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题因有连属关系,故六至八合为一讲)
经文:彼前四12至五11
我将四章一至十一节省略不提,原因该段经文是彼得重复上文所说的话;所以由四章十二节以下,是论到为信仰而力行。
(一)在受苦中要喜乐(四12-19)
1. 在受苦中不要惊讶(四12-13)“亲爱的弟兄阿!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许多人以为爱主不够,所以要受苦。彼得却指出有时受苦,是咎由自取的。但是基本上是因为作基督徒的生活见证,对世人来说,是一种责备,故会触怒他们。正如今天在有些地区中,为主作见证而受苦,并不是希奇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十三节)圣经也说过:“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十二2)照样,我们忍受苦难是因为主耶稣已战胜了死亡,为了主宝贵的应许我们要欢欣!
2. 以基督徒的身份确实去受苦(四14-16)若要找出基督徒受苦的原因为何?彼得指出:“你们若为基督的名受辱骂,便是有福的,因为神荣耀的灵,常住在你们身上。”(十四节)神不会忘记我们为祂的名忠心,有一天,要按祂的公义来审判世界。
前面说过,有时基督徒受苦,是咎由自取的,“你们中间,却不可有人,因为杀人,偷窃,作恶,好管闲事而受苦。”(十五节)信徒中,相信不会有杀人,偷窃的事;但说闲话,好管闲事总是有的。我们若称为主名下的人,就不可作这些事。
“若为作基督徒受苦,却不要羞耻,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十六节)“归荣耀是说到不论遇福遇苦,别人可以从我们的反应而更尊敬我们,这就是归荣耀与神。
3. 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四17-19)“因为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十七节)世人对我们不公平的待遇,不要以为神不伸张公义,有一天,恩典的时候要结束,神公义的审判便开始。那时“若是义人仅仅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十八节)
“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十九节)这节经文正如二章廿三节描述主耶稣的遭遇,“祂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二23)我们是主的门徒,要跟随主的脚踪走。
(二)在事奉中要忠心(五1-4)
本章是对教会的负责人,教会的领袖们(长老们)而说的。
1. 要作基督的见证(一节)“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彼得以自己的经历,劝告教会的领袖们。
2. 要作群羊的牧者(二至三节)“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这两节经文我们当熟读记在心中,我们蒙召原是为此,这是对我们这些事奉神的人意义深长的嘱咐。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牧人的本份是要喂养群羊。我个人相信,如在这几天,我用解经式的讲道,逐节逐字解,最能使听道的人得神的话喂养。作神圣工的人,要晓得到神的士多房里,看看有些甚么食物,可作喂养饲料。神的士多房就是圣经,所以神的工人要熟读圣经,学习找寻灵粮。记得在二章二至三节,要爱慕灵奶,像才生的婴儿一样,以至渐长,成为刚强的基督徒。而且“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三15)若熟悉的话,自然有适当的回答。五章二节再次着重“喂养神的群羊”,保罗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三16)在使徒行传二十章记载保罗将离开以弗所教会,也劝勉当日教会的领袖们:“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将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也用自己血所买来的。”今天教会有一个通病,就是灵奶的讲章太多,干粮的讲章太少了!不错,奶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但我们不能到六十岁还吃奶过活呀!奶对婴儿是足够营养的食物,但长大后便要吃干粮了,基督徒也要如此。今天教会出了问题,是吃奶过多,吃干粮过少的缘故。
“按神的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若有传道人,以为牧养是一份工作,与职业无异,不清楚是神的呼召,这实在是悲剧。若我到礼拜六晚才坐下来想明天要讲甚么道,那么我应要离开神的圣工。因为每一个传道人,平日要勤读圣经,才可按神的旨意,照管教会,分粮与群羊。
说到“也不是因为贪财之事,”大家都知道,传道人断不会有“过多”之薪金,没有财“可贪”,所以在此不赘。
三节是说到“我们不应作独裁者”来辖管他们,若我每天早上在此只用口讲道,下了讲台不行道。不必等到主再来,已显露出来了!所以不论在学校里,在工作场所,办公厅,要使别人看出我在生活所传之道来。各位!若传道有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未曾为主而活。
3. 要配得面对主的显现(四节)“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的冠冕。”当我们定睛仰望主,知道主会再来,便叫我们有稳定,有坚持下去的力量。彼得,保罗和约翰都说过同样的话:“凡向他有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
(三)不要忧虑(五5-11)
1. 万事要信赖主(五5)“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当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这里虽然开头说:“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但跟着说“你们众人,也当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这是否有矛盾?但仔细阅读便知道不会有矛盾,这是教导年长的和年幼的和睦相处。在今天教会的事工上,年长的和年幼的,都有很大的距离。年长的,高高的坐在高位上,多年来不肯改变;他们宁愿教会死去,也不肯接受新主张。年幼的却主张多,不但要改变;而且要快速的改变,但不知到底变甚么!年长的和年幼的,彼此坚持,不肯协调,教会怎能没有冲突?
其实,我们各有弱点,也各有长处。年长的,信主久,与主同行了不少时候,确是知道的多,经验多,在教会来说,是宝贵的。但年幼的当他们归主时,主的能力在他们身上何等的大,能为他们成就大事。若年长的以经验,年幼的以热诚,二者配合,教会事工,相得益彰,是何等大的福气。彼得意谓,年幼的要顺服年长的经验,年长的要顺服年幼的热诚;二者配合,在主领导之下,教会便有好见证,好福气。在美国常说两代之间,有一段很长的隔阂。但在圣经的亮光,光照之下,两代之间的问题,年长的和年幼的都是出于骄傲。年长的说,甚么我都知道;年幼的说,甚么我都做得到。骄傲的人,神要阻挡他们,所以教会里没有新人得救,更没有人在主恩中长进。若彼此息争,携手合作,就会带来极大的祝福。
有时年长的怀疑年幼的是否真做得到,年幼的怀疑年长的是否有经验,就难于合作,彼得在此为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答案:“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七节)在此将两代衔接在主的十字架上,主关怀年幼的,也关怀年长的。我们将忧虑卸给祂,祂就将二者连结。不论年龄的差别,观念的差别,思想的差别,抑或环境的差别,在主里是可以合力同心的来事奉祂。
主对待我们,不是根据我们的年龄差别,也不是根据我们的种族不同,祂引导年龄不同的人,引导不同种族的人亲近祂。只要仰望主,男女老幼都可以合得来,一同事奉主。
2. 务要谨守,儆醒(五8-9)“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八节)如对中国人说,吼叫的老虎,别人或许更易领会。“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九节)在研经会中,我喜欢用专题来讨论魔鬼。我们要抵挡牠,但先要知道牠是甚么?撒但的工作,不但要我们变坏,酗酒,吸毒,撒但的意思是“分开”、“挑拨”。牠挑拨离间,牠要我变良善,良善到不需要救主。牠不是局促一隅,而是遍地游行,猎取食物,所以我们要谨守,儆醒。在第九节,提出唯一抵挡牠的方法,是在信仰上能够站立得稳。要在信仰上站立得稳,要先知道信仰是甚么?所以要多研究圣经,作个在信仰上站立得稳的好门徒。
3. 要靠神的帮助以致完全(五10-11)“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愿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这两节经文,是彼得留下给我们伟大的祝福,他鼓励我们,告诉我们有一位赐诸般恩典的神。首先,祂要成全我们,好能应付各方面的事。其次,是说要坚固我们,在神的真道上有好根基。正如保罗在罗马书对信徒们说:“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罗四20)第三,祂赐力量给我们,使我们刚强,能够抵挡魔鬼,在这个邪恶的世代,为主作美好的见证。这里,还包括另一件事,使我们有目标。我们原本是一只无舵之舟,随波逐流,不知往那里去。彼得勉励我们,要在神的恩典中长进。尊主为圣,若有人问我盼望的缘由,就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我们不但到礼拜堂聚集时,认识神的话,甚至每日灵修,也可认识神的话。有了稳固的根基,然后继续长进。彼得从前有过痛苦的经历,三次不认主,颠沛流离;如今他回首过去,便对我们发出忠诚的劝告和热切的盼望。
附彼得生平简略
若有人问我,当我离开世界,要在墓志铭上写甚么,我一定是说约翰一章卅七节“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耶稣。”但愿我们也有此荣幸,有人听见我们讲道,就跟从了耶稣。
先请看卅五和卅六节:“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这两个门徒中,有一个是安得烈,他的兄弟就是彼得。“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约一40-42)在此我愿提醒作圣工的同工们,安得烈遇见了耶稣,立刻便找着自己的哥哥,带他去见耶稣,这是作个人见证的最好方法。
“耶稣看着他”(四十二节),是“看透”、“看穿”之意。主知道他的冲动、骄傲,“西门”就是这意思。但主耶稣仍然拣选西门做自己的门徒。主不看他以前是甚么样子,主是要看他今后的改变。今天是西门不要紧,只要明天成为彼得便行了。
再请看马太福音十六章十三节:“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这时主耶稣在世上的工作,已到了末期,快上迦略山,那时,有许多人跟从祂,也有许多人反对祂。现在主耶稣有兴趣要知道人到底以为他是谁?但当祂提出问话之后,其它门徒还未有机会回答,彼得却抢先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立即称赞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十六17-18)有人以为主耶稣要把教会建在彼得身上,在希腊文“盘石”与“彼得”(石头)是有分别的。主耶稣所说,乃要将教会建在彼得所认识这盘石之上,这盘石是指主耶稣基督。彼得说过:“主乃活石,毋然是被人所弃的。”(彼前二4)保罗也说过:“有基督自己为房角石。”(弗二20)
我们若相信彼得是盘石,那么在马太福音十六章廿三节,这盘石便要被粉碎了。“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21至22节)“他”原文有“责备”之意,你想石头可以责备教会的盘石吗?“耶稣转过身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廿三节)主责备彼得是撒但,当然撒但不会是盘石。如果以为彼得是教会的头,就不是顺从神的权柄,仍顺服撒但的权柄。不错,彼得当时好意护卫主,但他是想用人力去护卫,不是用神的能力来护卫。
现在请翻到路加福音廿二章,在卅二节里有一个祈祷,可是这祈祷不蒙神应允。盼望我们若为朋友祈祷,不要得此结果。
这一段经文是彼得痛苦的经历的高潮。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去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彼得说:‘主阿!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耶稣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路廿二31-34)有许多人,起先自恃,骄傲,硬颈,要等他自己的刚硬被粉碎了,才能蒙恩得救。彼得被粉碎了,他学习了一课,他忧伤,他痛苦。
彼得为何有此软弱?他远远的跟着耶稣,还和大祭司的下人,一同在火堆前取暖。“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远远的跟着。他们在院子里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们中间,有一个使女,看见彼得坐在火光里,就定睛看他。说:“这个人也是同那人一伙的。”彼得却不承认说:“女子!我不认得他。”过了不多时候,又有一个人看见他,说:“你也是他们一党的。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是。”约过了一小时,又有一个人极力的说:“他实在是同那人一伙的,因为他也是加利利人。彼得说:“你这个人,我不晓得你说的是甚么。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主转过身来,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路廿二54-62)当主的话提醒我们,若肯听从,是可等的福气,若不听从,痛苦是何等的大。
最后,要看约翰福音廿一章,记得主复活的清晨,天使对妇女说:“你们可以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可十六7),主特别关怀他。在约翰福音廿一章记载,当时有几个门徒去打鱼,彼得是他们的首领。当他们舍舟登岸,觉得很惊奇!主耶稣为他们生了火,又预备了早餐。根据希腊文的意思,主耶稣说:“孩子们,你们来吃。”这是何等亲切的呼唤。他们吃完了早饭,一段很有意义的对话发生了。“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你(直译,喜欢你)。’耶稣对他说:‘你餧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直译,我喜欢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直译,你只是喜欢我么?)’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么(你只是喜欢我么?)就忧愁。对耶稣说:‘主阿!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直译,你知道我只喜欢你)。’耶稣说:‘你餧养我的羊。’
彼得回答耶稣说,主阿!我喜欢你。彼得喜欢耶耶稣,也喜欢自己,更喜欢许多东西。但主耶稣是要求彼得,不只喜欢耶稣,是要求他爱耶稣,为祂牺牲一切。当我们读使徒行传时,很喜欢见到彼得,后来确实不只喜欢耶稣,而且深爱耶稣,将一切奉献给耶稣。
这次培灵会几位讲员,有共同愿望,在培灵会开始的时候,你不过只喜欢耶稣,但培灵会结束时,盼望你成为一个全心全意爱主的人。──祁柏《彼得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