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一15
我们可能会推断,哈拿的无子嗣,以及她对头的冷嘲热讽,是导致她愁苦的仅有原因。她那首高贵的颂歌却证明,她心中满溢着她民族的辉煌传统和希望。由于对周遭漫无法记的混乱光景深感忧心,她有一个极深的渴望,就是将她自己高贵的内涵赋予在孩子身上,使他有朝一日能重振国家日益衰微的声势,将它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作为一个脆弱的女子,她可能无法超越雅亿、底波拉的成就,但如果她能培养出一个敬虔的孩子,就有希望拯救她的同胞。若神接受这个孩子,使用他来成就神的计划,那么即使她暂时忍受孩子不在身边的痛苦又算得了甚么?她岂不是要得到千倍的报偿吗?通常利未人是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献身参与事奉,但如果她能有一个男孩子,她一定要将这孩子的一生都献给神,使他终生不剃发。
当时在示罗的筵席正进行着,哈拿因悲伤而禁食;她似乎再也忍不住了,等她的家人吃喝完毕,她就起身回到会幕的外院。这殿已失去了旧日的光采。可能只有少数的幔子存留,门框旁边摆着一张座椅供大祭司用。“哈拿心里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祷耶和华。”别人是带着燔祭上去,她却带着一个破碎的心,然而神并不轻看。她未埋怨神,她只是举起试炼的杯,好叫这杯成为救恩之杯。
圣经记载她“不住的祈祷”,接下去我们就来探讨她的祈祷及其后果。
那是全心全意的祈祷。东方人祷告时习惯上是出声的,但哈拿却站在以利座位边(26节)用她的心祈祷;她只动嘴唇,却不出声。这表示她以前已多次这样作,她已学会与神亲密交通的秘诀。那不是无谓地重复,而是灵与灵的交通,是出于极深的需要和渴望;此时此刻完全不需要任何言辞,因为话语不足以表达这种“说不出来的叹息”。
那是使用神的新名之祈祷。她用一个新的称呼“万军之耶和华”向神呼求。似乎对神来说,赐下一个婴孩是轻而易举之事。她求神垂顾她的苦情。她立下誓言,将来她的孩子必献给神的国度和荣耀,她必不以私心占据孩子;她的儿子由初生起就必作拿细耳人,不沾浓酒清酒,不剃头。
那是确切的祈祷。“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这是我在耶和华那里求来的。”许多时候我们的祷告未产生果效,是因为我们没有特别的目标。我们好像向空中打拳,而一方面又奇怪为甚么打不到任何东西。许多自称神儿女的人,在离开祷告内室的时候,如果被问及他们从那里得到了甚么宝贵礼物,他们一定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我们时常只是笼统地求神祝福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人,却未具体地一一提名。精通祈祷秘诀的圣徒告诉我们,当他们确切地为个人的得救,或他们自己的某种恩赐和福分祷告时,就会看见奇妙的结果产生。
那是毫无保留的祈祷。“在耶和华面前倾心吐意。”哦!如果我们常常效法哈拿的榜样该多好!有时我们向知心好友吐露心中的秘密,事后却后悔不迭;或者我们只将事情的一面告诉神,另一面却隐藏起来。但如果我们敢于将全部心意向他倾吐,不为自己护短,不隐藏任何秘密,事情就要改观。当你伤心欲绝,再也承担不起忧烦、痛苦,似乎一颗心快要被挤碎时,要记住将这些事全然倾倒在他面前(见诗四十二4)。
那是坚忍的祈祷。“哈拿在耶和华面前不住的祈祷。”无论哈拿或我们,都不能说,因为我们的祷告多,所以才蒙神垂听。惟有神把负担放在我们身上,我们才能在不住祷告中等候神,因为除此之外,我们什么都不能作。
那是蒙福的祈祷。以利当时坐在圣殿入口处的座椅上。他很快被哈拿所吸引,虽然哈拿对周围的环境浑然不觉。可能以利最初是留意到她那深沉的悲哀表情,以为她会像其它心灵有重担的人一样,用言语道出她的祈祷来。可是她却只动双唇,不出一声。大祭司想,她一定是喝醉了,就用责备的语气打断她的祷告:“你要醉到几时呢?你不应该喝酒。”这又是一个例证,说明祭司在了解当代人的心灵方面是多么无能为力。以利只是凭眼见而遽下判断,显然神并未向他启示自己的心意。他已落到徒占职位的地步,神的旨意已向他隐藏。
哈拿以极谦卑的态度来回答以利不公平的责备,“主阿,不是这样,我是心里愁苦的妇人,清酒浓酒都没有喝。”她已经饱受折磨,因此这小小的误解并小会凭添她的重担。她甘愿将这误解和其它一切愁苦都卸在神面前;甚至早在以利回答之前,他就知道那位分担人重担的神已经垂听并应允了她的祈求。她已进入祷告的灵里面,她不仅“求”,并且也“支取”。她预见这段话的奥秘:“凡你们祷告所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十一24)。早在以利说,“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愿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之前,她就知道她已胜过这一切愁苦了,从神来的那出人意外的平安已经充满她的内心。所以她说,“愿婢女在你眼前蒙恩”,就走出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
许多时候我们祷告完毕,却仍面带愁容,忧心忡忡。我们未将重担卸给神;或者虽然卸了,却又再取回来。我们和神之间仍然维持原样,没有交换任何东西。我们未能抛弃我们的挂虑,忧愁和罪,将它们留在大能者的手中,从他手中接过喜乐,平安和赞美,来取代原先的愁苦、忧虑。
第二天他们启程返家。“次日清早他们起来,在耶和华面前敬拜,就回拉玛。”然而她成了迥然不同的人!这次前往圣殿的旅行给她带来多么大的改变!她带着何等喜乐的心踏入那原先充满痛苦回忆的家!毘尼拿一定心中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使哈拿这样彻头彻尾地改变了;只有以利加拿明白其中奥秘,因为哈拿那不可置疑的信心,他自己的信心也得着坚固。
愁苦的工作。从哈拿的祷告里,我们可以将最后的收获追溯至多年受苦所撒下的种子。只有经历过极大折磨的人,才能倾吐出这样的祷告来。她每一句话所透露出的顺服,谦卑,除了神一无指望,以及对他的国和他的义之单纯渴望,显示这一切都是经过了这愁苦妇人极纤细、温柔的触摸。愁苦替灵魂带来无限美丽。一位女高音声乐家的老师问他的朋友:“你觉得她唱得如何?”他的朋友回答:“唱得好极了;但是如果我来训练她,我会先设法使她的心破碎。”可能多年来藏在你内心的隐痛,失望,沉默的等待,都是必要的,为的是教导你如何祷告,引领你进入单纯的信心里,装备你,使你能产生许多珍贵的恩赐,造福这世界。
哈拿因着信,就得了赏赐。神对她的应许应验了,“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日期满足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
以利加拿这次上去献年祭时,心中充满一种新的喜乐;另外他也是去还愿的——“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但哈拿未随行,她留在拉玛直到孩子断奶,可能是三岁左右,因为利未人的孩子三岁时才可以登记并进入神的殿。
最后,将孩子公开献给神的日子终于到了。这对父母带着小孩踏上这段严肃的旅程。作母亲的心中满是赞美。她的心在耶和华里面欢喜,她的灵在她的神里面被高举。乞丐被提升,离开卑贱之地,去断承荣耀的王座。她知道神是她惟一的盘石,她因神所赐的救恩而喜乐。耶和华的慈爱使她福杯满溢,她的灵魂不禁涌出美丽的颂歌来。
不久旅途行尽,耶和华的殿在望。她曾在这里伤心哭泣,也曾在这里恳切祈祷。往事一幕幕出现在脑海里。她对以利说,“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
请留意她的话,“从前在你‘这里’站着。”我们也常常将过去的经历与某些地点联结在一起。我们在这里受苦,在这里得到新生命,在这里听见神说话。哈拿也是如此。她在伤心之地喜乐;收获的欢欣掩过了旧日的泪痕;蔚兰的天空一扫过去的乌云。
心灵忧伤的人阿,要勇敢坚强!只要按神的旨意受苦,而不是为罪或恶行受苦。要为他的教会,将失丧的世界和沉沦的人受苦!为灵魂忍受生产之痛!为他国度的降临而操练你自己!只要你住在主里面,他要在你的受患难之处,替你披上喜乐的袍子。那流泪撒种的,必欢然收割。──迈尔《圣经人物传──撒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