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要看到历史书,上一次我们看五经的时候,我们看到神起初的定规,虽然人没有跟上神所要作的,但神还是用自己手中的工作来把人领回,使神的公义得彰显,借着洪水,借着亚伯拉罕,显明神拣选的工作,在被拣选的人身上,神一步一步的给他们引导,亚伯拉罕父、子、孙三代,连到整个以色列族,神是一步一步的把他们带回神的旨意里去。神造就他们,当然先是神拯救他们,在施行拯救的时候,神已经把工作的法则附在其中,然后再用律法来教导他们去认识神的法则,然后再在具体的生活经历里,让他们经历神的法则。虽然人不住显出许多的软弱和愚昧,但有一点我们里面很受安慰的,就是神没有因着人的软弱和跟不上,而停止在人中间作工,神还是在人的当中作,一直把人带回起先的定规。
我们末了看到“申命记”,我们看见神在以色列人身上所显出来的,就是这么一件事,神要把以色列人带到神所要作的那一件事里去,就是进迦南。进迦南是神要作的,人的软弱和缺欠并没有改变神这样的定意,神只是用各种的方法把他们挽回,借着恩典的催促,借着管教的约束,借着神自己在各方面的管理,神让他们晓得,神要作的那一件事并没有改变。我们今天就是要借着神没有改变起初的定意这一点,来继续往前看历史。虽然在历史书里所发生的结果和在五经里所发生的结果,在原则上并没有两样,但是我们感谢神,我们仍然看见一件事,神没有改变起初的定规。虽然人有人的缺欠,但是神有神的恩典。
我们从历史书来开始看,我们能看到一些重要的法则,就是从“约书亚记”开始,一直到“以斯帖记”为止。这一段的历史是从神的百姓进入亨用神的应许开始,又在神的应许里失落。在这一段的历史过程里,神是怎样在的百姓里作工,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王。尽管我们看历史书看到末了,仍然是看见人的跟不上。这是很希奇的,历史书最末了的那三卷,从主题上来看,是神的恢复,也就给我们看到,虽然在过去的历史中,以色列人走过了一段路程以后,那个结果还是失败,仍然是迷失,但是感谢主,在那一段日子最后的一程,神给我们看见的,还是恢复的恩典,我们实在要向主低头敬拜。
所以我们要看准,这一段称为历史书的,只不过是神永远的旨意里,或者说是神救赎计划里的一小段。感谢主,在这一小段历史里,非常清楚的向我们指明两件事,第一,是神凭什么来作工,第二,就是人在神面前该作怎样的拣选。所以我在讲义上是这样提,大体上说来,历史书是“申命记”的见证。弟兄姊妹,我们晓得,“申命记”里所说的,就是说出他们在享用应许里所该学的功课,如何维持他们在享用应许的实际里。如果他们不是按着“申命记”的吩咐来享用应许,那么,他们就失去“申命记”里所说的一切应许。我们感谢赞美我们的主,如果我们有工夫把“申命记”好好读过,我们会发觉历史书就是“申命记”里的那些法则的验证。
在整个历史书里所发生的事,都是根据神在“申命记”所发表的法则。我把它归纳成四点,我们掌握这四点来看历史书,我们会觉得读历史书并不是那么困难。
应许的成就是人跟随神的结果头一点,就是人进入神的应许,不是根据带领的人,而是在乎神。弟兄姊妹,这一点给我们看得很清楚的是,“约书亚记”开始时,摩西已经不在了,出埃及的时候是摩西,但是我们一直在说,出埃及不是目的,进迦南才是目的。摩西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但是现在摩西不在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是神借着摩西来向他们说的,现在摩西不在了,以色列人还能不能进入迦南呢?过去长久的一段日子,四十年在旷野里的流转,都是摩西在那里替他们站在神的面前。现在摩西不在了,他们还能不能进迦南呢?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进迦南并不是因为摩西,而是因着神自己的定规。
这一点是我们要很清楚掌握,因为不仅是在摩西的事上是这样,你就是看到约书亚把他们领进了迦南,但约书亚并不能长久陪伴他们活在迦南,因为有一天约书亚也要回到主那里去。在以后的君王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士师到君王,我们都看见有些人的确是带来神所要的复兴在神的子民当中,但这些人都有一天要过去,就算是大卫也都是一样。但是感谢赞美神,在历史书里,头一件事给我们碰到的,乃是一切的事发生与完成,不在乎带领的人,而在乎作定规的神。所以以色列人进迦南的事,并不因人事的变动有所更改。神没有更改,进迦南的事也就没有更改,这是头—点。
顺服是继续享用应许的路
第二点我们要注意,那就是人在进入神的应许以后,能以继续的享用应许,是根据人对神的信服,不仅是相信,并且是服在神的管理下,这是信服。我们感谢赞美神,“申命记”是非常明显的指明这条路径的,如果他们照着神的诫命、律例、典章来活,他们非蒙福不可。但是反过来。如果他们不照着神的律例、典章、诫命来活,那么他们非要受祸不可。这话是在“申命记”里非常清楚的给指明出来的,我们读历史书,我们就看见以色列人的遭遇完全是根据这法则来的。
特别是到大卫立国以后,这种情形就更明显。虽然圣殿有了,虽然一个国的规模已经有了,是国也好,是事奉神的制度也好,都已经完备的显在神的子民眼前,若是神的子民没有按照神的法则而活,他们还是照着“申命记”所宣告的来承担一切。
这也给我们看到在历史书里所附带的—个事实,就是神子民的兴旺或衰微,不是根据他们原来自己有什么,而是根据他们有没有活在神的心思里。他们活在神的心思里,国就兴旺;他们离开神的心思,国就衰微,这是非常清楚的历史事实。享用应许必须要经历争战然后是第三点我们要留意的,享用并承受神的应许,必须要接受争战,这是我们在历史书看得顶多的,我们现在不是讲进入的问题,进入的问题是神负责,现在我们是进一步讲到享用的问题。你进去了,你怎么能享用呢?约但河已经是过了,已经站在迦南地了,那迦南是不是就成了他们的享用呢?我们从历史书里看到,没有。他们真要享用迦南,他们必须要进入争战,在争战里去享用,并且更进一步在争战里去承受,并且再进一步在争战里去持守。
当然,属灵的历史这一件事,是包括整个属灵争战的范围,从外面一直到里面。以色列人的历史,绝对不是一般历史那样发生的,因为以色列人的历史是因着神的旨意而发生的,以色列人的历史也是按着神的旨意来显明的。所以以色列既然是在神的旨意里,所以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所经过的一切,从一面来看,是神的引导和管理,从另一面来看,是仇敌的打岔与破坏。所以整个以色列的历史背后,乃是一个属灵的争战,这一个争战是没有停止的,从有形的争战到无形的争战。有形的就是物质的,比方他们攻打耶利哥是有形的,他们攻打艾城是有形的,基甸的争战是有形的。有形的争战是在开头的那个阶段。等到他们在有形的争战好像告一段落以后,那争战就进到无形里去,那也就是进到他们里面的那一种争战。这一个争战的内容就是这样的一个事实,拣选神或是离开神,拣选神的最好,还是拣选神的次好。
弟兄姊妹你看到,在这里,属灵争战的事实就给指出来了。头一步是拣选神的问题,第二步是拣选神的最好的问题,这是两个阶段,这是属灵的争战,这是无形的,是在人里面的。在整个历史书里,你一直看到这样的事实,这也叫我们看到,神子民的历史本身就是属灵事件的历史。
我想在这里先给弟兄姊妹弄清楚两个词,在这里我没有说,不过我交通下去,我会这样使用的,提到百姓,我个人是这样使用,当然也有相当多的神的儿女是这样的领会。如果是说到“百姓”,那个范围只是指以色列,如果说到“子民”,那就包括整个人类历史里拣选神的人,所以我们说到“神的子民”这一个词,那范围就很宽广,包括以色列,包括今天的教会,包括以色列成形之前那一些拣选神的人,如同以诺、挪亚这些,我们把这两个词弄清楚以后,我们继续往下交通。
所以这个属灵争战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神子民的历史,或者反过来说,神子民的历史,就是属灵的历史。属灵的历史主要的内容,是一个争战的问题,是一个拣选神的问题,是一个拣选神的最好的问题,我们不会拣选神,那争战的目的就是拣选神;我们已经会拣选神了,那我们争战的目标就升高了,我们从拣选神到拣选神的最好。
弟兄姊妹注意,既然是提到争战,你就晓得,那不是轻轻松松的事。在拣选神的争战上是严肃的,在拣选神的最好上也一样是严肃的,因为在神以外的事物是倾尽全力来把我们拖住,叫我们不去拣选神,不去拣选神的最好,所以这一件事在历史书上是非常明确的。最明显不过的就如以色列入被掳归国重建圣殿的那一段历史,重建圣城的那一段历史,那是很清楚的,人都回到了迦南,已经脱离了那被掳之地,回到神应许之地了,我们已经回到神的纪念里。不错,这一点是不错的,神叫他们回去应许地,他们就是回去就好了。不是的,神是让他们回去建造圣殿,建造耶路撒冷城,借着这两样的建造,来恢复神的见证在万民当中。如果他们回去以后,因着一点难处,就把建殿的事停下来,弟兄姊妹,你能看到一件事,他们到了神的应许里,但是却没有活在神应许的最好里。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事实。
争战得胜的秘诀乃是站在神的一边
第四点,既然是争战,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因为争战不是小孩玩沙盘,弄不好从头再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但是争战就不一样,当然是可以从头再来,但那亏损就无法补偿。弟兄姊妹,你可以想象得到,在艾城的争战里,以色列人死掉的那些人是不能再活过来了,虽然他们可以重新攻打艾城,也把艾城攻下来了,但在争战中死亡的人是不能再活过来,这个是不能改变的事实,这个亏损已经是确定了。所以争战是很严肃的。
我不知道弟兄姊妹有没有留意,我们读历史书的时候,你会发觉有许多处,神显明这样的事实,比方说,约书亚领着他们到约但河东岸,去攻打两个亚摩利王的时候,圣灵就记录他们的全胜,就没有记录他们有多少的损失。当然没有记录损失不等于没有损失,但是有一件事,我们可以相信他们没有什么损失,因为在那两次的争战里,神是打发整批整批的黄蜂飞在以色列人的前头,把这两个王的战斗力完全软化掉了,以色列人好像是去收战利品一样,就把两个王打败了。
我们回头来提一件事,那是在“民数记”的末了,以色列人去攻打摩押的时候,那是神告诉他们要打败摩押,要报他们对付以色列人的那一个仇,特别要把假先知巴兰杀掉。如果我们记得那一段历史,你会晓得,那一次战争回来,那些千夫长、百夫长数点他们出征的兵丁,他们发觉一件事情非常的希奇,敌人是全垮了,但是我们的军兵没有一个受伤,固然是没有死亡,连受伤都没有,希奇不希奇?
弟兄姊妹,在历史书里,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这些事,以色列人进攻耶利哥,以色列人在基遍打败夏琐王的联军,你看到完全是神在那里伸出的手来叫对方不能争战的。因此我们看到了第四点,就是争战得胜的秘诀,是在乎人拣选神,并跟上他的定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弟兄姊妹,我们可以这样说,拿进攻耶利哥来说,拿过约但河来说,都是同一个原则,好像神说的那些话,我们的脑袋是真的装不下来的,怎么能这样作?这样作就是争战吗?这样作就能解决问题吗?祭司抬着约柜先下水,约但河就可以给我们走过去吗?我们就是这样的绕着城走,耶利哥城就可以被攻破吗?这些事情在人的心思里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又比方说,在“列王记”里,约沙法王和摩押王争战的时候,他们好像被困在山谷里,困在山谷不等于打败仗,但是在山谷里没有水喝,他们就是不打也定规要吃败仗。怎么能有水喝?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但感谢神,神说,你们就用赞美来等候水来吧。结果呢,第二天早晨,就有水从以东地不知怎样的就流满了山谷。弟兄姊妹,你看问题就是在这里,争战不是不会遇到困难,争战一定会遇到困难,但是解决困难不在乎人自己能,而在乎人跟上神的定规。你不必管神的定规是我们想得通的或者想不通的,我们只要肯定一件事,那是出自神的安排,你就放心跟上去就好了。用简单的话来说,第四点是信心的跟随,这一个法则也是贯穿着整个历史书的。
神要作的事
我们看过这四个法则以后,我们就进到历史书的本身,刚才我们提到,进迦南不在乎摩西的存在,也不在乎约书亚的所能,而是因为这件事是神所要作的。我们回到“出埃及记”第三章,神跟摩西头一次说话,就是说出这一件事,“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苦,我完全听到了,我现在下来就是要领他们出埃及,带他们到应许给他们祖宗之地”,这事是神要作的。然后到“出埃及记”十九章,你看到神和以色列人立约,你看到以色列人是在神恢复计划的内容里作焦点的,神借着摩西向以色列人说,“你们若切实地遵行我的话,你们一定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作祭司的国度,作圣洁的国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从那一次神说的话,很清楚的给我们看见,神拣选以色列,也把他们带进迦南,乃是神永远计划的焦点,要从以色列人身上先开始恢复神的工作,然后借着以色列把这恢复扩展到全地。
我们敬拜赞美我们的神,既然是神要作这件事,进迦南这事是不能更改的。虽然前面横着约但河,虽然一上去就面对耶利哥,虽然迦南所居住的人,仍然是四十年前居住的亚衲族人,弟兄姊妹注意,这些都是很困难的,但因为神要作这件事,所有的困难也不再是困难了。我们感谢赞美主!
进入应许的秘诀
所以我们从“约书亚记”里,我们归纳出这样的一些事实,过约但河是进入应许的开始,那秘诀是什么呢?这秘诀不仅是为了过约但河,这秘诀也贯穿在整个历史书里。头一点是跟从约柜,那就是跟从主的脚踪,用今天我们的话来说,主是这样走,你就跟上去好了,你不必管前头的情况是怎样,主既然走在前头,主就给你开了路,并且主走在前头。并不是走所不要走的路,所以我们可以放心的随着主的脚踪往前走。你不要说,约但河的水很深,约但河的水也很冰凉,那不得了,一下去就完蛋了。你必须看见一件事,是主走在前头,是主在前面走,这是头一点。
第二点是信心的跟上,这信心的跟上,好像对全体的以色列入来说,关系好像是不十分重大,但是对那几个抬约柜的祭司来说,这个关系就很重要,如果他们是有思想的,他们定规不敢冒这个险,因为不会游泳。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游泳,多半不会,因为他们是在埃及的沙漠地带作砖的。就是会游,也不解决问题,因为抬着约柜,约柜是很重的,光是施恩座就已经不简单了,按现在的话来说,光是那个施恩座差不多有一百二十磅,还有那两个基路伯,完全是用金子锤出来的,那两个基路伯是展开翅膀朝着施恩座,它们有多重?圣经里没有记录,但我们也可以想象,再加上约柜,皂夹木也许不太重,但也不是不重,因为那是很硬的木材,硬的木材的密度就很高,所以重量也不会太轻。但要命的是里外都包上精金,那又是许多的金子,这些都是很重的金子,你想想那些重量,会游泳又怎么样,会游泳也一样会被压到河底里去。
也许他们又想出一个理由来,说是说得非常的英雄气概,我个人的死亡没有什么问题,约柜沉到河底里,神的荣耀受亏损这事的影响太大。弟兄姊妹们,你要过约但河,你就不能想这些事,因为是主自己陪伴你来走的。对以色列人来说,是跟随主的脚踪;对那几个祭司来说,那是主陪着他们走,既然是主陪着我们走,我们就用信心跟上去。我们感谢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整个属灵历史发展的方向是对的,神的计划就能成功,乃是因着人对神的跟上。如果历史发展的方向不对,叫神的计划多受一些的打岔,那也就是人没有跟上神的结果。
所以我们就注意到第三点,他们过约但河的时候,神吩咐他们在这边把十二块石头带到河当中,放在那里,然后在河当中把另外十二块石头,搬到对岸。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表明,人的肉体,必须留在应许地以外,死在约但河里。
弟兄姊妹,我们注意这一件事,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两次经过水,头一次是经过红海,在救恩里头与世界的关系断绝;第二次是经过约但河,这一个就不再是救恩的问题,因为已经进到享用应许的实际去,所以过约但河的那一件事是人的肉体受对付的问题;所以我们看这件事是很清楚的,河这边的石头,留在那里,河当中的石头,就是你经过约但河以后,有了经过约但河的经历以后,那些石头就到了对岸。
也许我再说这样的一件事,弟兄姊妹们,你注意在圣经里面,圣灵所记录的,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神的话是绝对没有巧合的成份。弟兄姊妹,你看以色列人过约但河的时候,祭司的脚一下水,上流的水就停了,但是不是停在他们身旁?因为上流的水停了,下流就没有水,那上流的水停在什么地方?如果停在身旁,那也是很有意思,你说这是难得的奇观。但神并不是叫你看奇观,神是叫我们去看神迹,那水是停在很远的一个称为亚当城的地方。为什么不叫夏娃城,为什么不叫骆伟舜城,就是叫作亚当城?有人说是偶然的,事实绝对不是偶然的。
弟兄姊妹你注意,过约但河就是对付人的肉体,所以那水流是停在亚当城。亚当的东西不能再带进来,不能再流过来,这是一点。另外你又看见,那是很希奇的事,他们在那边上岸,弟兄姊妹,你有没有留意,有两件事在那里发生了,第一是他们再也没有吗哪好吃了,因为他们吃了迦南地所出的土产,享用了神的应许,吗哪就停止了。这件事跟过约但河没有什么密切的关连,因为你进到迦南就一定不再吃吗哪,而吃神给你的丰富。正如我们今天因着主的缘故,我们不看重属地的好处,我们是在吃吗哪度过我们的日子,但是等到新天新地来到的时候,神就把他的无限的丰富作为我们的享用。
他们上岸以后作的头一件事,就是他们行割礼。行割礼的意思,弟兄姊妹们都知道了,那就是对付肉体,“歌罗西书”很清楚的给我们看到这一点。在旧约好像只是一个与神立约的记号,在新约就指出了神立约的内容,就是对付人的旧人,对付亚当里的性情。弟兄姊妹你看到,过约但河的时候,那些事情是这样子先后的发生。所以我们说,渡过约但河进入应许的秘诀,在这里我们提到三点。
争战得胜的秘诀
过了约但河,争战立即就开始。这一个争战是享用的争战,不是进入救恩的问题,是进到救恩以后,你如何享用救恩的问题,是享用救恩的丰富的问题。你享用救恩的丰富,你就要面对争战,你接受这个争战,你也必须要得胜,你不能失败,失败了,你就没有办法享用,你必须要得胜。
怎么能得胜呢?以色列人在迦南的争战里,虽然在整体来说是得胜,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他们有失败的时候,在艾城他们就失败了。到了“士师记”的那一段日子里,他们又失败了。但是争战必须要得胜,不能失败。既然不能失败,那怎么能得胜呢?我们又要看争战得胜的诀要。
第一,让神作元帅,那是攻打耶利哥的经历。弟兄姊妹,你看这件事,我们也许会这样说,约书亚未免太大意了吧!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他说他要来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就让他去作,这太冒险了。弟兄姊妹们,从表面来看,的确是很冒险,你又不认识那个人,你也不知道他是谁,你怎么可以把全军,不仅是全军,是整个民族的命运交在他手里。弟兄姊妹们,你注意,圣经里记载这件事,只是叫我们看见历史表面的事,那里已经隐藏了约书亚里面的反应。那个人是那样说,约书亚里面就阿们;那个人在那里显出来,约书亚里面就有了反应。
弟兄姊妹们,这个是属灵的争战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情,约书亚并没有作冒失的事,他不是贸贸然就把整个以色列交在一个陌生人的手里,而是他里面和那位向他显现的神有了默契。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生命是相通的,里面有了连接。约书亚当时有了这个经历,他就立刻完全倾服在神的管理底下,所以在攻打耶利哥的事上,人家说是胡闹,但这是让不让神作元帅的一个考验。元帅是这样说,你说我是元帅的参谋,这个设计不大好,怎么可可以这样攻城?但是你认定是元帅,你就接受。
人一般只看见兵对兵、将对将的争战,但是一个真正的将材,他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以外,不是跟你面对面来比,你一刀来,我一枪去,而是决定胜负在千里以外,叫你非打败仗不可,这是真正的将材。我们的神比人间真正的将材还要高,你承认是元帅,你就跟着走好了,怎么部署,你就跟上去就对了。艾城的那一仗,因为没有跟上神的部署,问题就出来了,所以头一件事是让神作元帅。
我们说过,以色列人进迦南的争战是属灵的争战,不仅是有形的争战,因此属灵的成份是非常明显,又是很高的,所以第二个得胜的诀要,就是我们必须学会定罪为罪。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艾城的失败,就是失败在这一件事上。弟兄姊妹都熟悉那段历史,从人来看,拿两件衣服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拿了一点的银子,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弟兄姊妹们,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这样看,那问题就是返回伊甸园里去。吃一口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有什么了不起?问题不在你吃了多少,问题也不在亚干拿了多少,而是那一件事的本身是一件罪,那本质乃是与神对抗。
弟兄姊妹,问题是在这里,上面说是让神作元帅,这里就有一件事是与神作对抗。好像水桶有一个洞,像我们那次去野餐的时候,浇水的那个比赛,把水浇到那个有洞的桶里面,你怎么浇也不会满的,最终—定漏光的。弟兄姊妹,问题是在这里,有漏洞。属灵的事不能有漏洞,属灵的争战也不能有破口,有了破口,那争战就要从那破口的地方泄气,得胜是没有什么盼望的,所以艾城就失败了。后来堵塞了那漏洞,真的是认罪为罪,定罪为罪,情形就改观了。
再有,就是确认神的权柄,当然这一点是上面那两点归总起来再强调一下。
不过在运用上面又有一点不同。关于这一点,我想就用约书亚的长日来作一个比方,你怎么能叫日头停在天当中不走呢?这个是不可能的。在人是不能,但因为他确认神的权柄,同时他里面也有这样的一个带领,所以约书亚向神祷告说,“日头阿,你停在那里,月亮阿,你停在那里,一直等到我们全然的得胜”。
弟兄姊妹们,你看,这一件事是确实认真的运用权柄。对神的权柄,你运用得不恰当,那是损害我们的信心,也叫神的荣耀受亏损。你确实的、有把握的、恰当的去使用神的权柄,这是争战得胜的一个诀要,这是我们从历史里看见神怎样作的工。
在信心里承受地业
为了时间的关系,我们要往下走,在迦南地争战还没有完毕,神就告诉以色列人说,虽然很多地你们还没有得着,但是我已经定规给你们了,你们承受这个地是不成问题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得着,但你们是可以得着的。怎么可以得着呢?弟兄姊妹,说起来好像又是很胡闹,但弟兄姊妹你注意,神作工不在乎人领会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还没有拿到手,怎么可以分配呢?神说,可以分配的。所以你看到承受应许的时候,又有两件事该注意。
头一件事,为着神的计划继续争战,所以他们虽然打过了基遍那一场战争以后,明显的战役记载在“约书亚记”里是没有的,但战报是有的,战争的记录是有的,打了好多仗,非常多,每次争战都得胜,当然在每次争战的得胜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如果弟兄姊妹留意读“约书亚记”,你一定会发觉,他们每次战争的出发点都在吉甲,然后争战完毕又回到吉甲去,吉甲这个地方成为他们在迦南争战的大本营。吉甲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吉甲这个地方就是他们行割礼的那地方。弟兄姊妹你看到,所谓继续为神的计划来争战,具体的内容,乃是不住的对付人的自己,回到吉甲去,然后再出发。弟兄姊妹,从我们个人的经历上,我们看到这事是蛮清楚的。
另外一件事,那是信心去接受神的赏赐。当时神告诉他们说,把整个迦南地分成十份,因为有两个半支派已经在约但河东承受了产业,只剩下九个半支派要在河这边领受产业,所以要有十份。那十份就划分好了,然后就是拈阄来分配。弟兄姊妹,这件事,你说怎么可以拿拈阄来分配呢?要是我这个支派人多,拈到那个地比较小一点的,我们就不够分配了。要紧的是你心里在说,“那不公平,人多的该多得,人少的该少一点”,这都是人的心思。
弟兄姊妹,我们注意,神告诉他们这样作,神就在那里管理着一切的事,犹大拈了个阄,神就管理着犹大的首领的手,他非拈到那个不可,因为他不拈那个,伯利恒就不在犹大的境界里,你看将来主要从伯利恒出来,怎么可以出来?所以弟兄姊妹,你千万不要以为那个拈阄的事是很轻松的,我们看得出,那是非常严肃的,他的管理在那。如果不是便雅悯把那个阄拈过来,便雅悯虽然后来和犹大结盟,若是便雅悯的那块地是在加利利,犹大的京城怎么可以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不是犹大支派之地,耶路撒冷是便雅悯支派之地,你看到里面是贯穿着那么许多微妙的事。
虽然神说,你们去拈阄,但是在拈阄的事上,神有完全的管理,人用信心去接受。在拈阄的时候,刚才不是提过吗?他们还没有把地得过来,但是他们相信神一定要把迦南地赏赐下来,所以毫无问题,在信心里就接过来了。虽然今天还没有拿到地,但我知道神已经给我了,到了时候我就一定把地拿到手。弟兄姊妹,这是信心的接受,在属灵的享用里,今天还是这个原则。
持守承受应许的地位,
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为了持守承受应许地位的争战;这个时候争战的性质,不单是拣选神和神的最好,又转变了一点点,而是为了我们个人在神面前蒙保守而争战。当然这一个蒙保守,严格说起来,还是拣选神的问题,但目的并不是一样。过去的拣选神,是为了进入应许,过去的拣选神的最好,是为了接受神应许的最丰富;现在的拣选神,是持守享用神应许的资格,维持我们在神面前能享用神最美好的资格。这是在“约书亚记”末了所看到的。
以色列人在那个时候好像已经有点走迷了,约书亚临终以前把他们召集过来,给他们一个很严肃的劝告,究竟你们要不要事奉神?还是跟这里附近的民去事奉偶像?约书亚自己个人很清楚的表明他的立场,“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约24:15)弟兄姊妹你看到,这是持守应许和承受地位的争战。这是“约书亚记”。
我再回头说一说,我们在神面前争战的方向不准确,对我们个人来说是亏损,但更重要的是打岔了神恢复的工作,往下看我们就更能领会了。约书亚不在了以后,那就是“士师记”。我想,在“士师记”里,弟兄姊妹们,你就很清楚的看到那种情形。所以在广义上是这样讲,不站准在神所要人站的地位,在享用应许上一定出现大漏洞。人站错了,神会借着环境给百姓管教,也及时给百姓拯救。只是人的天然不拣选神,神的恢复就不住的受了打岔。“士帅记”就是在这样的起起伏伏的记录里。所以人不对,那结局总是接不上神的命令,这是整本“士师记”的话。
我想弟兄姊妹们对“士师记”的结论是很清楚,“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不站在神要人站的地位,自己站自己要站的地位,自己作王了,所以就产生了“士师记”的这一段历史。这一段历史是悲惨的,是可怜的。弟兄姊妹你看到,在“士师记”里,虽然有神的恢复,但是你看到一个问题,恢复过后又再失败,并且失败得更深一点。虽然给恩典,又再次的恢复,并且继续的恢复,但是又再失败,就是这样的反反复复,明确的有七次,不明确的,当然就不止七次。
我们从“士师记”里看出这个问题,“士师记’所以落到这样的结局,乃是因为偏离神,偏离神的原因是些什么事呢?我把几点列出来。第一个是里面的,当然最主要的是里面的,里面出了问题,外面定规出问题。外面出问题,里面没有出问题,那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如果连里面都出了问题,那就是非常非常的严重。所以我们先看里面的问题。里面的问题有几样,头一样,他们过了约但河,争战到了一定的阶段,争战就缓慢下来了。原因在什么地方?
如果我们读“士师记”第一章,你会发觉一件事,那时候以色列人的争战不再是整体了,以色列人的争战成了支派的争战,不是以色列的争战。你会看见,他们到神的面前还求问神,我们该是那一个支派去攻打呢?攻打耶利哥的时候,是十二个支派都出来;攻打艾城的时候,十二个支派都出来;在基遍的争战里,十二个支派也都来。到了一个时候,大概他们看到一个问题了,如果那一块地不是分给了我的,那我就不必那么拼命。从人的心思上来说,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有根据的。你看,“士师记”一开始就叫我们看到,他们还要不要神作元帅呢?要,他们出征以前还是求问神,所以你看,他们还没有忘记神。但是在他们那里出了一个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丢失了身体的见证。神啊!我们要去打仗,那一个支派先去打呢?神说犹大去,犹大人说“我势力孤独”,就跟西缅说,“倒不如你也跟我一块去,这样攻打你的地方的时候,我也陪着你去。”你们看到了问题没有?已经从整体下到个别的争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失了身体的见证。弟兄姊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毛病,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不尊重神的权柄,在第二章里你可以看到,他们那样没有尊重神的权柄,神就差遣使者去责备他们。神说,“我叫你们灭绝迦南人,为什么你们不灭绝呢?”不灭绝的理由就很多了,要列出来就真的是很多,也许是留下他们作奴隶,不要损害那些劳动力;迦南人的牲畜也跟其它人的牲畜一样,把它们残害了不是很可惜吗?问题很多,你要列举理由,那就有太多理由了。但是问题是在这里,神怎么说?现在是服神权柄的问题,不是我们说理由的问题,这是历世历代以来,人在神面前的难处,都要跟神说理由,而没有看准我们该作的是服神的权柄。不尊重神的权柄,这是他们里面出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更大了,不知道神和神为他们所作的。在第二章里你看到,“申命记非常清楚的吩咐他们,不住的把神的话,神带领他们祖宗的历史,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他们穿的衣服要绣上经文,住的地方门口要贴上经文,他们额上也要戴着经文,这些定规一直在告诉他们,要不住的把神和神为他们所作的,告诉下一代。非常可怜的,“士师记”第二章里就提到,约书亚死了以后,新的一代起来,他们不认识神和神在他们祖先身上所作的,并神在他们身上现在要作的。糟糕不糟糕?弟兄姊妹们,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问题,连对神的认识都丢掉了,连认识神这一件事都没有了,你怎么能叫他们在持受应许上可以争战得胜呢?弟兄姊妹们,这是很严肃的。
我们再看外面的原因。外面的原因是非常清楚的。第一,他们跟着那些外邦人在事奉假神,第二,当神兴起管教的时候,他们又不认识神管教的手。你看,头一次神兴起摩押人来管教他们,那么长久的时间,他们竟不知道那是神的管教。经过好多年以后,他们实在受不了,他们才想起神来,糟糕不糟糕,;弟兄姊妹们,你看见这些事,你就看到人活在神面前是非常迟钝,但是这些迟钝是因为里面先出了问题,这是“士师记”里的事。
看过了人,我们又要看神了,“士师记”是人的失败,但是在人的失败里贯穿着神的恢复,这一位神是因着的信实,而在人中间进行恢复。我们感谢赞美主!看神的恢复,有两件事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如果按照应用的次序来说,我以为一、二的次序该换一换。如果按照历史的记录,这个次序也有它的根据。你看到的恢复是开始在神百姓的呼求;然后神答应了百姓的呼求。
你们留意,在开头的那几次,百姓一呼求,神的恢复就来了。不过很糟糕,到了未了的那些日子,百姓连呼求都不会,连呼求都没有了,别人把他欺压下来,特别是到了参孙的那一次,非利士人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竟然没有人向神呼求。
所以就出现了第二点,神是越过人的黑暗,主动的预备拯救的恩典。我们感谢主,人是失败了,人是软弱的,但是神没有忘记的应许,神没有忘记永远的旨意。就是这样不住的在人中间进行恢复的工作。
现在我们就要注意,整本的“士师记”,关于原则,我们在上头已经提到了他们偏离神的那些原因,实际的情况又是怎样呢?在“士师记”十七章以后,就记录了当时的实际的情形。从其中你就看出绝大部分的人,你都能叫他们是制造难处的人,他们都是给神的见证制造难处的,包括各种各样的人,利未人,十二支派里的人,甚至说得严肃一点,连祭司都在里头。所以你看到,他们不住的偏离神,没有再把神的话放在自己的身上。你看到那些但人,他们不去攻打分配给他们的地,却把没有分配给他们的地抢过去,分配给他们的,他们不要。弟兄姊妹你看到,这是很具体的事,没有把神放在心里。
还有,你又看到,很明确的,这是突出人自己的倾向。你看到那个作母亲的,因为两千两银子不见了,她就诅咒,“哪一个杀千刀的,竟然把我两千两银子拿走。”也许这个诅咒太重了,她儿子赶快出来说,“不是别人,是我拿去的。”她立刻就改了口,那不是杀千刀了,那个人是蒙福的,我是拿这两千两银子来给你造一个神像,让你去事奉敬拜神,叫神的祝福临到你。弟兄姊妹,你看到这是什么,完全是根据人!人自己的倾向决定了他们生活的情形。
你又看到底下那个去看岳父的人,“该走了,”“好,好,好!那就走吧!但在走以前,我们总得要饯行一下。”“那就饯行吧!”那就吃,吃,吃,“今天晚了,不好走了,不如再住一个晚上吧。”“好,好,”第二天照样再来一次,好了又来一次,一天,两天,三天的拖下去,你看到人整个的生活完全是根据人自己的倾向。弟兄姊妹们,这是“士师记”,这些人给神制造了许多难处。
当然你说这样的人,很自然的就带出了第三点,不活在真理里。你很清楚的看到,自立事奉的制度,自己立一个神像,自己立一个祭司,给祭司一个固定的薪金。等到但人来了,“哎呀,你这个人真是,你作一家的祭司好,还是作一支派的祭司好?不要说啦,跟我们走吧。”弟兄姊妹,你看到这些事,完全在神的真理以外来活动,这就是“士师记”。
不单是这样,底下的就是那一个看岳父的人,他碰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他怎么处理呢?他把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分送给十二个支派,他说,“基比亚人是这个样子,我们怎么可以呢?”全以色列人都轰动起来,但是便雅悯人因为基比亚人是他们的人,“啊,不可以这样。”但其它十一个支派的人好像说,“神的公义不允许这样,便雅悯人你们不处理基比亚人,我们连你们都一并处理。”结果十一个支派就联合起来去攻打。攻打的结果,差点就把便雅悯人消灭掉,只剩下六百人。他们又一下子想起来,神是给我们十二个支派,现在那个支派没有了,怎么办?虽然还剩下六百人,但是我们都起誓应许过,不把我们的女儿嫁给他们,那这样子,他们怎么能有后代呢?以色列人从此就缺少了一个支派,那怎么办呢?他们又出主意了,看看那一些人在这次出兵的时候没有向应,一查就查到了,有一个地区的人没有这样作。好,可以有办法了。杀了那些人,只留下没有出嫁的处女,但还是不够。他们每年都有一个节期,他们的女子出来跳舞,你们就告诉那些剩下来的便雅悯人说,去把那些女子抢过来,就给他们成婚,如果他们的父兄出来说什么话,我们就出来打圆场,就算了吧。
弟兄姊妹,这是什么?完完全全就是这里所说的,自以为是的行动,他们觉得他们还为神保留十二个支派,他们觉得是为神的公义去出兵攻打便雅悯。弟兄姊妹们,你看准这是人自己的行动。人活在自己里面的结果就造成残缺,所以整个“士师记”就是残缺。
神在百姓中作恢复的记录
但是感谢主,在“士师记”的日子里,有一个“路得记”,是神从另一个角度来显明他的恢复。“路得记”是弟兄姊妹在去年花了一点工夫,我们就不详细去提,这里轻轻提一些就算了。“路得记”是说明神的百姓下坠的时候,神在暗暗的预备恢复拯救的路。从狭义的那一方面看,那时以色列在士师日子的恢复。从广义来看,是神在地面上全面的恢复。所以弟兄姊妹,你看“路得记”的没了是一个短短的家谱,这一个家谱是连到大卫。从狭义来看,是指以色列的国,从广义来看,你就看见是指着神的国,所以我们说,那是神在地上全面的恢复,从大卫引到大卫的子孙。
我们感谢主,这是神全面的恢复,并且恢复的对象是把外邦人也包括在内,所以神恢复的原则是恩典,神恢复的方法是基督,人接受恢复的路,乃是转回并顺服神。这是整本“路得记”所显出来的,是神恢复的工作,这是很显然的,也比较突出的事实。
然后,我们就看到“撤母耳记上、下”,里面有很多的事,但是我想从广义方面看一看,弟兄姊妹也可以掌握神在历史里作工的事。整本“撒母耳记上、下”,我们可以说,那主题是神在失落的百姓中间恢复权柄,并且建立国度。以色列国就是在那个时间建立起来的,所以神在百姓中恢复权柄又建立国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弟兄姊妹必须记得,“撒母耳记”是士师时代的结束,以色列进入君王的时代,让以色列从一个民族进到具有国家的样式。所以“撒母耳记”从外面来说是建立国度,在实际来说是神在失落的百姓中恢复权柄。所以“撒母耳记”是士师的结束,君王的开始。王是权柄的记号,在神的子民中,神是百姓的王,百姓是依着神的管理而活在应许的丰富中;离开神的管理,就不能享用神的丰富。因此,以色列人要学外邦人立王,也就说出以色列人在那个时候并不认识神和他们的关系。撒母耳就为这事很难过,神就对撒母耳说,“你为他们这事难过到什么时候为止呢?他们不是嫌弃你,他们是嫌弃我作他们的王。”
弟兄姊妹你看到,神没有让以色列有国的样式和王的座位,是一直要让以色列民从律法里认识神是他们至高的管理。但是以色列人在这事上,是越过越离开神,结果他们就要求立国。当然王如果是对的,问题还不大,因为他是在执行神的权柄;如果王不对,离弃神的权柄,那问题就很糟糕。所以我们说,如果用人来代替神作王,那结果一定是不在神的心意里。扫罗是因着人而有的王,因此就走上以人为主的路。
好像是神拣选扫罗作王,但弟兄姊妹先要记住,那是根据人的要求,所以扫罗作王并不是出于神,既然不是出于神,他结果走上以人为主的路是一点也不希奇。神允许人作王,神允许有人作王的制度,但是神是以人代表神的心意作王,那么,王还可以成为神的权柄在地上显出。
所以后来神拣选大卫的时候,神给大卫说,“他是合我心意的人”,我是用他作王,并且在以后“列王记”的那一段日子,大卫就成了作王的人的标准。从亚当里出来的人是没有资格代表神的权柄,不管是那一个,都没有条件代表神的权柄,所以神就在选召的人当中造就人、拆毁人、建立人,使人有神的性情,可以表达神的心意,可以执行神的权柄。大卫的一生就说明了这事,即便是如此,大卫虽然被称为合神的心意的人,但总是带着有污点,有残缺。因此我们看到,在神应许里,借着大卫的后裔预备了基督,让基督去作工,建立国度。所以我们看“撒母耳记上、下”的时候,你是看到一件事,神的权柄在地上建立,作为神的权柄代表的人,一定要学习活在神权柄底下,然后才能作神权柄的显明。
“撒母耳记”是国度的雏形和王位的立定,然后就到“列王记”,在“列王记”里,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是重在神对百姓的挽回。“列王记”从字面上是神的百姓的历史,实际上是神的权柄与百姓并国度的关系。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王在神的面前活得对,国就在神的面前蒙福。我们要注意神子民的历史,我们只能注意一件事,不是注意历史的过程,而是注意历史的中心。如果历史的中心不是神自己,整个神子民的历史是空白的;如果神子民历史的中心是神自己,这历史就有意义,有价值。所以神是神子民历史的中心,这一个事实如果不明确,难处就出来了。
“列王记”的难处是比“士师记”稍为好一点,但还是多有难处。整个“列王记”叫人兴奋的事情不太多,“列王记”虽然包括南方的犹大,但是以北方的以色列为主,所以在“列王记”里,你是看见很重的讲以色列的问题。以色列是指分裂以后北方的以色列国。南方的国称为犹大,北方的国称为以色列。北方的以色列有十个支派,南方的只有犹大和便雅悯。“列王记”就是以北方的以色列为主题,所以提到以色列的事是比较详细,犹大的事就没有那么详细。
“列王记”是以北方的以色列国的兴衰为主线,兴衰的原因就决定在他们对神的态度,或者说是他们对殿的关系。虽然大部分的“列王记”是以北方的以色列为主,但是建造圣殿这一件事,在“列王记”里还是开始的一个重点。这殿就确定了神和祂的百姓中间的关系。北方的以色列因着政权的问题,耶罗波安就害怕百姓回到殿去事奉神,心里就归向犹大,所以他就造出两个金牛犊,设立在北方的以色列国,并且告诉百姓说,“这就是领我们祖宗出埃及的神,所以从今以后,你们不必到耶路撒冷去事奉神,你们也不需要再到圣殿去献祭烧香,在本地就可以了。”弟兄姊妹你看,这就是北方的以色列与神的关系,人建立了自己的权柄,他就会用别样来代替神,他就造出金牛犊来,以后又接受了许多外邦的偶像,巴力也进来了,亚舍拉也进来了,许许多多外邦的神都进来了。因此我们看到,什么时候人为建立自己的权柄,用别样来代替神,撒但就一定在其中兴风作浪。以色列的历史是很具体的一场属灵争战的历史,在这属灵的争战里,神好像在表面上是落在下风,好像北方的以色列一直就没有归向神。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以色列的没有归向神,并没有叫神放弃以色列,神还是维持着祂的计划并执行,还纪念以色列,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挽回。如果我们从这个方向来看,神并没有处下风,因为神一直还要把祂的百姓扭转过来。
我们感谢神,人的软弱和失败是可以延迟神计划的完成,但是不可能改变神的内容,所以在北方的以色列,经过一个王朝又一个王朝,神的旨意并没有改变,神还是一直在挽回的百姓。直到最未了,他们实在硬着颈项不肯回转,神就把他们分散,叫他们被掳到亚述地。虽然被掳到亚述地,但是神仍然数算以色列,我们感谢赞美主。
所以在“列王记”里,我们又看到有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先知,先知的角色在“列王记”里是非常突出的,当然其中是以以利亚和以利沙为代表,差不多占了一半以上的“列王记”,还有其它的先知,先知成了“列王记”里的一个特色。这就给我们看到,君王的制度衰残的时候,召王不能再作为神权柄的时候,神就兴起先知来。先知作什么呢?来扶持君王,来扭转君王的脚步,来把神的百姓带回到神的心意里。所以我们在“列王记”里看到,先知的分量是那样的重。
我们读“列王记”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是我们要很清楚的看见,那就是我们讲义里提到的,关于先知和君王的职事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要留意的。先知是本书的另一个主角,君王走迷了的时候,神就兴起先知来,扶助君王归正。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这两种职事的配搭,如果这两种职事的配搭准确,那就带来祝福。在“列王记”里,先知是权柄的实际,君王就好像沦落到只是一个权柄的表记。但是很希奇的,神虽然兴起先知来作祂的权柄,但是从没有让先知去代替君王的职事。认识权柄的人都跟随先知,但是他们却没有废掉君王的职事,也没有用先知去代替君王。
弟兄姊妹们,这一点是很有意思的,职事的配搭不能乱,每一种职事有每一种职事的内容,虽然神在实际的使用上也许会有一点点的显明,但神显明用那一个职事的时候,并不等于说那一个职事可以代替另一个职事,先知就是先知,君王就是君王。这也就给我们留意到,我们的主在地上的时候,说,“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讲的话,你们都要听,但不要学他们。”你就看到职事的分开,他们坐在摩西的位置讲的话是讲律法的话,所以不因着讲话的是法利赛人,所以他讲的话你就不需要听,你还是要听,因为他讲的是神的话。但你也不要因为他讲的是神的话,你就学他的样式去活,你一定要把神的话和他分开。职事是职事,他那个人是他那个人,你不要跟从他那个人,但是你必须要接受那个职事带来的权柄。
这在“列王记”里面,我们很明确看到的。这也是你看到,明明那个西底家和约雅敬这两个王,糟糕得不得了,耶利米是非常义正词严的来责备他们,但是王使用权柄的时候,耶利米还是服下来。弟兄姊妹,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但在“列王记”里,一直给我们看到神对职事的使用。
在“历代志上、下”我们不仅是看到以色列的历史,我们实在是看见神在人中间作工的记录,虽然“历代志”是以记录犹大的历史为主线,以色列成了副线。但是你严格去看的时候,“历代志”很有意思,“历代志”开始是亚当,“历代志”的结束是被掳归回。弟兄姊妹,你就看到,“历代志”属灵的情形就比“列王记”重得多了。我是在这里说,从亚当算起,以耶路撒冷的恢复来作结束,就遥指着神的儿子在人的衰残中,建立新耶路撒冷的表明。
“历代志”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重视神的数算。一开始就是神的数算,从亚当开始,一直数,数到十二支派的时候,还是一直在数,数到犹大的时候就停止了,数到利未的时候就停止了。弟兄姊妹,你看到这是什么意思?很重要的,神数算那些活在旨意里的。所以你看到在数算的时候,该隐的那一系列的人完全没有被数算,不寻求神的人,没有被数算。我们感谢赞美神,为什么数算是停止在犹大和利未呢?犹大是国度的表明,利未是事奉的标志。从地上来说,神要建立国度;在地上神要得着事奉的人,所以犹大和利未就在神数算里成了重点。
因为是记载历史,所以犹大的事是比较多一点,犹大是国度的小影,所以在“历代志”里,犹大的事情记录得比较详细,点出神的国度在地上发展的经过。神国度的特点是神接受敬拜,不仅是神的权柄在那里执行,也是神给全地的人承认配得敬拜。
在“历代志”里,圣殿事奉又成为另外一条主线,这两条线是平行的,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国度的线,一个是事奉的线;一个是神权柄的线,一个是神接受敬拜的线。所以在“历代志”里记载圣殿的建造,在圣殿里事奉的制度,在圣殿里服事的人的分配,一切都很详尽。我们感谢赞美主,“历代志”的历史里记录着、交织着属灵的启示,说明了百姓在神面前的实际。很多在“列王记”不明朗的事,你可以在“历代志”里找到答案。为什么大卫数点民数,神要发怒呢?在“列王记上”你找不到答案。你找不到答案,你就会说,“神喜怒无常。”不是的,有原因的,你到“历代志”就找出原因来。好些历史上的事,在“列王记”上,你只看到表面的经过,到了“历代志”,你就看到属灵的事实和原因。
“历代志”是用神的百姓被掳后的恢复来结束。很显然,这个恢复是不彻底的,不过就是启示神在人中间的恢复工作没有停止,一直作到起初的定规作好为止。为什么我们说“历代志”的恢复不彻底呢?弟兄姊妹你注意,犹大被掳归回是事实,但是神与大卫所立的约却还没有出现,神与大卫所立的约是以色列国不停止,大卫的宝座不停止,现在犹大回来了,成不成国呢?不成国。有没有王位呢?没有王位。因此,大卫的约没有应验,所以我们说,回国的百姓只是地位上的恢复,和神交通的恢复,但在他们中间没有作到坐在宝座上的人,所以神在人中间的数点还在一直向前,一直等到基督的来临。
所以我们说,“历代志”是神心意的表达,但是“历代志’’是一个不彻底的恢复。这个恢复比较详尽的记录是怎么样呢?那就是末了的那三卷小书,按着圣经的次序是“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但是如果按着历史的次序看,应当是“以斯帖”、“以斯拉”、“尼希米”。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次序呢?我们可以看得见,这三卷书都是说到被掳和被掳归回。
你看到“以斯帖记”的事,你会发现一个问题,神去对付祂的百姓的时候,仇敌的手也加了进来,要灭绝祂的百姓,要截断神计划的环节。如果把以色列从地上灭掉,(现在不讲以色列,光讲犹大)犹大如果在地上被灭掉,基督的降生就没有根据了,因为神的应许是明明指着“圭不离开犹大”,杖要在犹大支派的手中,君王是从犹大出来,这是弥赛亚,这是基督。如果把犹大除掉的话,基督的降生就没有根据了。这是很重要的,或许你说,“神可以另外兴起基督来。”不行的,因为神的应许在前,神以定要照着祂的应许来作成。这件事是非常严肃的。
但是感谢神,虽然撤但要堵塞基督在地上显现的出口,但神所作的,明明作的,暗暗作的,都没有叫撒但的诡计得成功。所以在“以斯帖记”里,你没有看见神的名字,但神的手一直在那里作保存祂的百姓的工作,来预备前面恢复的工作。
“以斯拉”就以恢复殿为主题,“尼希米”以恢复城为主题,但是不管恢复城也好,恢复殿也好,如果我们要详细看,就有很多要讲究的事。只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只在这里轻轻的看一看。“以斯拉”以殿的恢复为前提,“尼希米”以城的恢复为前提,殿是神住在人中间的见证,是人与神有交通、人向神有事奉的记号。城是神的国的表明,是神的权能并永远旨意的记号。我们要注意,光有殿的恢复就不够,必须要有城的恢复,殿与城的恢复是外面的,是当时可以看得见的,但是这两个恢复都有一个相同的方向,就是把人更深的恢复到神的权柄去。
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这两卷书的后半,“以斯拉”是宣告要按律法书所说的而行,“尼希米”是恢复律法的管理,特别是守安息日,都是把人带回神的权柄里。我们看到被掳的恢复是不彻底,但是在被掳的恢复里,神也启示了恢复的方向,回到神的话里,也叫我们想起主教导门徒祷告的时候,主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感谢赞美神,这两卷书都有相同的特点,殿的恢复和城的恢复进行的时候,都有仇敌的反对,并且是很厉害的反对。但是感谢神,又回到那一点,因为是神要作的事,就没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抵挡的,只要人能跟上神所要作的,神所要作的就作成功了。这是在历史书里给我们看到的一个很重的原则,因此我们在注意历史书的时候,历史的过程我们忘掉并不是太重要,顶重要的,历史所启示出来的法则,我们一定要了解。
神百姓的历史记到这一个时刻为止,或者说是神的国度在地上要显出的历程,到这一个时候就暂时要停止,因为亚当的生命是没有办法长久接受神的权柄,总是偏离的,所以那恢复不能彻底。不过我们也注意,经过历史书的时代,律法负面的功用就明显了。律法正面的功用是把人领到神面前,负面的功用就成为定人罪的根据。律法负面的功用显出来,人都落在神的定罪底下。人凭自己在神面前是没有前途的,是绝望的,正因着这样,神恢复的工作到历史书的时候,就开始转人另外一个阶段。这一个阶段在神的百姓方面来说,他们等待弥赛亚;从全地来说,就是等候基督的来临,作全面的拯救,作里面的拯救。这是历史书所启示出来的。──王国显《叫祂的话都成全──圣经各卷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