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廿五14-30;路十二35-48
上面的两段经文,与救恩无关,只是对主的仆人而言。因为能够做主仆人的,必然是重生得救的。正如马太廿五章的十童女,也与救恩无关,只是叫人儆醒等候主再来,忠心于主的交托。同一章里面讲到作在弟兄中最小一个的身上,就是作在主的身上;说明儆醒,忠心都是为爱主,爱弟兄。有时我们会强调工作的重要,慢慢变为爱工作;但要注意,作工的目的是为爱主爱弟兄,而不是为爱那工作。所以主人给仆人五千,二千,一千,乃按他们才干而给他们;路加所记载的也类似同样教训,要他们作忠心有见识的管家。彼得问这比喻是对我们说呢?还是为众人。主并没有立界限指定是谁,只说:“谁是忠心有见识的管家,为主人派他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仆人这样行,那仆人訧有福了。”祂的意思是指每一个人。保罗说:“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2)他又在提多书说到监督,执事都是神的管家,因此可见我们都是神的管家。神的教会既然是神的家,我们受过肢体生活,若管家责任只落在少数人身上,像家庭只由父母管家,其它成员都不负责任。这样,做管家的便很难,以后便没有二代,父母离了世家庭便分散了。
在家庭中哥哥姐姐做管家,乃是父母所交托的,有时也分工给弟弟妹妹。做仆人使女的也如是,主人是按才干把工作交托给仆人。总之,每个人对家庭都要尽责,这个家就会和谐兴旺。从小习惯于管家,当你自己成家,就晓得自己管理家庭,不觉得吃力了。
教会也是如此,若管家光是传道牧师,那传道牧师便够苦了。一个家长管理十人,八人,已感觉到困难。一个教会总有过百人以上,而且还不断会发展,岂是少数人能理得好的呢?有人说,除传道牧师之外,还有长老执事,但事实上还未够的,必须人人都对这个家有责任感。否则,若有一两个职员差派到别处,或许离了世;其它的人便茫茫然没有方向,也因之而变质了。一位主的仆人,他说父母管教很严,谁看见有东西丢在地上,靠近的那个兄弟便要把他拾起来。不能推诿说不是我丢的。我见到有些少年人,在家里吃了饭便走开,从不帮忙父母;他妈妈整天忙碌,他也不管,必须要从小就养成爱家庭帮助家庭工作的习惯。以后长大了才会理家,以致应世。我们对于在家中管家的父母,要体会他们的难处,经常给他们安慰帮助;不是只在生日买点礼物,给他们一些钱就算事。教会也是一样,倘若弟兄姊妹把来教会的当做客人,这个教会是可悲的。到教会聚会的,要把教会看作自己的家,千万不要抱漠不相关的态度。圣经有没有摆好,窗门有没有关好;虽然小事,我们能够关心,就表明爱主爱教会。经费情形如何,聚会人数如何,自己都不关心,以为这是长老,执事,牧师,传道的事。当他们有一天离了职,谁去承继?若选到你为长老执事,而你从来没有过为教会工作的经验,硬着头皮去做也做不好的,因为你平日与教会的工作脱了节。在教会里不可能人人都上讲台,也不可能人人都有一个名目担任职份;不过我们仍可以为爱教会,自然而然的工作。正如在家庭里从来没有计较,有甚么名衔说帮助家务的。倘若教会里人人都有责任感,大事小事都能够通力合作,这教会一定兴旺。第一次来过这教会的,由于被这里的人彼此合作,关心的态度所影响,也就喜欢参加这里的聚会。所以我们要习惯有服事主,服事人的表现,成为好管家。
我们之热心作主的工,是羡慕圣工,而不是羡慕那些职份。凡是与神的家有关心,我们都乐意有一份,尽自己知识,才能去做。常常做,多多做,就越会得着主的赐福。既然做管家是为主而做,因此传道人牧师不是由于人请自己,才做这工作。同样,做长老执事不是为这职份而做。做长老执事的,因为一向都热心服事主服事人,他的人生他的工作,都符合圣经中为长老执事的资格。作监督的也是一样,是因为他的为人,他的忠心,见识,教会的人都看见了;所以请他牧养全群,不应今年选上便做,明年选不上便不做。在教会中事奉主是不应论名份职衔的。难道在家庭中做哥哥姐姐,也要弟弟妹妹选举才做?我们在教会中服事主,不是因被分派,也不是靠人的鼓励,更不是看人。我们有主的灵在里面,有祂的话语在我们心中:因着祂的爱所感动,我们起来事奉,是理所当然的。
在家庭中管家有困难,要做有忠心有见识的管家更难,因为人事是最复杂的。中国文化重在人伦,做臣子的不管君王怎样,也要忠心。做儿子的不管父亲怎样,也要孝顺。而教会的情形比中国之专注重人伦更深一步。因为在人之中有得救与未得救的,得救的人里面又分属血气的,属肉体的,属灵的,教会又是永生神的家。这个家是永存的,换言之,把天上的事搬到地上来。我们有责任把天上的荣耀向世人彰显,所以做神的管家是比较困难。保罗为我们立了一个榜样,他把我们认为难做的做出来。哥林多教会是他辛辛苦苦建立的,他织帐棚来自给,他为那些因信主受逼迫遭反对的,花了很多心血,想不到后来有人传假道,进入来混乱他们;不但否认保罗是使徒,里面还分党结派,甚至对保罗人身攻击,说他气貌不扬言语粗俗。试想,像保罗对哥林多教会,如同父母养育子女一样,竟然被攻击,岂不心碎?但,他表示:“所求于管家的,是要有忠心,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却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这是做管家应有的态度,而教会里面,追求和事奉比较热心的,许多时会招来误会批评。因为在一大群人中,灵性,背景经历与主交通的深度,都各有不同。不可能绝对要求自己所说的,别人必须阿们。所以被人反对的时候,只要检讨自己,却不要失望灰心。
保罗个人被人误会批评,他完全接受,不申辩不解释。因为既然别人有了成见,解释就难!若争取别人的同情,可能会事先就维护自己,而责备他人,反为不美。别人若不同情,若在这事情上加上甚么,自己就会苦上加苦;惟有到主面前,单从祂那里得力量得安慰。但若为了主的道,为了十字架的真理,非争辩不可。这样的争辩不是为自己,是为了见证,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也是这样。可惜,现今多少基督徒对人对事分不清。公私也分不清;因此教会内部所发的争执,只是人事问题而非真理问题。我们不能推诿到信仰上去。这样动机就会错误,巴不得我们像保罗一样,个人的问题不予争论。
还有,神的家和自己肉身的家要分明,尤其在教会中负有责任的,不要把教会的难处带回家里讲论;若然,就会影响下一代不爱主,不肯为主工作,这是我们极重大的损失。在新加坡一位已离世的老牧师,他受了委屈,当场昏倒,但回到家中也不讲出被欺负的内情,儿女劝他辞职他也不答应;所以在他过世之后,他的两个儿子竟继续承担圣职。若我们把教会难处带回家去宣扬,有意无意之间就领家人得罪主,带来灰心失望,虽然自己还可以受得住的,妻子儿女却受不住。或许当时自己的态度不好,语气粗暴,留给家人的印象也不好,以后便没有办法改正了。在教会有职份的,是服事弟兄姊妹,他们难免有软弱,我们要为他们祷告。个别约他们谈话,不应把他们的事宣扬出去。有谁会对人说自己儿女不好的呢?属灵的儿女也是自己用福音所生的,用主的道所栽培的;又怎可以把他们的弱点公开,而不好好地教导他们呢?所以应该在主的爱里包容,忍耐他们。
至于应该怎样做管家,圣经说要按时分粮,这有养育的意思在内的,养育就包括衣食住行。做父母的处处为儿女着想,因此我们在教会里既是管家中的一份子,不但自己穿得好、吃得好,也要顾到全教会的需要。若自己在一群不太富足的弟兄中间,穿着得特别华丽,很容易使人难于接近,比较贫苦的弟兄就不肯来,这样便失去弟兄了。我们虽然富足,也不该浪费,因为这些财物是主所交托管理,生活够用就该知足了。应该节省下来,帮助贫寒的弟兄,尤其要为传福音而献上自己的财物。世人追求物欲,奢华宴乐,这不足为怪;但我们是不属这世界的,在神家中都是一家人,怎可以不相顾呢?── 黄聿侯《基督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