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篇 审判主打破沉默
这篇雄伟的诗,是想象神显现的光景,神在火与号角声中出现于锡安山,呼召世人到祂的审判台前来。不过,在众目都望向祂时,祂却定睛于以色列。全诗乃是向这批立约之民发言,首先对那些不用头脑的宗教人士说话,然后再向硬着心、假冒为善的人,要他们看清事实的真相。先知的话与此类似,而后来耶稣也不得不用这些话,向那忘了自己乃是与永生神相交的教会说话。
此篇的诸项特色,如:缅怀西乃山与神的约(1~5节)、引述十诫(7、18~20节),以及提到覆诵诫命、承认自己为立约之民(16节)等,综合起来给人的印象为,此诗的背景乃是记念与更新所立之约的典礼。见导论 Ⅲ,21页以下。
审判主出现(五十1~6)
大能者神耶和华(El Elohim Yahweh)── 是将两个通常称呼神的字放在一起,加上向以色列启示的特别名字 ── 这一连串头衔显出神的威严,很能配合本诗的内容:呼召全地所有的人,以及其中神的选民。起初所言乃在斥责外邦人,他们蒙召到锡安(其荣美未受审判波及;请将第2a节与哀二15为故乡的哀恸作一比较),在那里,有罪的人要在神耀眼的光芒与极大的能力中与祂相会(2、3节)。突然间 ── 因为第4节最后一个字出现转寰 ── 形势大变。那向神呼求的以色列239,却发现是自己在受审判。其余人类,并上天下地(1、4节),是蒙召来见证这场控诉(参,申三十19),而不是自己面对指控。审判必须“从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她所蒙的召并未被忽视:在第5节强调了三次,我信实之人(hsiday,和合:我的圣民)、约与祭物等字,令人想起出埃及记二十四3~8所记载的盛典。然而正因如此,她要交的账更严格,不能得豁免。阿摩司书三2以令人震惊的方式表达了同一点,路加福音十二48所记的比喻“多托谁,就向谁多要”,也在说明这一点。基督徒在享受“更美之约”(来七22,十22以下)时,亦当思考其所意味的更严格要求。
对宗教人士的坦白话(五十7~15)
我们旋即发现,这场审判景象不是要宣判,而是要说明真相,并促使罪人悔改。第8节以下的肯定之言240,比任何控诉更能显出不用头脑的宗教可责之处。以色列人自己把神画成怎样的漫画?是否祂是天上的“穷亲戚”,贪求于人,倚赖人,又苛责人?当祂一开始流露不满(7节),为何他们的补救方法总是在乎仪式,而不注重关系?第14、15节所暗示的状况,也同样发人深省:他们在遇难时祈祷、许愿,发达后却遗忘净尽。但暴露真相不仅是要他们认罪,乃是要带来医治。此段言论的开头(7节),提到过去所立的约(我的民……你的神),所用的字令人想起示马(Shema,意为“听”,“以色列阿,你要听……”,申六4、5)与十诫(Decalogue,申五6以下);此处陈明神是伟大的供应者(参11节,及太六26,十29)与拯救者(15节),祂所要的回应,即是衷心的感激与信任。这些便是祭物(参,来十三15),这种荣耀──不是外观的盛大,而是爱──才是祂最想得着的。
对假冒为善者的坦白话(五十16~21)
这些人不是异教徒,而是挂名的传统信徒,是把“作恶与敬拜”混淆不分的人(借用史密斯 G. A. Smith 对赛一13的翻译)。第7~15节那些机械式的敬虔人,需要知道神是个灵;而第16~21节这批硬心人物,则必须面对祂是有道德的神之事实。十诫的后半段成了此处的试金石。
16. 这一节很可能是指申命记三十一10以下的命令,要在大会中宣读律法。这类场合最壮观的场面之一,即是约西亚的更新立约(王下二十三1~3);然而在这承认律法的国家中,耶利米却终生受到迫害。他渴望有一新约(耶三十一31以下),是以心来立,不是单在口中,的确理所当然的。
17. 恨恶管教显然并非现代人才有的特色。接受管教是箴言中不断出现的主题(那里通常译为“训诲”,如:箴一7),可见其重要性;因为智慧是一种品格的质素,而品格的树立很不简单。新约也完全赞成这点。在本节中,管教与我的言语并列,显示它乃经由圣经训练思想和良心达成(如:提后三14~四5所记),而非以难事惩罚的结果(如:来十二3~11所记)。
18~20. 他们背得滚瓜烂熟(16节)的十诫,其中三诫如今被用来暴露人矫饰的背叛行为。第18节中那种友谊,绝非推心置腹之交,而是酒肉朋友,在此不用多加说明。新约将此种区分扩大说明,如:马可福音二15~17;路加福音十五章;哥林多前书五章。本节或许亦暗示一种假冒为善,即自己不主动插手,却间接坐享罪恶;这与19、20节所描绘的脱罪现象也相符。后者你坐着说(和合:你坐着毁谤)一语,NEB 的翻译也很有道理:“你不断在说”241。不过它可以是直译的意思,因以下对这人在各种环境中的举动,有不同的描写:站着敬拜(但16节,JB“站在那里”的译法只是一种假定,无论事实是否应当如此),与他的酒肉朋友干杯(18节),又随意对亲人大发议论(20节)。
21. 神保持沉默的可贵之处,在于可让我们表现自己──看出我们的本性来。本节的中间一行(可在神学范畴内作神学家的墓志铭,而对怀疑论者也适用)所言属实,这可由第3节神不得不急急打破沉默,得到证实(见该节脚注)。
临别吩咐(五十22、23)
这两组人领受吩咐的顺序是相反的。第22节显明神忿怒的两重特性:一方面不愿轻易发作,另一方面到了万不得已时,则无人能承担得起。第23节的路只是单纯指“一条路”,不是“祂的”或“我的”路;RV 小字的翻译,是按德里慈的看法:“……荣耀我,并准备了一条路,使我能向他显明神的救恩。”这译文相当可取。无论是采用这个翻译,或较常见的翻译(“那按正路而行的”),这句话都否定了我们能给神什么好处。“凡以感谢为祭的”(直译)一语,固然可以指实际的献祭牲,亦可指纯粹赞美的祭,如何西阿书十四2;希伯来书十三15。赐与 ── 救恩 ── 是由祂而出;我们只需存欢欣的感恩之情领受,并以祂所配得的顺服来尊崇祂。
239 第3节应为:“愿我们的神来,不要沉默!”(参 JB)。
240 实无理由将第8节变成问句(“我不会……发现错处吗?” NEB)。因第9节同样的结构显然是直述句。
241 D. W. Thomas, TRP, ad loc,提出希伯来文中以“坐”为“继续”的意思,创世记四十九24;利未记十二4、5;列王纪上二十二1。──《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