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超然的智慧和 神的国度 二1~49
若本书的六个故事都属单独存在的故事,然后才被编辑成书,则每个故事均有其教训的目的。前面的故事里,强调忠贞的子民信实地遵守以色列宗教的律法,而能有圣洁的信仰生活,如此, 神赋予他们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深获异邦君王由衷的赏识。作者鼓励他的同胞以智慧的判断,婉转地拒绝外邦的物质享受和生活诱惑,而忠实地持守以色列人独特的信仰生活。本章的故事则强调忠贞的子民应如何坚持信仰的传承,且在公共事务的服侍上,以荣耀 神的生活见证为依归。前面的故事曾提及但以理和其友人的智慧是超乎王宫中的任何智者。这章的故事便要证明希伯来人的 神所赋予的智慧,是胜于任何宗教民族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来自 神恩典的启示,使人在复杂迫害的苦境中,能洞察宇宙和历史的演变,期待 神国的出现,所以以色列的 神不但是一切智慧的源头,更是历史宇宙的主宰。当世上列国逐渐衰灭后, 神的国度便将要来临。 神的百姓应以智慧和耐心等候 神国的来临。
但以理解梦的故事,在内容、形式及发展的过程,和创世记约瑟的故事有很相近的地方。两个故事均记载着:外国君王为所得的梦而困惑;外国的解梦者或智者皆绞尽脑汁亦无法为国王解惑;一个希伯来的青年人得到 神的启示而为外国君王圆梦,且因此成为有权势的官员。大部分的学者咸认这种少年平步青云成功的故事,是根据近东文化的传统题材。这种故事深受希伯来人智慧文学的影响。因为希伯来少年的成功,端赖他的顺服 神而得 神的启示,来解决世人认为不可能的奇事。
本章的故事由两股数据组织而成。第一股资料是二1~30,和46~49,描写国王作梦而带来的危机,但由 神来的智能是优于其他宗教的智能;第二股数据是故事的基本数据二31~45,描写国王的梦和梦的意义。虽然学者对那四个王朝有所争论,但大部分学者皆同意这四个王朝,即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和希腊(马其顿)等帝国。这种将世界历史分成四个王朝的方法是近东文化记述历史的笔调。因为他们认为世界历史有如一年四季的轮转,冬去春回。当世界历史逐渐衰败之后,新天新地将出现,历史的新纪元将来临。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划分四个帝国的历史方法,其象征意义比实际历史重要,因为“四”是象征数目而非历史的数目。因此,这种象征性的方法,比实际历史更适合这种世界历史的架构。
1 国王作梦 二1~11
当埃及法老王作了奇异的梦之后(创四十一1~7),心中烦恼不安。他将梦告诉埃及的巫师和占星家,但是没有人能够替他解释梦的意义。当法老将梦告诉约瑟之后,约瑟凭 神所给予他的智慧清楚地将梦的意义解释出来。尼布甲尼撒做了梦,但一觉醒来,却已忘记,又想知道他梦的是甚么?按照常理既不知所梦的是甚么?则谈不上要解释分析它,尼布甲尼撒为此心中焦急,寝食难安而命其所属智者、巫师和占星家为他解除心中的焦虑,但因国王未能说出梦的情形,这些人当然无法为他道出梦和梦的意义。但国王真是不可理喻,竟然发布无理的命令;若不能为他找出梦和梦的意义,他将斩杀所有的智者、巫师和占星家。
在以色列的宗教,人们也相信“梦”是 神启示的一种方法; 神藉着梦来启示祂的旨意。但有些假先知会编造某些梦去迷惑民众,使他们误入歧途而远离 神。先知曾警告民众不可轻易受迷惑,更应反对这种假先知和解梦的人(参耶廿三25~32;申十三1~3),异邦的君王如法老和尼布甲尼撒,虽然得到梦,但不知梦的意义是甚么?也没有因梦而得到启示。所以并非 神没有向外邦人启示,而是他们不能明白祂的启示。
巴比伦的文化和宗教虽闻名于世,但其智者术士若没有洞察异象及解梦的才能,便不堪被称为智者。这种经文不但显示世人智能的有限,更揭露许多江湖术士之流,荒唐,欺骗的行为。尼布甲尼撒暴虐泯灭人性的行为,正如安提阿哥四世的作为表现。作者要指出世俗权威者虽能发号施令,但其权威并非绝对;而且一个国家的国祚不是国王可任意支配的,乃是控制于历史中全能的 神的手中,作者在本书直接间接地告白 神乃是全能的历史主宰。
二1
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 尼布甲尼撒(参一1)在位第二年(主前六○三年),这个日期对故事本身不仅没有实际的价值,更造成一种错误。按照一5,但以理已开始三年的训练,而在一18记明他已完成三年的宫中训练,又在二48指出他已是“省长”。假如这节的日期是正确的话,但以理在受训之前已是“省长”了。显而易见,作者其实不关心历史年限的正确性。这种日期的标示祇为了提升故事更具真实性罢了。
他作了梦 古人相信梦是一种探索神秘世界的途径或方法。统治者的梦通常被认为具有特殊的意义。天上的神祇藉着梦向人类统治者预示将要发生的事件。约瑟的故事中法老的梦(创四十一1);非利士王亚比米勒在梦中所得的警告(创二十3);所罗门王所作的梦(王上三5~14)皆显示梦是 神向人启示其旨意的一种方法。先知也常藉着梦来了解 神的启示。作了梦的原文是“梦了梦”。
心中烦乱,不能睡觉 这种文章的表现法大概源自创四十一8(参诗七十七4)。人作了奇异的梦,因不能明白梦的意义,心中烦扰而不能睡觉。
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和迦勒底人召来 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人是为王宴乐表演魔术,取悦宾主的江湖术士以及在宗教仪式中施行法术的宗教人士。这些人大概是江湖术士,占卜星象家和宗教巫师之类的人士。迦勒底人并不是指巴比伦人,而是一种江湖术语,指一些智者。他们有异于常人的能力,能从自然、人性和事物的现象去分析将来的征兆,有些智者甚至拥有神秘的能力,而能施行法术。这四类人物统称为“巴比伦的哲士或智者”(二12)。这些大概是比较突出而被皇家聘为国王助理参谋的江湖术士。所以国王作了奇异的梦,便召集这些人来为其解释所得之梦。这些人士在东方宫廷常扮演重要的角色。
二4
亚兰的语言 这个词组在原来的经文里是一个附注,后来才被人加进去的,为要让读者注意经文语言的变化。因在原文圣经,从这里开始到第七章末了的经文不是以希伯来文写的,而是以第二世纪通用的亚兰文写成的。在库穆兰山洞所发现的但以理书抄本,在这句词组亚兰文的前面有一段空白,修订标准译本(RSV)的译文省略这个词组。但加进了一个附注,指明从这节开始,到第七章是以亚兰文写的。亚兰人是西北闪族很重要的一支,是散居在米索波达米亚和叙利亚一带的居民。希伯来人和亚兰人有特殊的姻亲感,早期以色列部族中的人都相信他们的祖先是亚兰人(申廿六5);而且雅各的岳父拉班曾被称为亚兰人(创廿五20,廿八1~7,卅一20),亚兰语有数种方言;希伯来语是迦南语的一种语文,而希伯来文则是以色列宗教语文。在此段经文中,国王对这些哲士所宣达的信息是以希伯来文来记述;而他们之间的谈话是以亚兰文来表达。这些哲士请求王将梦告诉他们,他们便可以讲解。
二5
梦我已经忘了 和合本的译文是根据钦定本的译文。原文为“我所宣示的话是确定的”,现代中文译本的译文较达意,“我已经决定要你们将我的梦告诉我。”
就必被凌迟 原文为“你们的四肢将被夺取”,因此新译本的译文较达意“我要斩断你们的四肢。”
你们的房屋必成为粪堆 房屋将被摧毁成为废墟或垃圾堆。
有人认为国王不但要求这些哲士将梦告诉他,更要他们解释梦的意义。但国王没将梦告诉他们,为的是要试验这些哲士的智慧和能力。但有些人则认为国王已经忘记了他的梦而做无理的要求。事实上,国王并没有忘记他的梦,他只是不说出来而已。因为他若说出他的梦,那些哲士将从他们的书籍以特定的公式来解释梦的意义。因此国王怀疑这些哲士的灵感和能力,而有意试探他们。国王以威胁的语气告诉这些哲士,若不能将他的梦的意义告诉他,他必惩罚他们。他要斩杀他们并要摧毁他们的房屋,使其成为废墟和粪堆,国王的威胁显示其心情的不安与烦乱。
二9
只有一法待你们 若他们不将梦告诉王,只有等待将来的审判。只有一法并不是一个办法,而是一道令谕或律法,表示审判是不可避免的。
预备了谎言乱语向我说,要等候时势改变 这些哲士计谋以谎言来欺瞒国王。他们知道他们不能获得灵感,而且他们的审判是不能避免的。所以他们期以某些理由来应付国王,逃避惩罚,暂时拖延,希望情势会有所改变。
二10
世上没有人能将王所问的说出来……或迦勒底人问过这样的事 在此,我们看到人类无力感的最佳写照。人类无法胜任或完成的事,只有 神能做,祂能成就一切美事。世上有些事情不是世俗权威人士或玩弄奇术的人士所能明白的。特别是有关将来和未知的世界的奥秘。
二1~11
神是人类历史命运的主宰,祂能随意操纵世俗宗教、权势者的将来。世俗的权势者虽然能任意向其臣民发号施令,但他们的命运却在 神控制之下。祂能藉着梦和异象向强暴的地上君王施予警告和审判,可是异邦的君王却不能明白 神的启示而悔改。尼布甲尼撒的梦显示 神对异邦君王的做示,但异邦的君王和其臣属的智慧均不能明白梦的意义。这表示异教的智慧无法了解 神的启示,只有以色列的宗教才能洞悉 神的启示。换句话说,希伯来宗教的智慧是胜过异邦宗教的智慧。再者,异邦君王知道梦的重要却不识梦之真意,而心乱如麻。因此,他希望以其权势逼令某些宗教家、智者和术士帮助他解决心中的困惑。但这些人却爱莫能助,对国王的梦更是一筹莫展,由此暴露了这些宗家和江湖术士的荒唐和欺骗行为。有时,他们会因其玩弄虚假的智慧和法术,而招惹杀身之祸。
2 面对危机的信仰生活 二12~30
但以理及其朋友皆属智者谋士之类,因此也被列于死亡的令谕之中。面对这种政治压迫的危机,但以理便挺身而出,探寻导致危机的原因。为了解决国王的焦虑及其心中的困惑,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共同祈求全能的 神,施恩怜悯,赏赐天上的智慧,解除当前的危机。他们确信 神乃是宇宙的掌管者,是权能和恩慈的神,更是智慧和启示的根源,所以,但以理将他们的危机处境完全仰赖在 神的手中,他相信 神的救恩必在危机中展现。他也确信 神的荣耀必在危机与苦难中临到,扶持那些信心软弱的同胞,使之得到鼓励和安慰,坚守忠贞的信仰,而不为异邦的宗教和思想所迷惑。处在这样的危机中,但以理表现出高超的神观,和美好的信仰见证。他富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厚道胸怀,因此他在危机的生活中,发挥悲天悯人的精神,祈求赏赐智慧的 神垂怜,拯救他们脱离死亡的威胁。
虽然前段没有指明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被召进宫廷,但他们乃属宫廷的智者哲士阶级,国王忿怒的令谕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但以理随即请求王的侍卫长,也是国王令谕的执行者──亚略,告诉他事情的真相。他也进宫请求国王多宽限些时日,以便解决国王的问题。有趣的是,国王拒绝巴比伦哲士的请求宽延,却恩准但以理的请求。因此,有人认为这段有二个不同的资料,12~23节是第二股资料,而24~30节是原本主要的资料。在14节亚略去找但以理,而24节但以理则去找亚略。16节但以理自由地去见王,而24~28节但以理却需要亚略介绍他去见王,而且但以理似乎不明白事情的始末。在前面的数据,但以理的朋友在故事中似乎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后来(除了49节外)却只有但以理独自表现而已。
第二股数据中的20~23节乃是一首自由的智慧诗歌;以自由的仪式体裁表达出来。在这首诗歌里面 神是智慧和权能的主,祂是宇宙人类历史命运的主宰。这里反映出七8开始,以及以下许多次出现的小角安提阿哥四世,他自谕为神地想改变时间,任意改变法律的狂妄态度。因此 神是值得尊崇、仰赖和感恩的信仰对象。荣耀权能的 神,祂永远该受尊敬(20节),祂改变时间,控制世上王者的命运,并将智慧赐予智慧的人(21节),光与暗的对比乃是启示文学的特征之一,光明象征着真、善、美,而黑暗则缺乏这些美德。 神就是光,这种思想影响新约作者,特别是约翰福音及书信的作者(22节)。但以理以真正的以色列人祈求列祖的 神恩赐智慧和启示,特别是关于王的梦的解释。
二12~13
吩咐 发出命令之意。因为巴比伦的哲士无法解决国王的问题,国王便命令其军士要杀害这些无能的智者术士。在13节,但以理及其友人似乎不知国王作梦的事,但国王的追杀令谕却威胁到他们的生命。他们不是巴比伦人,可是他却是皇宫哲士智者的一分子。“有人”根据14节,要杀这些哲士智者的人是侍卫长亚略。
二14
婉言回答 但以理以智慧和谦让的态度和言词来应付所遇到的危机,这种态度是理想的信仰英雄应有的态度和作法,藉着他谦让有礼的态度,探找消息并寻求机会和方法以拯救自己和同侪。
二15
王的命令为何这样紧急呢? 有些译本将这句译为“王的命令为何这样严厉呢?”命令的紧急性是由三22引伸出来的思想,但其字根则表示严厉之意。所以在这节和三22之命令,应是以“严厉”来表示较为恰当。因此,命令的严厉性是因可能的解释者还没被召见。但以理似乎还不知事情的发展,因此他请求命令执行主管,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他。进一步在16节,但以理进宫朝见国王请求他宽限些时间,他便有可能为国王解决梦的困惑。
二18
祈求天上的 神施怜悯 这是被掳后期称呼上主的惯用语,特别是波斯人称呼犹太人的神的用语。在玛喀比时代的犹太人并不喜欢这样的称呼,因他们觉得这种称呼含有异教的意味,这个称谓在本章出现四次。施怜悯:是“祈祷”的同义语,七十士译本加上“禁食”来祈祷。
奥秘的事 这是被掳后期常见的一个古波斯借用语,指天上议会的某种秘密决定。在旧约的思想里这是 神赐给先知的启示,也就是神圣的秘密或启示。但以理及其友人祈求 神恩赐神圣的启示,让他能了解梦的真义。这神圣的奥秘思想,在库穆兰文学和新约有显著的意义发展。
二19
在夜间的异象中 雅各在夜间的异象中(创四十六2),得到 神的启示;先知有时也在夜间的异象得到 神的启示(参亚一18)。 神在异象中赐给但以理智慧和启示,因此他便颂赞 神的智慧和能力。
二20
从这节至廿三节是首感恩的智慧诗歌,以自由的体裁表现出来。
神的名 神的名是等于“ 神的存在”的语词;名字不祇是一种记号,更含有声誉,性格和属性的含义(参耶四十四26;撒下七13;诗八1)
从亘古到永远 这诗句和诗四十一13很相似(参诗九十2),原文为从永远到永远,永远是恰当的翻译。译为永远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永远并非时间观念,因为永远不是有限的时间可以表达的观念, 神永远是人们赞美的对象,因为 神是智能和能力的源头(参约十二12~13)
二21
他改变时候、日期 祂有能力改变时间和季节,换句话说,祂能控制自然和时序的运作。在这里,作者反映出七25的小角,安提阿哥四世自诩为神。他有想改变时间或法律的狂妄行为。
废王、立王 国王的权威是来自 神,祂是历史的主宰,只有祂能操纵国家和君王的命运。世上的俗人没有这样的能力。相反的,如有世上的人想自诩为神,想控制历史,乃是自取其辱的行为。唯有 神能将智慧和聪明赐给祂所喜爱的智慧者。但以理表示他依靠这位时间、智慧和能力的 神,因此他可凭借 神所赐给的智慧,去解决人世的奥秘。
二22
深奥隐密之事 祂显明世人认为深奥难解之事。在此,作者强调 神是启示和智慧的源头,这深奥隐密之事不只是国王的梦,更指一切世人认为深奥难解的事物。
知道黑暗中所有的,光明也与他同居 光和暗的对比是启示文学的特征之一。光明象征真、善、美,而黑暗则象征缺乏这些美德的情况。在这段经文,光明是 神显明黑暗和隐密之事的智者。 神是光的思想深深影响库穆兰文学和新约,特别是新约福音及书信。光和暗的对比象征着真与假,善与恶,是与非,生与死等观念。
二23
列祖的 神 列祖的 神是比“天上的 神”较受犹太人喜欢的词语。因这种称呼表明 神是他祖先所崇拜的神。但以理以真正的以色列人祈求列祖的 神恩赐智慧和启示,使他能解释王的梦。但以理以感恩和赞美来见证 神的智慧和能力。
二24
当但以理获得 神的启示后,他便自动去找亚略。他向亚略要求两件事情,一是请他不要杀害巴比伦的哲人智士;另外,他要求亚略介绍他去见王,让他解明国王的梦。
二25
我在被掳的犹太人中遇见一人 亚略的话好像但以理不是被选召受过训练的智士。国王好像不认识但以理(参照16节,但以理亲自进见国王祈求宽限某些时日),这种文意和人物的不一致可能是启示文学的特色。事实上,但以理书的作者不太关心事件和人物的一致性。他较注重于宣告犹太人的 神是位统治万物,显明一切奥秘的主宰。一个被掳的犹太人只为使故事具历史感而已。犹太人原文是“从犹大地”,实指犹大人的一个集合名词。
二28
他已将日后必有的事 日后原文意为“这后来的日子”,在旧约出现十四次,每次因其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但它常指以色列历史的危机时刻。在这里的意思是指现今时代和历史的结束,也是 神统治的国度将要开始的时候(参赛二2;耶廿三20)。这种词组常含有终末性的意味。 神已将将来要发生的事以梦启示给国王。必有意为必将发生的事。
你的梦和你在上脑中的异象 你的梦和你在上所得脑中的异象是同义的词组。你在上脑中的异象不是闪族的惯用语。希伯来人惯以心来代表人思考的器官,可能上脑中的异象是梦的另外一种表现法(参四5、10、13,七1、15)
二12~30
巴比伦的哲人没有能力指出梦境和梦的意义,所以国王非常震怒而发杀灭这些智者术士的命令,但以理获悉此消息之后,便婉转地请求执行命令的侍卫长亚略,请他告诉事情的始末,并亲自进入王宫,请求国王宽限一些时日,他极有可能为国王解除梦的困惑,也可化解别人生活所遭遇的危机。
但以理及其友人便同心祈求 神开恩怜悯,赐给他们智慧来解决生命上的危机。因此, 神在异象中显明那世人认为难理解的属灵秘密。为此,但以理便以诗歌来赞美感谢权能和智慧的 神。祂是时间、智慧和权能之主,祂能改变时间和季节,也有控制国家和世上君王的能力,更赐恩给凡是敬畏祂的人, 神是光和善的根源,祇有祂能揭露黑暗和隐密的事。
当但以理得到 神的启示之后,他便进去拜见王。并表示他能解决国王的烦恼,为他解梦。他更表示,他的智慧和能力是以色列的 神所赐予的。但不是出于自己的能力使然。但以理的信仰,表现在他遇到危机和困难时,他能以虔诚的心祈求 神的怜悯。更能以感恩的心赞美 神的权能和智慧。世上的智慧和能力是不可靠的,俗人不可妄自冒犯 神,自称为神,或“神化”己身。人岂能改变时序、历史和自然呢?唯有全能的 神能改变时间,控制国家和君王的命运。所以,不论尼布甲尼撒或安提阿哥的命运和世界历史的变迁,都在 神控制之下。这将是本章后段经文最重要的信息。
3 国王的梦及其解释 二31~45
本段经文分成两个部分,从31节至36节上半是描写国王的梦,而36下半节至45节则是但以理为国王解释梦的意义。我们知道这部分才是故事的中心旨趣,作者藉着巨像的象征意义,向处于危难中的同胞宣扬他所得的启示。历史终将结束, 神将审判历史,而新的国度,新的世界将要开始。但以理指出国王梦见一个奇怪难解的人形巨像。这个巨像有精金的头部,银的胸和膀臂,铜的腹部和腰部,铁的腿部和泥铁混合的脚部。这个巨像被突然来临的怪石砸中脚部而倒塌,归于无有。那块怪石却变成一座大山,但以理更将巨像的梦向王解释。巨像象征人类的历史和历史过程中逐次兴迭的帝国。在世上权势腐败而摇摇欲坠的时候, 神建立一个永不败坏的国度。
二31
大像 国王梦见一个形状奇怪又可怕的巨像。由后面的描述可知,这像并非被描绘为一个偶像,而是一个人形的巨像。因其组成部分是金属,所以其外表当是极为光耀夺目;这个巨像正如现时没有功用的高大机器人。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巨像的外形恐怖可怕,且由不同的金属组成,使人有又不和谐又不稳固的感觉。
精金是质量和价值最高的金属,银和铜是次于金的金属。铁虽在价值上比不上金、银、和铜。但其硬度不是其他金属可比拟的。最脆弱又不和谐的部分是脚部,是由铁和泥土混合而成的。铁和泥土根本不能凝合。因此,由铁和泥土混合而成的物品根本不能构成任何物品,而且脚是稳住身体的重心部分,但根基脆弱不稳,其身体将是摇摇欲坠。这是一个多么不和谐的巨像。值得注意的是由头至脚部其质量趋劣的象征意义。
二34~35
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脚上,砸碎 非人手表示神圣的作为。作者似乎强调人形巨像是人所制造的,而那石头不是人手凿出来的,而是超然又神圣的石头。这神秘怪石突然砸在这具巨像最脆弱的脚部上,致这巨像碎倒于地。打是表示 神神圣的审判。相同的,安提阿哥四世的命运并不是人造成的,而是 神直接的干预或惩罚(八25)。
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座大山,充满天下 这个奇的石头打碎巨像,致巨像碎倒并归于乌有,如糠被风吹散而无处可寻。但这石头却变成一座大山,占据整个世界。当然这是一个梦景,不能以逻辑的公式去了解它。因它注重其象征意义。所以我们不能怀疑金属的砸碎而归于乌有,以及奇石成长为大山的可能性。作者宣示人类历史将受 神亲自的审判,而 神的公义国度将在地上建立。这个神圣的国度是有其普世性的。以西结曾以山来象征弥赛亚国度的来临(十七22~24)。
二37
但以理不但将梦说出,更将梦的意义向国王陈述。他告诉王他是诸王之王,拥有国度与权柄,能力和荣耀。但这些皆是掌管人类历史和宇宙的 神所赐予的。
诸王之王 这种对王的称呼是波斯王惯用的尊称(参拉七12;结廿六7)。亚述人和巴比伦人通常以“大王”来尊称他们的国王(参赛三十六4),有些学者(Heaton,p.131; Posteons, P.48)认为“天上的 神已将国度、权柄、能力、尊崇都给你”隐示出巴比伦新年节期的影响。巴比伦的新年节期仪式中,国王在重演登基的仪式中从神接受权柄、智慧和能力。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表示尼布甲尼撒王权柄延伸到自然,他控制了地上一切的受造物,这种权柄似有其普世性。但我们不必如此了解,因作者在本书常强调世上的权柄、智慧和能力皆是 神所赐予的;而且这个梦其实并非尼布甲尼撒王真实的梦,而是作者文思所拟造的梦。
二38
你就是那金头 尼布甲尼撒代表巴比伦王朝,而巴比伦是巨像的头部。巨像象征着人类的历史,而人类历史则由逐次兴起的帝国来表现其过程。作者看巴比伦王朝是人类历史的开始,也是历史的黄金时代。他并没有提出理由,因他只注重第四个帝国的情形。
二39
在你以后……又有第三个国家就是铜的,必掌管天下 在巴比伦王朝之后必逐次兴起二个“王朝”,这两个王朝必不如巴比伦王朝。作者没有指出第二个王朝和第三个王朝是那一个王朝,也没有确切肯定,到底他们与巴比伦王朝相去多远或优劣程度。学者试着指出第二王国究竟是那个王朝。有人指出这四个王朝是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罗马等王朝。但大多数学者同意这四个王朝是指巴比伦、玛代、波斯、和希腊。第三王朝必掌管天下,在拉一2指出,“耶和华天上的 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作者不太注重第二及第三王朝,他们只是历史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因此作者谈论他们,他只注重第四个王朝──希腊帝国(参第七及八章),而波斯帝国在其兴盛时期(大利乌一世和亚达薛西一世),其版图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二40~43
作者以三节来描述第四个王朝。第四个王朝坚强如铁,击碎万国万物,但在王朝后期,王朝分裂,铁泥混合,国势混乱,人种混杂,那时便是 神审判之日,也是历史完结,帝国灭亡之期。作者注重帝国强盛(参七9),分裂(参七24)和其试图以联婚来维持和平共处。
第四国 这是指马其顿帝国和希腊帝国,她是亚历山大大帝所创立的。希腊帝国在亚历山大领导下,国势富强,其版图之大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将他喻为坚壮如铁,可见其雄厚的军力足以击溃任何的敌对势力。作者不但强调其坚强如铁的实力,同时也强调其后期“半铁半泥”斗争、混杂、分裂的国势,因为希腊帝国在亚历山大死后,国家分裂为四个国家,互相敌对,时强时弱。有时为了利害关系,以通婚或联婚维持彼此的和平共存。当然作者只关心和犹太人有关的西流古王国,和埃及的多利买王国。西流古王国建都于叙利亚的安提阿,她在希腊帝国分裂后,国势一直比在南方埃及的多利买王国弱。有人以为作者只关心西流古王国,因作者曾提到脚趾头的数目(十只脚趾),又从七7和24节所提到十角和十王,所以认为“半强半弱”是指从亚历山大死后到安提阿哥四世的列王,有的强,有的弱。但从43节,我们知道这种主张是不对的,因只有共存的两个国家才有政治联婚的可能。这个联婚可能是指安提阿哥二世和多利买二世的女儿白蕊妮丝(Berenice),以及多利买五世和安提阿哥三世的女儿克丽佩脱拉(Cleopatra)的政治联婚。这种政治的联婚并不能使两国和平共存,却是带来悲剧性的结果。
二44
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 这是指这些西流古王国和多利买王国的诸王。但作者特别注意西流古王朝末后的君王安提阿哥四世统治的时期(主前一七五至一六三年),他以为安氏灭亡在即, 神的国度将指日可待了。
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也不归别国的人,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这国必存到永远 神将在人类混乱的历史中,建立一个永不败坏的国度;这个永远又不败坏的国度将击碎世上一切的国度。这是 神的拯救和忠贞信徒终极的盼望。 神国度的来临是作者对同胞宣扬的中心信息。也是处在受逼迫中,苦难的同胞的盼望。也不归于别国的人, 神的国度是 神亲自建立的;这国度不归于别国人,是隐指以色列人是 神国的子民。在这节,作者提到世上的列王将归衰败, 神将建立一个永不败坏的国度,这国度是以色列的 神所建立的,且祂的子民将享受 神平安喜乐的生活,这永远的国度正如那石头成长而充满天下。
二45
神的国度是 神亲自建立的。因那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从山而出打击金银铜铁泥的巨像。 神国的来临是 神伟大的作为,祂藉着梦将人类历史,国家命运的兴亡衰败表露出来,作者在此强调预言的准确性。
从山而出 到底这是那个山呢?虽然我们不必询求作者所指的是哪一座山,可能是指锡安山。但作者只强调这块石头是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是神圣的奇石,有人认为在原文这个词组是后人的加笔,认为石头通常是与山有关。
二36~45
这段经文是故事最重要的部分。作者藉着梦来宣扬世上权势和列国的没落,并 神国度的来临。由四种金属组成的巨像象征着四个相继的王朝。换句话说,巨像象征着逐次兴起的帝国。金银铜铁的价值,及其功用的差异象征各代王朝的本质和特征。作者认为人类历史有逐渐趋于败坏的倾向。当人类历史没落腐败之际,便是 神国度来临之刻,而且现在正是 神国来临之时。当自己的同胞和土地遭受列强的敌视、压迫而倍感消极绝望之时,更使他们觉得实存的人生是如此的艰难困苦,而敌人和恶势力又如铁一般地坚固,直使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气馁丧志,故作者盼望同胞们能体认时艰,坚信他们的 神是掌管人类历史的主宰。祂将以公义审判世上的列国,倾倒他们,更要为以色列建立一个永恒、不败坏的国度。以色列人应忍耐等候,因世上的权势已趋末路,历史已快结束了。 神的公义和拯救将要降临这个世界。作者特别强调 神的审判,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临到这个艰苦的世界,而且 神的审判和拯救不是靠着世上任何力量来达成的,是 神亲自在祂的手中成就的。
这个异象的意义在于神圣希望的信息。历史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对过去和现在提出检讨和批评,尔后展望希望的将来。但以理书是典型的启示文学,而其历史观是绝望又悲观的。作者认为人类的历史没有健全永恒的根基,而且历史进展的脚步有逐渐衰败的趋势,且人类社会的苦难又似乎每下愈况,所以作者对尘世感到绝望无奈,故将眼光由尘世转向超然的神圣国度,并把人类将来的希望,寄托在 神公义的审判和拯救。因此,其历史观不但悲观且又隐含着浓厚的终末性。
4 国王的反应 二46~49
当尼布甲尼撒王倾听但以理所描述的梦和他对梦的解释之后,惊叹佩服但以理的智慧及其所崇拜的 神,特封赐但以理及其友人高官爵位,并犒赏他们。但以理智慧的表现和约瑟一样获得高官爵位,并能荣神益人(参但六25~28)。
二46
当时,尼布甲尼撒王,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并且吩咐人给他奉上供物和香品 经文之意隐含尼布甲尼撒视但以理如神一般,向他俯拜并命令人奉献祭物。在以色列的律法里,除了 神之外,人不可向任何人或偶像崇拜。但在近东的社会,人常被视为敬拜的对象。因为人们认为有些有能力和智慧的神人或君王,不但是神的代表,有时更被认为是神的化身。可是从后面的经文我们知道尼布甲尼撒并没有视但以理为神,而是敬畏那启示奥秘给但以理的神── 神。当然尼布甲尼撒佩服但以理的智慧和能力,但他明白但以理的智慧是来自以色列的 神。因此,他赞美以色列的 神为万神之神,万王之王。
在火炉殉道的故事(三28~29)中,尼布甲尼撒恢复人性的梦(四34~36),和狮子坑的故事中(六26~27),但以理书的作者似乎有意提到尼布甲尼撒王改宗信奉 神。这可能是在纪元前的犹太社会,犹太人相信尼布甲尼撒王是 神审判以色列的工具,是耶和华的仆人,是准犹太教徒。这种想法也许是根据先知耶利米的话语(参耶廿五9,廿七6,四十三10)。事实上,历史没记载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王改信以色列宗教的 神。但以理之接受异邦君王的俯拜,我们应当了解这是象征异邦万民将要谦卑俯伏在真正的以色列人的脚下(参赛四十九7~23,六十14)。当然,这种象征的意义也表明世上万民对上主的仰慕和敬畏。
奉上供物和香品 因为这个句子使人认为尼布甲尼撒是向但以理崇拜而奉献祭物和香品。当然,供物和香品是祭神典型的词语;但供物可视为人因尊敬某人而给予的礼物(参创卅三10),或是人尊敬某人而准备酒席的佳肴美酒。但以理所得的礼遇和尊敬是外邦君王对神或神人最高的敬意。
二47
你能显明这奥秘的事,你们的 神,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王,又是显明奥秘事的 异邦君王认识但以理的智慧是来自他所崇拜的 神,因此承认 神是最伟大,最有能力和权柄的神,更是一切智慧的来源。万神之神是近东君王对其崇拜的神祇的尊称,如巴比伦王对玛尔杜克的尊称。但在此,作者表示主 神是万神之神,更是万王之王。
二48
国王赏赐但以理许多贵重的礼物,更委托他为巴比伦省的省长和众哲士的领袖。虽然约瑟和末底改曾在外邦的政治圈中占据高位,但没有任何史料显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曾委派以色列被掳的青年,担当巴比伦省的省长和外邦众哲人术士的领袖。作者只是按照故事应有的架构和进展给予适当的结局。他不关心一个坚持以色列信仰的青年人,怎能担当异邦的官员,或是异邦哲人,星象家和术士的领袖的问题,他们要表达的是以色列的智慧胜于外邦人的智慧,且 神的国度不久将来临,所以,但以理和其友人的高升并非作者宣扬的主题。
派他管理巴比伦全省,又立他为总理,掌管巴比伦的一切哲士 作者以约瑟的故事的样本提到但以理被尼布甲尼撒提升为巴比伦的省长。巴比伦全省意为巴比伦城和其附属地区,我们不如巴比伦省的地区有多大。在此总理并非政治礼制中的国务卿,首相,而是哲人术士的领袖。
二49
但以理没有忘记他的朋友,他请求国王提升他们,国王答应他的请求,委派但以理的朋友管理巴比伦的事物。但以理自己却常追随侍立于王的左右。
常在朝中侍立 原文为“在王宫的门”,乃指但以理成为国王的亲信,随时在国王的身侧。在斯二19至21节末底改坐在王的门前,在波斯的王家礼仪中,重要的官员被称为顾守王门的人,国王随时可选召他进入内室和他商讨国家事务。这种人后来演变成为首相或总理大臣。
二46~49
但以理以 神的智慧,为国王解决心中烦闷的怪梦后,国王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犹如见到天神般地奉献供物和香品。国王不认为但以理是天神,他是对但以理所崇拜的 神给予崇高的敬仰和膜拜。国王知道但以理的智慧是来自万王之王,万神之神的主 神,祂是权能、智慧的根源。作者在此后以故事应有的架构和进展,描写国王对但以理的礼遇;赠送许多贵重的礼物,并提升他为巴比伦政治和宗教的领袖。但这些皆非作者宣扬的重点。作者在此段经文要表明的,是 神的权能、智慧,祂是万神之神,万王之王,万人皆当尊祂为圣,甚至异邦君王也当俯伏在这位万王之王,万神之神的仆人之脚下。这位权能和智慧的 神是控制历史的主宰,祂将审判不义的君王,拯救祂的子民,建立永恒的国度于这个世界。──《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