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廿四篇
字号:A | A

第二十四篇(迎驾)

一、题目:凯旋。

二、作者:大卫。

三、大纲:

1、全世界属神(一至二节)

2、谁能登耶和华的山(三至六节)

3、耶和华为王进来(七至十节)

四、中心节:

“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四节)

五、小引:

当大卫将约柜从俄别以东家中带至锡安本城的时候,大卫心中非常高兴。许多解经家认为此篇就是在他快乐地迎接神约柜的时候作的。当约柜仍在俄别以东家中的时候,神就因此给俄别以东很多福气。现在大卫因为诚心地悔改了,所以满心盼望神也照样赐福给他。约柜在何处,何处就代表神的住所。大卫欢迎约柜也正是欢迎神自己,从此锡安正式成为神的城了。“因为耶和华选了锡安,愿意当作自己的居所”(诗篇一百三十二篇十三节)。本篇预表主耶稣和廿二、廿三篇是有连接关系的。廿二篇是预表主耶稣受苦,是过去的事。廿三篇预表主耶稣现在亲自作信徒的好牧人。廿四篇是预表主耶稣将来作圣徒荣耀的王。本篇的作法,是便于唱和的。

六、详解:

第一节“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全世界因为是神手所造的,所以属他(查约翰一章三节)。以色列以为神只是他们的神,也以为只有圣地是属耶和华的。不,他们错误了。因为全宇宙都属于神,世界决不是属于人的,因为人在世界上只是寄居,没有永久性的。只有耶和华是永久的地主,人是暂时租居者罢了。再者,为什么全宇宙是属于神呢?因为全宇宙是靠他存在的,只有他权能的命令,才能托住万有(查希伯来一章三节)。还有,因为全世界的统治权都操在他的手中。“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原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门”(罗马书十一章三十六节)。或有人说现在主的权能还没有实现,“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希伯来二章八节)。所以有许多人藐视神及他的受膏者,虽然如此,但不久“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神的受膏者,“必用铁杖打破他们,”“到那时万膝必向他跪拜,万口必向他承认”(罗马书十四章十一节)。凡“住在其间的”既然都属耶和华,各样民族决不可彼此轻视,在神的眼中他们都是一样的宝贵。世人都是一样有罪,都必须靠主耶稣的血得救,现在“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罗马人书十章十二节)。

第二节“他把地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神“将地立在根基上,使他永不动摇”(一百零四篇五节)。神造世界的时候吩咐“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创世记一章九、十节)。这世界是建立在海上,所以它的根基是何等不坚固,只有靠主的命令托住才得存在。“现在的天地还是凭着那命存留,直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彼得后书三章七节)。信徒们乃像当日的亚伯拉罕等着那永久有根基的城,“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丽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希伯来十一章十六节)。但只愿眼前的人,正如在海洋中造房一样,没有根基。而我们有将来希望的人,却蒙着神的恩惠,将房屋建造在盘石上了,我们所有的希望是靠着永不更改的神,是靠着永久信实的主。

第三节“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人要朝见神,必须走上坡的路。当人爬上高山和神接近,就必看见神的荣耀。主耶稣要叫接近他的三个门徒见他的荣耀,就带他们上了一座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象。我们今日就是已经作了主耶稣忠诚的信徒,但还是要走那艰难的山路。使徒保罗自述登耶和华的山的经过如此说:“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狱,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每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碱,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碱,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林后十一章廿四节至廿七节)。走天路的基督徒免不了要遭遇多少痛苦,但是此路虽然如此艰险,你若问过来人,此路如此辛苦,有攀登的价值吗?他们必回答:“一见主的荣面,途中的一切痛苦都忘记了。”登耶和华的山就是想与神亲近的意思,要如此与神亲近,是必须付出代价的。这代价不仅是肉体上受些苦,更要紧的是心灵中要克己谦卑,“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二十四篇十八节)。“因为在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要使谦卑人的灵苏醒,也使痛悔人的心苏醒”(以赛亚五十七章十五节)。

第四节“就是手洁心情,不向虚妄,起誓不怀诡诈的人。”彼拉多审判主耶稣的时候,要表示自己无罪,就在众人面前拿水洗手。但他虽然如此行,也决不能从他心中洗去钉主耶稣之罪。所以有了洁净的手还不够,在神面前清心是最要紧的。现在教会中有许多信徒只顾表面的洁净,内心没有清洁,这样的人到见主面时必要蒙羞。神观察我们不是只看看表面清洁否,乃是要看我们内心的目的和动机,神当日要找一位合他的心意的人做王,管理以色列人,于是他找到了大卫,因为他心中没有诡诈。主耶稣斥责法利赛人因为他只顾表面伪善。所以对他们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马太廿三章廿五节)。但清心是怎样得到的呢?就是因着信靠主耶稣流血的功劳。经上有话说:“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使徒行十五章九节)。人若得着主那超然奇妙的洁净后,就得到了大福气了。因为八福中有一个是特别为着清心的人说的。那就是:“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五章八节)。清心既有如此美好的结果,所以人人都当追求它。这世界就是本仁约翰所称为的“虚华市”。所罗门在传道书中说,天下的事都是“虚空的虚空”,在今世追求的人,正是心“向虚妄”的人,他们眼中没有神。所以他们一生追求的结果,还是捕风。“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道书一章十四节)。“不向虚妄”的心,何等善良。“起誓不怀诡诈”是言语上诚实的表现,心中敬畏神,就不会怀诡诈了。此节中将朝见神的四个条件列出。(一)不作恶事,即是“手洁。”(二)没有恶念,即是“心清。”(三)实行为人的本份,即是“不向虚妄。”(四)记着向神所起誓言,即是“起誓不怀诡诈。”既然如此,谁还能登耶和华的山呢?人类中能找出一位这样的人么?我们可用主耶稣的话老实地回答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翰三章十三节)。那么人类既没有适合这条件的人去登耶和华的山,还有什么希望呢?但感谢神,主耶稣成就了这一切的条件,他也欢迎一切靠他并藉他的功劳,登到那圣所。“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二章八、九节)。

第五节“他必蒙耶和华赐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义。”——此节虽然列于旧约中,但其中的教义乃在新约中才园满启示给人的。这教义就是因信称义的道理。人自己靠祭祀或靠自己的功劳所得的义,在神眼前“都像污秽的衣服”,只有因神儿子的血所白白送给人的义,才蒙神的喜悦,这就是“蒙救他的神使他成义”的意思,神所要的义除了耶稣以外是找不着的。约伯说:“在他眼前,天也不洁净”(约伯记十五章十五节)。“在神前,月亮也无光,星宿也不清洁,何况如虫的人,如蛆的世人呢?”(约伯记廿五章五、六节)    故此,耶利米也说:“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利米书廿三章六节)。

第六节“这是寻求耶和华的族类,是寻求你面的雅各。”——称义的族类不是那些靠肉体作雅各子孙的人,乃是那些从心里寻求耶和华的人。这等人不是靠肉体生在神的家中,乃是他们内心被神的灵感化而得到的重生。如此,凡“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人,”乃是神所喜悦的。心中“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那些用功寻求耶和华的人,必蒙他的喜悦。得胜进入天庭的信徒们,便是那些已寻着并享受神福乐的人。

第七节“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主耶稣借着他的血胜过了罪恶、撒但,死权,地狱,并一切的仇敌,现在站在人的心门口,所以诗人呼唤说:“永久的门户,你们要被举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主耶稣虽然胜过了魔权,但他不勉强进入人心,因为人心内有一操权的王,那就是“自我。”当它为王的时候,主耶稣是无法进入的。人凭自己的愚拙问:“荣耀的王究竟是谁呢?”他们不知道这就是为他们舍命流血的“荣耀的王”主耶稣基督,主既然有天上地下的权柄,为什么不强入人心?唯一原因是他要人自动地把心门开放,让他进来,如此行的人,到了那时候,“荣耀的王”必给他开天门。当主耶稣降生的时候,众天使尚要拜他,何况在他得胜恶魔,返回天庭的时候,不当更加赞美他吗?这正是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以弗所四章八节)。又说:“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腓立比二章九、十节)。主耶稣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的时候,众人问说:“这是谁呢?”有人回答说:“是拿撒勒人耶稣。”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故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马太廿一章九节)。荣耀的王进入受咒诅的地上,耶路撒冷城已有这样的称颂,若进入那天上的耶路撒冷,当有何等的荣耀呢?想那日必定有千千万万的天使来迎接这位得胜的勇士。

第八节,九节和十节荣耀的王是谁呢?就是有力有能的耶和华,在战场上有能的耶和华。众城门啊,你们要抬起头来。永久的门户,你们要把头抬起。那荣耀的王将要进来。荣耀的王是谁呢?万军之耶和华,他是荣耀的王。”——主耶稣在世独自与恶魔奋斗,好像大卫单独向歌利亚作战一样,所以他是一位有力有能的将军,但到他再度降临的时候,将不如此了。那时他必和千万圣徒威严地降临人间,充满荣耀。就是“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临降的时候”(马太廿五章卅一节)。那时不再是拿撒勒马棚里寂静的景象的情形了,而是“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的情形了(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六节)。

── 包忠杰《诗篇批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