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一百四十一篇
字号:A | A

第一百四十一篇(择交)

一、题目:求神保守心怀并避免恶人的阴谋

二、作者:大卫

三、大纲:

1、求主听祷告(一至二节)

2、求主保守言语心思(三至四节)

3、欢迎义人的管教(五至六节)

4、我们破碎如临墓旁但仰望神有倚靠(七至八节)

5、求主保护我脱离恶人的网罗〔九至十节〕

四、中心节

“主耶和华阿·我的眼目仰望你,我投靠你……。”(八节)

五、小引:

诗人的仇敌用各样的方法攻击他,用言语的阴谋来陷害他。诗人为要保守自己免受欺骗,就求主保守他的心,不偏向邪恶,与作孽的人同行恶事。恶人用油滑的舌头引诱人,比当面来的攻击更凶恶。无论仇敌用何方法进行陷害,唯一得胜的妙法就是仰望耶和华并投靠他。

本篇中的祷告,是诗人用全身各体向神祷告。请注意以下各样的工夫:

1、我的声音(一节)

2、我举手祈求(二节)

3、我的嘴(禁止日不轻易许愿)(三节)

4、不叫我的心偏向邪恶(四节)

5、我的头不躲闪(五节)

6、我的眼目仰望你(八节)

六、详解:

第一至二节“耶和华阿,我曾求告你;求你快快临到我这里;我求告你的时候,愿你留心听我的声音。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愿我举手祈求,如献晚祭。”祈祷是耗费心力的重要工作,做这样的工作,必须用智力、信心、思想、省察自己,存心谦卑。诗人祷告是开声向神呼求,叫神听得见他的祷告,如同香陈列在神面前,使他能闻到香味。香的制造必须依照神的规定选好材料,照规定的方法配合,压碎,做好香,然后才能烧在神的面前。香的烟气上腾。香味可悦神的心意。诗人举手如献晚祭,表示他的祷告与动作相配合,不是单单口头上的作用,他肯献上金钱、生命、祭牲来表示自己甘心献给主,这样祷告,必能感动父神的心。这真是心手一致祷告。

第三至四节“耶和华阿,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求你不叫我的心,偏向邪恶,以致我和作孽人同行恶事;也不叫我吃他们的美食。”口舌和心怀这两样东西,都是人不能自约的。诗人知道无法约束自己的心,不能管理自己的舌头,所以才求主帮助他,禁止嘴唇,并保守他的心不偏向邪恶。所罗门说:“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义人的舌,乃似高银;恶人的心,所值无几。义人的口教养多人”(箴言十章十九至廿一节)。最重要的还是心绪,因口中的言语是从心中的意念发出来的。尽心尽性尽力爱主的人,就不用怕口吐恶言了。主耶稣说:“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马太福音十二章卅四节)。又说:“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马太福音十二章卅七节)。与恶人同乐,吃恶人的美食,就难免口中说他们所爱听的话·不知不觉地说了不该说的话;既说了不当说的话,就容易和作孽的人同行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和恶人同流合污。义人若求主保守自己,就不应与恶人亲近,免得‘近墨者黑。’

第五至六节“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头上的膏油;我的头不要躲闪。正在他们行恶的时候,我仍要祈祷。他们的审判官,被扔在崖下,众人要听我的话,因为这话甘甜。”有一对夫妇,一个时期很热心参加某处一间宣道会的礼拜。有一天,他们很坦白的向牧师说:‘我们决定以后不再到这里来做礼拜了,因为你所讲的道给我们立的标准太高了,我们达不到。’这就是说,他们不愿意受义人的击打,宁愿躲开主管教的杖,也不肯离开自己的恶,行走光明的大道。追求圣洁的人,是不怕神爱心的管教。诗人说:“你使我受苦,是以诚实待我”(诗篇七十五节)。又说:”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诗篇六十七节)。恶人终必失败,他们的领袖如同扫罗死在战场上,到了那时,众人就要以神的话语为甘甜了。大卫学会了耐心等候耶和华的判断,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他的。

第七至八节“我们的骨头,散在墓旁,好像人耕田,创地的土块。主耶和华阿,我的眼目仰望你;我投靠你,求你不要将我撇得孤苦。”义人到这样的地步,以人的看法是没有指望了,但是人的尽头就是神的起头,主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正是这样。两个门徒在往以马忤斯的路上,谈话的时候说,他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这位已经死了的耶稣,殊不知正与他们谈话的,就是这位死而复活的耶稣。信徒阿,不要灰心,因为“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他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罗马书四章十七至十八节)。仰望神吧!仰望耶和华的必不孤单。

第九至十节“求你保护我脱离恶人为我设的网罗,和作孽之人的圈套。愿恶人落在自己的网里;我却得以逃脱。”义人不怕面对敌人,他所怕的是恶人的网罗和圈套,落在这种危检中,不单是需要勇敢,更必须靠主的智慧、仰望他的慈爱。在灵性作战中。当知道恶人所作的恶,其中包含着报应。他们暗设网罗,就自己落在其中(参诗篇卅五篇八节)。恶人拿刀杀害别人的时候,“他们的刀,必刺入自己的心”(诗篇卅七篇十五节)。他们口吐恶言,要害别人,但是他们必“被自己的舌头所害”(诗篇六十四篇八节)。但义人必要得以逃脱。义人若明白这定律,就当平安无虑的仰望神。

── 包忠杰《诗篇批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