传吧!

(三)葡萄枝子的本份(约翰十五章八节)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耶稣是葡萄树,每一个信徒是枝子,枝子的本份,就是要结果子,我们未见过有人用葡萄枝来作台,椅,或其它器皿,也是不能作,因为它唯一的功用,就是结果。

  枝子不结果就会被刀砍下丢去焚烧,所以要尽本份荣耀主,枝子若多结果,天父就得荣耀,也确实表明是主的门徒,反过来说:不多结果,我父就得不着荣耀,你们也不是我的门徒了,假若有人对你说:你不是主的门徒你有甚么感想,是你的行为不好吗:有甚么错过吗?只是因“不多结果”而已,一个不结果,不荣耀神的,不能称为信徒,各位,我们真要奉献身心,为主作美好见证,领人归主,多结善果,荣耀主名。

(四)特别权利。(徒十章全)

  本章提到一位罗马的军官哥尼流,是个虔诚敬畏主的人,品德又清高,他的祷告也达到了神的面前,但是他仍未够进入天堂的资格,因为他未信耶稣,未识倚靠主进入这天堂的道路,当天使向他显现的时候,请注意,并不是立刻劝他信耶稣,乃是叫他差人去约帕,请西门彼得来,把耶稣的真道,和钉十字架,复活升天,将来的审判等讲给他们听,以后哥尼流全家信道,得着救恩,更接受了圣灵,我们试读这段圣经,见彼得所讲的,不过是简单的福音,天使也会讲的,但神不叫天使传,因为时候未到,只要我们已得救的罪人来传道,给我们作专利品,天使也没有份,真是何等奇妙,有人说,若果 神准许天使作传道人,则在五分钟内,天堂都会走空了,因为天使都很欢喜传福音,但神要蒙恩得救的罪人来传道,叫天下的人,听他们的见证而认识主,这真是一个大权利,是你的机会,如果你努力的善用他,将来可得伟大的奖赏。所以不要以传道为重担,为苦难,这是你我的特别权利,天使想也得不着, 神特别给你,我们要特别快乐的感谢 主,作美好的见证,引人归向 神。

(五)有公义的冠冕存留。(提后四章七至八节)

  保罗自从献身传道,为主尽忠作证,受了千辛万苦,经过几次囚牢,仍然很高兴热烈的工作,原因是知道有公义的冠冕为他存留“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十四章十三节)我们在世为主劳苦,将来得着奖赏,与主同掌王权,地位何等高贵,人本来是想高升的,好像由小学升中学而大学,再升研究院,读完书到社会服务,又要地位日渐高升,所为天高不算高,人心更为高,但主作万王之王,掌管天上地下一切的权柄,我们也可以蒙恩同坐这高位,所以现在要多为主作见证,不怕劳苦,得着公义的冠冤。

(六)促进天国

  “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马太廿四章十四节)在这罪恶痛苦的世界,我们都盼望耶稣快来,主在世的时候,也说快要再来,使徒好作的见证,多次论及主再来,但为甚么二千年之久,仍未见来呢,因为教会的工作进展得太迟慢,信徒不负责好好的传道,现在福音还未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数目还未满足,所以耶稣未再再来,我们想这痛苦患难的世界快点过去,就要殷勤工作,努力传道,人数满足,主必快来。

(七)灵命上的卫生

  一个信徒的灵命生活,必有三样不可少的功课。

  (一)多多祷告──呼吸

  (二)饱尝灵粮──饮食

  (三)努力工作──运动

  这三样要不平均的运用,若只有读经祷告,而没有运动,只是享受而没有工作,灵命就不健全,以前我认识一个跛脚的小姐,住在楼上,所食,所用,都要人服事,手指也不动,别人以为很舒适,但结果今日头痛,明日胃病,因为不运动身体就败坏,照样一个蒙恩得救的人,只在家里享受,不到外面工作,灵命就必软弱,好像那跛脚的小姐,面黄肌瘦的过日子,我们要立刻奋起,为主作见证,奔跑传道,为人祈祷,向人谈道,灵性自然就活泼起来。

(八)阴间的呼声。(路加十六章十九至卅一节)

  这一段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论到财主在阴间怎样受苦,求亚伯拉罕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尖蘸点凉水,凉凉舌头,但因深渊限定,不定达到愿望,以后想起家中的五弟兄,“免他将来也到这痛苦的地方,”再求派拉撒路还阳警告,也不能办到,可见今日在阴间中,有多少的人,需要我们传道,你的朋友,邻居,或亲人,离世到了阴间,也发出这样的呼声,但时机已失,何等懊悔,愿我们都有属灵的耳朵,听得出这惨声,赶快负责传道,救人脱离痛苦。

(九)主前交帐。(马太廿五章十四至卅节)

  这一段是主耶稣所说,忠心的仆人的比喻,三个仆人领五千,二千,一千三种不同的资本,以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五千二千的仆人都能加倍的收获,被称为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最后那一位领一千的仆人,把金子埋藏地下,交帐的时候,被斥为又恶又懒的仆人,扔在黑暗,哀哭切齿,所以我们蒙主赐口才学问,而不讲道作证,埋藏了恩赐,将来到主的面前怎样交帐,是得着称赞,或是被丢弃在黑暗中。

(十)欠债须还(罗马一章十四至十六节)

  这几节圣经,有三句说话。

  (一)无论何人,我都欠他们的债:主托负我传福音,若不传债就不清,欠债不清还的是坏人,所以欠债就要清还,未听过福音的人,就是我债主。

  (二)我情愿尽力将福音宣传:一有机会,立刻传道,领人归主。

  (三)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我们为甚么不肯作见证,是怕人笑,难为情,怕人说入洋教,思想落伍,而以为是羞耻吗?若是主不来世界作救主,钉十字架救人,我们怎能脱离罪恶,蒙恩得福,他为我们受苦被害,而我们反以他为羞耻,这对得住主吗?良心那里去了?(一个为救子而被烧残废的妇人,其子长大后毕业时不认她的故事)所以我们也不要以福音为耻,看轻苦难,不怕讥诮,以主为荣,为主作好见证。

  今晚把这传道的十大理由讲论,你听了以后,有甚么感想,愿我们每人立定志愿,为主作证,宣传圣道,随时随地,领人归主,每周最少对一个未信主的人讲道一次,当然每日就更好,其次每年最少领一个人到礼拜堂慕道信主,让我们在主的面前考虑,求主帮助成功,达到这志向成就神的美旨。──  周志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