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呼召
字号:A | A

创世记十二1~2

   亚伯拉罕默默住在吾珥,抗拒着当地的偶像崇拜,以及随之蔓生的各样邪行;根据传说,他也曾为了捍卫良知而忍受苦毒的逼迫。这时,“荣耀的神向他显现,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和亲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徒七2~3)。

   这是神奇妙显现的头一遭,遥遥预表着日后的道成肉身;神向人影显它自己的各个阶段由此次第展开。

   我们并不知道神什么时候向他显现;或许在肃静的夜晚、黄昏沉思的时刻,或许在工作的当儿:忽然,从天上有大光照临他,在荣耀中出现了一具肉眼可见的形体,一道声音在他耳际传达了属天的信息。今天,神不再以这种方式向我们显现;然而,可确知的是,它仍向在静寂中等候的心灵说话,传达他的旨意:“你要出来。”请在你心灵的内室中倾听这道声音。

   从此,这道声音经常传出话语。它从提斯比将以利亚呼召出来,从提哥亚呼召阿摩司,从渔网中呼召彼得,从税亭呼召马太,从汉廷顿(Huntingdon)呼召克伦威尔,从俄弗特(Erfurt)的修道院呼召路德马丁。神的呼召总如出一辙:“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灾殃;”“你们务要从他们当中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的物。”这声音曾否临到你?如果未曾,那就离奇了。如果曾临到你,那么,切勿让任何事阻挠你的顺服;收拾你的帐棚,前往荣耀的神所指示的地方;要知道在那声“来!”中,他已前导在先。若要与神同在,你必须跟随他。

   一、这呼召带来困苦。亚伯拉罕尚未有子嗣,家道却属丰富。与本家、同族的人关系甚为亲密的地,要远离至亲,前往连自己都不知何在的地方,的确不是一件小事。

   神的呼召总是这样,要求人割舍许多天性里珍爱的事物。要跟随他所指示的道路,我们必须预备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属灵生活往前每一扎实的步履,都包含着一座将自我某一宝贵部分献上的祭坛,或者一座墓碑,底下埋葬了某个自己心爱的偶像。

   那等着加给我们的福分足可补偿我们所付的代价,未来的远景诚可吸引我们前行;但当关键的时刻到来,我们必须切断最后的牵绊,说出最后的道别,瞥一眼逐渐远去的温馨家园,这时,心中难免涌起挥却不去的悲凄。这就是神扬起的簸箕,糠和谷因此就分开了。许多人无法忍受这要求所带来的严格试炼和自我省察。像“天路历程”中的“易迁”一样,他从离家最近的水潭挣脱出来之后,就掉头返家了。也像新约中那位年轻的官一样,虽急切寻求主,最后却懮懮愁愁地离他而去。你的光景是否如此?听见神的呼召,你会在代价之前退缩吗?的确,你应仔细衡量需付的代价,然后,就当靠主的名前行,仰赖他的力量。在它里面凡事都能成就,一切轻省而稳妥。这样作,你便能证明自己配得在新天新地中与主同坐席。

     显而易见的,现今的世代危机四伏,神正呼召着整个教会,在属灵的认识和经历上,在普世福音的广传上,往前迈进。有分于这崇高争战的人何等蒙福!

     二、这呼召出自神卓越的智慧。对亚伯拉罕本人尤然。有什么比孤立和变迁更能令人刚强?让年轻人离乡背井或把他安置在必须负责的岗位上,使他赤手空拳地因应挑战吧!这样,他许多能力将能一一发展出来,这是他安居在家、倚赖别人、奢华度日时所隐而未见的。在适度的挑战下,他的灵魂将显示出与生俱来的活力。

     “魂”的训练是如此,信心的锻炼尤然。如果我们安歇在如意、顺利的环境中,信心便容易酣睡有如体内一根发育不全的筋骨,或一线游丝、一颗金华的宝石、一道抽象观念。但当我们被迫离开这样的环境而惟神是倚时,信心将会乍然茁壮,变成一条电缆,一棵大橡树,一道生命的主要原则。

   在窠巢附近盘旋的鸟无法体会翱翔的乐趣。紧挨着岸戏水的胆小男孩无法经历与波潮奋战的狂喜。人若一径仰赖物质,就不能尝到神应许的实际。亚伯兰若一直住在吾珥,就不能成为亚伯拉罕一一信心之父。他必须离开快乐的家园,前往未知之地,好让信心能臻于荣耀的境地。

   我们也许不需离开本家和亲朋;但若要学习单纯、绝对地信靠永生神,就需断除心中对一切属世依托根深蒂固的仰赖。神此刻或许正在拆毁我们长久以来泊靠着的水涯,好使我们的船能航向波浪壮阔的大洋。

     这是神为世界着想的睿智呼召。世界未来的希望就寄托在亚伯拉罕身上。如果他耽留在吾珥,我们很难确定他会信实依旧,会抗拒偶像崇拜到底。或许他个人能抵挡反面的影响,他的家人,尤其他的子孙,在考验下却难免倾跌。因此,为世界设想,为神永恒的计划设想,让他脱离本家和早期的交游,为全族在新的土地和环境中,寻找新的信仰起点,这岂非智慧的筹划?

     历世以来,神治理世界的计划不也是这样的吗?只要我们生活在时代的迷阵中,便难改变它;一旦我们顺服神的呼召起身脱离它,便能以所向披靡的威力扭转它,阿基米得扬言说只要能在世界之外找到一支点,他就能用杠杆把整个地球撑起。所以,如果神呼召你作他的子民,以便借着你造福广大的人寰,你也不必惊讶。

    的确,有时神命令我们留在原地荣耀他。但他往往也命令我们远离不圣洁的同伴、不合信仰的交游、邪恶的朋友,以昂贵的代价把我们带进他应许要指示的那方孤独地域。

   三、这呼召必有应许相随。神的命令未必说明理由,但总带着应许,应许或已明揭,或当事人已默识于心。给理由会导至辩论;给应许就显示理由即使不明宣,人心却已满足。应许,我们能了解;理由有时令人困惑。理由是知性、形而上、唯心的;应许则实际、积极、具体。正如果核中间一定包含着果仁,神命令的中心一定包含着应许。如果命令是:“当信主耶稣”,应许便为:“你就必得救”。如果命令是:“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应许便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如果命令是:“撇下父亲,母亲,田地”,应许便为:“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如果命令是:“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应许便为:〔我就收纳你们,我要作你们的父亲”。对亚伯拉罕而言,应许则是:虽然你尚无子嗣,我要使你成为大国;虽然你是最小的儿子,我要赐福你,让你的名为大;虽然你与亲人分离,世上所有的家庭却要从你得福。这些应许日后都一一具体成就。

   乍看之下,离家飘泊的命令带来的艰辛似乎大到令人难以承担;然而仔细考虑随之而来的应许吧!当那座“有根基的城”在异象中庄严地耸立,你所安居乐业的吾珥随即显得无比寒伧;你会马上动身离开。所以,不要去注意代价,转而定睛在神圣而充满恩典的应许上,一切自然显得轻省。人只要在耶稣身上找到活水的泉源,就会像那位撒玛利亚的妇人一样,随手丢下水罐子。当事奉基督的荣美和福乐燃烧在年轻人的胸怀,这时,放下渔网、船和朋友,舍弃一切跟随他,就不是一件难事。“神既然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我就没有与属血气的人商量。”

   圣弗朗西斯曾经说:“房子着火时,人马上把东西抛出窗外;当人的心被神的爱充满时,他便看万事如粪士。”

   四、这呼召晓谕我们蒙拣选的意义。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都看见有些人或生物流露出比其同类更高的禀赋,这在宗教的领域里更是明显。起初我们不免对神不公平的安排感到诧异,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领悟少数人优越的禀赋原是为了使他们更能成为别人的扶持与祝福。“我必赐福给你,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觉得自己的寿数将尽;他最近有了重大的发现,却尚未向世界发表。他从杰出的学生中挑选了一个,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学说教给他;对每样误差莫不严峻地加以更正,务求一丝不苟。为什么他如此谨慎?单单为了这位年轻人吗?不尽然,乃是希望他的学生能把老师所交托的学说正确地传达给世人。这位学生之所以蒙福,是为了能把福分传给别人。

   我们是否能由此窥知神拣选亚伯拉罕以至于以色列全家的心意?神所在乎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得救,而是透过他们把神的教导传递给世人。如果这些珍宝直接给世人,恐怕会被糟蹋掉,就像把满桌的佳肴摆在饥饿的婴孩面前。至少,当时并无某一种预备好的语言能把神的思想表达出来,卓越的真理需靠预备妥当的心智来领会其神圣的教训。必须先有一群人精通定义及表达的方法,随后才能教导给世人。

   这里包含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拣选涉及的个人事奉,是否少于它涉及的个人救恩?它所带来的懮虑、愁苦和悲伤,实在多于安息、平静和喜乐。所以,神所拣选的人并不值得妒羡,他们是些舍己背十字架的人,是人群中的殉道者。只是,他们撇下自己的同时,就在远离尘嚣的角落学习着最深邃的属灵功课,然后将超越人意之上的发现带回人群中,成为造福人类生活的无价之宝。

     五、这呼召成为亚伯拉罕一生的主调。起初如一声竖笛清响,随而在他的余生中回荡。亚伯拉罕一生的主调是“分别”。自始至终,他是一个“分别”的人。与本家本土分别,与罗得分别;作为一个客旅,与当地人分别;与用自己的方法成就神的应许分别;因其特有的懮愁,与其它世人分别,从而成为神前所未有的亲密同伴;由于与世人分别,他就参与了神高超的思想和计划,这是神无法向他隐藏的。

     最重要的,这是信心的分别。

     世人中间有一种分别是这样的:一颗孤独的心灵离世隐居,在不受干扰的清静中灵修,把悠然的岁月用在守更、禁食和祷告上,希望因此赢取救赎,作为苦修的奖赏。亚伯拉罕蒙召的分别并不是这一种,我们所蒙的召也非如此。

     亚伯拉罕的分别不是盼望得救者的分别,而是已得救者的分别。不是朝向十字架,而是从十字架出发。因他心中见过神的形像,所以再也无法满足于从前那些吸引他的事物;他就撇下它们,转而憧憬永恒的实体。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被引领,从可见之境进入不可见之境,从短暂进入永恒。

愿这样的分别临到我们!愿我们把握神的呼召,蒙神的应许光照!当闻知那美地,那荣耀的圣城,和一切为我们存留的佳美基业时,愿我们撇弃所有长年来羁绊自己、破坏安宁、消耗能力的有害琐事,收拾起帐棚,顺服神的命令,虽然他所指示的地方我们一无所知。―― 迈尔《岩穴──亚伯拉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