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拿1:1,2>尼尼微人罪恶滔天,神命令约拿去做甚么?对罪人我可以……
1:1,2 约拿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掌权期间(公元前793-753年)说预言(参王下14:25)。他也许曾是以利沙先知的门徒之一(参王下2:3)。
神命令约拿去尼尼微传道。尼尼微是亚述最重要的城市,亚述则是约拿时代正在兴起的世界强国。在50年内,尼尼微将成为幅员广大的亚述帝国的首都。约拿并未详述尼尼微的恶行,但先知那鸿说到尼尼微的罪有:(1)设谋攻击神(参鸿1:9);(2)剥削无助之人(参鸿2:12);(3)在战争中残酷不仁(参鸿2:12-13);(4)拜偶像、淫乱和行巫术(参鸿3:4)。神命令约拿往以色列东北部约八百公里的尼尼微城,去警告说审判将临,人若悔改便可得到怜悯和赦免。
约拿
<拿1:3>如约拿一样逃避神的旨意,我想想,有时候我也会……
1:3 尼尼微城既强大又邪恶。约拿害怕亚述人的凶残,仇恨他们,甚至不想让他们获得神的怜悯。约拿怕尼尼微人悔改(4:2-3)的态度,反映出以色列人不愿与外邦人分享神的爱和怜悯,尽管这是神交给他们的使命(参创12:3)。他们跟约拿一样,不想外邦人得到神的恩惠。
<拿1:3>明知道神的大能仍逃避,这约拿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也会这样?
1:3 约拿知道神给他的特别任务,却不肯去做。他施可能是腓尼基西部诸海港中的一个,而尼尼微是靠东面的城市。约拿打算走得远远的。当神向我们说话、给我们方向和指示时,有时候我们会害怕得逃跑,或者固执地避开。我们抱怨神要求得太多。对神那宽博的怜悯也许会又惊怕又愤怒,约拿也为此而逃跑了。但逃跑只会令他招致更多麻烦。至终约拿明白了最好还是遵命完成神起初所吩咐的事。不过到这时候,他已为逃避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开始便顺从神,这才是最上算的。
<拿1:4>那时海陆的沟通是怎样的?
1:4 在定居应许之地之前,以色列人是游牧民族,迁移无定,为羊群逐水草而居。尽管他们不是航海的民族,但他们地处地中海沿岸,邻近航海强国腓尼基和非利士,因此与船只和水手有很多联系。约拿乘坐的船应是一艘有甲板的商船。
<拿1:4>顺服与否只是我个人的事!看看约拿,你可仍会这么说?
1:4 约拿违背神的旨意,使全体船员的性命岌岌可危。我们顺服神的命令与否关系重大,因为我们的罪和不顺服,会殃及周围的人。
<拿1:4,5>海浪翻腾,约拿却仍酣睡;难道他良心不会不安?但我们行事为人的标准就凭良心?还是……
1:4,5 在海浪翻腾之际,约拿却在舱底酣睡。他逃避神,良心竟丝毫不受责备。不过良心的内疚并不常是我们做事对错的晴雨表。我们不能用感觉来量度顺服神的程度,因为人可以罔顾现实。相反,我们要用神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生活和为人。
<拿1:7>掣签这方法也行得通?
1:7 船员掣签寻出有罪之人,这方法近于迷信。他们的办法能行得通,只因为神介入其中,为要让约拿知道自己根本跑不掉。
<拿1:9-12>既说敬畏神,但又躲避神──约拿如是,我们又是怎样?
1:9-12 我们不可能同时寻求神的爱,又躲避祂。约拿很快认识到,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能避开神。约拿要回转向神,必先要停止走相反的路。神到底要求你做甚么?我们要更多得着神的爱和能力,必须甘心乐意承担祂给我们的责任。如果不照祂的话去做,就不能说是真正的相信神(参约壹2:3-6)。
<拿1:12>这时,约拿说出了真相……
1:12 约拿早知道风暴是冲着他不顺服来的,但是到船员们掣签掣出他来,他才说出真情。他情愿舍命救船上的人,却拒绝为尼尼微人作出同样的牺牲。他对亚述人的仇恨,深深地影响了他对事物的看法。
<拿1:13>那些水手竟这样尽力挽救约拿,那些非信徒是这样的服事人──怎不教我惭愧……
1:13 约拿不想去警告尼尼微人审判将到,水手们却尽力挽救约拿的性命,这些外邦水手显得比约拿更有同情心。非信徒若比信徒更愿意关怀与同情人,信徒们就该自觉羞愧。神要我们关心所有属祂的百姓,无论是失丧的或是已蒙恩的。
<拿1:14-16>神使用约拿的错去引导人归神,我相信;但要我如约拿般认错嘛,这……
1:14-16 约拿曾违背神,直等到他逃开后,才停止悖逆,全心顺服。那时船员们因为看到狂浪平静下来,而开始敬拜神。神能够使用我们的过错,去帮助其他人认识祂。认罪也许是很痛苦的事,但却能成为有力的见证,引导未认识神的人归向神。外邦水手向神献祭祷告并许愿事奉祂,做了整个以色列民族不去做的事,对以色列人来说实在是极大的讽刺。
<拿1:17>这时,一条大鱼突然出现,看!把约拿吞下去了!哈,难道这不是一个小说情节吗?
1:17 许多人曾试图把这个神迹视为小说中的情节,但圣经并没有将它说成为一场梦境或神话故事。我们切勿将此神迹解释成可有可无的事,人不能从圣经中挑选出甚么神迹可信,甚么神迹不可信。这种态度会使我们怀疑圣经中的任何一部分,使我们不相信圣经是神真实可信的话。约拿的经历曾被耶稣引用来解释祂自己的死和复活(参太12:39-40)。──《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