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
字号:A | A

壹、内容纲要

【执事的自述】

  一、他的忌恨――教会失去纯一的心(1~4节)

  二、他的清洁――白白传福音不累教会(5~11节)

  三、他的鉴别――指出假使徒(12~15节)

  四、他的自夸(16~33节)

     1.根据他的愚妄(16~21节)

     2.根据他的身分(22~23节)

     3.根据他的患难(23~33节)

贰、逐节详解

【林后十一1】“但愿你们宽容我这一点愚妄,其实你们原是宽容我的。”

  〔原文字义〕“宽容”忍受,包容,容纳;“一点”较小的,不多的;“愚妄”无知,狂妄。

  〔文意批注〕“但愿你们宽容我这一点愚妄,”‘愚妄’是指一个人必须作一些自己不想作或会令自己不快乐的事;保罗为要将他的事工与混入哥林多教会的假使徒的事工相比,被迫要提及自己的出身、经历和成就,这样作乃是一种自夸,而不是指着主夸口;又好像是自己称许,而不是主所称许(参十17~18),难免看来是‘愚妄’的行为。

     “其实你们原是宽容我的,”这是指哥林多信徒已经依着神的意思忧愁,显出顾念保罗的热心(参七7~11)。

  〔话中之光〕(一)自夸乃是愚妄的行为,基督徒宜尽量避免自夸。

     (二)基督徒虽然不宜显扬自己的资格和工作成就,但如果是为着主的见证,或是为了带领别人对主的工作有正常的认识,也不必过度隐藏自己。

【林后十一2】“我为你们起的愤恨,原是神那样的愤恨。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原文直译〕“因为我以‘神的妒爱’妒爱你们,我原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如同把一个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

  〔原文字义〕“愤恨”嫉妒,忌恨,妒爱,热心,焦急;“许配”使结合;“贞洁”洁净的,纯洁的,圣洁的。

  〔文意批注〕“我为你们起的愤恨,原是神那样的愤恨,”‘愤恨’在原文是指因爱而不能容忍对方不正常光景的嫉妒,故可称作‘妒爱’;‘神那样的愤恨’按原文是‘神的妒爱’。保罗所无法忍受的不是他被哥林多信徒舍弃,而是他们中间有些人受了假师傅的迷惑,以致丢弃了对基督该有的纯洁信心,令他为神起了一种又爱又妒的感觉。

     “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许配’原是指一位父亲同意将自己女儿婚配给人,因此保罗在此是以属灵父亲的身分对待哥林多信徒们(参六13;林前四15)。哥林多信徒本来不认识基督,乃是由于保罗到他们中间传福音,使他们和基督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贞洁的’指存心与行为都纯洁,不被别的人事物所玷污;‘童女’指信徒在主再来之前的身分,除主之外别无爱慕;‘献给基督’在新约圣经里,基督常被描绘为新郎,教会则为新妇(参太九15;约三29;罗七4;林前六15;弗五23~32;启十九7~9;廿一2)。

  〔话中之光〕(一)每一个神的用人,应当和神有亲密的交通,以致在感情上和神联结为一,能够让神借着他们去发表祂的感觉。

     (二)传道人自己在信徒心目中的地位和得失算不得甚么,要紧的是引导信徒与基督发生直接的关系,使他们爱慕基督。

     (三)基督徒活在世界上乃要像一个童女,贞洁自守,不可贪爱基督之外任何的人事物。

【林后十一3】“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

  〔原文字义〕“偏于邪”败坏,毁坏,使枯萎;“纯一”单一,单纯,不混杂;“清洁”纯净,洁净,廉洁;“诡诈”机巧,诡计;“诱惑”引诱,欺骗。

  〔文意批注〕“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心或偏于邪’指心思受了败坏,以致产生不正常的光景。

     “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纯一清洁’指单纯、专一、纯洁、诚实;心思受到败坏的结果,就会在基督之外有所爱慕,也就失去了向着祂所该有的纯一和清洁的心。

     “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蛇’指那古蛇,就是魔鬼撒但(启十二9);魔鬼用诡诈的话迷惑始祖夏娃,使她的心受到败坏,一面怀疑神的心意,失去对神所该有纯一的心,一面对知识善恶树的果子发生好感,失去对神所该有清洁的心。

  〔话中之光〕(一)蒙恩的人乃是许配给基督的,最重要的,就是向祂有一颗‘纯一清洁的心’,像童女那样的‘贞洁’(2节)。假如我们受了撒但的‘诱惑’,在基督之外贪恋世界,就要惹起神的‘愤恨’(2节),那我们就有祸了!

     (二)神乃是忌邪的神(出廿5),祂所最忌恨(2节‘愤恨’的原意)的,就是人失去了‘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无论甚么,只要能夺去我们向基督的绝对‘贞洁’(2节),使我们的心偏离基督的,神就认为这是‘邪’,祂就最为忌恨。

     (三)无论何时,我们的心在基督之外‘或偏于邪’,我们已经走上了夏娃堕落的道路。哦,请勿忘记,那古蛇头一次为人设的陷阱,就是叫人不专一注意那生命树的基督阿!

【林后十一4】“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

  〔原文字义〕“传”宣布,宣告,传讲;“受”领受,接待,拿取;“得”接受,接纳,承受;“容让”宽容,包容,容纳。

  〔文意批注〕“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另传一个耶稣’指他们所传的耶稣不是完全照使徒所传讲的(即不照圣经所启示的),乃是经过更改而走了样的耶稣,比方:耶稣是圣人,但不是神成为人(参约贰7);耶稣是受造之物中首生的,祂不是创造者(参西一15);耶稣是神,但祂是低一级的神,不能与那独一的真神相提并论;耶稣是精神复活,祂的肉身并未复活;…等等。

     “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另受一个灵’指所受的灵,其表显与真正的圣灵有异,比方:叫人受奴役,仍旧害怕(参罗八15);叫人对属灵的事一窍不通(参林前二12);叫人胆怯、懦弱、恨恶、不守规矩(参提后一7;林前十四32~33);叫人不听从真理的教导(参约壹四6);…等等。

     “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另得一个福音’指把福音的内容稍加修改,以迎合世人的口味或自己的见地(参林前十五1~2;加二6~9)。

     “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这是一种反讽的话,指责他们竟然会毫不加分辨地接纳那传异端者;保罗的意思是说,你们的心态如果真是那样的宽宏大量的话,为甚么对我保罗却又是那样的心地狭窄呢(参六12)?

  〔话中之光〕(一)我们已经听过正确的福音而相信得救的人,须要小心提防人来‘另传一个耶稣’,叫我们‘另得一个福音’,不是我们以前所得的。连主耶稣自己也说,‘若有人对你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太廿四23);因为假冒的事太多了。求主给我们有智慧,会谨慎鉴别。

     (二)凡教会初期使徒们所传讲的教训,都是出于神的启示,信徒都应遵守(参徒二42);换句话说,凡是与使徒所传的教训有异的,就都是错误的(参约贰10)。

     (三)另一个‘耶稣、灵、福音’,有时候并不是完全不同的,很可能大部分和圣经所说的相同,而仅在一些地方加一点或减一点,结果却叫性质有了改变,就不是原来的‘耶稣、灵、福音’。例如:自由派的人也传耶稣是神的儿子,但在他们的心目中,所有世人都是神的儿子,都是神所生的,这样,主耶稣就和一般世人无异。

     (四)福音的信息乃是要将人带回基督面前,叫人对基督产生爱慕。当我们的眼目在基督之外另有专注,或在信仰上加添甚么,作为我们得救的条件或追求的项目时,我们便是另传一个福音。

【林后十一5】“但我想,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

  〔原文字义〕“最大的”超等的,至上的;“以下”赶不上,次等的,有所短缺。

  〔文意批注〕“但我想,”保罗这个想法,不是出于自矜自是,乃是根据他的属灵知识(参6节)。

     “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那些最大的使徒’也是一种反讽的话,指那些混入哥林多教会的假使徒,他们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参十12)。

  〔话中之光〕(一)保罗虽小(保罗原文意即小),却自认‘一点不在那最大的使徒之下’。这是因为他有一套并‘不粗俗’的‘知识’(6节),就是他对丰满基督的认识――‘我深知基督的奥秘’(弗三4);在这方面,使徒中实在难得有人超过他。所以人真实属灵的份量,就在他对基督的真实认识。

     (二)按着保罗得救以前的光景来说,他原是不配称为使徒的,所以他自称是‘使徒中最小的’(林前十五9);但按着他得救以后的光景来说,他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要紧的,不是我们得救以前如何,乃是得救以后如何。

     (三)今天有太多的基督徒注重传信息的人过于信息本身,以致盲目崇拜‘那超等的使徒’(原文),凡是他所传讲的信息,都不加分辨地囫囵吞枣;其实,传信息的人迟早都会过去,惟有有价值的信息才会长存。

【林后十一6】“我的言语虽然粗俗,我的知识却不粗俗。这是我们在凡事上向你们众人显明出来的。”

  〔原文字义〕“粗俗”外行的,不学无术的;“知识”外面客观的知识。

  〔文意批注〕“我的言语虽然粗俗,”指他传道时并未运用希腊哲学家辩论时的演说技巧,也不引经据典及使用动人的辞令(参十10)。

     “我的知识却不粗俗,”保罗因神特别的启示,而深知基督的奥秘(参弗三3~5;加一16)。

     “这是我们在凡事上向你们众人显明出来的,”‘凡事’指一切的生活、为人、言语、举止和处事;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高低,可从他的行动显明出来。

  〔话中之光〕(一)传道人的言语措词固然重要,但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更为重要,文雅动人的言词,若不配上属灵的思想内容,就没有甚么价值。

     (二)属世的教师注重教导的方法,属灵的教师注重教导的内容;属世的教师想要吸引人注意他们自己,属灵的教师想要吸引人注意所传的信息。

     (三)传道人的身教更重于言教;一个主的仆人,若不能将他所得的属灵知识,先在自己身上实行出来,就恐怕不能给别人多大的属灵帮助。

【林后十一7】“我因为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这算是我犯罪吗?”

  〔原文字义〕“白白”无故地,没有报酬;“卑微”降卑,削平;“高升”高举,抬高,使超过。

  〔背景批注〕“我因为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当时的旅行哲学家和宗教教师,通常都会向听众收取费用,作为对他们‘专业’服务的报酬。

  〔文意批注〕“我因为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保罗传道不收费用,却成为敌人毁谤他的另一借口,说他所传的必是毫无价值。

     “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当时无论是在教会中或是世界上,都以供应财物给传道人或教师为一种尊敬的表示,称之为‘敬奉’(参提前五17),故保罗白白传福音而不收取供给,乃是‘自居卑微,叫人高升’的行为。

     “这算是我犯罪吗?”为对方设想,而打破惯例,难道是一种犯罪的行为吗?若是不然,哥林多信徒又甚么鄙视保罗而尊重假师傅呢?这是令保罗不解的地方。

  〔话中之光〕(一)今天在基督的教会中,认为专职受薪的传道人才具有专业知识的资格,至于那些带职事奉主的人,常不被一般信徒所重视,这种以外貌待人的风气,与世俗无异,真是令人痛心!

     (二)为主牺牲自己,舍弃合理合法的权利,并不一定能换取别人的尊敬与赞赏,反而可能受到误解与轻视,这就是背十字架跟从主的真谛。

     (三)一个向主忠心的工人,应当甘心忍受别人所给他的委屈,处处都为着神儿女的属灵好处着想,才算是‘自居卑微,叫别人高升’。

     (四)服事神是不计算代价的,我们也不该为着得人的代价而服事神。事奉神的人,不该用得着人多少的尊重,来衡量自己工作的属灵意义和价值。

【林后十一8】“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

  〔原文字义〕“亏负”剥夺,掠夺;“工价”粮饷,钱粮;“效力”服事,事奉,供应。

  〔文意批注〕“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别的教会’指关心保罗的事工,甘心乐意供给财物以支持他生活上的需用,例如在腓立比的教会就曾如此一再的供给他(参腓四15~16)。注意,这里的‘教会’是复数词,故不只腓立比教会供给保罗,还有别的教会也参与其事。

     “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取了工价’并非指保罗在别地传道曾有收取费用的事(参7节);乃是说他接受他们的财物奉献,有如工人得工价,是理所当然的(参提前五17~18;林前九1~11)。

  〔话中之光〕(一)主的工人虽不主动索取酬报,但也不推拒教会和信徒们的奉献;财物授受的事,都要透过神而为,就会显得自然而美好(参腓四15~20)。

     (二)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提前五18)。一般信徒应当顾念到主工人的生活需用,主工人也应当接受正当的供给。若以为服事主的人必须生活清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三)传道人应当清楚了解所服事的教会的属灵情况,才能据以有正确的应对。

【林后十一9】“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因我所缺乏的,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我向来凡事谨守,后来也必谨守,总不至于累着你们。”

  〔原文字义〕“缺乏”有短缺,耗尽了,赶不上;“累着”使麻木;“补足”填满,使充满;“谨守”看守,守住,防守。

  〔文意批注〕“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着你们一个人,”‘缺乏’指养生和事工上的需用不足;‘累着’指成为别人钱财上的负担。保罗在哥林多传福音时,曾因缺乏养生之物,被迫不得不一面传道,一面制造帐棚(参徒十八1~4)。

     “因我所缺乏的,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指马其顿省各地教会派弟兄们带着财物前来接济保罗,特别是腓立比教会(参腓四15)。

     “我向来凡事谨守,后来也必谨守,总不至于累着你们,”‘谨守’在此特别指接受钱财方面的事;‘我向来凡事谨守’意指我向来不随便接受你们钱财上的帮助。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不但要亲手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三10~12),并且还要顾到自己的亲人,以免累着教会(提前五16)。

     (二)真实爱信徒的工人,盼望信徒能专心在他所教导的道理上,而不必分心去理会物质的供应。

     (三)无论是传道人或是一般信徒,在钱财授受的事上,都要谨守,以免基督徒的见证受到玷污。

【林后十一10】“既有基督的诚实在我里面,就无人能在亚该亚一带地方阻挡我这自夸。”

  〔原文字义〕“诚实”真理,真实,实际;“阻挡”塞住,堵住。

  〔文意批注〕“既有基督的诚实在我里面,”‘基督的诚实’指基督生命的特性是诚实实在的,在祂只有一是(参一19~20);这生命不仅活在保罗的里面,并且从他里面活出来,使他诚实说话、作工,丝毫没有诡诈的动机和手段。

     “就无人能在亚该亚一带地方阻挡我这自夸,”‘亚该亚’乃哥林多所在的省份;保罗在那里住了一年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故他在钱财授受方面的清白,乃是有目共睹的。

        ‘无人’指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而言,并非指亚该亚全部居民;‘我这自夸’就是夸耀他在钱财上的谨守(参9节)。

  〔话中之光〕(一)保罗有‘基督的诚实’在里面,所以人虽误会他,神却‘知道’他。同样的,我们行事为人,若本乎心中基督的诚实,就无惧乎人的误会,而能向神坦然。

     (二)‘保罗的自夸’,乃因有‘基督的真实’(原文另译)在他里面。是的,凡里面有基督的实际的,就能刚强作见证;似乎是‘自夸’,却是里面基督实际的具体彰显。

【林后十一11】“为甚么呢?是因我不爱你们吗?这有神知道。”

  〔文意批注〕“为甚么呢?”意指我为甚么不接受你们哥林多信徒的钱财供给呢?

     “是因我不爱你们吗?”难道会是由于哥林多信徒不信任保罗,叫他对他们深感不快,因此拒绝接受他们的供应吗?不是。

     “这有神知道,”保罗对哥林多信徒的爱心,不适合用言语来自我表白,只好请出神来作证人,因为神是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启二23)。

【林后十一12】“我现在所作的,后来还要作,为要断绝那些寻机会人的机会,使他们在所夸的事上也不过与我们一样。”

  〔原文直译〕“…(免得)被人看出他们在所夸的事上也跟我们一样。”

  〔原文字义〕“断绝”砍断,砍下来;“机会”把柄,由此策动。

  〔文意批注〕“我现在所作的,后来还要作,”‘现在所作的’指他白白传神的福音给哥林多人(参7节)。

     “为要断绝那些寻机会人的机会,”‘那些寻机会人’指假使徒,他们一直在寻找抓住保罗的把柄和的借口。由此可见,保罗所以不肯接受哥林多信徒在钱财上的接济,除了他们并未完全信任保罗,叫他觉得为他们的益处着想而碍难接受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一些外来的假使徒混入哥林多教会,一直在寻找抓住他的把柄和借口。

     “使他们在所夸的事上也不过与我们一样,”这句话在原文的意思与中文和合译文刚好相反,原意是不叫他们得着机会夸口说他们所作的跟使徒保罗也是一样。保罗的意思是说,他为着要让哥林多信徒能分辨真假使徒,就定意继续不接受哥林多信徒的供给,以显明他与那些假使徒有所分别:(1)保罗接受教会供给的原则是教会从神得着感动,自动自发乐意供养他,否则他就自己制作帐棚养生(参徒十八3);(2)保罗还有别处的教会主动派人前来接济他(参8~9节),而他们只能到处靠收费维持生计。

  〔话中之光〕(一)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准则,就是要持守基督的见证,凡有助于见证的,就可以放心去作;凡有损于见证的,就不该作。

     (二)我们应当谨慎行事,不给那恶者任何把柄和机会,以免羞辱主名。

【林后十一13】“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

  〔原文字义〕“假使徒”不是真的使徒,假冒的使徒;“装作…模样”变形作,改装成。

  〔文意批注〕“那等人是假使徒,”‘那等人’指寻找机会的人(参12节),就是寻找保罗的把柄的人;‘假使徒’原文复数词,他们可能自称是受耶路撒冷教会差派到各地传道的使徒,但由于他们所传的耶稣和福音,与保罗所传的不同(参4节),故保罗称他们是假使徒。

     “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行事诡诈’原文为诡诈的工人,指他们里面的实际本质是诡诈的;‘装作’表示他们外面的行为是伪装、假冒的;‘基督使徒的模样’指外表看起来,与基督的使徒一模一样。

  〔话中之光〕(一)我们要辨认一个传道人是否真假,不能单看他的外表和行事,乃要看他里面的本质如何。

     (二)在属灵的事上装模作样,很难从外表看出来,因此神的儿女应当灵里清明(参提后一7原文),才能知所分辨。

【林后十一14】“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

  〔原文字义〕“不足为怪”不希奇,不值得惊讶;“撒但”对头,敌对者,控告者;“光明的”光,明亮。

  〔文意批注〕“这也不足为怪,”意指我们若晓得他们背后的操纵者乃是撒但,也就不会引以为怪了。

     “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撒但’乃是魔鬼的别称,牠原是神所创造的天使长,地位在所有造物之上,但因高傲而背叛神,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离开原位,成了神的对头撒但(参赛十四12~14;启十二4);牠为要迷惑、欺骗神的子民,常装作光明的天使,使人不知不觉陷入牠的诡计。

【林后十一15】“所以牠的差役,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

  〔原文字义〕“差役”仆人,执事;“仁义”义,公平,公义。

  〔文意批注〕“所以牠的差役,”‘牠’指撒但(参14节);‘牠的差役’保罗在此把那些假使徒明指是撒但的差役,他们表面上好像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使者,实际上他们所作的证明他们是受撒但的驱役,乃是魔鬼的使者。

     “若装作仁义的差役,也不算希奇,”倘若他们有甚么好行为,叫人误以为是‘公义的差役’(原文),也不算是希奇古怪的事。

     “他们的结局必然照着他们的行为,”装出来的‘行为’当然瞒不过神的眼睛,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二6),因此他们的结局必然悲惨。

  〔话中之光〕(一)所有的假冒,都是撒但的原则;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14节),‘牠的差役’,也‘装作仁义的差役’。但最终基督的审判,要‘照着他们的行为’,显明‘他们的结局’。但愿公义的基督,在教会中审判一切出乎撒但的假冒!

     (二)一般的信徒恐不容易分辨真假工人,因此教会的长老应负起分辨的责任(参启二2;徒廿28~29),以免将主的羊群送进狼吻。

【林后十一16】“我再说,人不可把我看作愚妄的。纵然如此,也要把我当作愚妄人接纳,叫我可以略略自夸。”

  〔文意批注〕“我再说,人不可把我看作愚妄的,”‘愚妄的’意指不学无术的蠢笨人;虽然保罗被迫自夸来为他自己辩护,显得好像是愚妄的(参1节),但其实他并不愚妄,哥林多信徒不应把他当作愚妄人看待。

     “纵然如此,”指他们即或真的把保罗当作愚妄人看待。

     “也要把我当作愚妄人接纳,叫我可以略略自夸,”哥林多信徒最低限度也应当如同接纳愚妄人一样,忍受保罗在此所说看似自夸的话。

【林后十一17】“我说的话不是奉主命说的,乃像愚妄人放胆自夸;”

  〔文意批注〕“我说的话不是奉主命说的,”‘奉主命说’按原文是‘按照主说’;保罗在此对哥林多信徒所说的话,在正常的情形下,并不是按照主说的,意即不是在主里所该说的。然而,为着改正哥林多信徒不正常的态度和想法,保罗被迫不得不说,因此,这些话对我们来说,也是主的话(参林前七25,40)。

     “乃像愚妄人放胆自夸,”保罗原本反对自夸的行为,视自夸为愚妄(参十17~十一1),但如今却又不能不自夸,因此好像是愚妄人‘放胆’逾越规矩说话。

  〔话中之光〕连保罗也承认,自夸乃是‘愚妄’的事;但他是为着爱哥林多人,为要帮助他们,所以被逼如此,实在他是不得已的。这事教训我们:(1)保罗为着帮助弟兄,宁愿牺牲自己的操守;正如寡妇为着抚养儿女而改嫁一般,显出基督舍己的至爱。(2)我们若还以自夸为荣耀,那真是愚妄加上愚妄了。

【林后十一18】“既有好些人凭着血气自夸,我也要自夸了。”

  〔文意批注〕“既有好些人凭着血气自夸,”‘好些人’指混入哥林多教会的假使徒们;‘凭着血气’指其行为乃出乎肉体。

        ‘既’字是表明事实,含有责怪的意思;那些假使徒在哥林多教会以属肉体的事为夸耀,而哥林多信徒竟然不加分辨就接受了。

     “我也要自夸了,”意指你们既然接受他们那样的自夸,想必也不会怪罪我的自夸,就让我用自夸来和他们作一比较,好叫你们能分出真假使徒来。

【林后十一19】“你们既是精明人,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

  〔原文字义〕“精明人”聪明的,深思的,有见识的;“甘心”喜欢,乐意;“忍耐”宽容,包容,容纳,忍受。

  〔文意批注〕“你们既是精明人,”‘你们’指哥林多信徒;‘精明人’指善于分辨是非的聪明人。全句意指你们既然自认是聪明人,应当懂得审察事物的道理:(1)在未审明真相之前,对于两造当事人应予公平看待;(2)在审断事物之时,对于两造的理由应当公正分析处理。

     “就能甘心忍耐愚妄人,”‘甘心忍耐’意指平心静气地容让或容忍;哥林多信徒既然能够毫无异议地容忍假使徒的愚妄自夸,此刻也当容忍我保罗的愚妄自夸。

【林后十一20】“假若有人强你们作奴仆,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

  〔原文字义〕“强”奴役,逼使;“侵吞”吞吃,吃尽;“掳掠”拿取,得了;“侮慢”自高,举起。

  〔文意批注〕“假若有人强你们作奴仆,”‘假若有人’虽属假定的语气,但仍意有所指,从下文的叙述,似是暗指自称使徒的犹太人基督徒(参22~23节)。有些解经家认为他们还不至于在教会中如此作威作福、胆大妄为的地步,因此可能是指哥林多信徒从前在尚未得救之时所忍受的光景。但本节所描述的奴役剥夺行为,未尝不能以属灵的眼光来加以解释,而不是按字面实质地奴役、侵吞、掳掠、侮慢和打脸,这样,‘有人’也可指那些假使徒。

        ‘强逼作奴仆’意指以虚伪的道理逼使人畏服,心甘情愿地服事他们。

     “或侵吞你们,或掳掠你们,”‘侵吞’和‘掳掠’重在指用不正当的道理叫人甘心献上财物,供其花用,这在神的眼中看来,形同侵吞和掳掠。

     “或侮慢你们,或打你们的脸,你们都能忍耐他,”‘侮慢’和‘打脸’重在指利用偏差的道理教训,来折服人的意志和尊严,叫人虽受尽难堪虐待,仍能甘之如饴。

  〔话中之光〕(一)主教训我们,在我们中间不可有人操权管束信徒,谁愿为大,谁就要作众人的用人(参太廿25~26);但实际上在教会中,到处有人高高在上,辖制所托付给他们的群羊,将来主必要审问。

     (二)今天也有不少的传道人利用诡诈的手段,令信众心甘情愿地献上钱财,名义上是为用在主的工作上,实则大部分流入私囊供其享用,这种行为形同侵吞和掳掠。

【林后十一21】“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

  〔原文直译〕“我羞惭地说,好像我们从前在这方面是软弱的。…”

  〔原文字义〕“羞辱”羞惭,成了低贱;“软弱”无力的,不健壮的;“勇敢”放胆,冒险。

  〔文意批注〕“我说这话是羞辱自己,好像我们从前是软弱的,”‘这话’是指上节有人勇敢大胆地奴役哥林多信徒;保罗提起这事,只好羞愧地承认,我保罗并不像他们那些假使徒那样刚强壮胆,反而显得好像是软弱的,不敢如此对待哥林多信徒。

     “然而,人在何事上勇敢,(我说句愚妄话,)我也勇敢,”‘勇敢’在此指敢于自夸;保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不敢像那些假使徒那样恶待信徒,但他们在甚么事上敢于自夸,我也能够愚妄地敢于自夸,为的是叫你们藉此作一分辨。

【林后十一22】“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

  〔原文字义〕“后裔”种子,子孙。

  〔文意批注〕“他们是希伯来人吗?我也是,”‘希伯来人’重在指会说亚兰话、会读希伯来文圣经的犹太人,他们和只会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有所分别(参徒六1);保罗是生来的希伯来人(腓三5)。

     “他们是以色列人吗?我也是,”‘以色列人’重在指纯血统的犹太种族,他们和撒玛利亚人有所分别(参约一47;四9);保罗也是以色列人(罗十一1)。

     “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吗?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重在指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犹太人以身为亚伯拉罕的子孙为荣(参太三9);保罗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罗十一1)。

  〔话中之光〕(一)今日在基督教界,相当注重出身名望,诸如:某某神学院毕业,某某大牧师,某某著名传道人,吸引众多追随的人,而大多数跟随者最后也以失望收场,因为他们所看重的只是空壳子而已。

     (二)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罗二28~29)。但愿我们转眼注视人里面的基督和生命。

【林后十一23】“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

  〔原文字义〕“狂”狂妄,疯狂;“多”更加,格外,越发;“过重”过度的,过量的。

  〔文意批注〕“他们是基督的仆人吗?(我说句狂话,)我更是,”‘他们’指那些假使徒;他们既然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参13节),当然自称是基督的仆人;‘狂话’意指说话好像是不自量力;‘更是’表示别人若可以如此自称,那么我就更有资格可以夸耀了。

     “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多受劳苦’指保罗为作主工,殷勤劳苦(参徒二十35;帖前二9;帖后三8);‘多下监牢’圣经虽然记载保罗多次被人监禁,但在写本书之前,仅明记在腓立比的那一次(徒十六19~29),至于其它的下监都是在写本书之后(徒廿一30~36;廿三11,31~35;廿四27;廿五4~5;廿八16;提后一17)。

     “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保罗在写本书之前至少被犹太人鞭打过五次(参24节;六5),但圣经并无明文记载;至于他如何屡次冒死,我们也只能从他在下文自述的海难和历经各种危险(参25~26节)得知端倪。

  〔话中之光〕(一)保罗事奉主何等忠诚,他牺牲了一切个人的享受,甘心情愿为主受苦、下监、被打、冒死。亲爱的弟兄姊妹,或许我们刚蒙主恩,但也当因此受激励,甘愿为主稍微牺牲一些,而走属天的道路。

     (二)受托多,患难就多;患难多,供应才多。看到保罗自述他所遭遇里外各种患难(参24~33节),就不希奇他为何能有如此丰盛而长远的供应了。‘谁苦受得最深,最有可以给人。’诚然!

     (三)有些基督教领袖,以计算所得的荣耀,来衡量个人的成就;但主真实的工人,却以计算他身上的伤痕,来评估自己作主仆人的成果。

     (四)属灵的事是没有快捷方式可走的,也不能以学问、才干或其它的事物,来代替十字架的经历。只有十字架的道路,才能把人引进神荣耀的丰富里。

【林后十一24】“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

  〔文意批注〕“被犹太人鞭打五次,”保罗因何故被犹太人多次鞭打,圣经也没有明文记载,可能是在他信主初期,触犯犹太人的传统犹太教规,例如和外邦人一同吃饭,乃是犹太人所忌讳的(参加二12~13)。

     “每次四十减去一下,”摩西五经规定鞭打不可超过四十下(申廿五3),因此犹太人的传统作法便只每次鞭打三十九下,以免过数。

【林后十一25】“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

  〔文意批注〕“被棍打了三次,”用棍打乃是罗马的刑罚,其中的一次是在腓立比(徒十六22)。

     “被石头打了一次,”就是在路司得被打得死去活来的那一次(徒十四19)。

     “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圣经中无从查考,仅有的一次是在被押解赴罗马的途中(徒廿七13~44),但那是在写本书以后的事。

【林后十一26】“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

  〔文意批注〕“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这两种危险是当时长途旅行的人所经常面临的。

     “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这两种危险是指当时宗教和政治的迫害。

     “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这三种危险是指不同的环境因素所带来的生命威胁。

     “假弟兄的危险,”在原本可以放心的教会中,竟还有被假弟兄出卖的危险。

【林后十一27】“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

  〔原文字义〕“劳碌”辛劳(指因被迫而不得不劳苦作工);“困苦”辛劳(指因劳动而有的劳累);“饥”饥饿(指因缺少粮食);“不得食”不吃(指因禁戒食物)。

  〔文意批注〕“受劳碌、受困苦,”‘劳碌’是指劳苦工作而言;‘困苦’是指过度疲乏而言。

     “多次不得睡,”指因须赶工或赶路而通宵达旦,彻夜未眠。

     “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指因缺少食物或出于自愿而忍饥忘食。

     “受寒冷,赤身露体,”指因随身携带之衣物不足而衣不蔽体,或因衣物被剥而赤身露体。

【林后十一28】“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

  〔原文字义〕“挂心”挂念,忧虑;“压在”压着,迭在上面。

  〔文意批注〕“除了这外面的事,”‘外面的事’指身体上所遭受的苦难。

     “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挂心’指为别人担心挂念;‘压’指累积的负担有如重荷;‘天天压’指从未有如释重负的一天,因为一个负担卸去了,又有新的负担加上来。

  〔话中之光〕(一)保罗事奉主,不仅外面受各种苦难,他里面更关切教会的众圣徒,为着他们在主面前的属灵长进,天天挂心。他这样忠心事奉主,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二)使徒保罗正像旧约时代的大祭司,带着决断的胸牌到神面前去求问(参出廿八29~30);他肩上担着的是神的众教会,胸里怀着的是神的众儿女。因着他这样关心神的众教会和众儿女,所以众光之父就光照他,使他明白神在教会中的旨意与道路,写下适合历世历代各地教会所需要的书信。凡是神忠心的工人,也应当有保罗这样的心肠。

【林后十一29】“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

  〔原文字义〕“跌倒”绊倒,跌进陷阱;“焦急”焚烧,被热火所炼。

  〔文意批注〕“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软弱’在这一段经文(十一29~十二10)中特指受困于肉身的限制,无法事事照所想望的而有刚强的表现说的;就着肉身而言,我们所能承担的精神负荷都是有限度的,故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软弱的(参太廿六41),不但保罗也软弱,连主耶稣也没有例外(参来五2)。

     “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跌倒’指在信仰的真道上受到绊跌,特别是灵命幼稚的信徒较有可能跌倒(参太十八6);保罗在此不是说他也跌倒,乃是说他会为此焦急,这种态度乃是事奉主的人对肢体该有的关心和表现。

  〔问题改正〕本节的‘软弱’,并非指信心上的软弱(参罗十四1)。有些解经家根据下一句的‘有谁跌倒’而断定上一句的‘软弱’必是属于信心上的软弱,若果如此,则表示保罗承认每一个人(包括他在内)的信心都会软弱,这与他一贯的说法互相矛盾(参罗四19;西二7),因此这样的解释似乎不妥,实有商榷的余地。

     不过,保罗有可能在此强调他关心别的信徒的软弱,而在感觉上同情且有分于他们的软弱(参林前九22)。

  〔话中之光〕(一)肉身的软弱不一定是罪,但不知道自己的软弱或长久安于自己的软弱,不肯靠主胜过软弱,这便是我们的不是了。

     (二)‘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乃是基督徒彼此间该有的感觉,因为我们原是同一个身体的肢体(参林前十二24~27)。

【林后十一30】“我若必须自夸,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

  〔文意批注〕“我若必须自夸,”这话含示保罗的自夸乃是不得已的。

     “就夸那关乎我软弱的事便了,”这是因为夸自己肉身上的软弱(参29节批注),就是承认自己肉身的有限和败坏,叫我们转而寻求主的恩典,因此得以经历基督的能力(参十二9)。

  〔话中之光〕(一)人的天性都喜欢夸自己,但是,十字架的工作使人不敢夸自己。

     (二)难处本身不就是十字架,但是难处能把人带到十字架那里,使人认识自己的软弱,认识自己的无可恃,也无可夸,只配钉死。

     (三)经过十字架对付的人,都不敢夸自己的所是。夸耀自己所是的人,都不是认识十字架的人,更不是走在十字架道路上的人。

【林后十一31】“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神知道我不说谎。”

  〔文意批注〕“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神,”保罗在前面一段经文中提到他受苦的经历(参23~27节),可能有人会认为他在夸大其词;保罗也提到他受苦的心境(参28~29节),这是外人所无法了解的,因此,他只好请神作他的见证人,因为神是真实的(参一18),并且我们心中的意念在祂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四12~13)。

     “知道我不说谎,”这句话的意思有二:(1)保罗这一段话不但是诉说给哥林多信徒的,也是郑重诉说在这位无所不知的神面前;(2)这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神可以见证保罗这一段话句句都是真实的。

【林后十一32】“在大马色的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色城,要捉拿我,”

  〔文意批注〕“在大马色的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亚哩达王’指亚哩达四世,希律安提帕的岳父,约在主前九年至主后四十年间管辖亚拉伯民族的拿巴提人。大概罗马皇帝加利古勒曾将大马色拨交亚哩达王管理,故大马色曾一度是他的领土。

     “把守大马色城,要捉拿我,”亚哩达王可能顺应犹太人的请求,派他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色城门,要捉拿并杀害保罗(参徒九23~24)。

【林后十一33】“我就从窗户中,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脱离了他的手。”

  〔文意批注〕“我就从窗户中,”古时有些民间的房子就建筑在城墙上,故住家的窗户下临城墙外空地(参书二15)。

     “在筐子里,从城墙上被人缒下去,”‘筐子’指大可容身的箩筐(参徒九25)。

     “脱离了他的手,”此事发生在保罗得救后不久,约在主后38~39年左右。

  〔话中之光〕(一)人要捉拿保罗,他从城墙上缒下才得逃脱;主耶稣被人逼害,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参路四28~30)。仆人的道路和主人一样,但不能大过主人;经历和先生相同,但总低于先生。赞美基督,祂超越过一切!

     (二)地上的门虽然都关了,但神总会给祂所喜悦的人开一个对着天的窗户;神是信实的,必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叁、灵训要义

【主的工人为着教会所该挂心的事】

  一、怕信徒的心被诱惑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3节)

  二、怕有人另传一个耶稣,叫信徒另受一个灵(4节)

  三、怕信徒只会分辨言语,不会分辨真理(5~6节)

  四、怕信徒不会分辨谁才是真正关心教会的工人(7~12节)

  五、怕信徒不会分辨诡诈的假使徒(13~15节)

  六、怕信徒自己反被精明所误,甘心被人奴役、侵吞、掳掠(16~20节)

  七、怕信徒只会凭外貌和名分认人(21~23节上)

  八、怕信徒不懂得经历十字架苦难的重要性(23节下~33节)

【如何分辨主的好工人】

  一、好工人乃是把信徒的心引向基督,而不是引向他自己(2~4节)

  二、好工人忠实地传正确的福音(5节)

  三、好工人虽然言语可能粗俗,但知识却不粗俗(6节上)

  四、好工人不但言教,而且也身教(6节下)

  五、好工人为信徒的益处着想,尽可能不累着他们(7~9节)

  六、好工人有基督的诚实在他里面(10~11节)

  七、好工人不怕得罪假工人,叫信徒能分辨真假(12~15节)

  八、好工人恳求信徒接纳他,而不是作威作福(16~21节)

  九、好工人不怕与别人作比较(22~23节上)

  十、好工人必须有很多十字架的经历(23节下~27节)

  十一、好工人天天挂心教会和信徒的事(28~29节)

  十二、好工人不避讳让人知道他的软弱(29~33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