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努力的方向──同心合意的事奉
字号:A | A

(经文:腓二1-4)

  保罗写腓立比书的目的,就是勉励腓立比的弟兄姊妹,要在生活中表明生命的道。生命若失去见证,一切的工作也失去果效;因此,在第二章中保罗提醒信徒要同心合意完成基督的使命。

  “腓二2”在中文圣经的翻译上,好像是表达三个不同的思想;但实际上保罗要表达的只有一个中心要旨同心合意兴旺福音;也是整卷腓立比书的中心思想。

  腓立比教会热心于灵命的追求,其生命亦有长进,难道他们中中间还有不同心的事情发生吗?“腓四2”描述友阿爹和循都基两位热心爱主的女执事,她们与保罗一齐为福音劳苦。可能在生活中亦有很好的见证,既然如此她们又怎会不能同心合意地事奉呢?在今日的教会里,我们也常常看见弟兄姊妹不同心的现象;虽然大家都热心事主、追求成长;在大事上没有失见证,但在小事上却时常闹意见。有时可能因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背景或不同的做事方法而导致不同心。求主帮助我们不要让小事拦阻同心合意的事奉;不要太介意别人的性格是否率直、保守或做事是否快慢;要紧的是努力追求,同心合意地传扬福音这里保罗提出之方面值得我们一齐努力的方向。

(一)爱心相同

  “腓二1-2”“所以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这里的“意念相同”和“有一样的意念”都是,副词,用作形容追求“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的态度;换句话说,保罗要信徒努力追求的不是意念相同,而是爱心相同,目标相同;有一样的爱心,有一样的追求方向。

  “爱心相同”是指甚么呢?是提醒我们要同样地爱主、爱教会或爱使徒吗?但经文中却没有勉励我们如何爱主,只在第5节劝勉我们当效法主耶稣谦卑的榜样。因此,这里的“爱心相同”很可能是指弟兄姊妹之间要有相同的爱心;若我要别人怎么爱我,那我就要同样怎样爱别人;否则的话,我根本没有要求别人爱我的权利作传道的,不能因传道的身份而要求得到多点爱;平信徒也不能说因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心,或者对教会没有归属感而不去爱。我们要在教会得到爱,那么我们就要先付出相同的爱;若果我们不拿出自己的爱心,却单要求别人来爱自己,可以说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权利。整个教会要同心合意的事奉,首先要建立的就是“爱心相同”,学习在教会中主动表达爱心。

(二)一样的心思

  这里的“心思”是指心中所挂念的、思想中看为重要的事情。也即是我们生命中所追求的方向及目标。教会中弟兄姊妹的心思若不一样,彼此追求的目标若不一致;那么就无法完成同心合意的事奉。例如说在教会里有人看重团契,有人看重诗班,有人看主日学;每个单位各顾各的,彼此没有连系;甚至互相指责对方,这样的事奉又怎能称得上“同心合意”呢?

  有一样的心思,即追求同一的方向,这是本段经文的中心思想。但基督徒应该追求的方向是甚么呢?“腓二15-16”讲得很清楚:“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暇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这就是我们整体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我们所努力的也只是为了这件事。既然教会有了同一的方向,同一的挑战;那么即使彼此看法不同,意见不同,但思想还是相同的。撒但攻击教会的最好方法,就是使教会失去同一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一样的心思”。

  早期教会的修道士,为了更好地亲近主而放弃许多的权利或享受;甚至连个人的婚姻也给放下了。既然他们有了清楚的方向和坚定的心志,那么在一起事奉必定是同心合意的;但事实上却刚好相反:他们常常为着眼前的小事而发生争执,甚至彼此对抗;眼前的小事使他们失去共同追求的方向。取而代之的,是地位、权利、名誉的争夺。在今天这个世代,我们同样也需要有清晰的追求目标,否则的话,也必定会失去合一的见证。我们是为了甚么来参加教会事奉呢?是单为了交通,分享等目的吗?我们的前面若没有一样的挑战,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一定失去方向;只有共同面对同一的挑战,追求同心合意的事奉,我们才能冲破困难;在这世代中如同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

  存心谦卑

  “腓二3”“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教会的事奉若是为了贪图虚浮的荣耀,同心合意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在一间教会里有两位女执事,开始时只是彼此间有点小误会,后来一年多时间大家互不理睬,也没有说话。结果双方均渐有悔意,但为了虚浮的荣耀;双方互不相让,大家都不肯谦卑下来,不肯主动地先向对方打开话题。“贪图虚浮荣耀”的事奉,是绝对不能同心合意的事奉,更不是存心谦卑的事奉。

  有时候,谦卑是所有基督徒品格中最难学的功课,但我们若是为了追求同一的目标,而且又真正体会到主耶稣赦罪之恩典;深深感受到自己生命的不配,竭力追求作长大成熟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学会谦卑的功课;因为只有愈长进的人才愈谦卑,使徒保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哥林多前书,保罗自称他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林前十五9”,这是谦卑的表现;后来他属灵生命再长进了,他不仅自觉是众圣徒中最小的;更承认“在罪人中是个罪魁”。(提前一15)由此可见,愈经历神的恩典,生命会愈长进;我们就愈觉到自己的不配。既然主这样爱我,我又有甚么可以夸口的呢?别人看不起我、不尊重我、又有甚么关系呢?我是个卑微的人,别人尊重我与否,并不影响我在神面前的地位;更不影响我自己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

  保罗在本段经文中,提出三方面是基督徒应该追求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合意地事奉!──鲍会园《生命与生活──腓立比书的研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