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忠贞殉道的故事 一1~六28
但以理书明显地分成两个部分:(一)一章至六章是以但以理和他的三位朋友为中心人物的故事集;(二)七章至十二章是记述但以理所看见的默示异象。在第一部分的六个故事里,作者强调虔诚的犹太人在异族统治下所表现的坚贞信仰和超然的智慧。几个故事皆表示异邦君王终能体认以色列的 神耶和华的权能和威严(三28,四34~37,六25~27)。这些故事所涉及的时期是从被掳初期至巴比伦的沦亡。它们属于东方宫廷的流传故事形式,富含神奇性和训诲的感染力。这种故事的历史真实性很难考稽,或许是散居异邦的犹太人真实的遭遇,或是某些宗教家的文学撰着。这种故事不是要教授历史知识,而是要鼓励犹太人在危难中如何保持忠贞的信仰生活;因此,在故事中作者描述出以色列人敬虔忠贞的理想典范。本来这些故事原是流传于散居在国外的犹太团体中,但以理书的作者利用它们,刻意修改故事的人物和情节,来向他的同胞宣扬 神给人希望的信息。所以要了解这些故事最重要的原则,应是如何区别故事的外在架构,和故事所隐含的宗教信息。
总而言之,在主前第二世纪犹太人遭受安提阿哥四世的宗教迫害,但以理书的作者利用一些被掳时期的流传故事置放于默示异象(七章至十二章)之前,让其读者能洞悉这些故事和异象所隐含的真理,是和他们目前所遭受的逼迫有所关连。作者不关心历史或人物的真实性,但却甚为注重他们的象征意义。他只是利用这些故事来向当代的受苦同胞间接地传达他的宗教信息。这种文学可说是抗议暴政,鼓励同志的文学。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作者采取启示文学的表达方法来宣讲他所关怀的。
一 在异族统治下的犹大青年 一1~21
自耶路撒冷沦陷,南国犹大灭亡以后,以色列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被掳在巴比伦者,留居在犹大本土者,和散居在国外的犹大侨民(diaspora)。他们看见家破国亡,一切信仰的历史根据,诸如耶路撒冷圣城,圣殿,和大卫的宝座都被外国的侵略者所摧毁。他们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生活表现。有些人怀疑 神的存在或权能,以及过去历代先知的话语。他们觉得 神如果不是没有存在,便只是一位无能的神祇;祂的话语不足为信,也不值得他们去崇拜祂。因此,许多人宁愿相信异教神明,仿效外邦人的生活习俗。因为他们认为接受外邦人的宗教和文化,比敬拜耶和华,遵守祂的律法来得实际,且令人满足和充实。如此,他们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传统的文化习俗。
另外,有些人并非否认 神,却觉得 神不公平(参结十八;耶卅一29)。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违背信仰,冒犯 神,实不应该承受这种祖先犯罪所遭致的严厉审判。他们的自义和不平心理产生了义人受苦的神学问题。还有一些人认为 神的审判过于严重,他们觉得 神弃绝了他们,以致他们好像完全绝望(结卅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神在被掳之地和犹大本土选召祂的仆人(如以西结,耶利米)以援救他们的信仰危机,鼓励安慰这些被政治和宗教压迫下心灵破碎的百姓。如何渡过生活和信仰的危机,乃是每个时代先知所关切的问题。但以理书的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在异邦暴君迫害下的同胞,能够解除生活和信仰的危机。
虽然但以理书的成书时期定于主前第二世纪,但其资料所涉及的时代是从主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的沦陷到主前一六四年安提阿哥四世逝世之前。在这段时期里,没有任何资料可详细描写犹太人的历史;所有的数据源依据仅是现存的圣经、次经、伪经和一些传统的故事而已。可是,毫不置疑的是,这些亡国的民族,不论在外国或在异国统治下的本地人,当然会受到一些凌辱和迫害的遭遇(如以斯帖书的故事)。许多智慧和信仰的英雄故事便在这多灾多难的民族团体中流传起来,而且更传奇性地传承和复述。有些宗教家便负起安慰和鼓励百姓的责任,他们一方面致力于保持以色列的历史和传统,另方面他们也从历史分析来检讨民族悲苦的命运。他们希望 神能拯救他们归回乡井,重建国家和家园。
有些先知认为巴比伦是 神审判以色列的工具;可是但以理书的作者和大部分的犹太人,则认为巴比伦是敌对耶路撒冷的异邦代表。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不只是历史上耶路撒冷的征服者,同时也象征着反对圣城和耶和华的异邦君王。作者藉着但以理和他的友人,在巴比伦王宫中忠贞的信仰见证,向那些在希腊化政策下遭受迫害的同胞传达安慰的信息,使他们在危难的环境中,能持守忠贞的信仰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在宗教和异教文化的冲突下,所产生的挑战和危机,是宗教家所关怀的问题。作者确信在这种挑战下,唯有顺服 神才能蒙受祂的祝福,因祂喜悦这种敬虔忠贞的信仰表现。作者希望 神能赐给苦难中的同胞,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来面对险恶的生活挑战。同时,他更期盼 神能亲自干涉,早日赐给祂的子民自由和平安的生活。
第一章是但以理书的导言,它不但介绍了书中故事的背景、人物,和作者所关心的信仰问题,它更叙述书中的信仰英雄如何得到 神的恩赐,而能在异邦的政治圈中获得重要的地位。虽然他们处在充满挑战的环境里,他们却能保持以色列的宗教信仰和其独特的生活态度。他们不受权力和物质的诱惑而采取妥协的生活方式,因此 神赐给他们超然的智慧和荣耀。不但如此,这故事也表明一个重要的真理,就是面对苦难和挑战的信徒,不可以只是消极的反抗和沉默,因为有时苦难和挑战是使 神的子民去体会真实的信仰和见证 神的荣耀的时候。所以信徒应该互相团结起来而行动,因为信仰的行动才是真正的信仰见证。故事中的这些青年人面对挑战的态度是有原则的,有时拒绝,有时把握机会去合作,而在重要的情节或时刻,能有忠贞不妥协的表现。
1 导言 一1~7
这几节经文对于解释全书有很重要的地位。作者为要利用流传的故事间接地传达其宗教信息,刻意地标明故事的发生地点和时间。标明故事的发生时地,为要让不认识犹太传统故事的外邦人误认为那只是真实的古老故事。但犹太人却能洞悉故事所隐含的真义和启示价值,而不追究故事的历史准确性。这个导言显示着外国的政权,蓄意要破坏以色列的宗教和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外国的文化和物质诱惑使犹太人面临着信仰的危机。这段经文大约可分为1~2节和3~7节。
一1
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 主前六一二年(犹大王约西亚在位第廿八年),巴比伦和玛代的联军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王乌巴列二世(Asshur-Uballit II)便向西流亡到哈兰,希望得到埃及的援助,企图复兴国势。但于主前六一○年,巴比伦和玛代的联军又攻取了哈兰,亚述王率领其残余部队渡过幼发拉底河投靠埃及。主前六○九年,埃及王法老尼哥二世以帮助亚述复国的理由,率领军队经过巴勒斯丁去攻打迦基米施的巴比伦的军队。事实上,埃及是想重获叙利亚和巴勒斯丁的控制权。犹大王约西亚虽非巴比伦的盟友,但他甚愿亚述的灭亡,更不愿犹大再次沦为埃及控制下的殖民地。因此,当埃及军队在米吉多时,他带兵袭击埃及军队,藉以阻止埃及的企图。结果,埃及军队击败犹大的军队,约西亚王阵亡。全国上下为他悲恸不已。他死后,他的儿子约哈斯继位为犹大王。
后来,法老尼哥二世仍然带兵去攻打哈兰,结果失败了,他已无力挽救那摇摇欲坠的亚述。巴比伦已牢牢地控制了米所波达米亚。埃及便退而求其次地在巴勒斯丁稳固其地位。因此,他便在叙利亚的利比拉召见方登基三个月的约哈斯,并将约哈斯废除,且解送至埃及(王下廿三31~35;参耶廿二10~12)。法老尼哥指派约哈斯的兄弟以利亚敬为王,并改其名为约雅敬,使犹大向埃及臣服。
约雅敬的希伯来文原意为“耶和华(上主)举起来”。按照代上三15的记载,约雅敬是约西亚的第二儿子,是西底家的哥哥。约雅敬在廿五岁方被埃及法老尼哥二世指派为犹大王,在位期间共统治了犹大十一年。他的政权深受埃及的控制,每年必须向埃及缴纳庞大的贡物。当时百姓生活困难,社会极为不安定。但约雅敬不顾人民的生活疾苦,仍然挥霍成性地浪费国库,强迫劳役去兴建新的王宫。当时的先知耶利米曾严厉地指责,说他是个昏庸不尽责的君王。耶利米并宣告北方的灾祸(巴比伦)将使国家陷入极大的危机中(参耶廿二13~19)。
约雅敬在位第三年(主前六○五年),巴比伦在尼布甲尼撒领导下,在迦基米施和哈马两地大败埃及军队。本来他要乘胜追击继续进军,向西南推进,但因其父王尼布波拉撒的驾崩,使他不得不撤军回国去处理丧事和继承其父的政权。不久,当他处理丧事和继位之后,便领军进攻巴勒斯丁的非利士平原,攻陷了亚实基伦(参耶四十七5~7)。考古学家在埃及曾发现一封亚兰文的信件,描述巴比伦攻打沙仑平原的情形以及祈求埃及的救援等数据。这封信件可能是当时的求助信函。巴比伦既然控制了非利士平原。于是犹大便陷入极大的危机之中。为了国家的安危,约雅敬在翌年(主前六○三年)便背叛埃及转向效忠尼布甲尼撒,使其成为巴比伦的属国。
但是在主前六○一年,埃及国势渐强,约雅敬又再背叛巴比伦(王下廿四)。当时巴比伦因为忙于其他地区的事务并没有立即出兵来攻打犹大。二年后(主前五九八年)尼布甲尼撒率军南讨,大军直逼耶路撒冷,犹大王约雅敬突然死了,死因不详,也许是被人谋杀(耶廿二18~19)或畏罪自杀。他的儿子,十八岁的约雅斤,被人推立为王。他只统治了耶路撒冷三个月之久,终因向埃及求助落空,留守无望而向巴比伦投降。于是,王、母后、及一些高官贵族,社会上的名流和智者都被掳到巴比伦。而巴比伦也趁机掠夺了大批金银宝物。巴比伦指派约西亚第三个儿子,王叔西底家为耶路撒冷的统治者。
约雅敬的统治期间是主前六○九年至主前五九八年,所以“约雅敬在位第三年”即是主前六○六年。那时尼布甲尼撒只是巴比伦的王位继承人和远征军大元帅;他在主前六○四年父亲尼布波拉撒死后才继位为巴比伦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也可能是主前六○五年)巴比伦军队在尼布甲尼撒领导下在加基米施击败了埃及的军队。尼布甲尼撒带兵围困耶路撒冷是在主前五九八年。当巴比伦军队来到耶路撒冷时,约雅敬突然死亡。综合以上所提的历史,本章第一节的历史数据是错误的;作者实在不关心历史的准确性,他所引用的历史附注只是为了所要述说的故事有个历史的背景而已。
一2
主将 主的原文实在是adonai(我的主),而不是犹太人对 yahweh(“雅威”即“上主”)的尊敬读法。以色列人因为尊敬 神而不敢直呼祂的名(yahweh),所以在读经的时候,凡遇到这个字便改读为 adonai(我的主)。除了九9外,此字在本书不再出现。有些抄本将此字 adonai 改成 yahweh。现代中文译本将“主将……”改成“主准许……”是不应该的,因“主将……交在他手中”,是先知谕言常见的语法。
犹大王约雅敬 尼布甲尼撒所俘掳的犹大王不是约雅敬,而是他的儿子约雅斤。约雅敬在巴比伦围困耶路撒冷时突然死亡。俘掳了敌人的君王表示征服敌人的具体象征。
神殿中器皿的几分 较通顺达意的译文是:圣殿中的部分圣器。这是指耶路撒冷圣殿仪式用的金银圣器。圣殿不只是宗教仪式举行的场所,也是存放国家重要宝物和重要档案的地方。夺得国家神庙的器皿为战利品是战胜敌人最具体的象征。“几分”是圣殿中的部分圣器。
交付他手 手不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也表示力量。“脱离╳╳的手”表示拯救和自由;交付他手表示耶和华的审判。在战争中, 神将其子民或任何人交在敌人手中,表示敌人击败了以色列或其君王,使他们战败或成为敌人的俘虏。
他就把这器皿带到示拿地 这句经文,和合本和现代中文新译本均有不妥之处。原意为:而他将他们带到示拿地(他的神庙里),然后,他将这些圣器存放在神庙的宝库中。和合本译为这器皿似乎器皿是单数,又缺少了“俘虏”。现代新译本则在上半句只译“他把俘虏带到巴比伦的神庙去”,缺少了器皿,又将示拿地改为巴比伦。“他们”包括了尼布甲尼撒所掳获的俘虏和夺得的圣器与宝物。
示拿地 是上古时期,巴比伦和其周围地区的地名(参创十10,十一2)。作者不写为“巴比伦”而用示拿地是因为在创世记里,示拿地是巴别塔建立的地方,表示人类背叛 神的力量。
他神的庙里 巴比伦的国神应是彼勒·玛尔杜克(Bel of Marduk),是众神之王(参四8;赛四十六1;耶五十2)。玛尔杜克的神庙是在幼发拉底河岸的巴比伦城。有人以为尼布甲尼撒所掳获的是圣器和俘虏,而不可能将俘虏带进玛尔杜克的神庙。因此,他神的庙里应视为巴比伦地。因为在古时候,土地被视为神居住的地方,另外,有人以为他神的庙里是后期文士所加进的词语,若将这个词语删除,文意可较通顺。
放在他神的库中 古代的神殿不但是供奉神祇,举行仪式的地方,也是收藏神殿圣器和宝物的地方。当敌人攻陷城池时,神庙是他们搜刮宝物的地方,而神殿也是存放战利品的地方。古人认为将夺得的战利品存放于神庙是表示他们的神的权能和荣耀,也表示他们的胜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刻意提到这些崇拜希伯来的 神的圣器,被存放于巴比伦的神庙的宝库中。
从但一1~2,读者可以知道但以理书的作者并不关心历史的精确性。他大概取材自代下卅六5~8,而忽略了较重要的王下廿四至廿五的历史资料。他将但以理视为第一次(主前五九八年)的被掳者,而不是在耶路撒冷灭亡后的被掳者。作者将第一次被掳期视为六○六年是为要和耶利米书的七十年被掳期相合(耶廿九10)。这七十的数目对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因在本书的其他部分,他解释先知的预言七十个星期为七十个七。但这只是一种假定的说法。最重要的是作者将但以理置放在巴比伦被掳的背景里,也就是在一个信仰备受挑战的环境中。
一3
大监长亚施毗拿 学者对太监的名衔有些争论。希伯来文sarisim 是从亚述语 saresi 延伸而来。原意是君王的心腹,后来此字演变为王宫的仆从。这个希伯来文常被译为太监。但在波斯统治时期 sarisim 不一定要受阉割。因此,亚施毗拿不一定是太监;而这些以色列青年也不一定是太监。亚施毗拿是一个波斯的名字,其确切的字义不得而知。但这个名字可提示这个被作者利用的古老故事是在波斯统治时期的背景。
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贵冑 有人以为王的命令包含三类人物:以色列人,巴比伦王室子弟、和巴比伦的贵族子弟(这是根据七十士译本的提示)。但这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希伯来人的王室和贵族青年。从原文的意义来看,从以色列人和皇家的后裔和贵族挑选出来。宗室是指皇家的后代,王族的年轻子弟(参王下廿五25)。皇家子弟可能也包含君王的儿子。贵冑的原文是 partemin,是从波斯文借用的文字,在旧约中除此处外,只在斯一3和但六9出现两次。如此,本段经文不可能在波斯统治之前出现,应是在波斯统治以后才出现的文章。作者假定他的读者知道在耶路撒冷沦陷时,尼布甲尼撒曾将王室和贵族掳至巴比伦(王下廿四12)。
一4
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 王要选用的是年青力壮,英俊潇洒,更有聪明才智的青年俊彦。近东的君王喜欢看到其仆从是相貌英俊,令人喜爱的年轻人。藉着皇家刻意的训练和教养,使他们能担当重任,贡献其才智来效忠国家。年少没有残疾也在利廿一17~23和廿二18~25出现,形容献身为圣职的祭司和奉献为祭物的动物需要完全没有瑕疵和残疾。
通达各样的学问,知识聪明俱备 这些青年人应该是智慧超人,博学多能之辈,更是满有潜力可造之才。有人以为作者似乎喜欢引用一些同义词来强调某种观念或思想。因此,读者不必刻意地区别知识,智能,和才智等名词在观念上的内涵。
侍立在王宫里 从一5~19在王面前侍立意为在王宫服务。年轻的大卫曾受选召来侍候扫罗(撒上十六21);罗波安曾和其座前的长老和谋士共商国策(王上十二6,十8)。这些年轻人虽是才智超人,学问丰富,但他们还不能马上进宫服务,还须受三年的训练才能担当宫廷的职务。
迦勒底的文字言语 在但以理书迦勒底一词可能有两种意义。本来迦勒底人是属于南米索波达米亚一带讲亚兰语的居民。后来,他们逐渐壮大而控制两河流域的地区,于是便建立新巴比伦帝国。他们通常被称为迦勒底人。但在希腊帝国时代,迦勒底人是指那些江湖术士,相士和星象家。这些人不是巴比伦人,而是知识阶级,谋士或高位权威人士(但二2~5,四4,五7~11)。他们的语言不是巴比伦的楔形文字,而是智者专门的占卜学问和政治圈中的礼仪和术语。所以这里所指的文字语言实指外邦人的语言和文化。因此,外国人需要学习官方的语言和礼仪,才能在宫廷服务。奇怪的是,作者虽坚持犹太人的传统习俗,却提到犹大青年学习异邦文化的事,而不觉得矛盾。或许他只希望要表现犹太宗教文化的智慧远超过异邦人的智慧。
一5
王派定将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饮的酒,每日赐他们一分 这些青年被选召进宫受训,被安排住在王宫的训练营地。他们更得御赐的伙食和美酒,为要使他们有健康的身体来接受训练。作者利用杂有波斯语源的希伯来语来记述这些青年人每日可享有的佳肴美酒。读者不必刻意去探求他们的食物和美酒是否和国王所食用的相同,更不必强调他们和国王共桌同食(参王下廿五28~30)。每日赐他们一分意为他们每日每餐应得的伙食和美酒。在这故事中,宫廷的食物和美酒象征异邦不洁的食物,那是犹太人的律法所禁止食用的。
养他们三年 国王以舒适的环境,美好的物质享受,使他们无忧无虑地受训练。三年之久,使他们得到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能够为王服务。
在王面前侍立 是这故事最引人注意的问题。这些以色列的青年居住在异邦外地,而且是在充满诱惑和偶像化的宫廷里生活。他们需要学习异邦的文化和知识,食用那些以色列律法认为不洁净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服侍异邦的君王。这些实际生存的现象实是所谓异教文化的意义所在。作者似乎没有发现在这故事中的矛盾所在;就是这些犹太青年对异教思想和生活方式所表现的暧昧态度。作者既然反对异教文化和生活习俗,为何又描述犹太青年参与异教的文化行动和接受异邦君王赐位封禄。或许,作者认为亡国受掳的犹太人的身不由己,或者是希望藉此表明异教智慧的无用,因此,使他不察觉故事所引起的困难问题。
一6
当作者叙明故事的背景和敌对以色列信仰的因素之后,他便引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在异族统治下所面对的信仰挑战。这些人物,除了但以理外,三个朋友的名字均出现于尼八4,十2、23。他们各有希伯来的名字和外国的名字。
犹大族的人 以色列的青年被选召进宫的可能不只这四个人,但故事的主要人物皆出自以色列领导支派的犹大族。拉比的传统和史家约瑟夫(Josephus Flavius, Antiquitics, x, 10)曾以为他们皆是西底家的皇家子弟。但这只是一种臆测而已。当然,许多被掳到巴比伦的王室和贵族该属犹大支派。有人以为他们四位朋友虽没有特殊的数目意义,但有可能与四个金属,四个时期,四种野兽的数目有关,或有某些程度上的象征意义。更因这犹大青年的名字曾出现在尼希米书,使人认为这些故事是真正发生在被掳时期的事实。
但以理 希伯来文原意为“神将审判”,或“神是审判者”。大卫的儿子(代上三1)和以斯拉时代的一位利未人(拉八2;尼十6)均具此名。在结十四14、20和廿八3,但以理是远古时代和约伯,挪亚齐名的英雄人物。这个名字曾在古老的闪族碑文出现。在拉斯珊拉(Ras Shamra)出土的主前第十四世纪的土版──阿卡的故事(A Tale of Aqhat)记载一个又智能又有公义的国王但尼理(Dnil),这字可发音为但以理(2 Aqhat, V: 7-8)。这个又公义又贤能的英雄人物甚为影响作者在本书所描绘的信仰英雄但以理。在本书的但以理是位信仰忠贞,智慧英勇且宁死不辱其信仰的英雄。因为他笃信以色列的 神,更是得异象的人和谜难的解释者。作者可能藉着这个名字,要向苦难的同胞宣扬 神的权能拯救,希望他们相信 神会眷顾他们,审判邪恶的敌人,更会使其子民享有自由平安的乐园生活。
哈拿尼雅 原文意为“上主是仁慈的”,这名字常在旧约其他的经文出现(尼十23)。希伯来人的名字常含有宗教信仰的因素或意义。
米沙利 原文意为“他(米沙利)能表明伊勒是甚么样的神(Who is what El is)”。摩西的表弟(出六22)和以斯拉的同代人物(尼八4)均叫米沙利。
亚撒利雅 这是旧约中常见的希伯来人名字,原文意为“耶和华要帮助”。在以斯拉的时代也有人名叫亚撒利雅(参尼十2)。除但以理外,这三个人的名字都出现在尼希米书,都是以斯拉同时代的人物。但作者没有详细介绍这些青年人的身分,因为他只是要强调他们的见证或信仰表现而已。在此,这些名字显著地表现希伯来宗教的色彩,可是后来他们被更改为富含异教神祇的名字。
一7
伯提沙撒 这是但以理的外国名字,原文意为“愿祂保护他的生命”,希望 Bel(彼勒)保护国王的生命。Belteshazzar 的Bel 是巴比伦的主神 Bel-Marduk(参四8)。尼布甲尼撒曾说但以理的新名是按照他的神的名来命名的。
沙得拉 这是哈拿尼雅的新名。Shadrach 意为“阿古(Aku月神)的命令”。哈拿尼雅的希伯来文意为“上主是仁慈的”,被改为“阿古的命令”。
米煞 这是米沙利的新名。Meshach 有“他和阿古相似”之意。米沙利的希伯来文意为“他和伊勒相似”。伊勒 EI 含有 神的名字Elohim 的成分。
亚伯尼哥 这是亚撒利雅的新名。Abed-nego 意为“尼波的仆人”。尼波(Nebo)是巴比伦主神玛尔杜克的儿子拿布(Nabu; 参赛四十六1)。
这四个以色列青年的名字本来含有以色列 神 El(神)或 -iah(耶力或上主)的复合字。他们的名字被改为与巴比伦的神明有关的名字。通常更改姓名的原因为要(一)表示新的身分;(二)记念某种事件;(三)对某人或神的尊敬;(四)展示征服者对附属国的君王控制或优越性;(五)有个较好呼叫的名,主人可改仆人的名字。虽然这四个人的改名理由不详,但这些新名含有敌对以色列信仰的因素。当然以色列人要在外国或在异族统治下的政权服务常有外国的名字(如所罗巴伯,塞巴撒,约瑟等)。但在这里,作者可能暗示在希腊化的影响下,许多富含希伯来宗教信仰的名字被改为外国名字。
一1~7
但以理第一章是全书的导言;而这段经文则是本章的导言,它对解释全书有重要的地位。作者为要利用以色列古老的传统故事间接地传达其宗教信息。他刻意地介绍故事的人物和故事的发生时地。虽然这些人是古时候的人物,而故事的历史背景也缺乏历史的准确性,但这种启示文学性的笔法能使不认识犹太传统故事的外邦人,误认为那只是古老的故事而已,没有任何时代的意义。然而,作者的同胞却能洞悉故事所隐含的真义和启示的价值,而不必追究人物的真实性和故事的历史准确性。
但以理书是一种启示文学,是作者的文学撰述(literary device),故其历史的准确性较不重要。因为它不是要传授历史知识而是要传达 神对时代所要启示的信息。因此,作者所记载的历史只是要让故事或异象有个历史背景。本章的历史背景大概是作者取自代下卅六5~8的数据,而忽略了较可靠的王下廿四~廿五的历史资料。
“约雅敬在位第三年”是主前六○六年。那时尼布甲尼撒只是继位王子和远征军大元帅。他在主前六○四年因父王驾崩后才登基为新巴比伦的帝王(耶廿五1)。在其登基的前一年(主前六○五年),他率领大军在迦基米施和埃及军大战,结果大获全胜。本章1至2节所记述的事件是迦基米施战后第八年。
约雅敬统治犹大国是从主前六○九年至五九八年,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在他统治期间,政策摇摆不定,有时亲近埃及,有时臣服于巴比伦。根据王下廿四的记载,约雅敬曾臣属于巴比伦三年之久,然后背叛巴比伦而遭致亲巴比伦人士的攻击。当尼布甲尼撒率军围攻耶路撒冷时,约雅敬突然死了。他的儿子约雅斤继位为王。在他登基为王后三个月,便不得不向巴比伦军队投降而被掳至巴比伦。作者将但以理视为主前五九七年第一次的被掳者,而不是主前五八六年犹大沦亡后的被掳者。他更将第一次的被掳期视为主前六○六年而不是主前五九七年,目的为要和先知耶利米的七十年被掳期的预言相合(耶廿九10)。最重要的是,作者将但以理及其朋友的故事置放于巴比伦的被掳背景中,也就是置身在一个生活和信仰受挑战的环境中。作者描述外国侵略者任意抢夺耶路撒冷圣殿的圣器宝物,且将其掠夺物存放在异教的神庙里。这种悲痛的历史事实暗指着安提阿哥四世的恣意抢夺圣殿宝物。同时这也可为第五章的故事留个重要的提示和背景。
作者甚至不关心被掳者之回归故土的问题,因那不是他要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他们不是被掳于巴比伦的以色列人,而是居住在犹大本土,遭受外邦统治和迫害的犹太人。从第3至第7节的经文显示出异邦敌对以色列宗教的势力,如何地威胁着真实的信仰和他们独特的文化。故事的外在意义显示尼布甲尼撒的殖民政策是一种分化政策。他将以色列的社会领导人物和一些才智怀艺之士掳至巴比伦;一方面可扣留他们,防止叛变,另一方面施以威迫利诱,为了要充分利用这些人才。因此,他提供一些足以让人羡慕的职位和优厚的物质享受之机会。他选择优秀且具有才智的以色列人,训练他们熟悉巴比伦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了某些政治目的,他更改以色列人那含有宗教意义的名字,使其名字改为含有巴比伦宗教意味的外国名字。从以上的论述可知,故事的真正主题不是在描述主前第六世纪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政策和被掳者所遭遇的生活危机。重要的是作者藉着主前第六世纪的故事来反映主前第二世纪西流古王安提阿哥四世在犹太社会所施行的政策以及犹太人所面对的信仰危机。
在异族统治下的社会,常可发现统治者的殖民政策与殖民地的文化和宗教冲突的现象。统治者为要控制殖民地的一切以及其权益,常提供一些令人迷惑的职位和物质享受来引诱本地人为其利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一些令人齿冷的投机分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迷失自己,甘心供人驱策,为虎作伥。在安提阿哥四世统治犹太人的时候,便有许多犹太青年为了迎合权势,谋求机遇而学习希腊的语言和文化;更有许多人更改名字且仿效希腊化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风尚。他们背弃传统的生活习俗,更随意弃绝 神的律法。这些现象显示着外国的文化和犹太的宗教文化相遇时所产生的危机。对犹太人而言,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危机,因它不但是一种文化渗透,也是一种自我认同的危机。许多人陷于这些诱惑,而丧失他们的志节和传统信仰。因此,在这种威迫利诱的殖民政策中,如何持守忠贞的信仰和生活是作者极其关心的问题。虽然有些人被迫而身不由己地担当某些职位,他们虽在某些程度下表现妥协合作;但若遇到重要情节却能表现不平凡的又忠贞又智慧的信仰见证。危机和苦难常常是信徒表现智慧,爱心,勇气和信仰来荣耀 神的机会。本章的故事即在暗示这些青年人如何在挑战的危机中,表现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来见证荣耀 神。
2 忠贞的犹大青年对异教文化的抗拒 一8~16
在上述导言之后,从一8~六8作者连续撰述在传统信仰与异教文化冲突中六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读者可看到但以理和其朋友在权威人物面前委婉地拒绝外邦人的生活方式(一8~14)。他们曾面对扔进火窑的威胁,却仍然坚决地拒绝向金像跪拜(三16~18)。但以理的智慧(第二章、第四章和第五章)象征希伯来人的 神的权能和公义;祂是历史的主宰,更是世人应当崇拜的真神。但以理面对被扔进狮子坑的生命危机,仍按照其传统的独特信仰习惯向 神祷告(六10~13)。本段经文可能涉及犹太教食物的禁例,也象征着异教文化习尚和犹太宗教文化的冲突。犹太人不该接受异教生活习尚来“玷污自己”,触犯传统的宗教条例。惟有持守传统的生活习俗者才能得到 神所赐予的智慧和福气。一8~11只看到但以理一个人,文法上也是以单数来表达,但从一3~7和一12~20被选召受训练的却不只是但以理一个人,至少还有其他三位朋友。因此,一8~11的单数表达可能是但以理代表其他的人和官方人士沟通的一种笔法。虽然有人以为这段经文是由二种不同的资料混合而成的,但这种主张不被大部分的解经者所接受。
一8
但以理却立志 前面已提到,但以理是代表其他的三位青年人。他们因为宗教和文化的立场决心不接受皇宫的伙食。这种立志有可能遭到审判的危险。
玷污自己 但以理和三位朋友立志不吃王膳,不饮王所赐的美酒。因为他们认为这种食物会玷污他们的圣洁生活。所以他们请求太监长容许他们免去享用这种皇宫的伙食,免致受到玷污。以色列人有严格的饮食条例,有些食物是律法严格禁止食用的(参利十一2~47);如不吃血或含血的食物(参申十二23~24),或者不可吃供拜外邦偶像的祭物(参林前十27~29)。虽然这些理由似乎是这些犹太人青年拒绝食用王膳的理由,但律法似乎没有禁止他们喝酒。当西流古王安提阿哥四世致力推广希腊化政策时,曾强迫犹太人去祭拜外邦的神明,和食用犹太律法所严禁之不清洁的食物(玛喀比传上卷一62~63)。这不只是吃的问题而已,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严重问题。因此,无可怀疑的,这些食物不但意味着异邦宗教的祭物,也象征着异邦权威者所提供的物质享受和生活方式(参玛喀比传上卷一47~48、62~63;多比传一10~11)。
一9
神使 表示 神仍然掌握一切;这是见证故事常见的词语。
太监长 (参一3)他不一定是太监,可能是有家室的官员(参创卅九1、7~20)。
眼前蒙恩惠,受怜悯 神使但以理得到官方的特准;祂让太监长亚施毗拿了解但以理的问题而能以谅解和同情的心去思考他们的请求。因为但以理的请求是基于他们的宗教原则。也许这些青年平时表现得到权威人士的赞赏(参约瑟的故事,以斯帖的故事)。恩惠和怜悯可能是同义词,表示较具权威人士对属下所给予的同情。这表示太监长考虑他们的请求而有准许其请求的可能性。
一10
我惧怕我主我王 虽然太监长能谅解和同情但以理,也很乐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他却犹豫不决而迟迟无法作出决定,因他惧伯不按规定行事会导致不良的结果。这种结果会使他被判疏忽职责的罪。他害怕国王看到这些青年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体态而怪罪于他。我主我王是指尼布甲尼撒。
已经派定 王已经命令之意。
倘若他见……怎么好呢 这是一种假定的说法,太监长认为假如这些青年人不按照规定享用皇宫的伙食,必定会有面黄肌瘦的不良健康的情形。这种情形一定会引起问题的。
你们就使我的头在王那里难保 如果但以理等的身体状况不好,太监长以为他们的虔诚,遵守律法的结果会使他招致杀身之祸。从下面一11~16可以知道太监长似乎没有准许他们的请求,所以但以理才对太监长所派来的管理员请求。
一11
但以理对太监长所派管理……的委办说 太监长亚施毗拿虽然谅解他们的问题,他却害怕会招致杀身之祸而拒绝他们的请求。但以理不气馁地转向管理他们的管理员请求,允许他们尝试。在这里,因有些译本的译文不同而引起对原来经文的问题。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持续但以理和太监长的对话;但希伯来文圣经则说但以理转向另外的官员请求。由第九节但以理似乎得到太监长的同情恩准,但后来却被他拒绝了。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可能修改原来的经文,使这段困难的经文读起来较为顺畅。
一12
求你试试仆人们十天 但以理和其朋友请求那管理员让他们试试不食皇宫的伙食,而只吃蔬菜和清水十天之久。多数学者认为十天不一定是确切的十天,而是一个大约的数目(参摩五3;创廿四55),这可能是数日或一段时期的意思。仆人是部属对长官谦卑的自我称呼。
一13
就照你所看的待仆人罢 但以理和其朋友以无比的信心请求管理员接受他们的要求而加以试验。虽然他们也不确知试验的结果将如何,却仍争取机会说服管理员准许他们去尝试。他们告诉管理员,如果试验的结果是他们的健康情形不如其他的人,那么,他们愿意接受管理员的任何处置。
一15
更加俊美肥胖 他们试验的结果是比所有吃皇宫食物的青年人更英俊,更健康。
一8~16
这些犹大青年虽然身不由己地被政府选召去受特殊的训练,使他们能为巴比伦王服务,就在三年的训练期间,他们必须学习异邦的文化和宫廷的仪式,更改他们那具有宗教涵义的名字。对这些训练方针和规定,他们都能在适度的妥协下表现合作的态度。可是,他们对于宫廷规定的伙食,提出他们的建议。皇宫的伙食虽是佳肴美酒,但这种食物却和他们的宗教律例互相抵触。另外,他们为要证明这种人人羡慕追求的丰衣美食并不能使人得到健康和智慧;惟有依靠上主,虽吃粗食和清水仍能获健康俊逸的身体和超然的智慧。所以他们请求主管员能接受他们的请求,不吃皇宫规定的膳食而只服食素菜和清水。作者没有提示这些青年人请求不吃规定的皇宫食物的理由。
主管官员怀疑这些犹大青年所提出的请求。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的提出折衷的办法;暂且让他们试一段时日,然后官员可视其试验的结果做明智的决定。管理员可能基于同情和怀疑的心态接受他们的请求,随其所求的去尝试。结果,这些青年的健康情形不但不比其他的青年差,反而,他们比其他的青年更健康俊美。试验的结果使管理员依照他们的请求,不必供给他们王宫的膳食,而改换供给素菜和白水。
当安提阿哥四世致力推行希腊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时,他一方面鼓励犹太人学习希腊的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希望犹太人背弃传统的信仰、律法,和其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希腊化的运动至少有几个目的:其一是表现异邦文化和宗教的优越性;其次是要摧毁殖民地的民族性和文化的认同感。另外,当权者希望藉此运动来整肃不满的异己分子,更可利用一些逢迎失节的投机分子。作者用但以理和其友人的故事来宣扬他所体认的信仰真理。虽然犹太人被迫去服侍强权者或担任某种公职事务,可以有适度的妥协;但若在异教文化和犹太传统信仰和文化冲突的重要情节上,他们应能智慧地持守传统的信仰生活。王膳和美酒不仅意味着异邦宗教的祭物,也象征着异邦权势者所提供的物质享受和异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忠诚的犹太人来说,这些食物不只是吃的问题,而是对他们的信仰、文化有严重威胁的问题。当时希腊文明的特色表现于(一)强权和英雄主义,(二)宗教和文化的优越感,和(三)奢侈靡烂的物质生活。本书作者认为这些是虚幻,错误又没有永恒的价值。他确信惟有 神才是健康、智慧和平安的根源。他希望他的同胞在充满诱惑的危机环境中,学习这些忠贞犹太青年的榜样,能够保持犹太宗教的信仰和独特的生活态度,坚守原则,不受诱惑和威胁而接受外族的宗教和生活习俗。在现实的境遇里,虽可能遭到挫折和迫害,但忠贞且有智慧的信仰的表现,定能蒙 神的祝福。诚如那些忠贞的犹太青年,不但蒙受 神的祝福显得强壮俊逸,更得 神的恩赐得着超然丰博的智慧。
当然有些人难以接受作者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忠实于信仰并不一定能使人得到世人所希望的祝福,有时反而遭受苦难和失败。但以理书的作者也清楚了解这种问题(参三18),但他仍秉持这种确信。他认为无论 神祝福与否,祂终究会喜悦祂的忠贞仆人的信仰表现,更重要的是,作者希望他的族人能以智慧和信仰的勇气来认清生命的意义,而唯有顺服 神的信仰生活才是获得智慧,平安和祝福的途径。
3 结语 一17~21
故事以 神赐给这四个坚持信仰的青年超然的智慧来结束。作者特别提到但以理蒙 神的特殊恩赐,能够解梦和异象。以色列的宗教比异邦的文化更能让人得到智慧和能力,而以色列人的智慧更是超越外邦人的智慧。创世记(四十一37~39)约瑟的故事和这故事有类似的地方;约瑟拥有 神赐给他的智慧和能力,终获当代的统治者的重用。
一17
各样的文字学问上 意指各样的学问和智慧。这些犹大青年必须学习各种文学和不同的知识。 神不但赐给他们健康俊美的身体,更赐给他们超然的智能和丰博的知识。在此,很难清楚指出是何种智能或何种知识,但是文字学问大概是巴比伦的文化礼仪以及神秘的星象和神话。
但以理人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 作者特别提到但以理能够明白各种的异象和梦兆。这种智慧是“如神的智慧”(五11)而有“圆梦,释谜语,解疑惑”(五12)的能力。这种突出人物的介绍为要使人有较深刻的印象,以便更能了解作者后来要叙述的故事。异象和梦兆皆属神秘的宗教现象;但以理不但有世上各样的学识,更能解释异象和梦兆等神秘的宗教现象。这种超然的属灵智慧是出自 神特别的恩赐。作者在此并没有提及但以理能够说预言,而只道出他能明白异象和梦兆,因为作者生存的时代,人们认为预言的灵感已止息了。而人们最高的智慧只表现于解说先知的预言和人们所得的异象和梦兆。作者也没有顾到在七章以后的默示异象,但以理似乎不能明白一切的异象和默示。
一18
豫定带进少年人来的日期满了 三年的训练已经完满结束,这些受训的青年都被带进王宫拜见国王。从这句词语,好像在这三年间,这些受训的青年人都没有见到国王的机会。
一19
王与他们谈论 王和所有的青年人见面谈话来测验他们。谈论可能不是平常会话式的谈话,而是测验式的考问。
面试的结果,国王只看中这四个犹大青年。也许是他们比其他的青年人更俊美,但更重要的是因他们比其他的人更具有智慧和能力。所以国王便留下他们,使他们成为他的谋士或臣属,在王宫伺候。可能还有其他的青年人被录用为王服务,但这不是作者所关心的。
一20
王考问他们一切事 后来国王再以不同的问题考问他们,竟然发现这四位犹大青年不但比其他的青年人更有智慧和能力,他们甚至比全国所有的智者、术士更有智慧和能力。
术士和用法术的 术士本是指在江湖上以魔术、法术,或其他的神秘技术为人解决疑难杂症的江湖术士。这种人通常能从自然的现象,人们的外貌或谈吐表现来猜断人们的未来命运。古时国王常常喜欢询问这类人物,企图预知本身和国家的重大事件的将来结果。从本书的几处经文(一21,二2~11),可知古时东方的宫廷生活中,这类宗教家和江湖方士,的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有的能玩弄魔术和数字,吞火吞剑,玩蛇驯兽以娱群众;有的也曾被王宫请去娱乐国王或宾客。杰出的智者和术士常被国王聘为随从参谋。
胜过十倍 作者以此节来做结语表示这些青年人的智慧和能力胜过异邦的智者和术士。十倍意为“很多”,而不是确指十的数目(参一14)。不论国王以任何问题考问他们,均能得到圆满的回答。
一21
古列元年 古列是波斯开国君王。他在主前五五○年继承他的父亲刚比西斯一世(Cambyses I)为玛代和安珊王。由于他的雄才大略,英明领导,使其国土逐渐扩大而成为大帝国,而于主前五三九年被尊称为古列“大帝”。严格来说,他在主前五三八年才建立波斯帝国。从本章第一节看出,但以理若是第一次被掳(主前五九七年,但按照但一1~3则是主前六○六年)至巴比伦的青年人,那么古列元年他应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了。有人以为但以理是在古列元年才逝世的。但本故事中的但以理并非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而是本书作者笔下引用古老的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罢了(参结十四14)。
一17~21
当时这些以色列的青年人,坚持他们简朴的生活而拒绝接受王宫的膳食,然而他们不但有健康俊美的外表体躯,且有 神赏赐超乎他人之智慧和能力。因此,他们得到异邦君王的赏识而被重用。他们的智慧和学识不但胜过同侪的青年人,更胜过全国一切的智者术士。作者特别提到但以理才貌超群,寿命特别长,虽历经三个王朝仍然健在。
其实,作者在这经文隐示两个目的。其一,他藉着这四个犹大青年在异国政坛上以适度的妥协态度仍然能表现不受物质的诱惑,而坚持犹太人简单的生活方式。虽然如此简单,亦能得到健康俊美的身体,更得自 神赐予超然的智慧。相同的,那些迎合权势,迷恋异邦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人,并不能得到智慧和俊逸的外貌。 神所赐的智慧远超过外邦人的智慧。所以,他鼓励他的同胞应坚持固有而独特的生活方式,排斥外国引进的生活流尚,如此便能得到 神的眷顾,而赐予平安和智慧。其二,作者特别提到但以理的超然智慧和长寿,为要使但以理能在以后的故事出现。──《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