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作者序
今天帖撒罗尼迦前书与后书太少人去研究。它们或许缺乏像罗马书那样的神学深度和加拉太书那种令人激动的辩论,但是在圣经中仍旧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保罗其它书信比较这两封信更能道出他传道的方法和旨趣。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传道的保罗和牧会的保罗,忠心地宣讲神的福音,关怀信徒的福祉,责备他们,称赞他们,引领他们,劝勉他们,教导他们;因他们的进步而雀跃,为他们的迟缓而失望。虽然解说重要的教义并非这两封信的特质,但令人惊讶的是保罗绝大多数主要的信念都间接或直接地呈现在里面。这是基督教思想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因为这两封信是保罗最早的作品。
这两封信有关末世论的教导更是特别重要;鉴于近来许多人重新对这方面的教义产生兴趣,因此有必要去了解和肯定这两封信对此一难题的贡献。我衷心期盼这本简短的注释书能帮助基督徒正视这两封书信的重要性,并指出它们对现代人的意义。
我想每一位注释家的作品都是以前辈的成果为基础,我当然也不例外。我从许多研究这两封书信的作品中学到很多,所受恩惠实无法一一列举。其中对我特别有帮助的(参简写一览)有米利庚(G. Milligan)、弗瑞姆(J. E. Frame)的I.C.C.、丹尼(J. Denney)、范莱(G. G. Findlay)的CBSC,CGT 和奈尔(W.Neil)的 MNTC;而赖富特(J.B. Lightfoot)的圣保罗书信注(NESP)则是一间不折不扣的宝库。
最后我要感谢许多朋友,他们关心这本书的写作并提供许多宝贵的建议,特别是巴比吉副主教(Very Rev. Dr. S. B. Babbage)、李文斯顿牧师(Rev. D. Livingstone)和替我校阅打字稿并提供许多改进之意见的希金斯(I. Siggins)先生。
里昂·莫理斯(Leon Morris)
简写一览
Amp. TheAmplified Bible, 1965.
AV TheAuthorized (orKing James') Version.
BAGD WilliamF. Arndt and F. Wilbur Gingrich (eds.),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Literature (trans. of W.Bauer, Griechisch-Deutsches Wo/rterbuch), second edn. rev. andaugmented by F. Wilbur Gingrich and Frederick W. Dank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Bailey JohnW. Bailey,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 (Abingdon, 1955); The Interpreter's Bible, vol.11).
Barclay WilliamBarclay, The Letters to the Philippians, Colossians and Thessalonians (Saint Andrew Press, 21960;Daily Study Bible).
BDF F.Blass and A. Debrunner, A Greek Grammar of the New Testament, trans. andrev. by R. W. Funk ( Cambridge, 1961).
Best ErnestBest, A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Black, 1977; Black's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Bicknell E. J.Bicknell,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 (Methuen, 1932; WestminsterCommentary).
BJRL Bulletinof the John Rylands Library.
Bruce F.F. Bruce, 1 & 2 Thessalonians (Word, 1982;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Calvin JohnCalvin, Commentaries on the Epistles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Philippians,Colossians and Thessalonians, trans. John Pringle (Eerdmans reprint, 1948).
CBSC G.G. Findlay, The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 (Cambridge, 1891; TheCambridge Bible for Schools and Colleges).
CGT G.G. Findlay, The Epistles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Thessalonians (Cambridge, 1904; The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Denney JamesDenney, The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 (Hodder and Stoughton, n.d.; The Expositor's Bible).
EB EncyclopaediaBiblica (Black,1914).
EGT W.Robertson Nicoll (ed.),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vol.4 (Eerdmans reprint, 1979).
EQ TheEvangelical Quarterly.
Frame JamesEverett Frame,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St.Paul to the Thessalonians(T.& T. Clark, 1912; InternationalCritical Commentary).
GNB GoodNews Bible(Today's English Version), 1976.
GT AGreek-English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eing Grimm's Wilke's Clavis NoviTestamenti, trans. and rev. by J. H. Thayer (T. & T. Clark, 1888).
HDB JamesHastings (ed.), A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5 vols. (T. & T. Clark, 1898-1904).
Hendriksen WilliamHendriksen,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Exposition of I and II Thessalonians(Baker, 1955).
IB TheInterpreter's Bible, vol.11 (Abingdon, 1955).
IBNTG C. F.D. Moule, Idiom Book of New Testament Greek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59).
IDB The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4 vols. (Abingdon, 1962); supplementary volume (1976).
ISBE The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aedia, 5 vols. (Howard Severance, 1929;rev. edn., 4 vols., Eerdmans 1979- ).
JB TheJerusalem Bible, 1966.
Jowett BenjaminJowett, The Epistles of St. Paul to the Thessalonians, Galatians and Romans,vol.1 (Murray,1894).
LAE Adolf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Hodder and Stoughton, 1927).
LB TheLiving Bible, 1971.
Lightfoot J. B.Lightfoot, Notes on Epistles of St Paul (Macmillan, 21904).
LSJ H.G. Liddell and R. Scot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rew ed. H. S. Jones and R.McKenzie, 2 vols. (Oxford, 1940).
LXX TheSeptuagint.
Masson CharlesMasson, Les DeuxE!pitresde Saint Paul aux Thessaloniciens(Delachauxet Niestle, 1957).
mg. margin
Milligan GeorgeMilligan, St Paul's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Macmillan, 1908).
MM JamesHope Moulton and George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Testament(Hodder and Stoughton, 1914~29).
Moffatt JamesMoffatt, The New Testament. A New Translation(Hodder and Stoughton, 1935).
Moore A.L. Moore, 1 and 2 Thessalonians(Nelson,1969).
MS (S) Manuscript(s).
NASB The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1963.
NBC NewBible Commentary, ed. D. Guthrie et al.(Inter-Varsity Press, 31970).
NBD NewBible Dictionary, ed. J.D. Douglas et al. (Inter-Varsity Press, 21982).
NEB TheNew English Bible, Old Testament 1970; New Testament, 21970.
Neil WilliamNeil, The Epistles of Paul to the Thessalonians (Hodder and Stoughton, 1950; Moffatt New TestamentCommentaries).
NIV The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1978.
NTS NewTestament Studies.
Phillips J. B.Phillips, Letters to Young Churches(Bles,1947).
Plummer I AlfredPlummer, A Commentary on St. Paul's First Epistle to the Thessalonians(Scott, 1918).
Plummer II Alfred Plummer, ACommentary on St. Paul's Second Epistle to the Thessalonians(Scott, 1918).
Poole MatthewPoole, A Commentary on the Holy Bible, vol.3(Banner of Truth, 1963; reprint of 1685 edn.).
Rigaux B.Rigaux, Les E!pitres aux Thessaloniciens(Gabalda, 1956; E!tudes Bibliques).
Rolston H.Rolston, Thessalonians Timothy Titus Philemon (SCM, 1963).
RSV TheHoly Bible,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Old Testament, 1952; New Testament,21971.
Rutherford W. G.Rutherford, St. Paul's Epistles to the Thessalonians and to the Corinthians,A New Translation (Macmillan, 1908).
Samuel LeithSamuel, Awaiting Christ's Return(Marshall,Morgan & Scott, 1961).
Schlier HeinrichSchlier, Der Apostel und seine Gemeinde(Herder,1972).
Simeon CharlesSimeon, Horae Homileticae, vol.18(Bohn, 1847).
TDNT Theological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trans. by Geoffrey W. Bromiley of TheologischesWo/rterbuch zum neuen Testament, 10 vols.(Eerdmans, 1964-76).
Thomas RobertL. Thomas, 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ed. Frank E. Gaebelein,vol. 11(Zondervan, 1978).
Ward RonaldA. Ward, Commentary on 1 & 2 Thessalonians(Word, 1973).
Way ArthurS. Way, The Letters of St. Paul(Macmillan,51921).
Whiteley D. E.H. Whiteley, Thessalonians in the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Oxford, 1969).
Wilson GeoffreyB. Wilson, 1 & 2 Thessalonians(Bannerof Truth, 1975).
导论
Ⅰ 背景
帖撒罗尼迦在第一世纪是马其顿首府和最大城市。其所处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可从帖撒罗尼基(Thessaloniki,公元一九三七年前称 Salonika)1迄今仍不失为一个重要城市看出来。据说,该城早期名为勒玛(Therma,温泉之意),约在主前三一五年被卡山德(Cassander)改名为帖撒罗尼迦。帖撒罗尼迦──是她妻子的名字,也是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同父异母的姊妹。但(博物志)作者普利尼(Pliny)有关勒玛和帖撒罗尼迦的记载则是两城同时存在,2因而似乎是卡山德建立了一座名为帖撒罗尼迦的新城,然后逐渐扩张而并吞邻近较古老的勒玛。马其顿在罗马人统治下被分成四个辖区,帖撒罗尼迦是其中第二区的首府。主前一四六年马其顿再合并成单一行省时,她成为首府,同时也是全省最大的都市。帖撒罗尼迦是一个自由市,碑文证实路加称该城长官为“地方官”(Politarchs)是正确的。在战略上她则位于罗马帝国通往东方的伊格那提亚大道(Via Egnatia)上。
保罗到帖撒罗尼迦时,西拉和提摩太与他同行。西拉是使徒保罗和巴拿巴分手后的第二次传道旅行时所挑选的同工。圣经中首次提及西拉是在耶路撒冷会议后。当时他和称为巴撒巴的犹大两人以“在弟兄中是作首领的”和“先知”(徒十五22、32)的名义被差派到安提阿去,以书信和口述把会议的决定带给那地方的众信徒。他跟随保罗从事传道旅行,保罗也证明他有教导方面的服事(林后一19)稍后他帮彼得撰写彼得前书(彼前五12)。有趣的是,保罗和彼得都以较正式的西瓦努(Silvanus)称呼他,而路加则叫他西拉(Silas,或许是拉丁和希腊式的闪族名 BDF,125(2))。
提摩太第一次受注意是当保罗和他在路司得碰面时。保罗在那里为他行割礼,作为他伴随保罗完成第二次传道旅行所剩路程的预备(徒十六1~3)。从哥林多后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及腓利门书中的联名问候,可以看出他和保罗有密切的配搭。就一些有关于提摩太的记载而言,我们知道他的个性有点胆怯(参林前十六10)。但他深得保罗的信任,保罗不仅差派他去传道(徒十九22;林前四17;腓二19),并把他传讲的信息和自己的并提(林后一19)。保罗亲切地谈到他对所牧养的信徒和对保罗自己所表现的热心(腓二20~22)。
他们一行三人到腓立比传福音,在保罗和西拉遭受监禁后(徒十六章),被迫只好离去。他们转往帖撒罗尼迦,保罗按例来到当地犹太会堂。他一连三个安息日在那里传讲基督(徒十七2),颇有成效。一些犹太人和许多虔敬的希利尼人,并有不少尊贵的妇女都听了劝(徒十七4)。3这次布道最大的收获,无疑是那些早先和犹太会堂已有所接触的希利尼人。他们对于异教低下的道德标准和自小所崇拜的偶像感到无法满足,因而受犹太教的一神论和崇高的道德标准所吸引,却又受拒于犹太教狭窄的民族主义和繁琐的仪式,而基督教信仰正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批改信基督的人有来自高阶层家庭,但大部分可能出身于低下阶层──因为保罗强调无论如何不愿成为他们的负担(帖前二9),且在给他们的信中也没有对财富的危险提出警告的字眼。
犹太人显然不愿失去这群为数可观的支持者。他们反应激烈,煽动众人攻击保罗一行所落脚的耶孙的家(徒十七5)。暴民把耶孙带到地方官面前,喊叫着说他收留一些“搅乱天下”(徒十七6)的人,因他们违反该撒的法律,宣扬耶稣是另一个王(徒十七7)。自从耶稣被带到彼拉多面前以来,这样的控告还是第一次。它可能是对保罗传讲耶稣再来的一种反应,正如我们在书信中所读到的。但地方官却因惊惧而取了耶孙和其余人的保状,释放了他们。
耶孙等人受何种约束我们并不清楚。孟逊(T. W. Manson)等人认为是“不得窝藏妖言惑众者”,4但这与使徒行传所记载不合,雷克氏二人(K. and S. Lake)想象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其实是一种“交保逃亡”,5但这纯粹是出于臆测。按弗瑞姆(J. E. Frame)的意见,保罗的离开与安全无关,因当地信徒对于他无法回来也感到讶异。6虽然保罗说非常想回去见他们(帖前二17~18),但不足以证明他们是为此讶异。最有可能的是耶孙和其它的基督徒被课以保持该地安宁的刑罚,因而在这种恶劣的情势下,大家一致同意保罗和西拉还是马上离去较好,至少得过一阵子再回来。
他们从帖撒罗尼迦来到庇哩亚,在这里他们的传道工作相当成功,直到尾随而来的犹太人耸动众人敌挡他们,保罗才又被迫离开那里(参徒十七13~14)。当他到哥林多时,西拉和提摩太从马其顿来跟他会合(徒十八5)。在这以前,提摩太已到雅典找过保罗一次,并被差派回到帖撒罗尼迦去(帖前三2)。这是提摩太第二次到哥林多和保罗见面。
如上所述,此时保罗已经沮丧万分。一连四个传道中心都遭受挫折:出发时充满希望,接着却在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和庇哩亚遇到严重的打击,在雅典也几乎一无成就。因此他开始在哥林多传道时真是感到“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二3)。但当信差从帖撒罗尼迦回来,报告那里的信徒依然信心坚定时,保罗看到神毕竟是祝福他在那里所作的工。因此,精神为之一振,并且活力充沛地在传道事工上更加迈进。“保罗为道迫切,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基督”(徒十八5)所指的就是这个。也因为感到安慰和放心,这位使徒写出他给帖撒罗尼迦人的第一封信。
随后他们和帖撒罗尼迦教会仍有几次接触。保罗打发提摩太和以拉都去马其顿(徒十九22),而他自己则两次造访这个地区(徒二十1~3)。有几个帖撒罗尼迦人甚至成为他的同工,像亚里达古(徒十九29;二十4;徒廿七2)、西公都(徒二十4),还有底马(提后四10;门24)或许也是。
1 见 The Statesman's YearBook 1938, p.1002, n.1.
2 Pliny, Natural Historyiv. I7.
3 这与马其顿妇女比其它地方的妇女有更多自由这一事实吻合。见 J. B.Lightfoot, Saint Paul's 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Macmillan, 41885), pp.55~57; W.M. Ramsay, St.Paul the Traveller and Roman Citizen(Hodder and Stoughton,1 41930), p.227.
4 BJRL 35; 1952~53; p.432.
5 K. and S. Lake, An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Christophers, 21938), p.l35.
6 Frame, p.4.
Ⅱ 帖撒罗尼迦前书写成的年代
这封信显然写于提摩太从帖撒罗尼迦回到保罗身边(帖前三6;参二17)之后不久。此次会面可能是在雅典城(帖前三1~2),但更可能是在哥林多(徒十八5)的那一次,因为从保罗信中所劝勉的内容来看,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景况显然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似乎和帖撒罗尼迦人的信心,在保罗写这封信时“已经传扬出来”(帖前一8)这件事相符合。7
保罗在哥林多被捕并解到亚该亚方伯迦流的面前(徒十八12)。在希腊古城特耳菲(Delphi)有块碑文记载迦流把一件纠纷交付给罗马皇帝克劳底亚(the Emperor Claudius)的经过,日期是这位皇帝掌有护民官权力的第十二年,亦即在他第二十六次被推选为皇帝之后。这第十二年是从主后五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到五十三年一月二十四日,至于第二十六次推选的确实日期并不清楚,但第二十七次是在主后五十二年八月一日。克劳底亚的判决必然是在主后五十二年的上半年间送达迦流的。方伯通常是在初夏就任,任期一年。因此迦流似乎是在主后五十一年的初夏上任,因为如果他不是在主后五十二年之前被任命的话,显然没有时间把纠纷送达罗马并且得到判决。8
不过难题是我们虽然知道保罗在哥林多停留了十八个月(徒十八11),但不晓得他被犹太人在方伯面前控告时是在这十八个月中的那一天,也不知是在迦流任内的哪一阶段发生,而迦流是否有可能破例连任更是不得而知。从使徒行传十八章12~18节给人的印象看来,这事发生在迦流任内初期,即保罗即将结束哥林多之行时(即使不是在最后一刻)。虽然问题无法确定,我们只能约略言之,但此一推论若正确,则保罗是在主后五十年初来到哥林多,帖撒罗尼迦前书则在稍后完成。9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显然是最早期的新约文件之一。加拉太书可能完成得更早,其它保罗书信则不然。10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在耶稣受难后大约二十年间必然已经完成。
7 W. G. Ku/mmel 认为在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和他写这封信之间“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不会更久”(Introduction tothe New Testament SCM, 1966 p.184).
8 Kirsopp Lake 在 TheBeginnings of Christianity 中引用此碑文和其它相关文件, V(Baker reprint, 1966), pp.460~464. 另外还有 George Ogg, TheChronology of the Life of Paul(Epworth, 1968), pp.104 ~111. 以及 J. Murphy-O'Conner, St. Paul's Corinth(Glazier, 1983), pp.141~152.
9 其它接受此一年代的有 R. H. Fuller, A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Duckworth, 1966), p.20; G. Bornkamm, TheNew Testament, A Guide to its Writings(SPCK, 1974), p.92; Everett F. Harrison, Introduction to theTestament(Eerdmans, 1964), p.249 其它 人则认为要晚一年或两年。
10 有些美国学者把这封信的年代又提早一些,认为在主后四十五年或四十六年。但 Best 的研究似乎显示这种观点的理由不充足(Best, pp.11~13)。
Ⅲ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真实性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真实性,虽曾受德国杜平根学派(Tu/bingen School)的严厉质疑,但其提出的反对意见已经不起时间考验。这封书信被收入马吉安正典(Marcion's canon,约在主后一四○年)之内,在穆拉多利残卷(Muratorian Fragment,为记载公认之圣经书卷的目录,可能出自第二世纪中叶的罗马)中也有列入,而自从其书名为爱任纽(Irenaeus,约主后一八○年)引用后,这封书信即被普遍承认,其内容亦证明并非伪造。这封书信显然是较早期的,因该教会的组织看来只是初具雏形,且必须回答他们那些在基督复临之前死亡的人将如何的问题;有些经文显示保罗相信在其有生之年将看见基督复临,因此若说是由一个冒名顶替的人在保罗死后所写,实令人难以想象。它的语言和观念完全是保罗的风格。
如果这封信不是出自保罗,那么要为它的出现找个合理的解释就很困难,因为似乎没有任何伪造的动机。的确,支持这封信之真实性的最佳证据来自书信本身。“这封信若非使徒对他亲自建立的教会和一群他所爱的人所发出的信息,那么它的重点是什么?”11不管帖撒罗尼迦后书年代为何,它的存在似乎就意味着帖撒罗尼迦前书的存在并且被接纳。12
因为事实上有这些理由,所有人都接受这封信就是使徒本人所写的。不过,有时它被认为和使徒行传有严重的矛盾,我们必须加以比对。13
1. 保罗说他在帖撒罗尼迦时辛苦劳累(帖前二6~9),暗示了他在该城停留的时间超过他在犹太会堂与众人辩论的三个安息日(徒十七2)。这点可从腓立比书四章16节获得左证。该节被认为是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腓立比人曾两次差人送给他所需的。
其实这里没有矛盾。保罗到帖撒罗尼迦明显带有为福音争战的性质;他没有时间建立他认为满意的教会,可见这段期间必然不长。14但即使他只停留一个月,想必也得工作谋生(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没收入情况下支持一个月);同时腓立比人在这段期间内帮他两次诚然有点不可思议,但并非全无可能。而且腓立比书上的意思也不一定就是指帮助两次。hapax kai dis 原意为“不只一次”,且 hapax 前面还有一个 kai 意味着“不只是(当我)在帖撒罗尼迦时(就是当我在别处时),你们也(kai)不只一次(hapaxkai dis)送……”。15即使使徒行传记下的是整个逗留的时间也没有矛盾。
但是否如此并不确定。使徒行传可能只是提及花在犹太人身上的传道时间;文中并不排除花在外邦人身上的时间可能更长。按兰塞(W. M. Ramsay)的说法,保罗停留在帖撒罗尼迦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六个月左右。16看来似乎太长,但重要的是在证据上并没有矛盾之处。
2. 按使徒行传十七章4节,改信基督的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但在书信中则有多处针对外邦人(帖前一9;二14),况且弃绝偶像所指的应是异教徒,不是那些和犹太会堂已有接触的敬虔者。然而,这只不过显示了信徒中有不同的阶层,而保罗对他们的教导也就不同罢了。
3. 使徒行传十八章5节说西拉、提摩太和保罗于哥林多再度会合,而帖撒罗尼迦前书说提摩太和保罗一同在雅典(帖前三1~2)。这表示这两处记载的都不是完整的报告。显然提摩太到雅典,然后保罗差他回帖撒罗尼迦,不久他又同西拉到哥林多跟保罗会合。诚如克罗格(F. B. Clogg)所言,“这种本质上的差异,证明使徒行传作者和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作者,两人在写作时是彼此独立的。”17
11 Neil, p.xviii.
12 W. Lock 认为这是帖撒罗尼迦前书真实性的“最强有力的证明”(HDB, iv. p.745)。亦见 Plummer I, p.xi。
13 莫法特就某些批判者的态度说,“若这封信和使徒行传一致就说它是苍白的仿造品,若不一致就说它没有真实性,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An Introductionto the Literature of the New Testament T. & T. Clark, 31918,p.71)。
14 参考 Lake,“认为保罗在帖撒罗尼迦传道的时间较长的说法,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似乎无此需要,就历史观点来看当然也无法证明”(The EarlierEpistles of St. Paul(Rivingtons, 1911), p. 65)。 Ward 认为这段时间不长(p.8)。
15 弗瑞姆(讨论帖前二18)的看法和腓立比书第四章16节这种观点不同,他认为 hapax kai dis 意指稍微强烈一点的“重复地”。亦见笔者 NovumTestamentum 1中的附注,1956; pp.205~208。
16 兰塞,St. Paul theTraveller, p.228. Findlay 认为这是“假定,是一种极端的看法”(GGT p.xx, n.1),但他也推断这时间应为几个月,不只是几个星期。Ku/mmel 主张为一长时期(Introduction, p.182),而 W. Marxsen 认为比四个星期更长(Introduction tothe New Testament(Fortress, 1974), p.33)。
17 F. B. Clogg, An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Hodder and Stoughton, 21940), p.21。)
Ⅳ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目的
有人认为这是保罗回复一封由帖撒罗尼迦信徒寄来的信。主要理由如下:
1. 保罗用“论到”(四9、13,五1),和他回复一封哥林多人写给他的信的开场白一样(林前七1、25,八1等)。
2. 某些转折语被认为显示保罗是在回答帖撒罗尼迦人的来信,例如:“我们也”(kai hemeis,二13),还有一再出现的“你们知道”(一5,二1、5、11,三3、4)被认为意指“正如你们所说的”。
3. 从保罗论说某些主题的方式显示,这些原本不是他想要提的(如四9,五1);由此可知他正在回答一封信上所询问的问题。
4. 话题转换很快显示保罗在一一化解信中所提出的疑难。
哈里斯(Rendel Harris)即如此主张,18其它如弗瑞姆及雷克等人也接受这种观点。不过尽管上述说法不是不可能,却不是定论。要是保罗收到一封来自帖撒罗尼迦的信,为什么他不在文中提起(林前七1)?因而最好把它当成保罗对提摩太和西拉之口头报告回应。19下述几个主要的重点值得我们注意:
1. 犹太反对者对抗基督教信仰的主要手段就是中伤保罗。若他们成功地证明保罗的行为是不名誉的,就很容易使信徒的信心动摇。他们暗讽保罗的目的无非是想从中得些好处,跟一些当时盛行的玄学派别或宗教中的江湖术士是一丘之貉。同时,他们显然在保罗不克返回帖撒罗尼迦这件事上大作文章,声称他对他所带领悔改的人没有爱心,也可能告诉人说保罗所传的信息完全只是这位使徒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没什么神圣之处。保罗用前面整整三章来驳斥这类的诋毁。从他认为有必要花这么大的篇幅来处理这个主题这一事实看来,犹太人的耳语破坏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 信徒们受当地异教徒的迫害(二14)。
3. 在异教环境中,那些刚刚悔改者所面对的强大压力总是迫使他们退缩回到放纵淫乱的异教标准(四4~8)。
4. 某些基督徒显然误解了保罗有关基督将要再来,且接他们与祂自己同在的教导。当他们中间一些人死了,他们认为这表示那些人会丧失共享基督再来之荣耀的福分(四13~18)。
5. 可能有某些人太过关心基督何时再来(五1~11)。
6. 一些弟兄似乎不事生产,而满足于依赖同伴过活(四11~12)。
7. 在会众和一些为首者之间也许出现了紧张的关系(五12~13)。
8. 对于圣灵的工作和圣灵恩赐的重要性可能有点争议(五19~20)。
有些学者认为争议是由于某个敌对者组成的团体所引起,像史密塔(W. Schmithal)就认为是指诺斯底主义(Gnostics),或如吉威特(R. Jewett)所提到的“狂热激进分子”(enthusiastic radicals,见 Best,pp.16~22)。但本书信中的证据显示敌对者和难题其实指很多方面。
一个年轻、狂热但所受教导仍不尽完全的教会,当其渴望活出信仰时所必然面临的诸多困难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看到软弱的人、胆小鬼、怠惰者、勤奋的工人、梦想家和困惑者。
因此身为属灵导师的保罗是针对他所牧养的信徒需要而写。就整体而言,显然他大大地因帖撒罗尼迦人灵性上进步而感到满足;事实上传回他耳中的消息早已使他雀跃万分。但不管是对自己或对信徒,保罗绝非是个满足于已有之成就的人。因此他马上又投入工作,以响应那些越来越明显的需求。其结果是一封动人的书信;虽然其中缺乏保罗所教导的不少重要教义,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牧会的热忱和对于信徒灵性的关心。这里我们也见识到保罗对较艰深之神学问题,以一种不直言陈述的方式来进行。
18 The Expositor,Fifth series, VIII, pp.168ff.
19 详见 Hendriksen, pp.12~13。
Ⅴ 帖撒罗尼迦后书的真实性
下述几项论点支持这封书信的真实性:
1. 后书比前书更经得起挑战。圣坡旅甲(polycarp)、伊格那丢(Ignatius)和殉道者游斯丁(Justin)似乎都熟悉这封信;它也被收在马吉安正典和穆拉多利残卷中。爱任纽也曾提到这封信。此后它即被广泛接受。
2. 用字、风格和主要神学思想和前书一样,都是保罗式的。
3. 全文发展结构和内容,与一般人对保罗作品的期待符合。
4. 似乎没有其它更合适的人选。
如果保罗没写这封信,我们就得假定有人伪造,且并非善意,因该信自称有保罗亲笔签名(帖后三17)。但伪造者的动机到底是什么?这封信除非是为了满足帖撒罗尼迦信徒之真正需要,否则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我们也无法了解伪造者为什么非得将它写得跟前书那么相似不可。而且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必得非常深入这位使徒的心灵世界才有办法。
5. 最后,有人指出(Von Dobschu/tz 等人),怀疑后书真实性的唯一理由是因为我们已有了前书。奇怪的是,这一封书信里找不到任何非保罗风格的字句,相反的,它具有一切保罗写作的特点,可是他们反对它的真实性,只因为它和另一份保罗的作品有明显的相似。
上述这些论点虽然很具说服力,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接受,像马松(C. Masson)、马克森(W. Marxsen)及其它人,20就拒绝将这封信归属于保罗。他们提出下述的论点:
20 见 G. Bornkamm, The NewTestament, p.93; R. Bultmann,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ii(SCM, 1955), p.142; H. J. Schoeps 有不同的意见,但亦把它排在保罗“七封真正的书信”之外(Paul(Lutterworth, 1961), pp.51~52)。
1 末世论
这封信的末世论被认为与前书中的不一致。前书极力说明基督再来是紧迫且令人措手不及的;而后书则说必先有许多征兆,特别是必有不法者显露。但此一论点其实并不足以叫人大惊小怪;持此论点者要求的,无非是一种和启示之本质无关的逻辑一致性。大部分启示都包含了突发性和预示性两种观念。保罗劝他的读者不要在基督再来时才发现自己毫无准备(帖前五1~11),这里他已指出一些基督再来之前的征兆,可以说和后书相一致。
有人主张,因为后书中对敌基督的看法是新约中最独特的一部分,所以不能把它归属于保罗。但这点很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推论。尽管它独特,但没有理由否认作者是保罗。其实他正是配拥有此一初期教会中无人能提出之观念的思想家。认为本书信对末了之事之教导(参帖后二1~11)和保罗在其它书信中教导的有异的看法并不具有说服力。重要的是这里所要处理的问题(有人主张主再来已经成就而不是迫在眉睫),和他在其它地方所面对的问题不一样,因此答案当然也就不一样。
还有另一个反对意见认为:这些信徒似乎连最基本的问题都需教导(像帖前四13~18所提及的);而后书却似乎显示读者已明白敌基督的事,这二者,似有矛盾。但我们可以适当地反驳说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他全部有关这个主题所要进行的教导。某些信徒很可能热切地接受他对于基督再来(以及敌基督)的一般性教导,没有去了解那些在基督再来前死亡者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的确只有在某些帖撒罗尼迦信徒死亡时才会凸显出来。
近代已很少有人主张关于敌基督的段落是指尼罗(Nero)复活的神话,其大意是说尼罗将再重回人生,带领恶势力对抗一切善的。这个神话是主后六十八年尼罗死后才出现的,因此如果同意上述主张,本书信作者就不可能是保罗。现在我们知道敌基督的观念显然比尼罗复活的传说远为古老,甚至是在保罗之前。在这方面可说没什么问题。21
两封信中末世论的差异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并非原则性的分歧。正如克罗格指出的,合理的假设是:使徒保罗为纠正第一封信中,末世论所引起的有意或无意的误解,不是在修正末世论本身。22
21 参考 F. C. Beare, “由于 Gunkel、Bousset 和 Charles 等人对启示文学的研究……”这种两封信末世论不一致的理论“已被推翻”(IDB, 4, p.625)。
22 F. B. Clogg, Introduction,p.25. Findlay 认为,因为帖撒罗尼迦后书写作的目的是要确认前书的真实性和改正一些可能由它所引起的错误推论……所以乍看之下两封信在这一点上不一致是理所当然的”(CGT, p.1ii)。Kirsopp Lake 在一九一一年写道:“过去十五年研究的结果足可袪除这种对末世论的质疑,还给帖撒罗尼迦后书真实的身分”(Ealier Epistles, p.80)。撇开最近一些学者的作品不谈,此一判定仍然是正确的。
2 既相似又相异的组合
对后书真实性之主要异议在于:它和前书相似和相异这两种特性上所产生的问题。一方面这两封书信的大部分段落很相似,不只是观念上,在修辞上也是如此。23像保罗这样练达的作者,于短时间内再次向同一群人写信时,会以这种方式来重复表达自己的意思吗?因而解释为:另一人精心所仿造,比两封信皆出于同一人更合理。但另一方面,两者也有相异之处,例如前面所引用过的段落。由于很难解释这种既相似又相异的结合,于是有人觉得,将帖撒罗尼迦后书视为由另一位企图使此信被接受,而不惜宣称它是这位伟大使徒所写较合适。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说那些相似之处使我们很难考虑保罗之外的其它作者。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封信的风格、用字和观念都是保罗式的,一个伪造者必须深受保罗精神之影响才有可能创作这样一件作品。精心仿造并非解释语言一致性的唯一理由。一位作家在某段时期会常常运用许多相似的辞句。查安(T. Zahn)认为保罗有可能重新读过前书的副本,然后继续厘清其概念。虽然米利庚对这种看法嗤之以鼻,但奈尔和麦克基弗(A. D. McGiffert)接受这种可能性。24
另外一种解释是由于假师傅的出现(帖后二2)。当保罗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写一封与前信内容相仿的信去驳倒那些人,还会有什么反应比这更自然?
同样的,相似的范围不应被夸大。若不看这两封信的架构(开场白与结尾等),那么类似的地方不会超过三分之一。何况具有相似措辞的信息在两封信中的应用也不一样。例如,提及保罗靠双手作工的地方,第一封信是出现在前面部份,且表现出他对那些他带领悔改者的爱(帖前二9);而第二封信中则放在后面,主要是以此劝告信徒应效发使徒(帖后三7~9)。25
我们可以用雷克的判定来总结这一部分:“对这封信的主要异议在于,很难解释它与第一封信之间,那种既相似又相异的奇怪组合──然而这一种异议其实是为反对而反对,因此不具有什么重要性。”26
23 见 Rigaux 作品中所列,pp.133~134。
24 T. Zahn, Introductionto the New Testament, i(T. & T. Clark,1909), n.6; pp.249~250; Neil, p.xxiii; McGiffert, EB, col.5045;Milligan, pp.1xxxiv-1xxxv.
25 参见弗瑞姆,“除了书信格式之外,相似之处实在很少。更何况后书中 辞句的安排通常和前书中的不同”(p.49)。
26 K. Lake, The EarlierEpistles. p.86.
3 语气的差异
有人认为后书的语气比前书冷淡,且较为正式。关于这一点,首先我们要问,为什么第二封信就得精确地重复第一封的语气,27尤其前封显然是在精神振奋时写就的;当时保罗正从极度沮丧中恢复过来。不错,由于前书中的某些责备清楚地重现在后书中,所以如果有严苛的语气无意中渗入也不用大惊小怪。尤其是考虑到保罗写后书时难以令他快乐的处境(帖后三2)。
但语气上的差异是否真如所宣称的那样,实仍待商榷。它所依据的只是很少的几句,像“弟兄们,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 神,这本是合宜的。”(帖后一3;并且参看二13)和“我吩咐你们”(帖后三6、12)。其实保罗处理不按规矩而行者的方式很少是正式和冷漠的。尤其前书的特色主要在于对抗中伤者的段落(帖前二1~13),其它地方的语气和后书并无太大差别。正如弗瑞姆所言,“删去前书中自我辩白的部分,则两封信在语气上的差异将难以辨认。”28
这么看来,反对这封书信之真实性的各种主张中,没有一种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因此我们应该接受积极性的证据,承认这是一封真正由保罗所写的信。29
27 我们没有理由假设保罗一直生活在同样一种意兴飞昂的情绪中……期待他一直以同样的心情来写信是不合理的”(R. H. Walker, ISBE,v. p.2969)。同样的,Findlay 在评议 Bornemann 的观点时认为,当在写帖撒罗尼迦后书时,“圣保罗正陷于哥林多人的问题之中……他的心已不再像写第一封信时那样全放在帖撒罗尼迦之上”(CGT, p.x1ix)。
28 弗瑞姆,p.35.
29 A. F. J. Klijn 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可怀疑这封信的真实性:“鉴于前一封信在某些问题上未能提供清楚明白的解答,所以第二封信的写作是基于提供更详细的信息”(An Introductionto the New Testament(Brill, 1967), p.123).
Ⅵ 两封书信间的关连性
确定帖撒罗尼迦后书的真实性并非等于也解决了前书与后书间的关连性问题。关于此点,曾有许多意见。
1 分裂的教会
哈拿克(Harnack)认为帖撒罗尼迦教会中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彼此步伐无法一致,因而分开来聚会。30前书是写给教会中的外邦人,后书则是写给犹太人的。他指出,相对于前书中似乎只顾念到外邦人(参帖前一9;离弃偶像归向神),第二封信中却有鲜明的犹太色彩,显系针对另外一群熟悉旧约圣经内容者所写的。但这也不尽然,因为保罗引用最多旧约经节的是罗马书。而一般相信罗马教会中外邦人占绝大多数。
况且后书中的犹太语气并不很明显,信中没有一次是直接出自旧约的。正如曾为了探索七十士译本(LXX)语法而对这两封信加以研究的普鲁默(Alfred Plummer)所发现的,这种特征在后书中甚至比在前书中“更不明显”。31
另一种论点认为希腊原文中“他从起初(ap~ erches)拣选了你们”(帖后二13)亦可拼成“初结的果子(aparchen)”。这种拼法在抄本上可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雷克说:“对于两种拼法的支持,几可说势均力敌”。32若上述主张被接受,则哈拿克的观点似乎可得到支持因为尽管帖撒罗尼迦教会并非初结的果子(既非保罗所带领悔改者中最早的,亦非马其顿地方的第一个),但犹太基督徒却是该教会中初结的果子。
再来就是关于“众”(帖前五26~27)的用法。当保罗坚持向“众”弟兄问安且吩咐他们要把信念给“众”弟兄听时,给人的感觉是其中可能隐含某种意义。
然而持此论点有以下几项难以克服的困难。
1. 一个写下哥林多前书一11~17的人,能够容忍和默认一所教会处于绝望的分裂状态中,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这种观点和保罗一再强调合一的立场矛盾。
2. 若有这样的分裂存在,很难解释为什么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信徒感到相当满意。
3. 像这样分隔为两个族群的教会,和我们所知使徒时代的基督教有很大的矛盾,除非有很充分的根据,不然很难令人接受。
4. 即使在别的地方或许有分裂的教会,但支持帖撒罗尼迦教会也同样分裂的证据,仍是很薄弱。
5. 这两封信的收信人和地址写得非常清楚,丝毫没有要寄给不同团体的指示。哈拿克必须假定,“给那受过割礼的”在后书中给写漏了才行。
6. 按该种假设,有一节经文(帖前二13~16)应该是所谓专为教会中之外邦人而写的,却提及对犹太教会之行为的称许,并吩咐帖撒罗尼迦信徒要效法他们。我们也要注意到前书的语法中有七十士译本语言的痕迹。33
7. 每一个有利于该种假设的引证都能被适当地反驳掉。后书中有较多犹太色彩的假设,版本差异的主张也不具说服力;“众”(参帖前五26~27)字并没特别强调,它只是证明保罗渴望问候每个人(见注释)。
30 Lake 深受此种看法所吸引(The Earlier Epistles, p.84; Introduction,p.134).
31 Plummer II, pp.xvii~xix。然而 Milligan 发现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一章6至l0节是他主张说“有整段经文是不折不扣由旧约语言和表达方式所拼凑而成”的最佳例证(pplviii~lix),而 Findlay 认为帖撒罗尼迦后书作者的思想“充满以赛亚书和但以理书的启示观,至少也有以西结书和诗篇的影子”,并且“他那种先知式和劝告式的信息深植于旧约之中,超过圣保罗平常的用法,而此一事实同样被用来主张这封信并非真实的证据”(p.1x)。
32 K. Lake, The EarlierEpistles, p.84.它被 Nestle-Aland 出版的第二十六版 Greek New Testament 所采用。AlfredWikenhauser 反对,他说“如果那是正确的读法,它后面就应该有个所有格”(New TestamentIntroduction Herder, 1958, p.371)。R. V. G. Tasker 支持 ap~ arches, 认为“符合保罗的思想”(The Greek new Testament(Oxford and Cambridge, 1964), p.440)。
33 Plummer 发现在这封信中有六或七节经文背后隐含了七十士译本的语法(Plummer I, pp.xx-xxii)。
2 合着
有人觉得最好的解决之道是将西拉34或提摩太35当作两封信或其中一封的真实作者,而保罗只是署名为证而已。但这实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若我们同意博基特(Burkitt)的看法,认为西拉是这两封信的作者,我们所遇到的难题其实和我们视保罗为作者时没什么差别。若认为保罗写了前书,而提摩太或西拉写了后书,还是会碰到两封信风格和语法是否类似的问题。此种理论在解释两封信之间的异同时也绝对高明不到哪里去,因为保罗清楚地在后书上署名(帖后三17),我们无法想象他会在他不同意的文件上签名。
34 Burkitt 认为这两封书信“都由西拉起草,然后读给保罗听,经他认可并亲笔加上前书二18和后书三17”(被引证在 NBC 中, p.1161)。E. G. Selwyn 也视西拉为彼得的秘书(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Macmillan, 1974), pp.9~17)。
35 W. Lock 举 K. Spitta 的例证来支持此一观点。他认为西拉比提摩太更有可能性,“但这种理论所引发的问题比它所解决的更多”(HDB, iv, p.748)。Milligan 在检验过此一观点后加以反对,他说“缺乏……任何充分的直接证据”(p.xc)。
3 顺序相反
通常我们认为帖撒罗尼迦前书先完成,而后书则过一阵子才写,但一些学者觉得如果把顺序换一下,许多难题就可迎刃而解。他们说我们之所以怀疑后书的真实性,是因为读它时总脱离不了前书的阴影;此外后书在某些方面看来像一份苍白无力的翻版。但若把它当第一封信,则充满生命力和趣味,虽然它留下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却也因而需要另一封更为完全的信。36
认为后书先完成的主要论证如下:
1. 试炼与患难在后书中达到高峰,但在前书中似已平息。(参帖前二14)。
2. 后书提到的教会内部问题,只是保罗刚获知的一个新发展,但在前书中对这些困难的所有细节却是非常熟悉。
3. 除非是第一封信,不然以强调亲笔签名(帖后三17)来辨别真伪便没有意义。
4. 如果帖撒罗尼迦信徒早已晓得帖后第二章的内容,那么说他们明明晓得时候日期(帖前五1)而无需再教导是合理的。葛利格森(Gregson)发现前书中的末世论比后书的末世论“更成熟”。37
5. 就如前面提到过的(导论:“Ⅳ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目的”,原书第26页),前书中有些字句的表达方式可被视为是在回复一封由帖撒罗尼迦寄来的信。孟逊认为前书很可能是在回答一些后书所引发的问题。38
6. 前书在圣经中之所以排在后书之前只是因为它比较长。39
7. 当提摩太被差派回帖撒罗尼迦(帖前三2)时必然会携带一封信。如果它不是后书,那么究竟哪里去了?
8. 保罗曾计划再次造访(帖前三2),后书中却完全没有提及。可见这种企图是在后书寄出后才有的。
9. 即使两封信有许多共同的题材,但前书显然较为充实,而且还有其它新的内容。
上述所列没有一项具有绝对说服力。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并不能清楚看出试炼已经过去(参帖前三3),事实上大多数学者觉得,至少就前书中的这一部分而言,其目的在激励信徒面对横挡于前的困难。认为后书中提到的内部困难是一种新发展的说法,大概是基于“我们听说……”(帖后三11)这几个字;但这种措辞若就保罗收到的报告而言,不论是在前书寄出之前或之后都没什么不妥。其它地方第二封信的劝诫和第一封的则是很类似。署名应在第一封信的说法被一个事实所否定,即这封信在保罗的书信中是一特例;40它是由于特殊环境(帖后二2)所致。就末世论提出的质疑也不能令人信服,因为那也可用来支持前书的优先性。用“论到……”并不能证明是在讨论另一封信上的问题;它很可能是指提摩太给保罗的口头报告中所提到的事情。书信长短则证明不了什么。提摩太是帖撒罗尼迦后书的共同作者,因此不可能是这封信的信差。后书中没谈到保罗再访帖撒罗尼迦教会的计划并无法证明任何事情。而扼要提及上次谈到的事就如简介新题材一样,没什么不妥的;更何况第二封书信中对于偶像问题的处理就比第一封来得充实。古特立(D. Guthrie)适当地说:“个别而言,所有这些异议无一具有说服力,即令全加起来,其影响力仍然薄弱”。41
在反驳这种顺序相反的主张方面,我们可以加注几项要点:
1. 从前书到后书,迫害、基督再来和拜偶像等每个使保罗忧心的问题,似乎更加的严重。
2. 后书中提到另一封信(帖后二2、15,三17),除非我们承认那是指帖撒罗尼迦前书,否则就必须断定有某封书信失落了。
3. 个人的怀念在第一封信中占显著的地位,第二封则没有;如果后书确实在前书之后才写,那么这种现象是再自然不过了,反之则不然。米利庚的结论似乎也是如此,他说帖撒罗尼迦后书先完成的看法,已被帖前二17~三6的内容所排除。因为若保罗先前即已寄一封信到帖撒罗尼迦,就不可能再写下这一段。42
4. 我们所感受到第一封信中所表现的兴奋之情,当然是由于提摩太所带回来的消息,因而第二封信中的口吻自然较为平淡。想要翻转这种情境很难。
5. 帖前二17~19提及的造访迄未定案,只是个盼望。它任何时候都可实现。
我们就证据加以衡量,似已显示这两封信目前的顺序是正确的。贝斯特(Ernest Best)有趣地指出,任何一个写帖撒罗尼迦后书注译的作者,都不会认为它比前书先完成。43
36 这种观点可追溯到 H. Grotius:“Grotius 认为帖撒罗尼迦后书早在主后三十八年,即在保罗造访帖撒罗尼迦之前就已写成,主要是写给该地的某些犹太基督徒”(Zahn, Introduction,i, p.241)。亦见 T. W. Manson, BJRL35; 1952~53; pp.438~447; R. Gregson, EQ.38, 1966, pp.76~80; J. C. Hurd,IDB, v, p.901, etc.
37 R. Gregson, art cit,p.77.
38 T. W. Manson, art citpp.443~444。但“要建构一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可找到答案的问题并不难。一封相似的询问信也可以用在腓立比书上,但要证实有这样一封信将是徒然”(Plummer I, pp.xviii~xix)。
39 但这是第二世纪异端 Marcion 之正典的顺序,该正典显然不以书信长短为排列规则,而以年代为基础。
40 哥林多前书十六21有保罗的签名(虽然哥林多前书五9显示这是第二封信);歌罗西书四18也有;但这两处都不像帖撒罗尼迦后书三17那样受注意。
41 D. Guthrie, NewTestament Introduction(Inter-Varsity Press, 1970), p.577.
42 Milligan, p.xxxix。参见 B. Jowett:“在保罗造访和第一封信的第二、三章(比较使徒行传十七章、十八章)之间要插入一封信似乎是不可能的(请注意帖后二15)”。
43 Best, p.45.
Ⅶ 帖撒罗尼迦后书的肇因与目的
帖撒罗尼迦前书并未达成保罗所有的目标。进一步传回的报告显示,他为自己所作的辩白是合宜的(对此他无须再作说明),但信中其它部分显然就不是那么有果效。某些人仍继续拜偶像;对于基督再来的误解则在另外一些人心中引起困扰。有鉴于此,保罗立刻(大家一致认为两封信间隔的时间不会超过数个星期)进行纠正的工作,而帖撒罗尼迦即是此一行动的结果。后书必然是紧跟在前书之后,因为它必须在保罗第二次造访帖撒罗尼迦之前寄出(见徒二十1~2),而这期间我们仅知哥林多是保罗、西拉和提摩太会合的地方。
后书中保罗继续他在第一封信中所展开的工作,激励软弱胆小的人,责备游手好闲者,并且再次处理主再来的问题,“它是对同一疾病,在经过第一次治疗而未痊愈的顽疾,所下的第二帖处方。”44
44 R. H. Walker, ISBE,v, p. 2968.
帖撒罗尼迦前书大纲
Ⅰ 问候(一1)
Ⅱ 感恩祷告(一2~3)
Ⅲ 怀念(一4~二16)
A 帖撒罗尼迦信徒的回应(一4~10)
B 在帖撒罗尼迦传讲福音(二1~16)
1 传道人的动机(二1~6)
2 传道人的生计(二7~9)
3 传道人的品行(二10~12)
4 传道人的信息(二13)
5 迫害(二14~16)
Ⅳ 保罗与帖撒罗尼迦信徒的联系(二17~三13)
A 保罗渴望回帖撒罗尼迦(二17~18)
B 保罗的喜乐(二19~20)
C 提摩太的任务(三1~5)
D 提摩太的报告(三6~8)
E 保罗感到安慰(三9~10)
F 保罗的祷告(三11~13)
Ⅴ 对基督徒生活的劝勉(四1~12)
A 一般原则(四1~2)
B 身体的圣洁(四3~8)
C 弟兄相爱(四9~10)
D 赚得个人的生计(四11~12)
Ⅵ 有关主再来(四13~五11)
A 在主再来之前过世的信徒(四13~18)
B 主再来的日期(五1~3)
C 白昼之子(五4~11)
Ⅶ 一般性的劝勉(五12~22)
Ⅷ 结尾(五23~28)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