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贰书导论
字号:A | A

大纲

Ⅰ 引言(1~3节)

Ⅱ 信息(4~11节)

Ⅲ 结语(12~13节)

导论

  约翰二书、三书是新约中最短的文件,甚至比新约另外两卷只有一章的腓利门书和犹大书还要短。约翰二书和三书各自少于三百个希腊字,无疑各写在一张蒲草纸上。作者在第一封信中所说明的主题,同样在第二和第三封信中简略出现,不过写作的形式不再像论文,而更像书信;所处理的特殊题目,则为要善待巡回传道人。

  罗马帝国的广大版图与稳定局势,使得当时在境内旅行比从前要容易得多。罗马人建的大道、各地驻军所维系的和平、加上全国通用的语言,更促进了旅行的便利,使得福音在第一世纪能够迅速传播。

  基督徒旅行,或是为买卖,或更重要的,是为宣教;当他们来到一个城市,会住在哪里呢?“那时不像现在一样,有舒适的旅馆,甚至乡下连小客栈也没有”(Findlay)。此外,按照兰塞的说法42,“古时的旅店……声名狼藉,……旅店的主人受人鄙视,在罗马法里面常提到他们品性不良”。“旅店以肮脏、跳蚤出名”,“旅店老板以贪婪著称”(Barclay)。所以,基督徒旅行的时候,地方教会的成员就应当接待他们。新约很多地方都提到这种习惯。例如:吕底亚在腓立比、耶孙在帖撒罗尼迦、该犹在哥林多、传福音的腓利在该撒利亚、居比路人拿孙在耶路撒冷,都曾接待过保罗(徒十六15,十七7;罗十六23;徒二十一8、16)。

  这种接待却很容易被人利用。有一些假教师自称是基督徒,信徒是否应该接待他们?还有一些人显然是江湖郎中,或冒充资历的假先知,他们的出发点是贪财而非教义,就是想住在别人家中,白吃白喝,骗钱花用。我们读约翰二书、三书时,必须了解这种背景,因为这位“长老”指示他们,应该接待谁、拒绝谁,理由为何。他写道,真正的基督徒宣教士可以藉他们所传的信息和做事的动机分辨出来(参:约贰7);如果他们不是为图利,而是为主的名(约叁7),就应该接待,并且以“配得过神”的方式,帮助他们往前行(约叁6)。

  在《十二使徒遗训》中也有类似的指示,这份有关教会秩序的手册,写于第一世纪末,是叙利亚一带乡村教会的指南43。其中假定旅行的基督徒会拜访教会。每一个人都要经过查验,以分辨真假(十一7、11,十二1)。这些测验包括他的教训(十一1~2)、他的动机──尤其是他对金钱、伙食和住处的态度(十一5~6、9、12,十二2~5),以及他的道德行为(十一8、10)。

  我们可以把约翰二书分为三个段落:引言(1~3节)、信息(4~11节)和结语(12~13节)。

 

42 “道路与旅行(新约)”一文,刊于 Hastings' Dictionary of theBible.

43 这是 Cyril C. Richardson 的看法,这里引用他所翻译的《十二使徒遗训》,(Early Christian Fathers, Vol. 1 of The Library ofChristian Classics, SCM Press, 1953, pp. 161~179)。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