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章廿四节
心骄气傲的人名叫亵慢;他行事狂妄,都出于骄傲。
廿四章九节
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恶;亵慢者为人所憎恶。
十四章六节
亵慢人寻智慧,却寻不着;聪明人易得知识。
十五章十二节
亵慢人不爱受责备;他也不就近智慧人。
廿六章十二节
你见自以为有智慧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十九章廿九节
刑罚是为亵慢人预备的;鞭打是为愚昧人的背预备的。
十九章廿五节
鞭打亵慢人,愚蒙人必长见识;责备明哲人,他就明白知识。
廿一章十一节
亵慢的人受刑罚,愚蒙的人就得智慧;智能人受训诲,便得知识。
廿九章八节
亵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众怒。
十三章十节
骄傲只启争竞;听劝言的,却有智慧。
廿二章十节
赶出亵慢人,争端就消除;纷争和羞辱也必止息。
(译按:上引以‘亵慢人’或‘亵慢’为主,其中亦涉及‘愚妄人’或‘愚妄’,其中除了廿四9以及廿六11之‘愚妄事’以外,中文本均作‘愚昧人’。)
亵慢人是愚妄人中最糟的一种。上引第一处言论触及他的脉搏:他的脉搏立即以骄傲和自大跳动起来。他是最自负而又最固执己见的愚妄人。从他最好的来说,他从不试图看看,更不要说尊重别人的观点。他总是对的,而别人总是错的。从他最坏的来说,他到处走来走去,脸上露出目空一切的鄙夷态度,对别人、对作为个人或群体生活所珍视并断定为有价值的东西,充分表明他的藐视。亵慢人的虚荣,作了量度万事的尺度,这种虚荣藉降低别人的地位而增长了。他对任何人或任何事从来没有肯定的话或好的话要说;他对于任何别人所说的,总是报以讥的评论和浇冷水的卑鄙的话。
智慧女士在一章二十至卅三节中,对亵慢人所作的呼吁说得很清楚。他对人类的看法及其努力的原动力,在于他任性的弃绝那立基于敬畏耶和华的智慧。没有甚么能避开他轻蔑的注视和嘲笑的评论,他特别喜欢贬低他所扬弃的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是这更黑暗的一面把亵慢人显示出来,无论他出现在诗篇或先知书中,(诗一1;一二三4;赛廿八14;廿九20;何七5)。因此他找到恶人和罪人为意气相投的同伴(诗一1)。与智慧人为伴,诚然令他厌烦,而且尽所能的要规避(十五12)。当然在这些辞语中他也看不见有这种人可以作伴。他既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他的同伴,因为他们是愚妄人,而且自欺,以为知道在哪里可找到真智慧,以对抗所调智慧人肤浅的智慧。亵慢人极可能勤勉地寻求他那种‘智慧’,而且精力充沛去促进那种智慧,但它基本上是空的(十四6)。因为他以他的虚荣作智慧的尺度,并违反常情以大胆的激进主义为乐,不外是一种自我的步态。那是使他这样难教的原因(见九7-12的注释──智慧女士与愚昧夫人)。大概哲人考虑到无望如愚妄人的例子时想到他,他毕竟不是像自以为有智慧的那个人的情形没有希望(廿六12)。亵慢人,全然与愚妄人一样,招致严厉的对待(十九29);不过他可能从中学不到甚么,倒是可供愚蒙人从中学习的精彩实物教材(十九25;廿一11)。
亵慢人的自大与难教,只可与他擅长挑拨争论和争端相配(廿九8;十三10;廿二10)。他挑起派系争吵,从不放过使任何争论火上加油的机会,使人七窍生氶。智慧人会承担使人和睦的角色(廿九8)。亵慢人过处,留下破坏处处,别人往往要费极大力量去修补。哲人清楚答案在何处:在他作出任何进一步的破坏以前,便把他赶出去。在严肃而又有理性的人群中,亵慢人是没有地位的(廿二10;廿四9)。
亵慢人除了被别人鄙视,并被别人从他们中间驱逐出去以外,还有更多为他准备着。智慧会为他的嘲弄最后讥诮他(一26), 神必亲自在他身上改变形势,因为‘祂讥诮那好讥诮的人’(三34)。――《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