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第六章
字号:A | A

开启封印

书卷的封印逐一开启的时候,历史便在约翰的眼前展露出来。

在我们研究这一部分经文的时候,必须紧记一个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它基本意思的事实。约翰在这一连串的异象中,预先看见了那引至 神黄金时代来临前末日的恐怖与审判的景象。

在我们未详细研究这部分内容之前,还有另一点是应该注意的。根据钦定本的记载,在这些异象的第一段中──六章一至八节,经文是依照其中一本古希腊文抄本的句式写出来的──那四活物说:‘你来你看!’(1,3,5,7节)。但在其它最佳的古手抄本,经文只是简单写着:‘你来!’标准修订本就是照着这个简单的字句翻译出来。这里并不是邀请约翰来和看;经文的中心意思是召唤那四匹马,和他们的骑士,逐一登上历史的舞台。

四匹马与马上的骑士(六1-8

在我们未详细解释这个异象之前,有两个重点是必须注意的。

我们知道这个异象的来源是出自撒迦利亚书六章一至八节。当时先知撒迦利亚看见四匹被放出去的马对那些曾迫害 神子民的国家,巴比伦和埃及等国在地上执行报复。‘这是天的四风,是从普天下的主面前出来的’(亚六5)。四匹马就是代表 神准备释放出来,在地上执行摧毁的工具。约翰并没有把全部相同的内容搬过来;但在他的构思中,马和骑马的人也就是担当 神报复审判的角色。

(二)我们必须把作者运用这些异象的注释方法加以阐释。这四匹马和四骑土是用来代表四种毁灭的力量;就是当末世来临之前, 神因着神圣的忿怒而差派他们铲除地上一切邪恶的力量。但是,在约翰的心中,这些力量反映出当时历史实际演变的事迹,因为整个世界似乎已经露出混乱,瓦解和充满恐怖的现象。这些马和骑士就是那具有破坏性和代表忿怒力量的化身;它们并不是代表历史上的任何人物。不过在约翰当时的历史演变中,他确实体验到那毁灭的征兆已经临近了。

我们采取的解释方法就是把每一匹马所代表的毁灭力量,给予一个定义;若果可能的话,看看约翰当时的历史环境;它们可能帮助我们阐释那将要来临的毁灭情况。我们还可以察验约翰笔下描写的概念,和其它论述末世异象的作者所用的资料是一致的,这些例子也是多次出现。

得胜的白马(六12

每当七个印中的一个印被撕破和开启的时候,一个新的恐怖现象随即降临大地。第一个恐怖场面是用一匹白马和马上的骑士绘画出来。他们代表甚么呢?有两个意见可以提供参考,其中的一个必定是错误的。

(一)有一说认为骑在白马上的人就是那得胜的基督本身。这是一些圣径注释者参详启示录十九章十一,十二节认为两者相似而得的结论。不错,在第十九章中那匹白马和骑马的人,是称为诚信与真实,而且又戴着许多冠冕,那人就是得胜的基督。然而启示录十九章用以描述那个冠冕的字是不相同的。

本段所用的字是Stephanos,就是指胜利者的冠冕;但启示录十九章是用diadema,就是指皇帝的冠冕。本段经文的内容是描写悲惨的事情陆续出现;若把一位得胜的基督放在里面,则有张冠李戴之嫌。故此我们肯定相信,本段的主旨是描写 神忿怒的降临,而不是得胜基督的出现。

(二)我们可以颇肯定的说,白马和他的骑士是代表战争的胜利。当一位罗马将军祝捷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他凯旋经过罗马南道的时候,与大军随行的还有他的战俘和胜利品,而他的战车是用白马拖拉而行,就是胜利的象征了。

但我们在本段的绪论中已经说过,约翰是用当时读者明白的景象去预言将发生的事情。马上的骑士手中拿着一张。在旧约中,弓经常是代表军事力量的象征。当巴比伦最后被击败的时候,他们的勇士被捉拿,而他们的弓折断了──这就是说他们的军事力量完全崩溃了(耶五十一56)。 神要在耶斯列平原折断以色列的弓(何一5)。 神把弓折断,又把枪毁坏了;并把战车焚烧在火中;这就是说世上再没有人为的军事力量可以抵挡祂(诗四十六9)。所以弓就是代表军事力量。但当时还有另一幅特别的景象。这是罗马人和所有住在亚西亚省的人都会认识的。罗马人所忌的大敌──帕提亚(Parthia,编者按:我国史书曾译为安息国)的势力已经崛起了。他们住在罗马帝国的东部边境,成为罗马的隐忧。到了公元后六十二年,竟然有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有一队罗马军队在战役中,直接向帕提亚国王禾鲁基士(Vologeses)投降。那些帕提亚战士都骑着白马,是世界驰名的弓箭手。在英文的谚语中有一句‘回马箭’(a Parthian Shot),就是比喻他们弓箭手的厉害,他们所发出的致命一击,是使人防不胜防的。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那匹白马和手持战弓的骑士一定是指武功与征服的力量。

这里存着一些事情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够体察明白。军事胜利往往是用一种富有魅力的事物来表示的;然而它带来的就是悲剧。著名的希腊悲剧作家尤里披蒂(Euripides)想把军事的力量搬到舞台,但他并没有描写旌旗满布的雄壮军队,而是绘画一个迷惘和弯腰的老妇人,由一个啼哭着和失去了双亲的孩提拖带着走路。当西班牙内战的时候,有一个记者描述他如何突然察觉出战争的真面目。他住在一个西班牙城市,当时对立的政党,互相采用游击战术。他目击一个年幼的男孩子,外貌显出迷惘和恐惧,手中牵着一个失去了轮子的玩具在行人路边走着。突然间,枪声一响;那个小孩子倒在地上,死了──这就是战争!约翰描写恐怖时刻来临的第一个惊惶悲剧就是一个军事征服异象,是以白马和手持战弓的人代表的。

夺去太平的红马(六34

第二匹马和他的骑士的职责是要把地上的和平夺去。他们代表破坏的纷争,在那悲惨毁灭的混乱场面中,这种力量叫人与人互相杀害,国与国彼此攻击。这个景象有两个背景。

(一)在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因杀戮而弄致两败俱伤的残酷事件,使整个世界遭遇破裂。在公元前六十七至卅七年,单在希律大帝统治前的三十年,已有十万人因不成功革命而被屠杀。在公元后六十一年,不列颠由波阿狄西亚(Boadicea)女王统治。当时发生了一场叛变,罗马大军前来镇压,波阿狄西亚立刻自尽,而被屠杀的人竟达十五万之众。

(二)犹太人描写末世的时候,其中一个主要的景象,就是人类彼此间的关系的完全瓦解。那时弟兄攻击弟兄,邻会攻击邻舍,这城攻击那城,这国攻击那国(赛十九2)。每个人都要举起手来攻击邻舍(亚十四13)。他们会从日出到日落,互相杀戮(以诺书一百章十二节);朋友互相争战;朋友会突然站起来互相攻击(以斯拉四书五章九节;六章廿四节);有些人在战争中阵亡,有些则在痛苦中灭绝;而有些则由自己来毁灭自己(巴录二书七十章二至八节)。他们会在激怒中被人煽动而残害别人;他们鼓动众人制造流血事件。但到了最后,他们全部都要灭绝(巴录二书四十八章卅七节)。

末日的异象就是一切人际关系断绝的异象,整个的世界恰似一个沸腾的大火锅,里面充满痛苦的仇恨。

反过来看,这些事实仍然是很真确的,若果在一个国族当中仍然存着人与人之间,和阶级与阶级之间;彼此因争竞野心与私欲产生分争与仇恨,这个国族一定是灭亡的;世界若果因国与国之间的战祸,就是加速自取灭亡。

带来饥荒的黑马(六56

我们若果仍然记得约翰当时所见的异象,并不是叙述末世时的情形,而是末日前的征兆与发生的事件,我们就容易明白这段经文背后的意思了。现在的一匹黑马和他的骑士是代表饥荒的情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饥荒,因而引起极大的苦楚,但是仍未达到那致命的死亡阶段。因为他们还有麦子吃──价钱已贵得惊人了;不过酒和油却没有受到饥荒的影响。

巴勒斯坦的三种主要土产就是麦子,酒和油;每逢描写地上所出的物产时,这三样东西总会列在名单里面的(申七13;十一14;廿八51;何二8,22)。那位骑在马上的人手执一个有横杠杆的天平。在旧约中,‘按分量秤的粮食’这句话是表示粮食极其欠缺的。在利未记中, 神发出一项阻吓的警告,倘若他们再不听话,他们就要‘按分量秤(食物)给你们。’(利廿六26) 神也对以西结警告,说:‘我必在耶路撒冷折断他们的杖,就是断绝他们的粮。他们吃饼要按分两,忧虑而吃。’(结四16)

当时麦子缺乏,但酒和油却足够,这种情况并不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事实上橄榄和葡萄树的根要比麦子的伸延得更深;它们在天旱的时候仍可以抵御麦子不能支持的恶劣环境。当约瑟在埃及任宰相的时候,雅各为了饥荒的缘故,差遣儿子到埃及购买粮食,他仍然可以吩咐他们携带一些‘土产中最好的’(创四十三11)当作礼物。真的,当时的环境就是酒和油仍然富足,但麦子的价钱却很昂贵,这个情形就是相等于──奢移品过多,但日用必需品则缺乏。

我们可以从那四活物说的话想象到当时缺乏粮食的程度。一升麦子或三升大麦需要用一钱银子(a denarius)买回来。一升的容量是(Choinix)相等于两个品脱;古时候人们经常用这个词语表达一个人每天所吃的粮食。一钱银子,相等于四便士,就是当时一个人一天的工资。照平时的情况来说,一钱银是可以购买八至十六升的麦子,或者相等于三至四倍的大麦。换言之约翰预言人处于当时的环境,必须用一天的工资去买一天的粮食,结果就完全再没有余钱去买别的日用品;也绝对不能够养活妻儿了。他若买些次等粮食──大麦,则勉强可以让妻子和儿女吃饱,但仍然没有剩余的钱买其它东西了。

我们明白约翰讲述那些末日前的象征景物,是用当时读者们认识的实际生活描写出来的。当尼罗王在位的时候,他们经历了严重的饥荒,但是过着奢侈生活的有钱人家却不受影响。另外有一次当一艘从亚历山太驶来意大利货船抵步时,照着惯例来自亚历山太的船只大多数是运载麦子的,那些饥饿的巿民以为麦子到了;一旦发现船仓所载的不是麦子,而是尼罗河三角洲的特别沙土,专程运来铺在武士摔角用的比武场的时候,他们立刻暴动起来。同时这段经文有若干处实在与多米田王统治的时代,也就是约翰写启示录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有互相关连的地方。当时有一段时期全国的五谷都非常短缺,但酒的出产却很富足。多米田竟然采取了一项极端的措施,下诏书给亚西亚省的居民不准再种植新葡萄,而且把已有葡萄的一半斩伐。当时亚西亚省的居民,也就是约翰写启示录的所在地,为了这项法令而险些暴动起来;因为葡萄园的出产仍是他们主要入息之一。多米田也观察到亚西亚省人民的暴力反应,于是撤销了这项敕令;相反的再颁下另一告示──若居民荒废葡萄园地而不加以培植者,必须受惩罚。这就是一幅很显明的图画了──麦子短缺,然而政府还未能禁制酒与油的大量生产。

所以这幅景象是刻画出一种饥荒的情况,但奢侈的生活却同时出现。这种极富与赤贫的对照,反映出一种极端错误的社会现象。当这种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整个社会便会面临崩溃的威胁了。

在这段经文中,有人指出还有另一点有趣的描写。当时,饥荒期中宣布出来的麦子价钱,是从四活物的口中发出来的。我们已经分辨出活物就是自然界中最超越的象征;这就像大自然在人类当中向饥荒提出抗议的象征。人类面对的悲剧就是这样──自然界所出产的是足够的,往往是比人类所需要的更多,但仍然有许多人永远未能够享受大自然的丰盛。照着这个意思来说,约翰作了一个象征的指示,大自然本身提出抗议──大自然所赐的礼物往往被一小撮人自私而不负责任的滥用在自己奢侈的生活上面,结果大部分人却蒙受损失而感到不足了。

带来瘟疫与死亡的灰马(六78

当我们在研究这段经文之前,必须再一次记着一点,它并不是述说末日时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末日前的征兆。这就是说,那完全的毁灭还未降临;然而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情况,当时地上有四分一的人面临死亡与灾害的威胁。

这是一幅黯淡的图画。那匹马是灰色的,那个希腊字是chloros,就是指铅灰色的意思,用来描写人的面貌呈现出惊骇的神情。这段经文还有另一点复杂的地方,因为死亡一字thanatos可以作双重的解释。在第八节中,它同时解作死亡与瘟疫。

当约翰下笔写书的时候,天下适逢饥荒与瘟疫流行;但在本段经文中,他的思想是源出于旧约所提供的数据,旧约曾不止一次的描写那四样悲痛的审判的事情。以西结听闻 神的话,祂‘将这四样大灾,就是刀剑,饥荒,恶兽,瘟疫,降在耶路撒冷。’(结十四21)在利未记中,我们又可以看见一段类似的描述, 神将会把惩罚降临在那些不顺服的子民身上。走兽必会来到他们中间,抢吃他们的儿女,吞灭他们的牲畜,使他们的人数减少,道路荒凉。刀剑又临到他们,报复他们背约的仇,聚集他们在各城内,降瘟疫在他们中间。祂要折断他们的杖,就是断绝他们的粮,他们要吃,也吃不饱(利廿六21-26)。

约翰在这里是沿用传统的图画描写 神把惩罚的忿怒降在那些不顺从的子民身上。在这件事的背后,我们看见一个千古不易的真理──没有人或国族能够逃避自己犯罪所得的后果。

殉道者的灵魂(六9-11

当第五个印开启的时印,出现了一个为信仰被杀的灵魂的异象。

毫无疑问的,耶稣教训信徒要接受灾难与殉道的事实,这是跟从祂的人必须忍受的。‘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太廿四9;可十三9-13;路廿一12,18),而且到了那一天,他们以为杀基督徒的,就是事奉 神(约十六2)。

天上的祭坛这个思想在启示录中出现的次数也不止一次(八5;十四18)。它当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当以色列民设置帐幕的时候,他们是照着 神自己的模式和指示来制造(出廿五9,40;民八小;来八5;九23)。描写帐幕与圣殿的作者都存着一致的信念──这些圣物的模式早已存在天上了。

那些被杀者的灵魂在祭坛底下。这幅景象是直接从圣殿献祭的实情搬过来的。对一个犹太人来说,献祭最神圣的一部分就是血;血代表生命,而生命是属于 神的(利十七11-14)。基于这点,他们对血的献祭必须遵照特别的规则去做。

‘把公牛所有的血,倒在会幕门口,燔祭坛的脚那里。’(利四7)换言之,血是献在祭坛底下的。

这就是本句经文的真正意思了。殉道者的灵魂是在祭坛底下。这就是说,他们从生命流出来的血是献祭给 神的。保罗也曾存有这样的观念,殉道者的生命可以视作 神的祭物。他对腓立比信徒说,他以他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他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腓二17);此外他又说:‘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提后四6)犹太人在马加比的时代也曾因为坚持信仰而遭受严刑。当中有一位母亲,因为她的七个儿子维护他们的信仰,抱着至死不屁的态度,于是也同样受到威吓,但她勉励七个儿子不要降服,并提醒他们昔日亚伯拉罕也不惜一切而献上以撒作祭。她最后再嘱咐他们一句话,当他们殉道而获得荣耀与亚伯拉罕会面的时候,必须告诉他一件事──说亚伯拉罕只筑了一个祭坛;但他们的母亲现在已筑了七个。在后期的犹太人信仰中,他们又相信天使长米迦勒在天上的祭坛把义人与忠诚学习律法的学生的灵魂献上为祭。当安提阿的伊格那丢(Ignatius of Antioch)被押往罗马受火刑的时候,他在祷告中,祈求自己可以被视作献给 神的祭。

这件事给人一个很大的鼓舞力量。当一个善良的人弓正义而死时,外表看来似乎是个悲剧,好像糟蹋了一个美好的人生。但是每一个生命若能为正义,真理和为 神而捐献出来,他至终所作的,实在比一切更有意义──因为那是向 神献上的祭。

殉道者的呼喊(六9-11)(续)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必须注意三件事。

(一)我们看见那义人发出的永远呼喊:‘要等到几时呢?’这就是诗人的呼喊。 神容忍那些异教徒迫害 神的义人受苦要到几时呢? 神容忍他们笑诐刺祂的子民要到几时呢? 神在甚么地方呢?祂做些甚么呢?(诗七十九5-10)。有一点我们要切记的,当圣徒呼叫这些话时,他们似乎因为 神不采取行动而觉得迷惘,然而他们永远不会怀疑 神最后的行动──祂至终必会替义人伸冤的。

(二)我们面对的一幅景象是很容易受到批评的。那些圣徒迫切渴望看见迫害他们的人直接遭受惩罚,就好像天上的喜乐必须有一部分是从罪人在地狱受惩罚而构成似的。这点实在有时叫人难予接受。摩西升天记(Assumption of Moses)中那位犹太人作者听闻 神的应许(十10):

你会从高处望下来,看见你的敌人在地狱的刑场;
你会因为认出他们的面貌而欢欣。
你会献上感谢,并向你的创造者输诚。

到了后期,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Concerning Spectacles 30)讽刺异教徒爱好壮观的场面时,描写基督徒最渴望见到的奇景就是那曾经一度迫害他们的人在地狱里面翻滚,遭受折磨。

你们热爱壮观的场面;盼望那最伟大的一幕,就是宇宙最后和永恒的审判;然而我多么的羡慕,多么的好笑,多么的高兴,多么的雀跃狂喜──当我看见那么多的高傲君王,自负的众神在那黑漆的深渊底下呻吟;那么多的法官曾经用火刑迫害基督徒,和侮辱主的名,但现在却要在那更猛烈的火焰下被溶化;那么多的明智哲学家与那些迷惑人的学者,面对那赤红色的火焰现出困窘的赦颜;那么多的卓越诗人,在审判团的面前,不是米罗斯(Minos),而是在基督的面前缩瑟发抖;那么多的悲剧演员,此时真能十足的表达出优越的受苦演技;那么多的舞蹈员,在火焰上翻滚受苦而跳个不停。

这种复仇精神,用如此尖刻的词句描述出来,真是会使我们看了而吓呆!但我们必须谨记这些人曾经抵受的酷刑──烈火炙烧,在比武场受刑并与野兽作斗,与及一切惨无人道的苦刑。除非我们也尝过这种苦刑的滋味,否则我们不要冒昧去批评他们。

(三)那些殉道者必须耐心再等候长一点的时间,直至那个数目满足。犹太人有一个概念,认为末世来临之前,那个历史舞台剧必须全部演出来。 神等候那个预定的量器载满了,然后便开始搅动(以斯拉续篇下四章卅六节)。义人的数目首先献上(以诺书四十七章四节)。他们又相信那位弥赛亚要等待所有要出来的人生出以后才会降临。在圣公会的公祷书中,同样的观念也可以在葬礼祷文中的一句话找出来:‘等那选民的数目很快满足完成,并促使你的国度尽快降临,这样便能叫你满心喜乐。’这个意思似乎很古怪,但在背后实在存着一个信念──一切历史都是在 神的手中掌握着,祂会运用祂的大能把祂的目标带引到一定的结局。

破碎的宇宙(六12-14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

约翰描述的景象是犹太人读者所熟识的。犹太人一向认为当末日降临的时候,大地将会粉碎,整个宇宙都会动摇和消灭。在这幅图画中,我们找到五种要素;它们分别在旧约和新旧约之间的文学著作中,都有很详细的描述。

(一)地震。当主降临的时候,地使会摇动(摩八8)。以色列的土地将会大大的震动(结卅八19)。地将震动,而诸天也会摇动(珥二10)。 神将会摇撼诸天,大地,海洋和那干旱之地(该二6)。大地将会震动和摇动不停;诸山也震裂而坠下来(摩西升天记十章四节)。地将裂开而火便从裂缝喷射出来(以斯拉续篇五章八节)。凡出外打仗的人必会死于地震;凡从地震逃生的也会被火烧死;凡从火海逃生的也因饥荒而灭绝(巴录二书七十章八节)。因此犹太人的先知和先见认为那个新世代未诞生之前,必会看见大地粉碎,而整个毁灭好像洪流般把旧有的世界卷去。

(二)太阳与月亮变黑。到那日,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八9)。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赛十三10)。 神使诸天以黑暗为衣服,以麻布为遮盖(赛五十3)。 神把天遮蔽,使众星皆暗,以密云遮掩太阳,月亮也不放光(结卅二7)。那时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珥二31)。日头的角将会折断,变成黑暗;月亮也不能发光。它将变成血红色的样子;星辰的围带也受到干扰(摩西升天记十章四节,五节)。日头变成昏暗而月亮也不能发光(太廿四29;可十三24;路廿三45)。

(三)星辰坠落。对犹太人来说,这个景象实在是非常恐怖的。因为天上的次序是代表 神信实永远不改变的保证。倘若把诸天可靠的次序更移,那么,一切都会变成散落零乱。天使叫以诺举目望诸天,指示给他看见天上的物体永远不会脱离轨迹而运行,而且永远不会和它们规定的次序有任何差距的(以诺书二章一节)以诺又看见日头与月亮的房间,它们如何进去,如何出来,而且永远不会走出轨道的,丝毫增减也不会有(以诺书四十一章五节)。对犹太人来说,当世界目击星辰坠落的一剎那,大混乱的局面便出现了。但到了末日,天上的万象都要消没,天被卷起,其上的万象要残败,像葡萄树的叶子残败,又像无花果树的叶子残败一样(赛卅四4)。那时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太廿四29)。天的上盖将会坠入海中,一条火柱冒升起来,把诸天与星辰化作一堆镕化的岩浆(西婆的神话三83)星辰走出了轨道,不依照次序运行(以诺书八十章五节,六节)。那些离开的星辰也改变了样子(以斯拉续编五章四节)。当时间结束的一利那,宇宙中最安稳的事物也会失去它们的次序,剩下来的就是一个混乱和恐怖的局面了。

(四)诸天被卷起来。本段经文所描写的景象恰似一轴开启伸展的书卷,但突然间中央撕裂为二,而且各自卷合起来。 神必会使天震动(赛十三13)。天被卷起,好像书卷(赛卅四4)。天地如更换里衣折了起来(诗一○二25,26)。到了最后,那永恒的诸天将会破裂成两块。

(五)山岭和海岛移动。大山尽都震动,小山也都摇来摇去(耶四24)。大山震动,小山也都消化(鸿一5)。约翰所见的情景就是那些本来不能摇动的都被撼动了,甚至那些像拔摩的岩石岛屿也从它们的地基被举起来。

约翰所描写的景象虽然看来怪异,但它们全部在旧约及新旧约之间的文学著述中皆有痕迹可寻。我们必须切记一点,我们不应该照着它们的字义去解释这些景象。约翰的态度就是企图汇集每一个想象得来的恐怖景象,并把他们堆列起来,构成末世时代的一幅骇人图画。我们若用今天不断增长的科学知识去描写这样的一幅图画,我们自有一套不同的用语。图画本身,并不重要,主要的关键在乎约翰和其它犹太人的预言家预先察见当时问到了尽头, 神进入大地时出现的恐怖形象。

恐怖的时刻(六15-17

正如约翰在异象中所见,在末世的时候,全宇宙呈现一片恐怖。他在这里所描写的景象是一切明白旧约与后期犹太文学的读者共同认识的。当主的日子来临,人便会畏惧;发颤痛苦把他们紧扼着;他们所受的苦楚犹如妇人临盆的阵痛;他们互相举目注视而惊骇万分(赛十三6,8)到那时,甚至强而有力的勇士也会痛哭流泪(番一14)。地上的居民都要发颤(珥二1)。他们恐慌而畏惧;没有任何地方让他们逃跑;也没有任何地方让地们躲避;地上的子民都会发颤和跳动(以诺书一百零二章一节,三节)。 神亲自来临指证祂的犯罪子民(弥一1-4)。祂来的时候好像炼金之人的火,谁能当得起呢?(玛三1-3)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谁能当得起呢?(珥二11)人便会向大山说:‘遮盖我们。’;对小山说:‘倒在我们身上。’(何十8)──这句话也就是耶稣前往被钉十架时,在路上向跟随的百姓说出来的(路廿三30)。

这段经文对整个令人畏惧的情况点出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它是普世性的。第十五节胪列出:君王、臣宰、将军、富户、壮士,为奴的与自主的。有人指出这七个词语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整体结构’──没有人可以逃避 神的审判。臣宰可能就是指迫害教会的罗马都督;将军就是那些掌握兵权的贵冑。罗马都督的权力虽然大,但无论他拥有多大的威权,到了 神审判之日他也难逃厄运;无论人是如何的富有,或视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或是卑贱不足道的奴隶,也同样必须接受 神的审判。

(二)当主的日子来临,约翰看见人们拚命躲避和逃藏。这里刻画一个伟大的真理──当人犯罪后按天性第一个反应就是躲避了。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寻找地方把自己藏起来(创三8)。遂特(H.B. Swete)说:‘罪人最畏惧的不是死亡,而是 神启示现身的时候。’罪最可畏的一件事就是能够驱使人逃避 神;而耶稣基督作了一件最崇高的事情,祂使人与 神重修旧好,叫人不必再躲避,因为人已经知道祂自己就是披戴着 神的爱和慈悲了。

(三)我们需要注意的最后的一件事情。当时人们逃避的是羔羊的忿怒。这里看见的就是一个反论;我们通常立即会联想起来的就是羔羊的柔和与恩慈,而不会看见祂发怒的。但是 神的忿怒也就是 神的爱!祂不是想把我们毁灭;祂甚至在忿怒中仍然想把祂所爱的人拯救出来。――《每日研经丛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