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伯沙撒的宴席 五1~31
但以理书前半部有一致的目的,注重于驳斥世俗权威的软弱和有限,而强调 神才是真正的权威者。祂的智慧是超乎万有之上,祂是生命的源头。如第四章一样,这章也在讨论骄傲的问题,指出傲慢或冒犯 神的后果, 神将惩罚亵渎其主权的外邦君王。
按照本章作者的看法,故事是发生在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伯沙撒的统治时期。但由考古史料显示,伯沙撒并不是尼布甲尼撒的儿子,而是巴比伦最后的君王拿波尼度(主前五五六至五三九年)的儿子。他不是国王,而是一个傲慢自大的将军。在他的父亲生病隐居于提玛时,他是受命治理国事的摄政王。由于他傲慢侮辱的表现,使但以理书的作者视他为亵渎 神而遭受惩罚的象征人物。史料证明巴比伦被征服时,就是在拿波尼度摆设盛宴,和许多达官显要共同饮乐时,巴比伦的祭司开城门迎接古列大帝。古列不损一兵一卒征服巴比伦,将拿波尼度捉进牢里(参 Herodotus, History I.191,Xenophon, "Cyropaedia VII.5, 15~31)。这一章的故事可能根据这个巴比伦沦陷的传统而改写的。
1 大宴席 五1~4
根据历史资料,古代近东的国家如亚述,巴比伦和波斯(参以斯帖书),在特别的节日中,国王会举办国宴庆祝或纪念某种事件及成就。伯沙撒所遭遇到的事,便是发生在这种特殊的大宴席中。
五1
伯沙撒王 伯沙撒的原文意思为“愿彼勒(Bel, Marduk)保护王”之意。虽然在第五章伯沙撒重复地被称为“王”(又参七1,八1),但从史料可证明他从未被称为王。从圣经和其他的史料可确知,伯沙撒(约主前五五二至五四七年)治理巴比伦时的国王是拿波尼度(主前五五六至五三九年)。他不是尼布甲尼撒的儿子,而是拿波尼度的儿子(参附表:列王表)。当他的父亲统治的时候,他是个极有权势的大将军,甚得父王的器重,在许多重要的场合,他代表国王去办理许多重要的国事。重要的事实是,当拿波尼度因病而遁居于沙漠绿洲提玛的时候,他受命为治理巴比伦的摄政王。所以,严格来说,他虽不是正式受膏封的君王。但在其父王离位的时期,他的职权等于是巴比伦的国王。当然,他自我肯定其权威性和尊严,他可能在许多场合,尽其所能地表现着像是一国之君。这个故事背景是伯沙撒将军代理国王摄政时,举办国宴为要炫耀先王显赫的战绩,和所掠夺贵重的战利品,同时为了这些成就,去歌颂赞美他们的神明。
一千大臣 在这节,这个短句出现两次,为的是表示那是一个盛大的宴席,这一千大臣或一千人,相信该是国家的达官显要。在上面已经提到,统治者常在特别的事件和节期举办国宴。这个宴席可能不是在新年节期(new year festival,这节日为期七天,重演巴比伦创造的神话,为要庆祝巴比伦的国神玛尔杜克战胜海怪的经过。)而是个普通的国宴。因从第四节,他们颂赞的神没有明指是玛尔杜克,而是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
设摆盛筵 古代君王不轻易和人共食同饮;但如有重要宾客和重要节期,他们会设宴款待宾客,纪念和庆祝某种事件或成就。但有的国王喜爱和人共饮或喜欢喝酒(如以斯帖记的波斯王亚哈随鲁),也有嫔妃参加这种宴席。
五2
伯沙撒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亲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所掠的金银器具拿来,王……饮酒 他父亲尼布甲尼撒是征服耶路撒冷的巴比伦王,统治巴比伦四十多年之久(六○四至五六二年)。他的继位者不是伯沙撒,而是他的儿子阿美玛尔杜克(主前五六二至五六○年),然后尼布甲尼撒的女婿内甲沙类撒或尼力里沙继之而统治巴比伦。伯沙撒是拿波尼度的儿子,他是一位继位王子,也是大将军。
欢饮之间 原文意为“当他品尝美酒时”。有人解为“当他开始要饮酒时”。但从前后文可解为当他畅饮而微有酒意时。
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 圣殿的器皿是上主崇拜仪式中的圣器,犹太人对这些器具抱有极高尊敬,因这些圣具是受圣化为崇拜上主的器具。自从耶路撒冷沦陷后,许多器具被征服者抢夺到巴比伦,这是他们重要的战利品。但以理书的当代读者,当可记得安提阿哥四世在主前一七○年在耶路撒冷圣殿的抢夺行为(玛喀比传上卷一20~24)。对于犹太人来说,圣器是崇拜上主仪式中的圣物,具有神圣性,但外邦统治者却以此圣器做为他们饮酒作乐的器具,以此亵渎 神,侮辱 神的子民,更藉此歌颂他们的神。
五3
皇后妃嫔 在具有宗教性的宴会,皇后妃嫔是不准参加的;所以这个宴会可能没有特别的宗教目的。
五1~4
古代君王常在特别的节日举办国宴,以庆祝或纪念某种事件或成就。当然如有重要宾客或者是一个好客喜欢热闹的国王,他们也会摆设盛大的宴席以博宾主之乐。当拿波尼度弃其王位隐居于提玛绿洲时,他的继位王子伯沙撒代理国王摄政,而举办盛大的宴席,和他的皇妃、达官显要,饮酒共乐。当伯沙撒微有酒意时,突然萌起炫耀先王丰功伟绩的宏业,及展现所掠夺战利品的念头。他吩咐人将藏在巴比伦神庙中,从耶路撒冷圣殿所抢来的圣器,拿出来作饮酒的杯具。伯沙撒这种又骄傲又亵渎的行为,导致 神的审判。当他们用这些圣器饮酒时,更藉此歌颂赞美他们的神明,在这宴会之上,伯沙撒侮辱以色列的 神和其子民,他又亵渎圣具,并向他的神明歌颂赞扬其权能与伟大。对主前第二世纪的犹太人来说,安提阿哥四世对耶路撒冷的掠夺及其乱用所夺取的圣具是种骄傲、侮辱、亵渎 神的行为。
2 墙壁上的怪手指和奇字 五5~9
第二章和第四章皆是以梦来表达 神的启示。而在此,我们看到奇异的景象,不是梦和异象,而是在宴会的壁上出现怪异指头,写出奇怪难懂的文字。
五5
当时忽有人的指头显现 当伯沙撒和宾客以圣具饮酒作乐,并在夸耀祖先的战功,赞美他的神明时,突然看到一只怪手指在墙壁上出现,且正在写字。当时表示 神对骄狂者的反应(参四31)。
五6
就变了脸色,心意惊惶,腰骨好像脱节,双膝彼此相碰 本来伯沙撤正在神气飞扬,红光满面的时候,看到怪手在写怪字,他惊怕得脸色苍白,双膝发抖,形如瘫痪。惊惶害怕是看到异象和梦的人的直接反应。
五7
谁能读这文字……告诉我 壁上的文字需要人读出来,而且必须解释文字的意义。
必身穿紫袍,项带金炼,在我国中列位第三 紫袍是波斯和希腊王朝最具荣耀和威望的记号,也可说是王者的衣裳(歌三10;太十七28)。金炼也是另外一种皇家荣耀和威严的记号。有人以为在古代近东世界,惟有国王赠送的金炼方可公开佩戴。在我国中列位第三这句话引起许多学者的讨论,但大致有二种看法。其一是当伯沙撒摄政时,他是代理国王拿波尼度来治理国事。因此,凡能读字解字者可列在全国第三位,即在国王和伯沙撒之下。另外,talti 被视为巴比伦的高级官阶 salsu,国王是军队的元帅;国王的前面各有一个最高级的官员。最高的将领站在他的右边,第二位将领站在他的左边,而位列第三,第三位主要官员称为 salsu rakbu 是国王亲信的顾问。从六章二节我们知道但以理是三个总长之一。因此,我们以为后者的看法可能较正确。
当伯沙撒及其国人正享受佳肴美食,饮酒作乐时,他拿出从耶路撒冷所掠夺的圣具,以显示其祖先的显赫战绩,并赞美他的神明。就在他意气高昂,得意忘形时,他突然看到一只手以其指头在壁上写出奇异的文字。伯沙撒及众人为这奇异的景象所震惊。作者形容他吓得脸色苍白,四肢发抖,形如瘫痪的人一般。他不知壁上所写的字是甚么意思。于是伯沙撒征召所有的哲人术士,并表示凡能解明那些奇异文字的人,能获得极高的官位。这故事和第二章的怪梦一样,那些哲人术士虽有大赏,却对那些奇异的文字无能为力。因此,伯沙撒不但惧怕而且心里困扰难安。
3 王后的建议 五10~16
这奇异的事件立即传到皇后(可能是母后)的耳中,她便进入宴会的大厅向伯沙撒安慰和建议。根据故事的描写,皇太后建议国王请但以理出来为他解决问题。
五10
太后 原文是“皇后”。但从其对过去历史的认识和她对伯沙撒的讲话语气(如母亲对儿子的态度),我们知道她并不是伯沙撒的王妃,而是他的母亲,即拿波尼度的皇后。有人认为她是伯沙撒的祖母,王太后,但这是很难确知的事。作者要使人认为伯沙撒是尼布甲尼撒的儿子,所以这皇妃是尼布甲尼撒的妻子,但缺乏历史证据。皇后听到伯沙撒所遭遇的事,便进入宴席的大厅安慰王并建议他如何处理此事。
五11
国中有一人 皇后所建议的智者是但以理(12节),她重复第四章尼布甲尼撒对但以理所说的话。但以理有神圣的灵和他同在。他曾经为尼布甲尼撒解释奇异的梦,表现其有超人的智慧。因此,他被国王提升为智者术士的领袖。读者会奇怪,为甚么智者的领袖──但以理,何以没有在宴会中出现。而且当伯沙撒征召所有的智者术士来解决怪手和怪字的时候,他竟然不来。有人认为,那时但以理已经很老了,有个借口不参加这种集会。这些都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为要使故事更生动变化。而且为要表现犹太人的智慧是超越外邦人的智慧。所以当外邦人的智慧无法解梦或解释奥秘的时候,但以理便出现了(参第二章和第四章)。
他里头有圣神的灵 (参四9~18)中译文应该修正为“有 神圣洁的灵和他同在”。这句表明这故事和第四章的关系,可能作者认为王后在重复尼布甲尼撒的话(四5、6、15)。
你父在世的日子 这个字句隐含伯沙撒的父亲已经死了;但原书作者以为伯沙撒是尼布甲尼撒的儿子。这是他对历史的误解。
心中光明,又有聪明智慧,好像神的智慧 太后不但指出但以理有神圣的灵和他同在,她更以光明、聪明和智慧来形容他的才智(参一17和四12)。因为但以理有如神的智慧,所以能圆梦,释谜语,解疑惑。我们不知心中光明,聪明智慧有何差别,但这三个形容词大概是和智慧有关。大卫也曾经被描述具有“如 神的智慧的人”(参撒下十四20)。凡是有“如 神的智慧”的人都是有能力和智慧的人,他们应是 神所喜悦,所器重的仆人。但以理曾为先王展现其超人的智慧,因而被先王委派他为智人术士的领袖。
五12
他里头有美好的灵性 这句话应译为“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灵性”,因在六3“yatir 美好”是超越或超然的意思(参二31,三22,四36,五14)。有人视美好的灵性为优秀的能力而已。另外,有人看美好的灵性是指但以理有“诚实,勤勉和美好的行为”(六4),但这个字句和11节有关,但以理有神灵的同在和好像 神的智慧,因此,他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圆梦,解谜语和解疑惑的事。
又有知识聪明 知识是如二21所说的知识,是 神赐给聪明的人所表现丰博的学识(参四34、36)。聪明是智慧和特殊的洞察力的意思。
圆梦 因为但以理得到 神所赐给他的智慧,所以他能有异于常人的洞察力去解释奇异的梦。在第二章和第四章的故事,但以理都表现其超然的智慧为尼布甲尼撒解决怪梦的困扰。 神的启示曾给予外邦人,但他们却不能了解 神的启示。
释谜语 谜语是隐藏又充满神秘的,如参孙的谜语(士十四)和示巴女王试探所罗门王的问题(王上十)。谜语是一种难以回答的人生问题。解谜也需要无比的智慧,这是但以理的第二种能力。
解迷惑 原文是“松开关节”。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关节是一种魔术语,这种魔术语是一种巫术或法术用来捆绑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结”,就如中国的符咒一样。但也有些学者以为“解迷惑”,只是解决困难的问题而已。但以理的这一种能力是有智慧和能力去为人解决身心所遭遇到的困难问题。
尼布甲尼撒王又称他为伯提沙撒 在一7太监长为但以理取个外国名,可在巴比伦的王宫服务,但在此,王后说是王为但以理取名。这种差异不值得探讨,因这只是故事情节上的安排而已。
但以理立刻被带到宴会的大厅:国王先问他,他是不是犹大人,父王曾把他从犹大掳来。一个统治者怎能不知道像但以理这种重要的智慧人物。受掳者和掳掠的权势者的对立,为要显出弱者将转变为胜利者的姿态。这些都没有真正的历史价值,而只是作者在文章结构上的安排而已。
五14
我听说…… 伯沙撒的话好像他不认识但以理。但从第八章,我们知道但以理是很活跃的政治人物,伯沙撒在其统治末期不可能不认识他。这种“似未相识”的情景正是作者的写作技巧表现。他以为但以理不是普通人物,他在许多场合上,是 神的代表。
五10~16
宴会中的突发事件使统治者和其臣属惊慌无助,这种消息传到母后的耳中,她便整装出来安慰王,并向她建议去征召但以理。王后以尼布甲尼撒的话语形容但以理是个极高智慧的人物,他有神圣的灵和他同在,心中清明,聪慧绝顶。他曾经为先王解决又重要又烦人的困难问题,所以尼布甲尼撒提升他为智者术士的领袖。由于但以理具有如 神一般的智慧和超人的洞察力,所以他能够为人解梦释疑,解决人所遭遇到的危机和困难,伯沙撒接受母后的建议,便派人带但以理来到宴会的大厅。他告诉但以理有关怪手和怪字的情形,并且指出巴比伦的智者术士都不能读那文字,解释其含意。伯沙撒告诉但以理,如若他能读那些怪字,解释文字的意义,就能获得极大的奖赏。
4 但以理的解释 五17~28
首先,但以理拒绝伯沙撒所提供的奖赏(后来他曾接受这些奖赏,这种拒绝可能是一种文章的修辞表现),而以一种先知的精神和态度来宣达 神的信息,他更以一种短讲的方式,比较尼布甲尼撒和伯沙撒的行为和表现;前部分是批评尼布甲尼撒,后部分是指责伯沙撒。
但以理拒绝国王所提供的奖赏。有人以为这种拒绝只是修辞性的安排,因为按照故事的演变,但以理在后来(29节)曾接受这个奖赏。不但如此,但以理拒绝的语气好像很不礼貌。这是作者刻意地表现犹太人的信仰英雄,对权威统治者不屈不挠的态度。但以理拒绝奖赏,却愿意为王服务。他把握机会以教训的口气宣达 神的信息。
这节的语辞(但五18)和第四章22、26有相同的感觉,人类的权位,荣耀都是来自 神。“你父尼布甲尼撒”这和历史不合,这是作者在写作上有违史实。
这节表现尼布甲尼撒的伟大权势,他的国势和其军事力量使各国各民惊惧雌伏。他操生杀大权,更可控制人的命运和前途(这是根据第四章的故事来引伸)。这节的语辞和所谓“古列圆筒”(Cyrus Cylinder)所用的语辞非常相似。古列圆筒是在坚土圆筒上刻写古列征服列国的记录。
五20
心高气傲,灵也刚愎 心和灵(heart and spirit)是表现心态与精神的两种用词,灵也刚愎原文的文意是顽梗其心而表现其狂傲。但以理批评尼布甲尼撒,在他拥有权势威名的时候表现狂傲;顽梗而致对 神有冒渎轻视的行为。所以他的国位之被夺去,作者以为那是 神对他的审判。旧约常提到骄傲的罪和其结果(参申八14;结卅一10;但十一12)硬心和倔强有其相似之处。
这节(但五21)与四25和32相同;只是在这里加上与野驴同居,这也是对世人的警告。骄狂者必败确是至理名言。
五22
你虽知道这一切,你心仍不自卑 伯沙撒和尼布甲尼撒的罪是骄傲而亵渎 神。但伯沙撒更有明知故犯的罪。所以按照故事的进展,他所得到的审判更重。巴比伦被攻陷,伯沙撒被杀。心仍不自卑,谦卑是一种美德。诚实、谦卑会得到 神和世人的赞美与祝福。可是伯沙撒却硬着心去侮辱 神的子民,更冒犯 神的威严。
伯沙撒的罪表现于(一)向天上的主自高;(二)随便乱用圣器的亵渎行为;(三)他崇拜无能又不存在的偶像;和(四)他不知敬畏真正的神、归荣耀给永生的 神。读者可清楚看到作者将无能的偶像和那控制历史,生命的 神做个强烈的对比。伯沙撒的骄傲,无知的行为是因他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 神所致。
五23
又赞美那不能看,不能听,无知无识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 这些形容偶像假神的词语和申命记(四28,廿八36)、诗篇(一一五4~6)及死海抄本中“拿波尼度的祷告”很相似。读者当可记起第二以赛亚(四十18~21)对偶像的讥笑。
五24
从 神那里显出指头来 这句肯定指出怪手指是来自 神;换句话说,这手指不是某个神灵偶然的显现,而是至高的 神显出其力量来审判骄傲侮辱 神的伯沙撒。
五25
弥尼,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Mene',mene', tekel, upa!risin) 这是三个古亚兰文字。原字只出现子音而已,而马所拉经文加上元音。令人奇怪的是巴比伦的智者术士竟然不能读出这三个亚兰文字。因此,有人认为这些文字是以奇异的手法和词组形式(过去分词)来写出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智者不但不会读也不知其意义;尤其是将其意义和历史互相配合来理解。
但以理将这三个字根动词化而解释为:伯沙撒统治的日子已被数算,他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他的国家将分裂而归于玛代和波斯。这种意义并非纯文本性的了解,而是隐含较深沉的历史意义。学者对这些字的看法不同。有人解释为三个当时的货币单位,而认为这些字是代表巴比伦尼布甲尼撒之后的君王——以未米罗达(Evil Merodach,即亚美玛尔杜克, 562~560 B.C. ),尼力里沙(Neriglissar, 560~556 B. C. ),拿波尼度(Nabonidus, 556~539 B. C. )和其子伯沙撒(Belshazzar, 555~539 B. C. )等。半 mene mene 是表示mena;tekel是希伯来文 shekel 的亚兰文拼音;而 pharsin 是一个。但是如何了解铜币单位和巴比伦王位继承的关系呢?这是根据这三个字的字根而转变成某种双关语。这三个名词被视为三个被动语态的动词:mene 和动词 m-n-h 的数算有关;tekel 和动词 tql“称重”有关;而 Pharsin 和动词Prs“分开”有关。启示文学甚为喜用数算和数目来象征人的命运和历史的不可改变性。有人以为世上王朝的重要性不在于国土的广大和王朝的长期统治,而是在于其存在的价值或其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来衡量。但以理书郑重地提出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是在于 神的审判之下,历史不但是 神神圣的显现,更是 神对世界的干预和关怀的记录。所以作者隐指安提阿哥四世的骄狂和亵渎行为将招致 神神圣的审判。作者藉着这种奇异的隐喻,向其同胞宣扬 神公义的审判必会临到骄傲暴君身上,更鼓励他的同胞相信 神,坚持信仰。
五17~28
当但以理听完伯沙撒的话以后,他不屈不挠地拒绝伯沙撒所提供的奖赏。然后他以传统先知的精神宣达 神在异国环境下所要表达的审判。他以短讲的方式来批评尼布甲尼撒和伯沙撒间的行为表现。他讲道内容的前半部是以四29~37的话,谈到尼布甲尼撒的发狂和复原。至高权能的 神将权势和荣耀赐给尼布甲尼撒,让他成为 神审判以色列的工具,更成为世 神国典型的统治者;但当他的权势和荣耀达到极致时,却因骄狂而遭致 神的惩罚。后来因他能觉悟而谦卑地仰望 神,使他恢复心智和理性,更获得失去的权势和荣耀。
短讲的后半部指责伯沙撒的骄傲和亵渎 神的罪。伯沙撒虽知先王的过去,仍不知警惕,竟然骄傲自夸,亵渎圣器,冒犯 神并将一切荣耀归于虚无的神明。但以理不只责备伯沙撒,他从那些神秘的怪字来宣达 神对伯沙撒的审判。
但以理以先知的精神勇敢地斥责统治者之后,便读出墙壁上的怪字,也解释那三个神秘字的象征意义。那是三个古亚兰文,只写出子音缺少元音。马所拉经文因重复第一次,所以有四个字:mene'、mene'tekel, upharsin。那是因为马索拉的经文视第一字 mene 是过去分词。多数学者接受七十士译本,Joseplus和拉丁文圣经(Vulgate)的看法,原来的怪手题字应该只有三字。那是 mene,tekel, uperes,令人奇怪的是巴比伦的智者哲士竟然不会读这三个亚兰文,更不能解释其意义。
但以理以其超人的智慧将这三个字(名词)的字根动词化而解释其意义:伯沙撒的统治时日已被数算,他已经没有存在价值,因被放在天秤上的重量非常的轻;他的帝国将被分裂而归于玛代和波斯。这种解释并非纯粹根据文字的理解,而是隐含较深沉的历史意义。学者指出但以理不但以文字的字根动词化,更沿用亚兰文的铜币单位去解释字的意义。有人以为这三个字和铜币的价值有关,并以铜币的价值来象征巴比伦帝国的王位继承情形。学者对这些字的意义看法不同,但都不能提出让大家同意的主张,因此但以理在五26~28的解释应是较为妥当的看法。
5 伯沙撒的死亡 五29~31
就像在一章至六章的其他故事一样,作者在故事将要结束时,便有与 神同在的信仰英雄但以理出现,然后有个胜利的结局。但以理就像约瑟和末底改一样,获得高位和令人羡慕的奖赏。这段经文产生令学者争论的历史问题。因为故事戏剧性的结束所产生的问题──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玛代人大利乌,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从经文看来,好像是玛代王大利乌对巴比伦城的突击,攻陷了巴比伦,又杀了伯沙撒。这是作者受了先知以赛亚(十三17,廿一2)和耶利米(五十一11、39~57)的预言的影响。事实上,这种看法是缺乏历史根据的。没有历史数据显示伯沙撒是如何死的。但史料明显指出安珊王古列联合玛代和波斯联军进攻巴比伦时,巴比伦人,尤其是主神玛尔杜克的祭司,因不满统治者拿波尼度和伯沙撒的政权,开城门欢迎波斯和玛代联军而结束巴比伦帝国(这是根据拿波尼度年录 Nabonidus chronicle c.f. AncientNear Eastern Texts pp. 305 ff. )
历史上有三个名叫“大利乌”的政治人物,他们都是波斯帝国的国王── Darius I、Hystaspes(522~486B. C. )Darius II, Nothus(423~404)和Darius III, Codomannus(336~331B. C. )。他们都是波斯人而不是玛代人。作者指出大利乌六十二岁攻取了迦勒底国(巴比伦),可能是为要指出在波斯取代巴比伦帝国之前,短暂的存在着玛代帝国。有人则认为这是攻取巴比伦城的波斯将军 Gobryas 的岁数。
原来的亚兰经文31节不属于第五章,而是第六章的第1节;而且第六章不是接连于第五章。两章的故事本来是单独存在,互不关连的文学作品。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中省略了大利乌的岁数。
当安提阿哥四世掠夺圣殿的圣具,亵渎 神时,作者以传统的故事来安慰犹太人,并声言 神将会审判那些骄狂自大而冒犯 神的统治者。虽然这章和第四章的故事主题一样,在宣达 神的主权,但本章的故事则强调但以理所扮演的先知角色。藉着他解释疑难的问题,而将 神的审判临到异邦君王的身上。伯沙撒的死亡实是作者宣达的信息,他的死亡,实在是 神对亵渎的统治者之惩罚。──《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