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第廿八章
字号:A | A

喝醉酒的祭司与先知(廿八1-13)

在廿八至卅三章中,我们从论列邦(十三至廿三章)与‘启示文学’(廿四至廿七章),回到了以赛亚预言的主流。这些预言的形式与内容,都大致上立刻显示出是追溯至主前八世纪,正如一至十二章的经文。在那里有许多‘祸哉’的预言(参五8);其中有些更是以特定的格式作引子。‘所以耶和华如此说……’或‘你们要听耶和华的话……’。这些信息很多都是针对酗酒、不义、欺诈、虚伪与其他社会罪恶。耶路撒冷受亚述的威胁,被埃及提供的军事援助所引诱,并且仍旧是先知斥责的主要对象。即使有希望,这仍是由安静和信靠 神,而不是靠马或靠马车,并且是藉着大卫的儿子的形式,在地上设立和平与公义的国度而达成。正如第一至十二章,这里有很多迹像显示,一些由主前第七至六世纪的诗人、先知、释经家、编辑等,都曾参与我们现时所有经文的编搜过程,但第八世纪以赛亚传统之原创者的风皮:其意象之生动,批判之深刻、信念之坚定,却是至终清晰可见。

第一章以布满脓疮与伤口的生病身体的形像,来引出以色列犯罪的主题。现在这一系列预言也是以同样厌恶的场景作开场:一场宾客酩酊大醉的筵席,摇摇晃晃,醉得不省人事,视觉与说话都失去常态,并且席上满了呕吐(7-8节),斥先知(9-10节)。这段信息可能原来是指发生在耶路撒冷的真实事件,甚至可能是在圣殿的节日场合,故才直接提及先知与祭司(7节)。但现在它是作为攻击耶路撒冷那些放荡不义的领袖(14节)的开端,并结合针对他们北方邻国的‘祸哉’预言(1-4节),这便提供了十分宏伟而合适的引言。正如我们先前看见,在先知文学与智慧文学中,酗酒是缺乏纪律与效率的典型例子,特别是在富裕的社会阶层中(例五11-12)。第一至四节所说的不单是指醉酒这么简单。

对‘以法莲的酒徒’(1-4节)的攻击,是属于一组较大的‘祸哉’预言,针对在耶路撒冷、撒玛利亚、伯特利与其他城市中的上层社会(例摩六章;赛五8-24)。同样这也可能真是由以赛亚在引致撒玛利亚于主前七二二至七二一年沦陷的年月中宣讲。但在目前的上下文中,这是在北国覆亡后,向耶路撒冷所说的话,于是便带有不同的意义:‘看看你那北方喝醉酒的亲属的遭遇!’‘以法莲……所夸的冠冕’是指撒玛利亚这美丽的城市,这是建在被禾场与葡萄园所环抱山谷的山岭上,但这也含有其他意思:正如当筵席结束时,醉酒宴乐者所戴的花环被掷下与践踏,撒玛利亚亦会很快地‘摔落于地’(2节)和‘被踏在脚下’(3节)。‘那荣美之花’──她的象牙皇宫(摩三15),华美的家俬(摩六4-7)与节期(摩五21-23),也将衰残。正如在树上初熟的无花果,撒玛利亚会在人一看到时,就被人贪婪地吞吃(4节)。‘大能大力者’(2节)是指亚述, 神怒气的棍(十5)──亚述的军队将横扫整个山谷,像泛滥‘直到颈项’(八7-8),或像雷电打落撒玛利亚的花朵,谷物与树木。

第五至六节描述了另一项荣耀的冠冕,这是不会被轻易失弃与踩在脚下,是将为 神子民重建公义、力量及他们一些先知的华美……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字。这个短篇的救恩信息肯定是从其他‘荣冠华冕’的信息相伴随的较晚之年期而来的,并且呼召我们去看见越过撒玛利亚的覆亡──事实上甚至越过耶路撒冷的毁灭(22节)──的一个新的开始。这就是‘余剩之民’所指的(参六13)。

先知以‘就这些人……’,愤怒地转来攻击‘犹大的居民’,特别是祭司与先知,正如他在五章七节所作的。新英译本在第七节找到一些有关这群酒徒更多的资料:他们昏醉得恍恍惚惚。不过其他的译本都将此当作先知不能正确地履行他们的职责(耶路撒冷译本作‘他们在异象中摇晃’),而祭司未能作出正确的宣告(‘审判’),就是有关祭祀礼教的纯洁及其他(例利十三27-28;太八1-4)。希西家之所以错误地决定与埃及结盟,一起反叛亚述帝国,无疑也是由于他的宫廷先知所教唆(参王上廿二章)。

先知于是以突出的想象力,引述了酒徒的话(9-10节):‘谁要听他的呢?他以为我们是手抱的婴孩吗?’事实上在他们现在的状态中,他们大概只能够明白一些单音节,由此便使他们的话带有反讽(ironic)的味道。旧一代的释经家常尽力去解释第十节莫名其妙的发音(参钦定本,标准修订本)。但因着本节在介乎于婴孩与异邦语言之间,这当然只是一些无意义的音节,模仿以赛亚荒谬可笑,喋喋不休的说话(这自然是他的反对者所见),同时也是挖苦讲话者的混淆与间断的说话;耶路撒冷译本干脆就译作:kavlakav, kav lakav, savlasav, sav lasav, zeer sham, zeer sham。新英译本则较缺乏想象力地意译为:‘刺耳的叫喊与沙哑的叫声。’

这个情景以不祥的审判的预言作结(11-13节)。 神将以陌生的异邦语言与祂的百姓讲话,而这不会像他们自己醉酒的祭司与先知无关痛痒的啰唆,费解与官腔的说话,这是亚述的语言,即他们的征服者的语言。先知用尖锐的称号‘这百姓’来严峻地批判他的同胞(例六9-10;八6,11,12)。耶和华可能说:‘这样才得安息……’(12节),这话无论是在发音与联想上都是十分美丽:参考‘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照着一切所应许的,赐平安给祂的民以色列人’(‘王上八56)以赛亚书卅二章十八节,著名的诗篇廿三篇(2节)与马太福音十一章廿九节,和其他例子,也请参考十一章十节的释义──万国的弥赛亚记号,但事实上他们却听见亚述嘈吵凶恶的声音(卅六4-10,13-20;卅七10-13)。此预言的结束以不少于五个动词来叙述耶路撒冷的覆亡。他们或许可侥幸逃脱主前七○一年的灾难(卅六至卅八章),但毁灭将在主前五八六年临到(王下廿五章)。在廿四章十七至十八节中累积的形像也有相同的效果,强调审判的终极性与必然性。

与死亡立约(廿八14-29)

先知现转向耶路撒冷的领袖;他称呼他们为‘亵慢的人’,此名词常见于箴言,例‘亵慢人煸惑通城,智慧人止息众怒’(廿九8)。此词的意思为无记律(箴十三1;十五12),狂妄(箴廿一24)在社会中制造破坏的人,特别是那些享有权柄高位的。‘亵慢’与酗酒的喧闹无不相似(箴廿一1),此处是指那些住在耶路撒冷的顽固与短视的行为,他们拒绝信心与公义的道路,激进(16节)于一些愚蠢的行径,因此必定会导致国家陷入灾难。

‘与死亡立约’及‘与阴间结盟’可能是指希西家与古实王特哈加之间的盟约(参卅七9;二十5;卅一1),这约终于招致西拿基立在主七○一年摧毁性地进攻犹大(卅六1)。在智慧文学的上下文中(在以色列历史中并没有太多这类的引喻),‘与死亡立约’一般是概括地描述任何最终会招致失败的计划,或是因为其邪恶,或是因为其愚拙,正如在箴言九章的结尾,那不幸的青年人被‘愚昧妇人’所诱惑,或被引诱随从恶人(箴一10-19)。这会是本段经文较象样的解释,而不是任何关于巫术或对不朽的追求。

‘涨溢横流的水灾’,原文可能是‘洪水的鞭子’(17-18节),亦同样可被解释为:在历史上指亚述的侵略(参八7-8);而对这些愚拙人自信能解决及抵受的问题与灾难,作一般的评论。先知运用‘反讽’的手法亦是十分明显(正如9节所示),他直接暴露他们的谎言与虚假(17节),而值得一提的是虚假的惩罚乃死亡(诗五6)

藉着‘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16-17节)引入的这简短与难忘的经文,开始是救恩的预言,论到传统以赛亚式的主题,锡安是‘公义之城,忠信之邑’(参一21-26),但结束却针对‘亵慢人’的审判预言。其效果是在审判之前,以信实与公义来中和亵慢人的虚假。‘试验过的石头’(参标准修订本)的希伯来文翻译引起了许多的讨论,新英译本是典型不按照传统的例子,作‘花冈石块’。传说上这词是作‘基石,基准’,于是便与下节的‘线铊’十分吻合;公义之城的准绳是真实,其产业是完美的,因为每块石头都是按着基石所切割。另外有些人则以为这是指整个房子所依靠的坚固基石或房角石。不论此图象所指为何,这石带着这种传说(三个希伯来字):‘信靠的人必不着急’(或‘动摇’,参新英译本)。正如七章九节一样,这里出现了一个文字游戏,因为在建筑的用语中,‘相信’一词的希伯来文可以含有具体的‘稳固’的意义,正如约伯记卅九章廿四节所示。

那么究竟‘稳固的石头’,或试金石是指甚么?正如箴言九章一节的七根智慧柱子,解经家以此来指一切他们认为是真理与公义的源头,因此有人认为这是指律法(二3),有的以此为智慧,圣殿或弥赛亚,‘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诗一一八22),却是被 神所拣选所宝贵的’(彼前二4)。当然在以赛亚书的处境中,这是指对 神的信心;‘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三十15;七9)。那些信赖谎言(15节),或倚靠人力(卅一1)的,会被除灭与淹没(17节);那些信靠 神与其公义的会站稳,这岂不是诗篇一二七篇首节的变奏吗?

剩下的五节预言(18-22节)是充满了毁灭与灾难的意象。首先,与埃及所立的约将变成灾难:亚述会像洪水一样横扫全地(参15节释义),没人可拯救犹大的城市(卅六1)。十九节把这预言应用于听众经历的不断发生的灾难上,这不单是指主前七○一年的事情:‘每早晨……白画黑夜’特别使人想起先知被死亡与毁灭的异象(例廿一1-10)紧抓着时,所经验到的‘惊悸’,这是带有‘信息’的作用(参9节),代表不间断的毁灭(例六1-12;五十4)。第二十节以一句箴言来补充这惊恐:像太短的床榻,根本没有松驰的余地;像太窄的毛毯,根本无法保护自己。

接着是两个有关以色列历史传说的引喻(21节)。首先是大卫战胜非利士人,当时耶和华‘冲破’他的敌人,‘如同水一般’(撒下五20)。毘拉心的意思就是‘冲破’。其次,是约书亚战胜耶路撒冷王基遍,当时‘耶和华从天上降下大冰雹在他们身上……打死他们’(见书十11),‘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国民向敌人报仇’(书十13)。但现在耶和华的敌人竟是犹太人,是他们要成大水的冰雹的牺牲者(17节)。 神如此对待祂自己的百姓,真是奇异(21节)!

这篇丰富的预言,最后的形像是囚犯的锁链(22节)。先知再次说及他自己得启示的经验(参19节):他知道 神已决定要毁灭全地──犹大与撒玛利亚及其‘亵慢’都已被捆起,像待宰的野兽,被置于屠杀者之中。

本章以比喻作结(23节以下),越过审判的恐怖(17-22节),看见事物必然发生的更好境界。首先是犁地的季节,当然犁地是生动地象征可怕的压迫的隐喻(诗一二九3)。但正如耙地一样,这不会永远继续下去(24节)。接着便开始播种的季节。这些经节的准确程度十分重要,因为农夫与 神的智慧是相应的。例如,请留心在廿五节的小茴香与大茴香一类的多产香草是随意撒种,而小麦、大麦与粗麦则是较为有秩序地按行列种,同样地当收割后,如何处理这些谷物的不同技术也被仔细描述:大茴香可以轻易地用一枝幼棒来分开嫩谷,小茴香用略粗的杖来打出种子,麦子是以马车辊过,或在打谷场打散。同样地‘打谷’亦隐喻折磨与压迫(例摩一3;四十一15),而比喻的要点是十分清晰。 神以其无比的智慧,像熟练的农夫,不会再使我们忍受无法承担的痛苦,祂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与软弱;不会施刑罚过于我们所能受的。像犁耕与打谷,痛苦将终归停止。用雪莱(P. B.Shelley, 1792, 1822)的诗作结:

‘先知的号角!哦,风啊,
若冬天来到,夏天还会多远呢?’――《每日研经丛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