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先知的代价(十一18-十二6)
这是一系列读起来像从耶利米之心灵日记中摘录的头一段经文。这使我们看见在信息后面那个人的内心光景。让我们先看一看这是属哪一种类的章节。它们并不是一个人在一本笔记簿中匆匆记下他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的文字。它们不是莎士比亚式的独白,那里的言辞显示暗示的梦想和内心的冲突。它们大部分都是祷告,祷词的诚实坦白往往令人惊异,那些绝非表达安静信靠和确定信心的祷词,而是困惑和对 神憎恨的倾吐。有时那些祷词由耶和华对先知说的一句话答复了,有时却没有答复。
这一段分为两部分:(1)十一章十八至廿三节,和(2)十二章一至六节,每一部分都包含先知的一篇祷告和从耶和华而来的答复。这两部分怎样配合在一起曾有极多的讨论。第一段假定耶利米知道他在亚拿突的亲属谋害他的阴谋,然而十二章六节暗示他并不知道。有些学者因此主张十二章一至六节应置于十一章十八至廿三节之前。不论我们怎样答复这个难题,两部分都论及在耶利米履行他的职任时,人们如何反对他,又告诉我们他如何响应。
(一)十一章十八至廿三节。这里显然是先知遭受到出其不意的反对。他描述自己彷佛‘像柔顺的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第19节)。你会发现在以赛亚书著名的篇章五十三章七节中,用了同样的话来描述耶和华之受苦仆人。这是许多叙述中,惟一的地方,表明耶利米的经验可能提供我们找出以赛亚书四十章及以下各章那幅仆人的图画。
然而同样的话往往可能指不同的事情。这句话在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七节用来描述那仆人怎样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而且一直保持缄默,接受他的命运,不作抗议。耶利米,正如我们将要看见的,面临反对并不缄默。严厉的抗议的话时常挂在他口上。‘柔顺的羊羔’这幅图画在这里用来表明出其不意临到耶利米的事。在他知道所发生的事情以先,他们已出来抓他了:‘我并不知道他们设计谋害我……’(第19节)。假如别人谋害他, 神会怎样呢?他以信心转向耶和华,以祂为公正的审判官,必定会作正确的裁判,祂察验人的肺腑心肠,而且能依赖祂宣告祂仆人无罪并阻挠那些控告他的人(第20节)。耶和华在廿一至廿三节的答复显出耶利米并未失去信任 神。他那些仇敌必定会受罚,必被那正要吞没全国的可怕命运追上。
然而,仍然有一件难解之事。耶利米为甚么应被他那些同乡当作是社会所唾弃的痲疯患者呢?为甚么‘亚拿突人’决心消灭他,不要他说预言呢?我们不知道。曾有多种猜测。线索也许在于这段经文紧接在耶利米衔命支持约的传讲这个事实之后。作为主前六二一年改革运动的部分,敬拜要集中于耶路撒冷的圣殿。所有地方上的圣坛,很容易变成迷信和败坏行为的中心,一律都要关闭。假定耶利米,这个显然已长大,大得已穿不下原来所穿长靴的乡下少年,出现于亚拿突,支持关闭那等于当地教堂的圣坛。凡是与教堂联会和重新调整事务有关系的人,都清楚知道关闭‘我们的教堂’之任何建议都会得到忿怒的响应。毫无疑问,耶利米对他的同胞在社会和宗教上败坏的厉害攻击已意味他是一个常常引起争论和不受欢迎的人物。也许他的同乡认为这种不受欢迎可能对于他们本身都会有所不利。他们将自己与耶利米的态度分清界限:不是说服他不传这样激烈而又无意义的话,就是要使他闭口无言。
(二)十二章一至六节。然而,信任 神,并非意味所有难题就得以解决。耶利米有难题。他把难题带到神圣的审判者那里,就是‘公义的’审判者面前,这是人能依赖祂作出公正裁决的审判者。这便是那难题:‘恶人的道路为何亨通呢?’(十二1)
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愈来愈使以色列中诚信的人困惑的问题;诗篇第七十三篇和约伯记可以证明。根据古以色列广泛地坚信的信念,一个你会在诗篇第一篇发现的信念,恶人不会顺利;只有义人才能扎根,并且成为一棵能结果子的树。但耶利米的经验──以及从那时起无数人的经验──指着相反的方向。他倾尽全力为服侍 神──这是 神清楚知道的(第3节)──而结果是被拒绝且遭受逼迫。然而那些弃绝并逼迫他,而且不注意 神之道的人,却顺利亨通。要求报仇,说他们倒应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乃是可理解的(第3节),但仍然未得到答案的是那顽强的问题:‘为何……为何在 神统管的世界上事情竟然有这样的结果?’我们若从未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我们便从未开始好好思想过。
然而,在人生中极常见的情形是:‘为何?’这个问题其实并非要求要有一个简明能满足理智的答案。它含有更加基本的需求:是呼求帮助。我怎样应付呢?在耶利米的情形,怎样面对恶毒和顺遂的敌对以及似属个人的失败,我怎能继续先知的使命呢?出现于五、六节的答复便是要满足这个难题。乍看起来它可能是一个奇怪的答案。耶和华对耶利米所说的,简言之是这样:放心……还有更糟的要来!你若发觉事情令人难受,那更难受的还在后头。你若在‘平安之地’(第5节),在空旷的乡间已经绊跌的话,‘在约但的丛林’,在约但河谷的热带丛林,旧约时代乃掠食的狮子栖息之地(四十九19),所以是危险的象征,将会发生何事呢?把在第五节开始的隐喻稍加改变,‘你若不能缓行一哩的路程,当参加马拉松赛跑时将会怎样呢?’耶利米似乎受到引诱,一早就要放弃了。
这答复虽然似乎像冷漠的慰藉,确实触及耶利米的心灵问题。它假定他能、他必须、他必定会甚至在前面风暴更加强烈的日子继续他先知的工作。在阳光照耀,一切都好时相信 神,那是容易的,但当风暴乌云集结而且道路难行时相信,那是信心的试验。耶利米受到的挑战是在愈来愈多困难之中仍要坚持,就是坚持 神呼召他时对他的应许:‘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这是耶和华说的’(一8)。有了这应许,耶利米的坚持就有意义了,尽管许多问题仍然未能解答,正如我们的情形一样。
万国之主(十二7-17)
从耶利米的难题我们现在转到 神的难题,因祂悲悼临到这个国家的蹂躏。这神圣的悲悼正好反映列王纪下廿四章一至二节所描述的那些事件。当时,因为约雅敬王背叛他的巴比伦霸王,结果由巴比伦人、亚兰人、摩押人,和亚扪人组成的那些专事抢夺的军队在犹太乡间到处劫掠。这悲悼的紧张状态在这开始的一节,就是在第七节中已强调了。 神说,这是‘我的殿宇’(我的百姓)、‘我心里所亲爱的’、‘我的产业’,但我不得不离开它,不得不把它撇弃、把它交在仇敌的手中。彷佛 神处在祂很愿意作与由于以色列民在祂面前大声反抗而逼使祂不得不那样作(第8节)这两种选择之间。公然反抗 神其后果就是毁灭。以色列已变成如‘斑点的食肉鸟’(译按:和合本作‘鸷鸟’)(第9节),受到其他食肉鸟的攻击;或者,如果我们仿照希腊文的译法则作:像在土狼洞穴上,兀鹰偛然飞下攫取残余的兽尸(新英文译本)。
要注意十和十一节‘荒凉’一词四重的出现。这只是一种暗淡的反映,尤其在十一节希伯来经文对那组成其意义为荒凉一词之字母双关说法,更突出暗淡的境况。外国的统治者(许多牧人)已把荒凉和蹂躏从这国的这一端延展至另一端。田地荒废无人照料,撒了种子,但唯一的收获是荆棘(第13节)。这是百姓所付的代价;而且也是 神要付的代价。在这悲悼的紧张状态中给我们指明:在未有加略的十字架以先,在 神的心中已有十字架的事实。
在七至十三节的悲悼中有三个主要角色,就是 神、 神子民,和作 神之毁灭代理的列国。在从第十四节开始这散文的一段中所讨论的便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它的教训集中于一个钥字,这个在一章十节 神对耶利米所发的吩咐中出现,就是‘拔出’或‘根除’这个字──请参第十四、十五,和十七节。
(一)别的国家可能是 神使用的代理者,但祂对于他们不存幻想。它们是‘恶邻’(第14节),是非常热衷于势力的异教徒。所以它们必定会依次地从他们的国土中被拔出来。但对这些‘恶邻’的态度并非全然是否定的。他们可以作选择──正如以色列常有选择一样。他们曾尝试引诱以色列离开忠于耶和华的道,但他们仍然可以成为以色列的一部分,被‘建立在我百姓中间’(第16节),假定他们肯委身敬拜以色列之 神,彷佛被欢迎进入 神的大家庭中一样。这种归正的另一选择是他们会被完全拔出而且没有将来。
(二)至于 神的百姓,犹大,她期望有一日会从即将被放逐出去之地被‘拔出’。将会有复兴的一日。在耶利米书中有许多章节论到这个国家经历苦难的火炼之后有这种复国的一天(例如,十六14-15;廿三1-4)。
所以,这段简短的章节使我们联想到那些在圣经的思想中有持久重要性的真理。正因为 神的本性在旧约里面再三地用‘坚定之爱’(hesed;请参二2)和怜悯来描述,在悲剧之中并在悲剧以外必定还有希望。 神末了的话从来不是‘不’;甚至对那些我们太容易指为祂的仇敌之人也不说‘不’。虽然以色列人的信心往往在狭窄的国家主义范围内活动,却有一些坚持更广远象的人,这一种远象把万国都包括在希望之中(请参赛二2-4;创十二1-3)。说这话比面对那往往损伤我们远象的狭窄心胸更容易。――《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