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以东的命运(1-9)
第一节可以看作整本书的绪言;第二节引出先知的第一个晓谕,也就是先知所宣布的 神的话。
这整本书的标题是‘俄巴底亚的异象’。虽然在这里,异象这个词,可能暗指 神的话在梦中临到先知,或者以其他眼睛可见到的方式让先知看见,总之它逐渐发展成为一般所讲的启示或默示。接着的几节的内容告诉我们, 神的话临到俄巴底亚,然后他把 神的话当众宣告出去。这些话虽然是论以东的,但是也向先知自己的国民,那些住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人讲的。这本书的最后两句,特别是对耶路撒冷的近邻讲的;这就是说,给耶路撒冷的信息,藉着宣告以东的命运浮现出来。
在标题之后,先知精心制成一个更加有利于宣告 神话语的环境。先知所传的道,突出了两点:(甲)耶和华说了话;先知‘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先知的角色,就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把这个信息传递给百姓。至此, 神的话指出一种正常的情况,藉以使先知的活动能够开始。(乙)同时,在国际关系上发生了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激励了先知的传道工作,并表明时候已到。有消息传来,说:许多国家准备好向以东发动战争。第一节最后一句话是古代的一种典型的宣战形式。如果用现代报纸的标题来表示这句话在上下文中的意思,它等于说:‘向以东宣战!’这样的国际消息部分地表达了俄巴底亚传道时的状况。
神藉着先知晓谕的内容,是论以东──处在死海东南面的一个小国家的命运(详见绪论──俄巴底亚书的信息)。以前的先知,包括那些和俄巴底亚同时代的人,也都曾向以东说预言。阿摩司讲过以东即将来临的刑罚(摩一11-12),被掳的伟大先知以西亚,也论到以东(结廿五12-14);耶利米也宣告了一篇很长的对以东施行审判的晓谕(耶四十九7-27)。如果说俄巴底亚是比耶利米稍迟一些的先知,假设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看到俄巴底亚是在他前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犹大说预言的先知(比较俄1-5与耶四十九9,14-16)。很可能由于联系外面发生的事,使得俄巴底亚产生一种警觉,发现前辈的预言己接近应验;所以他采用这样的开头,去指出耶利米所说的话,以及其他先知所预言的,已经到了即将执行的历史阶段。
先知的晓谕以宣告 神的决定开始:狂傲自大的以东,那个自以为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外来威胁的,将化为乌有。以东人有很好的理由相信,他们的国土在外来敌人的威胁下,能够确保安全。他们的城堡和防御设施是建造在岩石的山上,能够提供非常强的军事自卫力量。史密斯爵士(Sir George Adam Smith)在他所著的圣地的历史地理(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Holy Land)一书中论以东时写道:‘它的侧翼是一系列的山岭、掩避所,和光秃的村庄,错综的山峰、绝崖,和由荒石形成的裂缝,这种景色世界罕见。在亚拉巴之上的沙石地带,在垂直的岩石之间,要不是裂口就是陷凹之地。’在第三节中‘山穴’(英文圣经译作‘岩石’)事实上是由Sela(照字面是盘石的意思)翻译过来的;而Sela当时是以东的一个要塞,位于靠近后来变成皮特拉(Petra)的这个地方,也即在以东向北去,在波斯拉西北约两里的地方。不管它指的是一个个别的地方,或者暗指所有以东的要塞,下面的话,都是对那些自以为他们国家的防御系统坚固,不可摧毁的狂傲人说的。
肯定了以东一定要被拉下,接着就讲到它即将来临整个的毁灭。如果是盗贼夜间入屋盗窃,他们也要选一些贵重有价值的,意思是他们还可能留下一些没有全偷走。但是以东将没有这样幸运,他们全地都要被掠夺。如果在收割的时候,收拾庄稼的人也要留一些可供穷人拾拣的,以东却甚么也没有剩下!同样,以东的智慧人在 神施行审判的时候,也将被毁灭(8节);以利法──那位智慧的劝告约伯的朋友,被称为以东的居民,提幔人以利法。也许提幔在以东是一个‘大学城’(University town),以学术闻名。但是这种学问不能使之避免 神的审判。(提幔,根据传统──创世记卅六章十一节记载,是用以扫孩子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曾经被考古学家发掘,证实在以东的领土塔威兰〔Tawilan〕这个地方,在公元前八至六世纪,明显地是个相当繁荣的地方)。正像以东的学者无法避免面对的审判一样,同样,这个国家的战士也将失去信心并被敌人打败。(第八节的以扫山是一种诗意的表现方法,用来与以东对应;按照传统的说法,这山区是以扫的后代居住的地方。)
从开始这几节经文,俄巴底亚先知简短的预言中,基本的神学思想清晰可见:
(一) 神掌管着所有的国家。在第二节中, 神自称‘我’,表明以东的大大被藐视,是 神在人类历史上直接行动的结果。其目标是藉着人类作器具来实现的;也就是藉着以东的众敌国的军事行动来实现,但是 神的手却一直在这个历史事件后面主导着。
这样,从一开始我们就清楚看见先知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不是简单的由人类的自由意志决定的,而是 神的作为掌管着世界各个领域。历史不是预先注定的,好像地图已经印好的那样;人类的历史藉着人类的行动而展开,但是人类的这些行动,却奥妙的渗透着 神的作为,最终导向 神豫定的目标。具备先知这样的历史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俗的历史学者的观点往往更有吸引力,他们有人认为历史要由其‘因果’来说明;要用人类的行为和反应来理解,丝毫不必去考虑外来的力量。而另外一种相反的历史观,对少数支持它的人而言是一种安慰,这种历史观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命定的,而不被人类行为所影响。但是俄巴底亚既不偏左,也不偏右。他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历史可以用对它有影响的人类行为来了解;在另一方面,它要用 神的主权公正的判断来解释。其平衡点,产生出一种历史观:它认为人类一方面要对所引起的历史事件负责,但又要藉着信心,相信一切都在 神掌权之中。
(二)骄傲的影响力。虽然以东的罪还要进一步逐条列出,但这个国家的骄傲,在开始这几节中,已经提了出来。骄傲和自高的思想常常是联在一起的,它们的显著影响也在这几节中表明出来。以东的山地高出海拔五千尺以上,它的驻军和城堡在岩石的高地十分安全。但是这种外表上的安全感导致以东同时产生骄傲的自欺,说:‘谁能将我拉下地去呢?’(3节)先知回答说: 神能!以东的骄傲是万恶之根源!
以东的日子和耶和华的日子(10-16)
当俄巴底亚书继续向以东说话的时候,这个国家犯罪的实质就显明出来了。按照希伯来人的历史传统,以东和以色列人原是亲戚;他们是以扫和他的兄弟雅各的后裔。但是他们一点不像兄弟那样。以东以强暴对待希伯来人;当外邦人蹂躝耶路撒冷的时候,他们静静地观看着。藉着行强暴和无情的行为,他们不但犯了罪,而且在两国的关系上行不义。先知在他心里,生动地回忆起耶路撒冷遭掠夺时的情形(12-14节),发出了八点谴责,证实了以东确实犯了各种各样的罪。以东的罪恶必将有它应得的结果。他们所做的将要反过来做在他们身上;他们行不义,必受不义的回报, 神是完全公平的。以东杀害自己兄弟的行为,将继续在这个国家作崇,直到最后自己消逝为止。
在这一段先知的晓谕中,其信息的中心题目是‘日子’这个词;这个题目向着两个明显相反的方向发展着:
(一)在十一至十四节中,日子这个词一共享了十次。它是指历史上的一个星期;它不是指一日廿四小时的时间;而是指一个时期(近似一个月),在这时期内,耶路撒冷城被巴比伦军队所掠夺和毁灭。‘犹大遭灾的日子’如何,将变成以东的模样;他们冷眼相看,夸口,高兴,并且参与掠夺和帮助耶路撒冷之倒塌。对正义的渴慕,对兄弟情谊的一丝顾念,这些基本的人性,都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被丢弃一边。耶路撒冷的灾难竟然成为以东的也乐。俄巴底亚现在声明:在他们狂欢之后,必有报应等候着。
(二)因此先知又提到另外一个日子,即‘耶和华的日子’(15节)。先知约珥和其他的先知,都更仔细地陈述这个题目,耶和华的日子,虽然牵联到救赎,然而它是一个审判世界上作恶的国家的日子。俄巴底亚十分清楚地指出,在这个日子里的审判,将会是公平合理的:‘你如何待人,人也必照样待你。’用一种双关的语言,先知说:那些在圣山狂欢作恶的人,至终将要在醉酒中崩溃。
俄巴底亚在这一部分信息中的神学思想,最精采的地方是 神和人两者对审判的尺度。
(甲)贯穿着整篇信息的是,先知深信 神一直在人类国家事务中起着作用。他不但观察到以东对犹大的所作所为,他还相信 神也观察到了;而且从他自己和他的国家的经验中,他懂得了 神是公义的,因此他相信那位知道以东的愚昧行为的 神,必要施行审判。故他宣告说:‘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15节)。
(乙)但是深信 神的公义和审判必将临到这个国家,又和相信犯罪的行为本身是它遭毁灭的根据,这两者互相平衡着。以东所做的,必关系到以东的结局;公义将在犯罪和惩罚必然的因果关系中显明。
假如我们不单要掌握先知的信息,也要明白审判的本质的话,就必须明白这双重的角度。从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以肯定,作恶必有报应;我们总是没有看到作恶的受到刑罚,把它当作某种必然规律。只有当我们相信 神掌管正义,我们才能够察觉到作恶和审判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历史有限的年月里,我们不能看到每件事都是公义的,俄巴底亚藉着信心宣告了未来的审判,尽管我们不知道他有生之年是否看到它实现,但是他相信审判必将来到;而且当它来到时,不单表明了 神的愤怒,在某种意义上讲,也都是应该的──作恶者受到恶的回报。
虽然俄巴底亚对一个国家宣讲信息,但其内容对其他国家也是同等恰当的。他抓住机会清楚地给以东画像,其意义足以唤醒其他有同样弱点的。看见别人的失败比看见自己的容易。因此俄巴底亚也像其他的先知,他所讲的不只对他那个世界,而且为历世历代举起一面镜子,使我们藉着反射出以东的罪恶,能看见我们自己的轮廓。当我们在先知的镜子里看清了我们自己,我们也将留意他所说的话:‘凡你所作的,必归到你头上。’只有悔改,并求得赦免,才能打破罪恶的循环。
耶和华的国度(17-21)
在俄巴底亚最后的信息中,先知第一次把重点放在他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将来的命运方面。先知在这里论到锡安和 神的选民,他们的前途与以东的灭亡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将要决定以东的命运,同样的那个‘耶和华的日子’,也正是犹大得救赎的日子。锡安山将再一次被称为圣,圣殿中的敬拜将得到恢复;这个国家将拥有他们被以东和其他邻国占去的国土。这几节经文和前面的连结,是把对以东的审判作为犹大的‘工具’。对以东的居民,先知曾说:‘你怎样行,他也必照样向你行。’(15节)以东人这样无情地对待犹大和耶路撒冷,将作为对他们施行审判的工具。正像收割以后放火烧碎秸一样,犹大的复兴也将以以东的被火吞灭为明显的标志。这样,俄巴底亚启示我们,以东未来的日子也将是犹大获得释放的日子。就像犹大最近在巴比伦军队的入侵下失败和被毁灭那样,这些情形也要转过来,成为以东被刑罚崩溃时的情形。
藉着以东的毁灭作为犹大复兴的伴奏,先知唤起人们注意一个更广阔的前程,他期望着一个日子的来到,那时所有失去的土地都要重新得回来。十九至二十节这里所列出的地名,从被以东占领的开始,一直到自大卫王以来,这个国家曾拥有的一切领土,都要得回来。这两节经文虽然没有标出所有被占领的地名,但是藉着指出这种将来必要发生的变化,先知向他自己的人民传达,在他们被掳归回以后, 神还有更大的应许给他们。
十九至二十节的地名是很广泛的,(译者按:19-20节中文和合本与英文的标准修订本的翻译有所不同,英文直译这两节经文为:‘纳吉的人必得以扫山,和非利士人的高原地示弗拉;他们将要得到以法莲的土地和撒玛利亚的土地。便雅悯将要得基列。被掳到哈拉的以色列人将要得腓尼基人的土地远至撒勒法;耶路撒冷被掳到西法拉的人将要得纳吉的城市。’)纳吉是犹大南部一片相当广阔的领土(也即在现代的以色列国南部──译者按:中文圣经直接把纳吉译成南地。)这一片土地在耶路撒冷沦陷之后(公元前五八七年)被以东人所渗入和部分的占有。现在先知预见到恢复的时候将到,那时纳吉的人将要向东进入以东人统治的山区。西弗拉位于地中海和犹大高原山丘地带之间,那里的人将要向南扩展,进入被非利士人和他们的后裔占领的地带,并重新拥有它们。曾经一度成为以色列国领土核心的北部山地以法莲,和它的重要城市撒玛利亚,也将夺回来。而生活在耶路撒冷正北的便雅悯人,将要向东扩张,横过基列这个属于现代约旦王国的北部地区。哈拉是一个不能肯定的地方(20节从希伯来原文翻译过来是困难且不很肯定的);它可能位于米所波大米的西北部,先知指出这里是被掳归回之应许之地,位置在地中海沿岸,那些曾经被腓尼基人占领的疆土。(撒勒法或者沙利塔Sarepta,位于西顿以南几里远的沿岸地区。最近美国地质学家沙利塔发掘发现这座城市存在,日期追溯到旧约时代。)西法拉是一个不确知的地方。在迟些的犹大历史上,这个词是用于指西班牙。但在这里的上下文中,它可能指一个叫撒狄的地方,或其附近(撒狄在现代的地理中是在土耳其西部的一座城市);根据古代石碑记载,证明早期犹太人曾生活在这里。从这样一些遥远的地方,那些被掳归回的将宣告为他们的应许之地。
俄巴底亚书虽然简单,但却以坚定的信心结束,深信‘国度将归于耶和华。’(21节英文直译)这本书的信息可以摘要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对于以东,必有审判等着它。作恶的,无论是世界上那一个国家,不会不受到惩罚,而要受作恶的审判。先知这样强调,不单是指出作恶的结果,而且也是提出公义的原则。不管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否看见;很可能作恶的暂时没有得报应,正义还未伸张,但是俄巴底亚断定 神处置世界各国的公义的原则不变。
(二)对于犹大,必有希望的信息留给她。虽然先知和他的同伴,一直生活在 神可怕的审判,及对其回忆之中;他们的国土丧失,圣城被毁,一片悲惨景象。但是越过这些破碎的现在的经历,有一个重得这些失地的新希望摆在前头。虽然这些希望的内容远越过犹大人经历的现实,但它是一种力量的源泉,藉着它能使人民继续生活下去,并为创造更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三) 神在人类历史中掌权。先知对 神的信心,表现在他不认为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是偶然的和一种巧合;以某种方式,有时甚至是神迹一般,历史总是朝着实现 神指定的方向前进。当然俄巴底亚也不是把个人或者国家当作木偶,被 神的力量催促着。个人或者国家必须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是受刑罚或者蒙拯救是他们自己行动的结果。先知觉察到 神掌管着人类历史并不排斥或取代人的行动和责任;而是共同起着作用,使历史朝着 神定立的目标前进。
(四)人类历史的最终目标是 神的国度实现。在上下文直接的记载中, 神的国度好像是藉着先知讲述 神应许之地,重新被 神的选民所占领,以此来实现。但是从广义上来讲,我们可以从圣经中得到一个更大的信息。俄巴底亚的信息以预见到 神的国度的降临为结束(21节);而耶稣开始传道则宣布 神的国近了(可一14-15)。从新约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 神国度是在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里被建立起来。在 神的国度里,也就是在耶稣基督里,我们用我们的嘴唇每次应用主祷文:‘愿你的国度降临,’来继承着俄巴底亚先知的盼望。──《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