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兄弟姊妹,感谢主的恩典,因祂以慈爱的手引领我们到其前,叫我们可以安静身心听主的道,今天的讲题在马可第七章,卅一至卅七节,这段经文是记载主耶稣医治一耳聋舌结的人。耳聋是听不见,舌结是不能说话,心中充满了话但却没多表达出来,因此与人们断绝往来。但是在他们黯淡的生活中,却有了主基督的光保护他们,基督是他们的救星。主医治他,却不要药,基督只以口水抹他的舌头,以指头探他的耳朵,因此他便能说话及听见了。
你们有看见这种医治的方式吗?耶稣基督是真神,所以他要在人前表现祂是神的儿子。当主作了这事以后,众人分外希奇,都说主所作的事都好。愿你们记着这些话,主所行的不只是好!一切都好,换句话说主耶稣对我们世人所成就的都好。从这点我们看见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主医治当时有疾病的人,有一次基督使五千听众得饱,主更使死了的拉撒路复苏,基督不只对我们的肉体都好,更注念我们的灵魂,主说:“我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圣经对我们说有了神的儿子才有生命,没有的便没有生命。
使徒行传第十章记载一百夫长名哥尼流,爱听主的道,闻说彼得善宣传主的福音,于是便请彼得到家中,更请了他的亲友来,彼得一进去,百夫长俯服在他前面说“你来了很好”。试想想哥尼流是一名官,有地位,权势,金钱,而彼得只不过是一名渔夫出身,没有金钱,地位,那么百夫长为什么这样卑屈起来,这并非彼得自己有长处,祇因他传福音给别人。我们若效法彼得能在行为显明主,那我们也可以成很好。我们在世上,不论知识学问如何!只要我们在行事为人上能显明主便好了。圣经说信徒身上带了主的香气。主又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跑,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从前有一土地老爷对山上的一头猛虎说:“耶稣的门徒若经过这里,你千万不要侵害他,否则我便把你杀死了。”不久以后,有一天,那头猛虎因为数天没有东西吃,饿得发狂了,牠不再想到别的事情,只想到找东西吃。刚在这时,远远地来了一个很肥胖的人,肚子是肥大得很,面部胖得胀起来,一步步地走上那山头,那老虎看见了,喜欢得跳起来,因为这是一顿很丰富的餐,牠想这人一定不是耶稣的门徒了,我没有嗅到一点耶稣门徒的气味。于是走上前去,肆意地吃了一顿很饱满的餐。后来土地老爷对牠说:“你今天为什么吃了耶稣的门徒?我说过要把你杀死的”。老虎为自己辩护说:“你没有告诉我他是什么样子的,我吃了他以后,感到他全没有半点耶稣门徒的气味,我嗅不到一点,而且因为我太饿了,所以不得不吃人了。”
今天在这世界上许多人,他们有金钱势力,但没有门徒的生命,魔鬼如咆哮的狮子,到处寻找可吞噬的人。我们要随时警醒,不被魔鬼有机可乘。
彼得没有权势与地位,为什么哥尼流却说他来了很好,因为他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基督的真理。所以信徒若具有主的生命,不论到那里,人们也会说我们很好的。
在圣经上有四好,第(一) 神所作的甚好,第(二)主作的都好,(三)主与人同在真好,(四)我们有主之生命不论到那里都真好。此外圣经还有一好字,在创世记第四章记载该隐亚伯的事,他们是亲兄弟,也是敬拜 神的,该隐种田,亚伯牧羊,他们把自己的作物献给 神,但 神却看中了亚伯的祭物,该隐嫉忌起来,杀死了亚伯,他以为神不能知道他所行的事耶和华来到他前问亚伯到那里去了。他说:“我岂是看守我弟兄的吗?”神对他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好字加上不字,不好是人为的,即该隐杀亚伯,他先发怒,然后打他的弟弟,最后却杀死了他。他行为不好,神问他的兄弟往那里去?他却大发怒,幸而他没权能,否则岂不是杀了神吗?
亲爱的兄弟姊妹,我们要把自己放在 神之前,静心审问自己,观察自己有什么不好之处。神所作的都甚好,人把祂所造的东西毁坏了,更以此加害别人。在现今的世界中,人类制造的原子等,利用它来杀人和毁灭世界,为什么人会这样做?因为人本来有劣根,我们多行不义,所以得此报应。神曾说过:“你若行不好,罪恶便跟随着你。”罪会把我们送至死亡之前,我们便会离开神,不论到那里,也不能躲避神的刑罚。神是无所不能的,祂所行的甚好,祂的审判完全。科学发明了许多东西以杀人, 神比科学更高,科学只会杀人,但全能的 神却保护我们,祂的恩典足以使我们够用。我们若不好,罪之刑罚便跟着我们了。我们人类毁坏了这本来是美好的世界,我们只有带着忧愁过日,虽然生活享受丰满,但我们的心灵却难过。
当我第一次到美国时,曾参观一监狱,这监狱的设备很完善,一切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都齐备了。我以为犯人们生活一定过得快乐,但我看每个犯人的面孔,是异常忧愁和不安。我问问一名犯人的生活状况,他对我说及家中有妻子和一儿子,他入了监牢已有三年了,说时眼泪不停地流下来。我那时心中非常感动和难过,他们生活享受虽完美,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得不到快乐。
这世界的一切东西,是 神为我们人类而设的,但我们不知怎样利用和欣赏。
他们在世界里虽然享受优美,但我们却犯罪,从此不得到快乐,良心感到不安慰,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所行的不好。──彭福《认识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