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十二章
字号:A | A

第十二章

  本章主要是叙述希律逼害教会,不但彼得受害,连约翰的哥哥雅各也受逼害而死。由这一章我们知道使徒时代的基督徒如何在逼害下生活。

  这一章在编排上并不恰当。第一,希律王死的时候,照约瑟夫的记载是在主后四十四年,如果第十一章的后段,巴拿巴和扫罗上耶路撒冷是在主后四十七与四十八年之间,则这一章在时间上不应在这里插入。第二,第十一章后段与十三章都记述扫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教会的事情,第十二章的插入破坏了连贯性。第三,这一章的写作方法是以传奇故事为主,例如彼得在狱中被天使救出来,希律因为不荣耀 神而被虫咬死。但希律的死照史实上的记载并非加此。因此这一段在使徒行传的“教会史”之编排顺序来说也是个很不恰当的插入。

  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古时的史学方法。第一,作者不太愿意明说巴拿巴和扫罗在安提阿已经住了一段长时间,但以插进一段故事而使读者在感觉上知道第十一章与十三章之间已隔了一段时间。第二,传奇故事并不是要表现史实,乃表现人的感情和愿望。例如雅各受害而死,彼得则尚存活。在信仰的感情和愿望上,人们以为彼得是受 神的特别照顾才能在逼害中存活,再接再厉的为主传道。

  本章可分为三个段落:教会受逼迫;天使救助使徒;希律受 神惩罚。写得颇有戏剧性,由受逼害发展成为天使的救助,它的最高潮是希律的受罚。

一 教会受逼迫 十二l5

十二1、2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因为本章记载希律的死,他的死期依史家的算法是主后四十四年三月十日。当年罗马皇帝革老丢从英国回到罗马,全国为他举行运动会以示庆祝。该撒利亚的运动会在三月五日举行。希律亚基帕在运动会举行后的第五天死去。所以他的死期是三月十日。当年的尼撒月十五日为除酵节,亦称之为逾越节,是在四月一日。因此希律亚基帕如果在除酵节逼害雅各,那么十二章所指的逼害约翰应该是指主后四十三年的那一个节期。因为古时代的东方人对日期并不很精确的记录,他们所写的只是指大约的某一个时间。因此雅各如果是在主后四十四年遇害的话,应该是指接近除酵节的那时期。希律逼害教会,为了讨犹太人的喜欢,又杀害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十二4、5

  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 神 教会受逼迫时,使徒是教会的领袖人物,他们首先被捕。彼得以前有一次“逃狱”的记录(参阅五18及下文),因此这一次他们特别地加强戒备。派了四班警卫,每班四人看守他,预备在逾越节(主后四十四年四月一日到八日,节期共一周)审判他。但希律亚基帕死于当年三月十日,可见彼得已被关了一段日子。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主后四十三年,则希律还在犹太地,他还没有到该撒利亚去庆祝革老丢从英国回罗马的运动会。因为运动会是在主后四十四年举行的。彼得的被捕也应当是在那年发生的。

  彼得被捕时,教会为他热心祷告。基督徒一个可贵而有利的武器是祷告(弗六18)。由祷告所产生的公义感和信心,以及 神救恩的帮助,是敌人最害怕的(弗六14~20)。

  彼得被捕,受逼害,但没有殉道,这一方面是 神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彼得善于言词,较圆通。雅各被害可能与他的脾气暴躁有关(可三17他们兄弟被称之为性如暴雷的人,参路九54)。从此以后,行传不再提这两位兄弟的名字。也许两位兄弟都在这段时间受难了。因为耶稣曾经有过他们两个要饮苦杯的预言(太二十22)他们两位要喝耶稣喝的杯,意指受难的苦杯。他是使徒中第一个殉道者。

二 天使救助彼得 十二619

  这一段的叙述也许是很有趣的。但在一般的理论上不能算是很精密的。最要紧的是我们不可以把这段故事当作是 神绝对保护祂的教会的原则。不能以为雅各是使徒,雅各或他的兄弟约翰受害时, 神必然救他。当雅各受害时, 神并没有像救助彼得一样地差天使救他。基督徒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结果,有时他没有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良知而遵从 神的律法。有的人只得妥协,放弃了良知的律,遵从人的律而得以存活。有的人在法律的隙缝中穿插,为要争取服从 神的律的机会,但又不愿与法律正面冲突。又有的基督徒则为了遵从 神的律而不惜与世界冲突,或者说是宁愿听从 神而不愿意从人。这种人要自觉,他时常是个殉道者的角色。

  像以上这些人的角色,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扮演的。我们要清楚自己从 神那里来的恩赐是甚么。作一个与时代妥协的人,时常会抹杀自己的良知;作一个绝对遵从 神的人,往往要做很大的牺牲。我们也不要以为人如果遵从 神愿意牺牲的话, 神必来拯救他。因为决定服从 神时,已经选择了牺牲自己,见证 神真理的路。古时的先知或一些殉道者,也就是在 神没有特别救助的情况下牺牲了自己的。这样的人不必因为没有 神的救助而失却信心。

十二6~10

  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睡在两个兵丁当中……天使拍彼得的肋旁……说快快起来……束上带子,穿上鞋……披上外衣跟着我来 到底那一天要受公审,彼得事先可能不知道。因此他像平常一样的睡觉。大概是因为彼得有“逃狱”的记录(徒五18~26),所以这次的看守非常森严。有两个警卫在牢里与他一起,门外又有两个守门的;这四个警卫是不会睡着的。彼得出去时,他们没有发现他,这是因为天使使他们不发觉。这段故事里的彼得,完全是被动的;并且他自己也不以为这是一件事实,以为是见了异象。

  天使救彼得时,叫彼得所做的三个动作,非常值得我们留意:“快快起来”,这好像是催促他唤起精神,或者是让他醒悟过来;“束上带子”,好像要他把自己装备妥当;“跟着我来”,好像是要他采取行动,有所作为了。这不但是作事的原则,也是信仰的原则。就是说先有对信仰的领悟,再有信仰的深造,然后才能为自己的信仰作点贡献或服事。

十二11~17

  彼得醒悟过来,说,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就往……马可的……家去……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于是出去往别处去了 这一段记述人们对环境或突发事件之反应的描写,非常生动而逼真。文内共分了好几幕;首先是彼得醒悟了自己的处境(11节);他知道自己已被主的使者救出来了,这不是幻象。当彼得发现自己孤单在街上时,他的下一个反应就是跑到朋友(名叫约翰的马可)家去掩蔽(12节);为他祷告,期待他得自由的人却不敢相信他们自己的期待,不敢相信他们向 神祈求的事已经实现了。不但使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彼得,连听他话的人也都以为这使女发疯了。他们因为欢喜过度而忘却为他开门(13~15节)。经彼得再次敲门后,他们才为他开门。众人惊喜的情绪难以抑制,彼得做手势使他们安静,向他们述说主如何救助他出监狱(16、17节上)。最后彼得不敢再在朋友马可的家住下去,他必须立即离开那里。大概因为恐怕官员找到那个地方来连累了马可的一家。十二章以此结束了这幕紧张的场面(17节下)。彼得因为受逼迫而“往别处去了”,这将造成以后彼得在耶路撒冷没有影响力的原因。

十二18、19

  到了天亮,兵丁……不知道彼得往那里去了……希律……审问看守的人……把他们……杀了。后来希律下到该撒利亚去 彼得逃出戒备森严的监狱,这原不是警卫的错。因为这件事是 神的干预,于是对那些警卫来说,这是“件无法抗拒的事件,可称之为“天灾”。天灾有时是无意中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但人若一直违抗 神的旨意时,是会惹起天灾的。无意中发生的天灾,我们人无法预料。但由人祸而引起的天灾应当可以避免,我们追求 神的旨意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此,我们应学习了解 神的旨意。

  希律把无辜的警卫(这是他们无法抗拒的事情)杀了,这些警卫一定是犹太人;因为希律没权杀罗马人。

  本段以希律离开犹太地,到该撒利亚去参加革老丢回国的庆祝运动会(主后四十四年)为结束。

三 希律的受罚 十二2025

  这段记述告诉我们,反抗 神的人,无论是士兵或分封的王希律,都会受 神惩罚。不管这种惩罚是如何发生的,但行传的作者认为是来自 神的作为。

十二20

  希律恼怒推罗西顿的人,他们……托了王的内侍臣……一心来求和 因为本节末了提到推罗,西顿的人,他们需要从希律的手中买粮食,因此不敢得罪希律。然而作者在这一段并没有交代,为何希律向他们大发脾气。

十二21~23

  希律……穿上朝服……讲论一番……百姓喊着说,这是神的声音。希律不归荣耀给 神……他被虫咬,气就绝了 文中没有清楚地记载,希律向人民训话时为何会跑出神明的声音来。当时的听众是迦南人(推罗、西顿)的代表们。他们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基督徒,所以他们从希律的训话中听出神明的声音,显然是按着他们的宗教信仰之理解而说的。既然迦南人说,希律的训话中有神明的声音;信耶和华宗教的人,无论是犹太教徒或基督徒,他们第一个反应便是要归荣耀给 神。因为信耶和华宗教的人把僭取 神的荣耀看作是罪(罗一21)。

  史上没有详细记载希律是怎样死的,只是说他在该撒利亚忽然生病死了。迦南人平时痛恨希律,听见他的死讯便大为欢欣,他们将他女儿的雕像送到妓院去。行传记述他被虫咬死,这就是希律所为的人祸惹来的天灾。这段故事的传述者,把希律亚基帕的死当作是 神的刑罚。被虫咬死也许是“不得好死”的一个代名词。

十二24

   神的道……日见兴旺 这是一个好结尾的写法。行传以希律受 神的刑罚来警告一切逼害教会,反抗 神旨意的人。同时也确信人力的反抗 神将有尽时, 神的道是恒久长存,不会被人意摧毁的。人要寻求 神的旨意,与神同工,不可以持有限的才能、权力和时光来对抗无限而亘古长存的 神。

十二25

  巴拿巴和扫罗,辨完了他们供给的事;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 这一段应该是第十一章的结尾,不应放在十二章之后。但作者要如此编排,也许是因为十二章的第二段(12~17节)记载了一些有关约翰马可家的事。作者为了不想使巴拿巴和扫罗带着马可到安提阿教会去这件事觉得突然,因此把这一节放在十二章之后。这样可让马可为何与巴拿巴和扫罗从安提阿出去传道有个交代(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见西四10)。──《中文圣经注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