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默想与论述渐渐深入,要接触到灵感和启示的问题上去了。
谁真正相信祷告,又认识祷告,他就不可能回避这一门重要的真理。
关于灵感和启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叫灵感?什么叫启示?
(二)蒙灵感和受启示的根据是什么?
(三)寻求灵感、引导、启示应有何种条件?
(四)如何鉴别灵感和启示的真假?
(五)怎样才能老练起来?
倚靠主的恩助,简单说明如下:
(一)什么叫灵感?什么叫启示?
灵感就是圣灵对人的感动,但是他有广义、狭义之分。就广义说,一切出于圣灵的感动或工作都叫作灵感,启示也是灵感的一种。就狭义说,灵感是指圣灵在人心中的运行、感化、启发、教导、照亮;而启示则是特殊的,超越的,是圣灵工作的高级阶段,是他赐给信徒的深层经验。
灵感临到人,有时候人自己清楚知道。也有时候,灵感来到时,却不知道是圣灵在感动自己,只当作自己的思想、意愿、情感和志向在起作用,试举例以明之:
路加福音第二章里记载了一件事。当时耶稣已经降生了。“在耶路撒冷有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路2∶25—26)。这里说,西面“得了启示”。由于启示,他才清楚知道(灵中有确知、有把握),必要在离世之前看见神所立的主基督来到世上。请注意,这里《圣经》所用的词是“启示”而不是“感动”。但是,接下去,到二十七节,经上说:“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了,双方巧然相遇了。这里《圣经》不用“启示”这个词而用“感动”二字了。《圣经》用字的差别,显明《圣经》在属灵的事上用字的严格性和严肃性。对我们说来,真觉满了滋味,满了教育。“得见基督”是西面从圣灵“启示”而知的,是满有把握的。至于“进圣殿里去”,西面只是受感要进去,未必清楚知道这一次就可以见到基督。但既然出于圣灵,奇妙巧合的事就出来了……这一类的经历在圣徒中间,在神的仆人中间,直到今天,仍然可以找到。
上述例子是把“启示”和“灵感”分开来描述的,“灵感”是狭义的。再看一例,说到灵感是指广义的,是包括启示在内的。
启示录第一章十节记着说:“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说:‘你所看见的,当写在书上,达与以弗所、示每拿……那七个教会’。”这里的话和以后的记载全是启示的性质,但《圣经》却用“圣灵感动”这一说法来描述它。
我们再看保罗对于“启示”二字的用法。他十分重视其特殊性和超越性。例如他说:“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乃是从耶稣基督的启示来的”(加拉太1∶11—12)。他又说:“那把我从母腹中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加1∶15—16)。在另一处,保罗又说:“……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弗3∶3)。他也曾对哥林多信徒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就是他曾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在乐园里听到奥秘的话语(参林后12∶1—4)。于此可见“启示”二字具有特殊和超越的意义,与一般的感动,不可相提并论。这对于我们站讲台为主说话、为主作证的人,特别需要注意,要求严格看待,不随便使用“启示”二个字,使属灵的事不致失去其应有的光彩……
(二)蒙启示的圣经依据是什么?
在圣经中,受圣灵感动、引导、启示等类的话和事,时常出现。就我们方面说,最多谈到的是“引导”,其次是“灵感”。至于“启示”,说得最少,见证得也最少。从众教会和众信徒的灵性光景看,这是正常的,是符合实际的。
然而,经上既有吩咐又有应许,神的儿女是可以操练到一个地步而从神接受启示的。这并不是什么过分或过于希奇的事。有神的教导和应许为证: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使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弗1∶17)。
“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雅4∶8)。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信实可靠之言)指示他们”(诗25∶14)。
圣灵的启示具有一种特殊的高效力,能使人“真知道神”。这是以弗所书一章十七节特别指出的。启示的恩典与别的圣灵恩典相比,无疑是特别珍贵的。没有第二个恩典比启示更能造就人,使人清楚地认识神。通观全部《圣经》可以证明,我们这些话是言之有凭、持之有据的。
但是,我们方面必须乐于亲近神,在实际事情上甘心接受圣灵和十字架的对付,这才有可能得到这个恩典。你去读以弗所书一章十七节,可以看见二个特别耀眼的字:一是“求”字,二是“赏”字。“求”是虚己追求,“赏”是神悦纳了,就把你所要求的“赏”给你。看了以上的各处经文之后,人得启示的《圣经》依据就清楚了。
(三)受启示的资格与条件如何?
领受圣灵启示,究竟应具何种资格?应有哪些条件?首要的资格就是悔改归主,重生得生命;在生命的关系上作神的儿女。重生以后,“人灵”复活了,才可以同“神灵”交往,也有可能“交得通”。说资格,这就是最起码的资格。但是,并非所有的儿女都在实际中得到启示,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条件。这里提三个条件:一是建立虔诚的信仰,二是力求圣洁的德行,三是常有认真的祈祷。
信仰上的虔诚就是对所信奉的神怀抱一颗敬畏和诚恳的心。有了这样的心,人才能对神、对事产生出合宜的态度;神也因此对他产生悦纳的心。对于这等人,神要在必要的时候说出必要的话。这就是经上所说的“启示”。神曾说过一句非常甜美的话:“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创18∶17)?这就是虔诚生活能够带给人的福分和赏赐。
接着就是德行的问题。以信为本的德行,在神眼中极受重视。圣洁的天父要求有圣洁的子女。神品格上的圣洁使他无法同污秽的人交通。属灵的交通线对于不肯悔改离罪的人是封锁着的。你要神指引你,甚至清楚地启示你,你就非自洁为圣不可。
得启示的第三个条件就是认真细心的祷告。一个爱好同神祷告对话的人,神才乐意同他对话。祷告必须是认真的,细心的,才容易见效。认真就是不随便,当作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做;细心就是不疏忽,集中一切在灵中,去领悟并分辨所受的感动是何意义?是否正确?这是因为区别是非、正邪、真假、乃是诚实基督徒的当然责任。
以上三个条件准备好了,履行好了,当神看为必要时,他就会按照他的智慧答应你所求的启示。
然而,不少经验又表明,神是不随便发出他启示的。大卫曾为此而感到烦恼,他说:“耶和华啊!……不要向我缄默。倘若你向我闭口,我就如将死的人一样(既是痛苦,又不能作必要的事)”(诗28∶1)。这里往往有一个等候的问题,因为神对我们说话,指引,有他智慧的时间和方法。神如果喜悦用别的方法叫我们明白他的旨意,我们岂不也应当说“阿们”吗?不少时候,或者说,更多的时候,神是用他的手作给我们“看”而不是开口说给我们“听”。
(四)如何分辨灵感的真假?
关于分辨灵感和启示的真假问题,是一个重要而严肃的问题。这关系到信徒个人灵性的得失胜败,关系到四周肢体所受的影响,更重大的是关系到基督福音的声誉和教会在社会上的形象。
我们先要树立几个基本而严正的信仰态度:
(1)耶和华是真理的神,凡是真实的,可敬的,美善的,能造就人的,都是神所喜爱的。因为神原是众善之本,又是众光之父。
(2)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爱慕真的,经历真的,见证真的这就叫基督徒,这也是基督教。
然而古今教会都不免有“闲杂人”,要求教会的牧人和管家加以关注、提防、纠正、引导。必要时可以告诉信众远避不肯悔改的败类,免受迷惑。至于诚实的信徒在追求中出现偶发的错误,把“错觉”当作“灵感”,教牧者只宜用真理和经历循循善导。信徒自身也要虚心反思,这就大有益处了。
市场上出现假药当然不好。但是,这恰恰证明市场上已经有了真药、良药,所以才有假的出来冒充。为什么有假先知、假师傅、假信徒、假灵感、假方言等事发生?正因为先有真的存在,而且他们受人敬爱,为此闲杂人中心术不正的就出来冒充、欺骗,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但主的教会永远有责任坚持真的,反对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有益的教导,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在圣经里,我们常常读到这一类的话:“耶和华说”(耶23∶1),“耶和华对我说”(赛8∶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1∶4,结34∶1),“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徒18∶9)……这说明旧约先知和新约使徒都有圣灵指引和启示的经验。到今天,情况是否改变了?是否神不再愿意对自己的仆人和儿女赐下这一类恩典了?显然不是这样。我们的难处在于深入广大信徒群众不够,我们自身的灵性建设也赶不上我们所敬重的先辈。我们的调查了解也不够。此外,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把我们搞胡涂了。这就使教会在属灵事上的贫穷渐渐变得深重起来。于是只得以外形的热闹代替生命的供应。我们几乎把教会历史上的珍贵遗产、灵性财富,渐渐淡忘了。让我们大家为教会为自己敲起警钟吧!
我们回到主题上来:如何辨别灵感和启示的真假呢?
一是要鉴别灵感来源出于何方。人所受到的感动,不外三个来源:①来自本身,即自己生理、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感觉;②来自撒但的干扰、欺骗。它以鱼目混珠之法欺蒙不明真理的信徒,使其信以为真;③来自圣灵。我们懂得这三个来源之后,就便于检验所受的感动,看它究竟来自何方。只有来自圣灵的感动,才配称为真实的灵感。其特点是:清洁高尚,符合经训,又能被事实所证明。再说一遍:总不要轻易用“启示”这个词。
二是寻求时的方法问题。寻求圣灵的感动和能力以及神的旨意,乃是教会的正统信仰。但是,方法如何呢?对不对路呢?有的地方,以鼓动情感之法“推动”信徒追求圣灵的恩典,犯了“靠圣灵入门,又靠肉身成全”(参加3∶3)的毛病。错误的方法会把人带入错误的境界;不可不慎。即使是较好的教会,如果骄傲自满,给撒但留下机会,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这也是值得注意和警戒的。
三是验证的必要。凡是出于圣灵的,圣灵自己会让我们看见美好的结果:应许会实现,预言会应验,安慰会见效。如果出于人意或撒但,即使一时能蒙蔽一些人,但不需要多久,一切都会败露。
有经历而又谨慎的牧人是“神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应当效法先知撒母耳的工作方法。《撒母耳记上》十九章十八至二十节的一段纪事大可一读。那里有一句十分重要的话,说:“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说话,撒母耳站在其中监管他们。”当时有先知学校,类似今天的神学院校。当时的学生由于在先知学校跟从先知,因此民间也称他们为先知或先知门徒。他们在先知带领之下,也有受感说话的事发生,撒母耳作为忠心的师长、牧人、先知,自己又有经验,就在学生中“监管他们”,一面观察、分辨,一面指引,帮助。这是一个极好的榜样。我们也要观察,分辨,什么是灵感的感动,什么是情感的感动,什么是撒但的干扰和欺蒙。
此刻,以列表对比的方式说明圣灵感动和邪灵挑动的分别。
下面的列表对比,只是概略地说明“圣灵感动人心”和“撒但挑动人心”的分别。
至于圣灵启示人,既称作“启示”,就不是渐进的,而是一次性说清事情,或应许事情的。如果事情需要分期分次的说,那么,在发出每次“启示”时,也仍然是一次说清而决非含糊的,朦胧的,或难以明白的。亚伯拉罕和摩西以及以后的先知的经验都是如此。“启示”的特色就是明朗、清楚,使人能够把握得住。
就经验看,蒙“圣灵感动”的例子多,得“圣灵启示”的例子少。这是因为我们的“灵交”和“灵觉”不是常常处于理想的水平上。我们既非神人,又非先知,我们是常人。然而,在祈祷上勤奋操练的人,则或早或迟、或少或多的会享受到圣灵所赐的这个殊恩,这又是一些人所经历着的事实。
或问:启示既是清楚明白的话,为何有的先知预言和《启示录》一书使人感到难读又难懂呢?让我简单答复:因为:(1)我们自己不是启示的直接领受者。(2)预言又是讲论未来的事,今日预解它、预知它,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3)不少预言又多用象征,意多含蓄,今日读它,解它,自非容易。那些奥秘性的预言或启示需要新的启示去懂得它。这就需要真正的光,新鲜的光了。而我们的光往往是很不够的。
圣灵的感动、感化 | 撒但的激动、挑动 |
1·往往是渐进的。 | 1往往是突发的。 |
2·常在安静之时进行。 | 2·特爱在人急忙、慌乱之时作工,有时且要制造慌乱。 |
3·来势大多缓和,便利人辩别是非、正邪。 | 3·来势大多猛烈,挑动人的邪情。 |
4·一次比一次明朗有力,(彼得在约帕房顶上见异象为例) | 4·一次比一次狡猾诡诈,变换引诱手法。(耶稣在旷野受试为例) |
5·使人思想清明。 | 5·使人思想混乱。 |
6·要人慎思明辨。 | 6·迫人立刻行动。 |
7·如日光照亮,越照越明。 | 7·如洪水泛滥,淹没思考,淹没祷告。 |
8·谋求荣主益人,又造就自己。 | 8不顾是非荣辱,只求满足私欲。 |
9·时常对人说:“不可、不可”;“应当、应当”,教人尊重自己身份。 | 9·时常对人说:“未必、或者、不一定”、“偶犯一次不要紧”。 |
10·使人看到犯罪之危害。 | 10·诱人思慕犯罪之快乐。 |
11·人若跌倒,悔改回头,仍赐平安与安慰,进一步敬爱救主。 | 11·人若跌倒,立刻放大罪行,进行控告,使人灰心,远离救主。 |
12·以教导人遵行主旨意为总目标。 | 12·以引诱人摆脱主旨意为总目标。 |
(五)怎样才能老练起来?
驾驶员的技术是在驾驶中进步的,游泳者的技巧是在游泳中提高的;同样,对于属灵的事也只能在实践中进步、提高、老练起来。对于灵感,对于启示,对于神的直接认识,也都只有在祷告的实际操练中,才能得到,才能渐渐熟练起来。我们这样说,也只能是战战兢兢地说。
明眼人都会承认,对于神的直接认识,是历代教会的第一需要,而今天则具有更大的迫切性。
为了福音真理的纯正,为了“教会子孙后代”的真正幸福,我们呼吁,再次倾听先知的呼声:“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何6∶3)。再要侧耳听听神自己的叹息声:“天哪!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赛1∶2—3)。
如何能使自己在灵感的事上渐渐进步、熟练起来?上文《内变与外变》是有用的实践参考,不妨回过头去,重新温习,再次对照。千句话,万句话,合成一句话:将你自己交给你所信奉的神,进入神的话语,按照神所说的来要求自己,造就自己。他知道如何培育、修理、雕刻每一个把自己交给他的人。让我们说:乐于上进的人有福了。
请用祷告的心调和在上面的话语里,等你祷告完了,再用歌喉唱出下面的话:
“求主使我进深,我愿登峰造极;
赐我智慧的灵,领我深入真理。”
(赞美诗第315首)
我们默想“祈祷的操练”,已进入最后篇幅,求主赐下更多的恩典。我们恭敬仰望他。──盛足风《祈祷的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