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人的光(Ⅰ)(四十二1-13)
穷乏人的困境是以赛亚书重要主题之一,引进于第一章中,并出现于全书的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学习行善,寻求公平,
解救受欺压的,
给孤儿伸巿,
为寡妇辨屈。(赛一17;参十一1-9,廿六6,卅五5-6,六十一1-2)
本段的第一与第二部分包括了两个极好的例子:耶和华仆人的使命是‘在地上设立公理’(1-4节),并要‘作外邦人的光’(5-9节)。正如在第十一章中,绵羊、羊羔与小孩子都会在新纪元中获得保护,免于豺狼与豹子的暴虐,同样,仆人会特别善待穷人──虽然他们如‘压伤的芦苇’般脆弱,没有一点的盼望;又像摇曳不定的灯火,其灯芯几乎烧尽(3节)。他会‘开瞎子的眼’,‘领被囚的出牢狱’(7节,参卅五5-6,六十一1-2)。此仆人究竟是谁,与其工作相比,显得并不太重要,正如构成本文第三部分(10节及下文)的优美的赞美与感恩诗所示。 神的心意,是要将好消息带给穷人,医治伤心的人(六十一1-2,引用于路四),而这是普世欢腾的原因(10节):
向耶和华唱新歌,
从地极赞美他。
第一个先知信息(1-4节)使人1想起第十一章的弥赛亚语言,以及一些‘皇室诗篇’,例如诗二、四十五、七十二、八十九、一一○与一三二篇。此仆人乃 神‘所拣选的’(诗八十九3;另参代上廿八5),是他们所喜悦的(可一11)。 神的‘灵’会住在他身上,第十一章解释其意义:‘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十一2);‘以公义审判贫穷人……’(十一4;参诗七十二1-4)。
本段经文通常是与其他三段称为‘仆人之诗’的经文一起来看(四十九1-6,五十3-9,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这四段经文特别被认为是‘弥赛亚式’的作品。第四十二章一至四节马上就会引介这位特别的仆人,他以后的生活故事将会记述在三篇接续的诗歌中。虽然以后这些经文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而它所呈现的上下文的要点却是不容忽视。自第四十一章以来,并考虑到以后的经文,像四十四章廿八节与四十五章一至四节等,在作者和读者心中肯定会以古列作为 神将公义与救恩带给作者当时列邦的基本媒介。但在古列死了与葬了许久以后,犹太人与基督徒竟完全自然地将这样的语言,照样应用在那位能满足他们对弥赛亚的盼望的人身上(例太十二18-21;可一11)。
第二节通常的解释是:弥赛亚会是一位谦卑、温柔的人,而不是一位征服人的英雄;这样的解释可能受了一些常用经文的影响,如亚九章九节(太廿一5;约十二15),或赛五十三章七至九节。但其原来的意思大概是:‘在街上……没有人喧嚷或扬声’。换句话说,没有人在弥赛亚的国度里,会被发现在呼求帮助:每个人都得到安全与满足。启示录廿一章四节是相同的好例子。
第二个先知信息(5-9节)是以‘耶和华,祂如此说’的公式来作开始,此是常见‘耶和华如此说’的独特变体,它结合了某种形式的信条,精简地宣称相信 神是天地并其中所有之物的创造主,故此不忘掉在创造中两个最重要的元素:生命之气与人的灵(参王上十5作为‘灵’Spirit这个意思的解说,按:中文和合本译作‘神’)。先知信息原是由 神向祂的仆人说出,但这次其用语却教人想起像四十一章八至十节的经文,在那里仆人是指以色列。古代与现代一些释经家由此认为一至四节亦是指以色列,而不是弥赛亚。当然我们应该尝试维持一至四节与五至九节之间的连贯意义;同一位的耶和华,有着同一样的目标,‘必将公理传给外邦’(1节),或‘领被囚的出牢狱’(7节)。关于‘公义’(6节)参四十二章廿一节。
译作‘约’(中文和合本作“中保”)的词语(6节),相对较少见于以赛亚书,只在四十至五十五章出现了四次。其中两次在‘作众民的约’(四十二6,四十九8)的短语中。另外出现的两次(五十四10,五十五3)是用于列祖故事之中(例创十五),这使我们得到解释此词语在本文意义的关键。这表示一种神圣怜恤的行为: 神向亚伯拉罕与大卫的应许会伸延及其余的世界。‘众民’(6节)明显是指上一节所说地上的众人,而对此语其他转弯抹角的解释都是不需要的(如译作‘立约之民’、‘众民的异象’或‘众民的光’,参新英译本)。正如‘作外邦人的光’的夸张短句,这是重拾第二章的主题:‘训诲必出于锡安……’。‘坐黑暗的’(7节)亦使人想起九章一至七节的意象。
第十至十三节的诗歌是响应第九节的观念,把完全新发生的事陈明;另参四十三章十八至十九节,六十五章十七节与启示录廿一章一至二节。其写作的风格,像‘登基诗’中庆贺耶和华胜过空虚混沌的力量(例诗九十六,九十八);参四十一章廿一节及下文的释义。那些航海的(10节)(标准修订本作‘让大海怒啸’,按:中文吕振中译本作“澎湃如雷”,是源自诗九十六11与九十八7的校订翻译),正如约拿船上的水手(拿一14-16),与海岛及旷野的百姓(11节)一起敬拜耶和华。关于一些阿拉伯沙漠的传奇城市,如彭米拉(Palmyra)与彼特拉(Petra),可参廿一章十六节(参该注释──攻击不悔改犹大的预言)。
第十三节的战争意象暗指出埃及记十五章的‘海边之诗’,而其本身亦是仿效‘登基诗’。‘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出十五18;启廿二5)这话是祝贺 神战胜了原初的空虚混沌(诗九十三)、埃及人(出十五)、巴比伦人(赛四十七),或就此而言,死亡(赛廿五8)与撒但(启廿7-10)。
译作‘热心’一词(13节)是与九章七节、卅七章卅二节译为‘热心’的相同。正如六十三章十五至十六节,父 神以奇异、充满渴望的目光期待着(六十三15-16)。这是指向纯然的能量与动力,使 神的能力与一切相信者的能力,得以与假神及其敬拜者加以区分。先知呼吁我们加入此新出埃及的行旅,靠着 神的能力,这会带领我们经过现今的软弱(3节)与黑暗(7节)的困境,进入应许之地。
神是母亲(四十二14-25)
第四十二章的最后部分,焦点在于瞎眼(参上文6,7节)。先知重拾了第十至十三节之诗歌以前所讲信息的主题。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预言新纪元的来临。那时,瞎眼的将会看见亮光,沿着他们从来没有想象过的道路行走(14-17节)。第二部分则用以赛亚真诚的惯用语来解释瞎眼的意义(18-25节)。
先知信息是以 神作为母亲的惊人意象作开始,她在生产的痛苦中喘气、哮喘与喊叫。这是可以用来抗衡圣经中的 神绝大多数是男性意象的经文之一。申命记卅二章十八节是另外一例。正如 神的‘灵’(阴性名词)这美丽的形象,在创世记开首的时候(一2),像雀鸟一样盘旋在众水之上;与那在申命记结束时(卅二11), 神如鹰在其雏鹰之上搧展(标准修订本;与创世记一章二节所译相同);换言之这是出现在‘妥拉’(律法)的开首与结尾。与此相连,我们亦应记得按照创世记一章廿七节所说, 神同样‘照着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在以赛亚书四十二章,正如罗马书八章廿二节,显示新纪元的诞生是痛苦的,特别对于那位生产者来说。在希伯来文中许多作‘慈爱’与‘怜悯’的词语,都是与‘子宫’一词有关,由此所包涵母爱的观念,也许颇具意义。正如我同僚的七岁小女孩曾告诉我:‘ 神是我们所有人的母亲与父亲。’
转变的痛苦与挣扎进一步被描写为使山岭荒废,草场枯干与使江河变为洲岛(15节)。但这却导致新的可能性:瞎子可以到他们从来未到过的地方,他们的黑暗会变为光明,崎岖的地方会为他们的安全而变为平直(16节)。正如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些机构愿意花费金钱为坐轮椅者起坡道,为伤残人士设计特别的通道;同样地, 神亦会关心其子民。
第十七节显示了悲剧性图画的另一面:天上的景象越发吸引,地狱的景象越发令人厌恶。请参阅我在上册关于廿五章六至十二节的注释──末世大筵席,及以后四十九章廿三与廿六节的释义──怀疑的锡安。
第二部分回答了谁是瞎子这个问题。先知在第十八节回想起第六章(9节)严厉的话:
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
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他清楚表示他是在想念自己的百姓,他们从来都是硬着心与不信的。耶和华的仆人以色列,看见却不领会;耳朵开通却不听见(20节)。
第十九节用了三个词语来形容 神的百姓。以色列虽然是眼瞎耳聋,但仍是耶和华的仆人,是蒙拣选而不被弃绝的(四十一8-9)。他仍是‘我差遣的使者’(即希伯来文玛拉基malachi之意),像玛拉基(玛三1)与以赛亚自己(六8-9)一样,他带着作‘外邦人的光’(四十二6)的信息,被差往世界。在六章九节及其下文,先知被差派,是带着审判的信息往其百姓那里去;现在,他所带的却是盼望的信息。最后一个词语,译为‘那奉献于我的’(标准修订本),其实是个专有名词(米书兰,Meshullam),较常见于历代志开首的家谱中,它是大卫王朝所罗巴伯的儿子的名字(代上三19),也是祭司撒督儿子的名字(代上九11)。其基本意义大概是‘聘用’或‘差遣’(新英译本)。基于它在词源上明显地与‘沙龙’(shalom,平安)一词的相通,此词亦被解作‘那位被赐与平安之约的’;虽然这在神学上十分吸引,但却是不大可能的解释。另外一种说法是‘那位 神为他付上赎价的’,暗指一些如四十章二节与四十三章三节的经文。
第廿一至廿五节提供了历史的叙述,解释百姓如何来到他们现今的困境中。 神拣选了他们,并在西乃山将祂的律法‘妥拉’(Torah)赐给他们(21节)。但他们犯罪得罪祂,不遵守祂的律法(24节),这就是他们今天为甚么成了‘被抢被夺’(22节)的原因。 神使用战争与火惩罚他们,但他们却毫不介意(25节)。当然第廿五节的火教人想起主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被围困的事:
迦勒底人焚烧 神的殿,拆毁耶路撒冷的城墙,用火烧了城里的宫殿,毁坏了城里宝贵的器血。(代下卅六19;另参王下廿五9)
在耶利米哀歌中,我们读到较为神学性与诗意的语言(四11;参二3-5):
耶和华发怒成就他们定的,
倒出他的烈怒;
在锡安使火着起,
烧毁锡安的根基。
这些严峻的诗句,较像是第八世纪的先知信息,而不像他们现在的行文处境;它被其前后的盼望信息所软化,在时间上,惩罚已经过去,并且在第廿四节提及了悔改的迹象:‘我们所得罪的’。即使不信 神的尼尼微人,当他们悔改时仍得赦免(拿三10,四11),更何氻是 神的百姓!最重要的是,此种解释历史的方法,甚至像耶路撒冷的倾覆都被视为是 神计划的一部分;据此, 神掌管一切;所以没有任何理由会导致绝望。如果 神是爱我们,并像母亲一般为我们受痛苦,即使瞎子也有盼望。――《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