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1~11. 神的匠人
这两位巧匠的名字留存至今,是传统得到保存的极佳案例。“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和一章15节所载希伯来人收生婆的名字一样,形式都很古老,也没有包含耶和华这新名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两个名字似乎没理由伪作,因为两者都没在别处出现(出三十五的平行经文除外);所以它的真实性不值得怀疑。即使是大卫斯等不认为本段经文来自摩西的学者,也觉得有必要将他们鉴定为所罗门圣殿以前,制造大卫时代会幕的匠人(代上十五1)。所罗门圣殿的巧匠另有其人,传统亦保存了他的名字(王上七13)。
2. 我已经提他的名召他,表示为某个目的而作的特殊拣选,然而神所拣选的人却不一定知道蒙拣选的事实(赛四十五4)。比撒列的意思大概是“在伊勒的荫下”(参诗九十一1),“伊勒”(El)是摩西蒙神启示之前,以色列对神的常用称号之一。犹大支派。德莱维指出他和他祖先的名字(户珥、乌利、比撒列)都在历代志上二章20节犹大支派迦勒家族的族谱中出现(同名当然不一定同人)。亚何利亚伯(6节)似乎是比撒列的助手,起码在经文中他的地位较不显著,这也是古代的西闪族语的名字。德莱维从其他语言的文献中引述了好几个平行的例子。这名字的含义必然是“我的帐幕(避难所)是父神”(神将人藏于帐幕的概念,可见于诗二十七5)。海厄特认为这名特别贴切,因为亚何利亚伯是神帐幕的匠人。在旧约其他地方,类似的人名“阿何利巴玛”是个希未女子的名字(创三十六2),以西结则象征式地将犹大和以色列分别称为“阿荷利巴”、“阿荷拉”(结二十三4)。
3. 我也以我的灵充满了他。旧约时代初期所有的技巧、能力、和杰出之处,都直截了当地归功于“神的灵”,正确地视神为一切智慧的根源。旧约进一步的启示显明这灵为“圣”,在不否定以上真理的前提下,逐渐指出祂有道德和属灵上的属性。海厄特正确地将旧约中的圣灵称为“神发出的能力”。
三十一12~18. 安息日的记号
这个酷似利未记的段落,强调了安息日的重要性和时间(第七日,即星期六)。
13. 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证据。有关安息日的讨论,请参看十六23{\LinkToBook:TopicID=183,Name=十六1~36. 天上來的糧食},二十8,二十三12{\LinkToBook:TopicID=204,Name=二十三10~19. 禮儀的條例\cs16}的注释。本节又为安息日多加了一重意义:它是神和以色列之间的证据(和无酵饼一样;出十三9),提醒他们和神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对以色列来说,割礼是神和祖宗亚伯拉罕“立约的证据”(创十七11)。安息日和割礼一样,其他闪族地区似乎也有奉行(起码被视为不宜买卖的“凶日”);然而照我们所知,只有在以色列才有独特的宗教意义。将安息日命令加插于此的目的,可能是提醒他们,即使在建筑会幕之时,守安息日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海厄特)。
14. 必要把他治死。命令以绝对式沙漠法律的姿态出现。根据民数记十五章32~36节的记载,旷野流浪时,曾有一名以色列人为此处死。约翰福音五章16~18节亦提到基督几乎因这罪名被杀。至于被掳之前对安息日的奉行,我们所知不多(请参王下十一5;赛一13)。后世犹太人追溯被掳的原因,相信不守安息日是因素之一(尼十三17、18),因此,尼希米归回后严厉执行(尼十三19~22)。以色列人住在不守安息日的“外邦人”中间之时,这日无疑也和饮食的律法与割礼一样,有了作为识别记号的功用。到了马加比时代,安息日是信仰是否正统的试金石,有人甚至因此殉道(《马加比一书》二29~38)。在新约时期更成了难以担当的担子(可二23~27)。基督坚持出乎爱心和怜悯的行为,以及非做不可的事,安息日都可以作,摩西律法并不禁止。祂更(与当时正统神学相舛)指出安息日是为人而设,人不是为守安息日而造(可二27),又宣称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17. 第七日便安息舒畅。本节和二十章11节一样,都以神的“安息”为守安息日的理由。这是基督徒理解个中原则的关键。信徒凭信心休止“工作”(工作可了解为试图赚取救恩),进到属灵安息和内心的平安之中,这种平安只有自知已经蒙神悦纳称义之人才能享用(来四10)。基督徒的“主日”(启一10)和安息日并没有直接关联。主日是七日的第一日(林前十六2),是光和创造以及圣灵降临之日,也是每周记念基督复活,祂子民特此聚集敬拜的日子(徒二十7)。如今信徒一切的时间都已属神,并不限于七日之中的一日。
18. 两块法版,最好译作“两块作见证的版”。本节结束整个部分。这两块石版并非以上整套礼仪律法和指示的记载,也不是之前的约书。我们顶多只能一如上述,将之视作可能经过简略的“十言”(参二十四12注释)。神用指头写的。出埃及记八章19节用同样的喻象形容埃及的灾难,路加福音十一章20节则用以形容基督的事工(以上两段经文原文直译都是“神的指头”,和合本分别译作“神的手段”、“神的能力”)。这句话有力地肯定了神是来源和始因,我们不必拘泥字面的意思。──《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