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亚一1-17)
“神的荣耀”在以色列民族,和教会历史中的事实,都成为我们属灵的感受。撒迦利亚书通常被称为小先知书,这非因先知有大小之分,只是指书的篇幅长短而言,对信息及内容的重要性并无影响。撒迦利亚书在小先知书中最长,共十四章,内容主要分作两大段:即一至八章及九至十四章。前者属先知文学,亦即预言文学;后者则属启示文学,其内容与旧约但以理书,和新约的启示录有点相似。在这宝贵的书卷中,以不同的重点和方法表达出神奇妙的启示。
现在我们先看一至六章的八个异象,这些异象可作为教会更新的指导。在培灵会期间,我们会注意这八大异象,同时更特别注重启示文学中末世的预言。
每当研究启示文学的预言时,有两件必须注意的事:即预言的历史背景,和先知信息的特点。这样可看出神在以色列民族历史信仰的经验,然后我们便可应用于今日教会的需要,并知道自己该作些甚么。
在旧约的先知书中,除了几部以外,大都有详细的历史背景。我们不要以为那些信息只属于神对以色列人古老的启示,事实上这些启示是永远常新的。因为神不但在以色列民族,世界历史,每一个民族及历代教会之中;更在个人生中让我们能认识祂、相信祂、并亲自听见及知道祂对我们的旨意。因此读旧约的历史书、先知书时、基督徒必须要有历史的认识,不但对过去的历史有所认识,更应注意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中,神要我们作些甚么。这带给我们基督徒一种紧急感,知道还有不多的时间,那要来的就来了;若有人不爱主,这人是可咒可诅的,因为主再来的日子近了。面对这时代我们要有紧急感,快点起来为主作工;因为神给我们时代的使命感,好像先知撒迦利亚一样。
撒迦利亚是以色列人被掳归回时代的一位先知,虽然以色列人是神的选民,当他们不爱神时,神的公义还是向他们彰显,要临到他们,可是以色列民族败亡,甚至被掳到外邦,而整个民族陷于瓦解。人失败了,但神永不失败!祂是信实的,正如经上所记载的。以色列败亡七十年后,民族还要复兴,那些归回的人,“崇拜”是他们第一件注意的事,圣殿必须重建。耶路撒冷和民族的重建中,崇拜必须先恢复,见证的事重新建立起来。他们重新要得着神的恩惠,注意神托付他们的使命。撒迦利亚与哈该是复兴的先知(还有较后期的玛拉基),因此我们通常都把哈该与撒迦利亚相提并论。他们特别注重圣殿重建。这是波斯王大利乌在位的时期,即主前五百二十年。哈该回到耶路撒冷时,年纪老迈,他曾见过从前的圣殿,因此极了解当时群众的感受。想到神的管教,历史的苦难和民族的忧患;他便安慰当时的百姓,说将来的殿的荣耀要远胜过旧日的。虽然没有所罗门建的那么荣华,但属神非物质而属灵的荣耀是永远的,内在的;所以哈该与撒迦利亚都把握着这重要的意义。哈该这位年老的先知,讲的信息似乎没有多大收获,却是能直接简单而有力的说出。年青的撒迦利亚可能是生长于外邦,从没有见过旧日的圣城和圣殿,因此撒迦利亚书的信息与哈该书不同。它充满属灵的魄力,想象力,更有属灵的理想,把神的信息,更有力和美丽地表达出来。神分别用哈该,撒迦利亚,我们若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神,那么我们必能得着神的信息,作这时代的见证人。
先知信息的特点是非常注意历史的意识,神藉着历史把祂的心意表达出来。没有一件历史事实是未经神许可的,因祂更在历史之上统管万有,把祂的公义慈爱表达出来。历史具有跟续性,非偶然产生的;是一种历史的因果,正如将来要承受过去和现在的后果,因此你我都要负起历史的责任。若今天我们在主面前尽心竭力,为明日教会的属灵光景,负完全的责任,这就是先知所有的感受了。
在先知书中很注重两件事情。信息一词在翻译上用不同的方法,有不同意义。它可以作“话语”解,本来是负担之意,有时是默示,神把负担放在先知身上,先知把这托负带出来,神托负我们,一如先知属灵的感受。第二方面,有时是“默示”,是指看见的异象之意。先知不但有特别的见解,且看见和体会别人所不能的。
异象是异乎寻常的事,神以超自然的方法使人看见异象,但有时并非如此,甚至只是以生活日常的经验使人有属灵的感受。箴二十九18说:“没有异象,民便放肆。”其实异象在这里是指先知的话语。如果我们没有神的话语,将必变得堕落、马虎。神有时要我们看见特别的景象,但有时给的只是属灵的感受,使我们在神的话语上下功夫,体会祂的心意。神使先知看见,明白,且去传扬见证,更要顺服;你我也需如此。
经文中有两处不同的表达,一句是“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另一句是“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这两句话看来差别不大,实则大有不同;前句是表明神是非常严正,严肃、严厉,且带着权威,有绝对全能的力量和命令,人必须要谨慎且敬畏地领受这一项正式公义的宣告。“这是耶和华说的”一句即不如前者,“说的”在翻译上是一种叹息,极轻微的声调,充满了温柔怜悯,有时甚至带着安慰,也像悲怆的叹息,表示神非常失望,难过,因为祂的选民失败了!这属神的人却没有注意神的话语,没有追求祂的道,不能符合祂对我们的要求,这便是耶和华的叹息。当我们读完先知书的时候,我们也该有同样的感受;求神怜悯并感动我们的心,叫我们与主有同样的心,而且通过信心付诸行动。
“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转向我,我就转向你们”。神不需要转动,只有人需要。正如那浪子与父亲背道而驰,直至他醒悟后,才返回父亲的怀里。何西阿先知带着泪和叹息大声疾呼的说:“来吧!我们归向耶和华。”(归向就是悔改之意)。当以色列人归向神时,神就如晨光出现,神不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如果信徒感觉神遥远,抽象的话;问题不在神,而是我们需要转向祂而已。
“你们要回头离开,”我们要离开,回头,和转回。这是第一篇信息或者是全书的序言。他们的列祖和先知在哪里呢?人会过去,神的仆人亦然,但神的工作却永远长存。培灵会已是五十一届,五十年间有多少神的仆人在传神的信息;有的已成过去,但神的话语,工作不会过去。今天你我亦将过去,但凡遵行神旨意的仍永远长存。让我重复这点,我们必须要对历史负责,向神及以后的人交代。这就是神所告诉撒迦利亚的。
(一)四匹马的异象(1-8)
现在我们正式来看第一个异象(第八节)。“我夜间观看”,这是一个晚上的景象,若注意先知书的内容,在被掳以前,异象不在晚上而在白天。所以连先知对晚上的异象也感到疑问。自被掳以后,撒迦利亚或但以理却特别注意晚间的异象。因为神要有黑夜的信息,要提醒先知们在历史的黑夜中,在神的光中,看见亮光。同样我们也要注意黑夜的信息,处境,以致在夜间所该看见且要作的事。自亚当夏娃犯罪后,那一夜的黄昏,人类历史便陷入罪恶,无知痛苦的漫漫长夜中,而这正是整本圣经要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当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时,因埃及王的阻拦,便有了黑暗之灾;但在以色列人居住之地,却有亮光,这表明世界都在黑暗中,以赛亚书说:“在阿拉伯的旷野,有人声说,守望的人夜里如何?”黑夜是否会过去呢?记得主耶稣来到这世界时,并不如现在圣诞节那么富美丽的传奇性。事实上,神的儿子降生在伯利恒的晚上,那明星──人类历史希望之星,升起了;光来到世界,但世界的人因犯罪不爱光,倒爱黑暗。主耶稣曾说:祂是世界的光,跟从祂的就不在黑暗里走。但以后的人却把祂钉在十字架,那时从午正至申初,遍地都黑暗了。人类只有在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那天,才有了早晨。我们现正等待另一个早晨,主耶稣从天降临的那个荣耀的早晨,但现在还未到。在启示录中,约翰看见荣耀的人子,祂的面貌如烈日放光;当这荣耀的人子,行走在金灯台之间,表明了教会仍在历史的黑夜之中。我们一直在守主的晚餐,是黑夜的守望者;正如先知撒迦利亚,又如耶路撒冷的祭司们,按着更次守夜,静待天亮。忍耐、忠心、信心、恒心、直至东方发白,号角传来之时,耶路撒冷之圣殿就要献上早祭。这是当时历史的背景,不单是犹太教会的习俗,也给我们一幅活泼的图画。我们都是黑暗中的守望者,都不能昏昏欲睡,要像满了油的聪明童女,需要儆醒。在历史长且深的黑夜中,我们怎能睡觉呢?因此彼得曾说:“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我们必须谨慎自守,儆醒祷告。”你我都是黑夜中的守望者,正如撒迦利亚,他看见一人骑着红马,站在洼地番石榴树中间。在低地,山谷的地方,或许有象征的意义,今天我们都活在山谷的地方,是潮湿且阴暗,我们都在这环境中,世人都没有希望,但我们仍有。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高山白云和阳光,我们的帮助从何而来?我们要举目往上看,因为我们的帮助从耶和华而来。
再者,番石榴是极矮小的树木,其味却幽香。我们在这世界,环境也该如此,不能随波逐流,要成为中流砥柱;见证主,发出祂的香气。虽然不显著,威武,但却有地位,价值。基督徒就是如此卑微,平凡,但却又是伟大;因为神的生命,在我们身上照常显大。
这人就站在那里,在他背后,还有数匹马,有红、黄和白色的。有注重末世预言的人解释牠们颜色所带有的属灵意义。其中易产生过份的危险,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红”是代表鲜血、争战、“白”是纯洁、得胜、“黄”在中文该翻为混杂,即斑点,不红不白。这些马是表明世界在烽火中,没有太平安全,战争是末世的现象。
于是我对与我说话的天使说:“主阿!这是甚么意思呢?”“主阿”在这里不一定是道成肉身以前的基督,但最少也是尊贵的称呼。他说:“我要指示你这是什么意思”。十一节:“那站在番石榴树中间的人说,这是奉耶和华差遣,在遍地走来走去,见全地都安息平静。”世界在烽火之中,矛盾地是安息平静。外表看来,世界是繁荣平静;却又是混乱,充满争战。人在外面粉饰太平,实在却没有一点平安。在耶利米书和以西结书中,都提及假先知,他们都说平安的话,其实不然。爱听那些轻描淡写,旁敲侧击、轻松幽默的话,这并非听道的态度,神的信息是严厉及有份量的。求神怜悯、赐福教会的讲台,不要逃避现实,不能以信心的眼光,来否认混乱的事实。先知的信息常常是现实的,也是理想的,两者皆需注意。因此神极其恼恨。“万军之耶和华阿!你恼恨耶路撒冷要到几时呢?已经七十年,你不施怜悯要到几时呢?”那些作恶的外邦人,他们还在享受,以为是平安的生活。若研究历史,可知当时波斯在政治上不安,人却在那里粉饰太平。我们不能如此,要有先知的眼光,作为当代的见证人,传道者,见证神的公义,传审判末世的信息。
耶和华就是美善的安慰者。(十三节)安慰与怜悯同义,是神内心的叹息和焦急,而且说到耶和华神“心里火热”,又说神“不单安慰锡安,也拣选了耶路撒冷。”我们可见神是怜悯的,是心里火热的,火热是忌邪之意,祂火热即击打那些作恶者和仇敌们。在以赛亚书中说你们要安慰我的百姓,对锡安说安慰话。安慰有两个字,一是指神有迫切说不尽怜悯的心赐;另一个是摸到他们的心意。我们的主就是这样,作为教会工人的也该如此。我们是守望者,不单看见,还要见证我们的神──是满有怜悯、安慰的神,更要摸到人的心。今天有许多人在痛苦之中,神要我们用温柔的手来包裹破碎的心灵。我们有安慰的功能,更可治邪,我们不能与世界同流合污,不能妥协。神的心如何,我们也要如何。我们必须像神一样恨恶罪恶,总要心里清清洁洁的,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唐佑之《神的荣耀与教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