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迷信与虚谎除尽(十三1-6)
本段自第十三章一至六节,但第一节可能属上段,即在第十二章的结尾,作为结语。本段整个重点在洁净,是神开的泉源,洗除一切的罪污。偶像、假先知及污秽的灵必须除去,所以这是末世救恩的信息,用词上是祭司的礼仪所常见的,这泉源事实上是“除罪水”(民八7),或称之为洁净污秽的清水(参阅民十九1-9、13、20、21,卅一23;结卅六25)。凡在礼仪上不洁净的,都需洁净(利十二2,十五19;结十八6,廿二10,卅六17)。
“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十三1)
这是祭司的用语,却是先知强调的,有以西结书(卅六25)及本书(三4、9大祭司的衣袍除去为求洁净。)第十二章十节悲哀为罪悔改,是在那日;同样在那日,开泉源为洗除罪恶(十三1)成为十分强烈的对比。
罪恶是指人道德的失败,不合神的标准(hatta~t原意为不中的)。污秽(nidda)是指礼仪的不洁,常指身体方面的。这是先知以西结所常用的词。拜偶像既与犯奸淫相同,所以是污秽的,干犯神的圣洁。
撒迦利亚对泉源的观念,可能是受以西结的影响。以西结书(47章)描述生命的水流,是从祭坛下流出来,且有医治的功效。所以在本书也提及活水的涌流(十四8)。水有洁净的功效,神的恩典对这充满罪的世界施行赦免与更新。
“万军之耶和华说:那日我从地上除灭偶像的名,不再被人纪念,也必使这地不再有假先知与污秽的灵。”(2节)
耶和华曾藉先知责备以色列人敬奉偶像。神必除灭偶像的名。偶像是虚无的,怎么会有名呢?“名”是代表性格与位格。但是敬奉的人将偶像当作活的,且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犹如孩童将玩偶当作人一样。现在神加以禁止,使人不再拜偶像,也不再将偶像当作活的有生命之神明。“名”也代表“实际”,偶像既是虚无的,就没有实际可言,这就除去一般人对偶像虚假的认识,除去他们对偶像所有的假想与推侧的事。偶像的事也全部忘记,不再被纪念。
其次提到假先知,他们假借神的名义胡说“预言”,其实全部是虚构的谎言。“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七20)。他们既不是出于神的灵启示而得的,就不是出于圣灵,而是污秽的灵。污秽的灵在新约的福音书常提及,旧约中只有此次出现。
偶像、假先知及污秽的灵常是连在一起。在亚哈王与王后耶洗别的时候,他们敬奉偶像,有巴力四百五十个先知(王上十八22),都有谎言的灵,进入假先知口中(廿二21-23)。这是耶和华特别藉先知给予敬警告,促以色列人谨防的(申十三1-5,十八9-14、20、24;耶十四14、15),此处撒迦利亚再予警戒,也给予救恩的确据,神要使以色列人脱离这些虚谎。
“若再有人说预言,生他的父母必对他说:你不得存活,因为你托耶和华的名说假预言,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剌透。”(3节)
假先知必为人所不容,在以色列人不可有这样的先知,假托耶和华的名说预言,甚至家庭都不能容有这样迷信与虚假。以色列人必须爱神,为祂的荣耀有热切的心拥护,而且有切实悔改的心痛改前非。如有假先知,连生他的父母都不可让他存活。必须治死(参阅撒下十六11)。
这是有前例可援。当非尼哈看见有人娶米甸女人,表明他有敬奉异教的意向,就将他们身体刺透至死,不容他们存活。任何迷信与异教敬奉者,都应如此处置。
“那日凡作先知说预言的,必因他所论的异象羞愧,不再穿毛衣哄骗人。”(4节)
这里仍继续论假先知。那些冒充先知的人,在穿着上模仿先知,好似以利亚那样穿着毛衣(王下一8),使人有错觉,以为他是真先知,就听信他的谎言。
当这些假先知说预言的时候,他们捏造谎言,说有异象向他启示,他们有特别属灵的经验,有特别的感受与见解。但是这是可羞愧的事,正如先知弥迦说:“先见必抱愧,占卜的必蒙羞,都必摀着嘴唇,因为神不应允他们。”(三7)。耶利米也曾说:“你的牧人要被风吞吃,你所亲爱的必被掳去。那时你必因你一切的恶抱愧蒙羞。”(廿二22)。
“他必说,我不是先知,我是耕地的,我从幼年作人的奴仆。”(5节)
假先知必须承认他自己本来的出身,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人而已。从小就属别人所有,有人就认为他是奴仆。但是译词不同,有的译为“人教我看守牛羊”(英文钦定本)。英文修订本(Revised Standard Version)作:“土地为我所拥有。”因为他不被人拥有,而他拥有土地。耶路撒冷译本(Jersalem Bible)作:“土地是我谋生的途径。”英文新译本(New English Bible)作“我从小就喜爱这地土”,那是将“拥有”的一词改为喜爱(K-n-n改为K-n-~)。七十士译本的译词为“由生育”(Egennesen)是否与巴力宗教着重生育有关?1
“必有人问他说,你两臂中间有甚么伤呢?他必回答说,这是我在亲友家中所受的伤。”(6节)
两臂原意为两手,但“手”就是“臂”。2两臂中间或指胸膛或背,他为甚么会受伤呢?可能是拜假神而割身受伤的,正如先知以利亚在迦密山祷告前,看见那些假先知的行动,用刀枪自割自刺,直到身体流血(王上十八28)。这种行动在异教礼仪与习俗也很普遍。3
这是亲友家中所受的伤,“亲友”可译为“亲爱的”或“情侣”,与拜偶像的情形有关,正如何西阿书第二章七节:“所爱的”(参阅结廿三5、9)。
关于这节经文作为弥赛亚预言的解释,有若干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并无关连,不可作如此的解释,尤其在上下文看来,因为那原是指假先知。4但是有人以为这是指主耶稣的预言,耶稣虽为弥赛亚,祂却被人视为假先知。5
如果这是弥赛亚预言,亲友家是指弥赛亚的本乡人弃绝他。
1 B. Otzen, Studien U!ber Deutero-Sacharja, 1964, 266, Ralph L. Smith, Micah-Malachi, 1984, 280.
2 J. Pritchard,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 131,"Ugaritic Myths and Legends," 2, III, A.B.A. "Strike the back ofPrince Yamm, between the arms of Judge Nahar,"
3 R.C. Dentan, "The Book of Zechariah," Interpreter'sBible, 6, 1956, 1101.
4 C.H. Dodd,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65, F.F. Bruce, NewTestament Development, 114.
5 M.F. Unger, Zechariah: Prophet of Messiah's Glory, 1963, 228.
(四)牧人被刺有余民(十三7-9)
“万军之耶和华说:刀剑哪,应当兴起,攻击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击打牧人,羊就分散,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十三7)
论牧者的主题,又重复第十一章的内容。在第十二、十三章作者虽论首领的问题,但并未用牧人为表象。现在耶和华命刀剑来攻击牧人,羊群因无牧人就四散,遭遇极大的试炼与损失。那时他们才真正思考耶和华子民的身分。所以本段几节经文(7-9节),是一颗宝石,集中第十二、十三章之精华,而发出异彩。6
有人认为这段应在第十一章十七节之后,正如申命记第十三章,耶和华神要求以色列百姓谨守律法,对假先知必须十分严厉,而且警戒人不可随从亲友而偏邪,所以此处也作同样强调的警语。7
“刀剑哪,应当醒起,攻击我的牧人。”这句话可在另一历史文献发现,为引用此处的经文,这文献是“大马色撒督之圣约”(Zadokite Covenant Documentof Damascus)。8
“我的牧人”不是普通的领袖,而是神特别施恩给祂的百姓。“牧人”与“同伴”在字根上是同一的,也是作者的用词,有文学的技巧,也强调信息的重点。“同伴”或可译为“邻舍”(参阅利六2,十八20),就是十分相近的人,“牧人”与主相近,他是好牧人,是神所差遣的弥赛亚。
“攻击我的牧人”几乎可以联想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十节:“耶和华定意将他压伤。”牧人受攻击,羊就分散。羊群是神的子民,正如以西结书三十四章所提说的。在被掳的时候,以色列人没有领袖,就都四散。微小者也同样受害。“微小者”在耶利米书(三十19)为“卑微”,“降卑”(伯十四21),在旧约中共有这三处。这或指“牧童”(英文新译本New English Bible)或指小羊。9
这些都十足应验在主耶稣身上(路22、23章)。在祂受审时,门徒四散。在祂钉十字架时,仍有少数忠信者在祂旁边,他们是微小者。神保护微小者,虽然他们也与牧人一同受苦。10
刀剑是审判的表征。这是耶利米书所着重的:刀剑,瘟疫与饥荒(十四12、13、15、18,廿一7、9,廿四10)。以西结再加上恶兽(结十四1-23)。在以西结书第廿一章一至廿一节是“刀剑之歌”,预言犹大被审判。这里的刀剑是对付君王,首领与祭司,他们原应作耶和华的代表,结果因他们受审,百姓就在艰苦患难之中。在新约中,也提到神的百姓受难(可十三19、24),教会必在灾艰之中(启十一3-10)。
“耶和华说,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8节)
这全地不是指全世界,而是指耶和华地土,神百姓的所在。三分之二原为“二口”,即两部分或三分之二(参阅申廿一17“多一份”,王下二9“加倍”。)在以西结书(五2、12)所提到的是三分之一被毁灭,不是多数,但此处多数“三分之二”被剪除,似乎更加严重。
在另一方面看,这里强调的是余数的道理。这也是旧约中特别强调的。神公义的审判是毁灭的力量,但是那并非全然的,仍将保守少数人成为余民。他们忠信于神的圣约,有充足的信心,肯虔心悔罪。神对他们仍有恩惠,必保守他们,使他们成为民族复兴的核心。
“余数”或“余民”在先知书中十分强调。阿摩司书第三章十二节:牧人从狮子口中抢回两条羊腿或半个耳朵。第四章十一节: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亚三2)。以赛亚书第六章十三节,树被砍伐,树不子却仍存留。以西结书第六章八节:在分散列邦中,还有剩下脱离刀剑的人。耶利米书第廿三章三节,羊群中所余剩的招聚出来。约珥书第二章卅二节: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华所召的。弥迦书第二章十二节:招聚以色列剩下的人。在本书所提三分之一也是余数或余民,是耶和华保守的恩典。
“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试炼他们,如试炼金子。他们必求告我的名。我必应允他们,我要说,这是我的子民,他们也要说,耶和华是我们的神。”(9节)
这三分之一余民,是仰望那被扎的,并为此痛悔的(十二10)。他们是蒙神开的泉源洗除罪孽的(十三1)。他们必须经过火的试炼,好像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三2;结五4;玛三3)。他们的污秽必须洁除(箴十七3;赛一22、25;耶六29起,结廿二20-22)。
他们经火受熬炼,好似银子一般。熬炼的目的是为除去污秽与杂质,在钳锅中炼,是须要有烈火在底下。银质的溶汁就逐渐有杂质浮到表面。炼银者以忍耐等候,且轻柔地除去这些。甚么时候可决定银液实在完全纯净了呢?要等到看见熬炼者的脸庞清晰地在溶液的表面。神的百姓真正能反映神的荣美,这些余数才真可发挥神赋予他们的使命。(参考的经文有耶九7;赛四十八10;但十一35;诗十七3及廿六2)。
试炼金子也有同样的过程。熬炼是为炼净,但试炼是要测验与查究精金的品质(如在伯廿三10;耶九6,十七10;箴十七3;代上廿九17)。以色列人也必须经过这样的考验(但十二1;参阅新约太廿四21、22,启七14)。他们经过这样的熬炼与试炼之后,就成为民族的精华,是神国度的精英。
他们必求告神的名,真正认识耶和华,明白祂的心意,信靠祂,恳求祂的恩惠。神的应允是在于承认他们是祂的子民,他们也承认祂是神。“我……他们”完全在于关系的建立。这也是圣约的条款,圣约曾经被破坏,现在又重新建立起来。
所以神救赎在这里实现出来了,余民是耶和华的子民。“我的子民”是十分亲密的称呼,有十足的恩典,显明拣选的爱。余民最大的责任,是为见证神的救恩,并且传扬祂:耶和华是我们的神!祂是我们的牧者!这是应和以赛亚救赎之歌:“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卅五10)
6 S.B. Frost, Old Testament Apocalyptic, 135f.
7 D.R. Jones, "A Fresh Interpretation of Zechariah ix-xi," VetusTestamentum, 12(1962) 251.
8 参阅F.F. Bruce, This is That, 103.
9 Ralph L. Smith, Micah-Malachi, 1984, 282.
10 R.T. France, Jesus and The Old Testament, 1971, 103f,107ff.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