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一章
字号:A | A

壹、内容纲要

【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

  一、耶稣基督被推荐的起头──先锋施洗约翰的职事(1~8节)

  二、耶稣基督被悦纳的起头──受浸(9~11节)

  三、耶稣基督得胜的起头──受试探(12~13节)

  四、耶稣基督传福音的起头──祂的信息(14~15节)

  五、耶稣基督呼召门徒的起头──祂最初的门徒(16~20节)

【仆人救主服事的起头】

  一、祂的教训──像有权柄的人(21~22节)

  二、祂的权能──连污鬼也听从祂(23~28节)

  三、祂服事的范围:

     1.从西门的家开始(29~31节)

     2.合城的人都来到祂跟前(32~34节)

     3.到加利利全地(35~39节)

  四、祂服事的范例──洁净大痲疯(40~45节)

贰、逐节详解

【可一1】“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

  ﹝原文字义﹞“耶稣”耶和华救主,耶和华的救恩;“基督”受膏者;“福音”佳音,喜信,好消息;“起头”起初,开始。

  ﹝文意批注﹞“神的儿子,”本书的主旨,就是在强调耶稣基督乃是‘神的儿子’(参一11;三11;五7;九7;十四61;十五39),所以祂拥有神性,能医病、赶鬼、行神迹奇事。

     “耶稣基督,”‘耶稣’这名表明祂就是耶和华自己来作我们的救主,使我们得着神的救恩;‘基督’这名表明祂乃是被神用圣灵所膏(路四18;但九26),分别出来归于神,作神国度的君王与祭司,来到地上实现神的计划,完成神的旨意。

        ‘耶稣’是祂降卑为人的名字,‘基督’是祂被人尊敬的名字;祂是先成为卑微,后得着尊贵(腓二6~11)。

     “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耶稣基督福音’有二意:(1)属于耶稣基督的福音;(2)关乎耶稣基督的福音。

        ‘福音的起头’也有二意:(1)施洗约翰的铺路工作,乃是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2)整本马可福音书所记载的事迹,乃是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

【可一2】“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有古卷无以赛亚三字):‘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

  ﹝原文字义﹞“预备”建造,修筑,使成形。

  ﹝背景批注﹞古时君王出巡时,有一批先遣人员在前呼喝开路,遇道路有坑洞或崎岖难行时,必先修补使之平坦。

  ﹝文意批注﹞“正如先知以赛亚书上记着说,”下面括号里面的话,前半引自玛拉基书三章一节,后半才引自以赛亚书四十章三节,故有的古卷并无‘以赛亚’三个字。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我’指神;‘我的使者’指施洗约翰;‘你’指耶稣基督。

  ﹝话中之光﹞(一)主仆的首要任务是为主预备道路;凡不是让主在人的里面越过越有路的工作,就不是服事主的工作。

     (二)主的道路不是一些外面的教训、规条、方法、制度,而是我们这些‘人’;‘人’对了,主才有路。

【可一3】“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

  ﹝原文字义﹞“预备”准备妥当,使适合;“道”道路;大道;“修”作,行,遵;“直”正直,立刻;“路”辙迹,小径。

  ﹝文意批注﹞“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指明施洗约翰的任务就是替主铺路──促使人的心思回转归向主,好让主有平坦的道路能进到人的心中,掌权作王。注意这里是指‘主’的道和‘祂’的路,并不是指我们信主之后所要走的‘义路’(诗廿三3)。

  ﹝话中之光﹞(一)声音转瞬即逝,无影无踪;约翰只不过作主‘出口’而已,并不为自己留下甚么;我们见证主,不是见证我们自己。

     (二)一个事奉主的人,应当尽力把人引到主面前,而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地位和名利,更不企图叫人跟随自己。

     (三)“喊着说,”表明约翰里面真是满了负担,使他不能不喊;我们事奉主,必须是出于负担,并且满心要把里面的负担倾倒出来。

     (四)我们原来的心不但高低不平,并且有许多弯曲;真正的‘悔改’就是铲平并修直,也就是“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

     (五)我们的心不只要转向主,并且也要让主在我们的心里有通达的道路,好叫祂能占有我们心中的每一角落。

【可一4】“照这话,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原文字义﹞“来了”出现,使之成就;“传”大声的宣扬;“悔改”心思的转变,思想上的改变;“洗”(原文是‘浸’,意即全然浸入水中);“罪”(原文复数,指罪行)。

  ﹝背景批注﹞犹太人的祖先出埃及后,曾在“旷野”飘流四十年,故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旷野’是神带领与施恩的地方。

  ﹝文意批注﹞“旷野,”位于死海北面和西面的干旱地带,包括约但河谷之广大地区。

     “传悔改的洗礼,”‘悔改’在原文并不含行动的意思,而是指在思想、看法上有所改变;指人的心思原来是远离神、背向神,如今必须从心里归向神。

        约翰的浸与基督徒奉主耶稣的名受浸不同,因为基督徒的受浸,是重在与基督的联合,不但包括消极方面的埋葬,即与基督同死;也包括积极方面的复活,即与基督同活(罗六3~5)。约翰的浸,则是领人相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那一位(参11节),仅重在消极方面的对付,藉浸入水中,将已往离弃神的罪行,作个结束,所以又称作‘悔改的浸’(参徒十九3~4)。‘悔改的浸’不是归入基督,乃是受浸者对自己看法的改变;人来受约翰的浸,是向他承认自己的罪,而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所以是借着受浸宣告自己只配死。

  ﹝灵意批注﹞“旷野,”象征与世俗有分别。施洗约翰是叫人悔改、为主预备道路的(3节),所以他站在与世界相反的地位上,以‘旷野’为家。

     “施洗,”是将悔改的人浸在水里,藉以表明受浸者对自己的看法已有所改变,自己只配死,故把他埋葬。

  ﹝话中之光﹞(一)我们必须与世界分别,才能为主作见证(传悔改的洗礼)。

     (二)人若爱世界,爱神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所以服事神的人,首先要从世界‘出来’,凭信心过仰望神的生活。

     (三)约翰生长在旷野(路一80),传道也在旷野,这表示他所传讲的信息和他的生活完全一致。

     (四)悔改不是行为的改变,所以不是弃恶从善;悔改乃是心思的改变,是将心思从一切在神之外的人事物转向神自己。

     (五)人在神面前最大的罪,乃是心中背逆、不顺服神;这也就是我们在悔改时所要认的‘罪’。人一切的罪都是出于背叛神。

     (六)我们的心若只顾到宗教、道理、仪文、事奉,而忽略了主自己,那么我们也应当悔改。

【可一5】“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

  ﹝原文字义﹞“承认”全心全意地赞同或表白;“罪”(原文复数,指罪行)。

  ﹝文意批注﹞“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这是概括性的讲法,‘都’字指‘许多人’,而非‘所有的人’;但我们可以确定,约翰的传道,已经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究其原因,想必是因为他有:1.神的话(路三2)。

         2.划时代的信息(3节)。

         3.独特的风格和生活见证(6节)。

     “承认他们的罪,”就是承认他们心中离弃神的罪,人所有的罪行都是由于离弃了神。

  ﹝问题改正﹞有些传道人以本节作为真实的悔改必须在‘公众面前认罪’的根据;但是,本节的受浸在当时既是个人的行为,可见认罪也应是个人的行为,因此我们不能同意上述‘公开认罪’的主张。最要紧的,乃是‘向神’认罪,而非‘向人’认罪。

  ﹝话中之光﹞(一)约翰身在罕无人迹的旷野里传道,却能吸引人潮;作主工不在乎地点,而在乎工作是否出于主,出于主的就能吸引人。

     (二)约翰所传的信息非常简单,所过的生活非常简陋,却能影响全犹太一带地方的人,这是因为他言行一致──所传的就是他所行、所经历的,所以他的信息是活的,是有能力的。

     (三)那些悔改的人到约翰那里作两件事:一是‘承认自己的罪’,一是‘受他的浸’。每一个真正悔改的人,都应该是知道自己是有罪的人,也知道自己必须置于死地。

     (四)认罪在受浸之先;人若不承认自己有罪,自己该死,就表示他对自己的看法从来没有改变过,也就从来没有悔改过,而没有悔改的受浸,只是一种仪式,丝毫没有意义。

     (五)我们必须恨恶自己,觉得自己在神面前‘无地自容’,所以才来要求受浸,好把自己埋在水里。

【可一6】“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

  ﹝背景批注﹞施洗约翰的父亲是作祭司的(路一8~13),祭司是在耶路撒冷圣殿中供职,其衣食均需严守规定(利八6~9;十12~15);犹太人向来是子承父职,但如今约翰身在旷野,他的穿著和吃食,完全违反祭司的规定,所以他在此不是作祭司,而是作先知,故主耶稣说他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太十一14)。注意约翰的装束,与先知以利亚极为相似(王下一8)。

  ﹝灵意批注﹞‘衣服’象征行事为人(启十九8);‘食物’象征生活能力的源头,和生命的供应。

  ﹝话中之光﹞(一)施洗约翰信息的中心是叫人悔改,所以他站在和世人相反的地位;他的饮食和服饰,都与世人不同。今天我们基督徒不能照字面来学习施洗约翰的饮食和服饰,以免被世人误以为基督徒都是‘怪人’;但我们要照灵意来学习。

     (二)“骆驼”的特点是跪在主人面前承受和卸下重担,在野地里载重跋涉;我们也该时常跪在主前,从主接受负担,劳苦服事主。

     (三)神的工人不但要忍辱负重,并且要常常跪在神面前,与神有亲密的交通;神的工人总要以祈祷为念(徒六4),不祷告就不要作工。

     (四)作主的仆人,生活行为应当受约束(“束腰”),才能作好服事的工作(路十二35;太十七8);特别是在人面前要以谦卑束腰(彼前五5)。

     (五)“腰束皮带”象征十字架治死我们天然的生命,作了我们的约束。

     (六)“蝗虫野蜜”都是天然的产物;我们的生活应当单单仰望神(提前六17),而不依靠人为的供应。

     (七)主的工人生活不宜奢华,衣食越简单,事奉越有能力;今天有些传道人,享受是一流的,事奉却是三流的。

     (八)站在超脱的立场(在‘旷野’,而非城里),没有华丽的外表(“穿骆驼毛的衣服”),行为受约束(“腰束皮带”),不仰赖人为的供应(“吃的是蝗虫野蜜”),乃是先锋的生活见证。

【可一7】“他传道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弯腰给祂解鞋带,也是不配的。”

  ﹝背景批注﹞犹太人出外,一般都穿无鞋帮的拖鞋;进入室内则脱鞋。最低微的奴隶,所要作的工作之一,就是替他的主人或来客解鞋带、脱鞋并提鞋,然后拿盆水来替他们洗脚。

  ﹝文意批注﹞“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指耶稣基督。

     “我就是弯腰给祂解鞋带,也是不配的,”自己认为甚至作祂的仆人也不配。

  ﹝话中之光﹞(一)施洗约翰是主的先锋,他的任务是领人悔改,指向基督;我们也应当如此把人们引到主面前。

     (二)悔改不是目的,而是一条道路,要把人引向基督(“但那在我以后来的”)。悔改是叫人失去自己,信心是叫人得着基督;悔改是消极的,信心是积极的。悔改必须加上信心;光是悔改没有用,那不过叫我们一直注意自己的失败,像以前注意自己的‘好’一样。

     (三)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所以拥有属天、超越的权能(“能力比我更大”)。

     (四)事奉主者,应该有像施洗约翰那样谦卑、温柔的态度(“我就是给祂提鞋,也不配”)。

【可一8】“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祂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

  ﹝文意批注﹞“我是...祂却...”这在原文的句子结构上,特别强调两者之间的对照性质。

  ﹝灵意批注﹞“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水浸’是施洗约翰职事的标记;就是将悔改的人埋葬在水里,终结其旧生命。

     “祂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灵浸’是耶稣基督职事的标记;就是将悔改且相信主的人浸到圣灵里,使他们得着神的生命,成为基督的身体──教会(林前十二13;徒二2~4)。

  ﹝话中之光﹞(一)水浸是旧生命的结束,灵浸是新生命的开始;前者需要悔改(参4节),后者需要悔改且相信福音(参15节)。

     (二)人若不肯悔改、接受水浸,将来就要受到火浸(参太三11~12);凡肯悔改且相信、又接受水浸的人,今天也就同时领受灵浸(林前十二13)。

【可一9】“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但河里受了约翰的洗。”

  ﹝文意批注﹞“那时,”就是约翰在约但河给人施浸的期间。

     “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加利利’指加利利海西边的一带地方,在当时素为一般犹太人所藐视(参约七52);‘拿撒勒’是位于加利利海和地中海之间的一个小乡镇,也是被犹太人所瞧不起的小地方(参约一46),却是耶稣长大的家乡(太二23)。

     “在约但河里受了约翰的洗,”注意,耶稣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在约翰面前承认他们的罪(参5节),因为祂并没有罪;祂在此领受约翰的浸,乃是表明祂站在‘为人’的地位上,履行神对所有人的定规。

  ﹝话中之光﹞(一)约翰福音不记主耶稣受浸,因为约翰表明祂是神;其它三本福音书都记,因为表明祂是人。凡是人,都须置于死地。

     (二)主耶稣在约但河受浸,这是说所有属于人的,无论好坏,都必须经过死,才能为神所用。

     (三)主不从犹太的耶路撒冷来,而从外邦人住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来”,表明这恩典不仅是犹太的,并且要达到全世界。

     (四)主原无罪可悔改,毋须受浸,但祂情愿站在罪人的地位,向神归顺,并且承认人是该死的;我们岂不更该悔改归向神吗?

     (五)主以受浸开始祂在地上的工作,这说出祂事奉的原则,正是藉死亡供应生命。

【可一10】“祂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彷佛鸽子,降在祂身上。”

  ﹝原文字义﹞“就”立即,即刻,马上,顿时。

  ﹝文意批注﹞“祂从水里一上来,”表明祂受浸时,是全身浸入水里。

     “就看见天裂开了,”‘天裂开’意即人眼可以看见天上的景象(徒七56)。

        天向祂开启,表明神悦纳了祂;圣灵降在祂身上,表明神赏赐祂服事的能力。

  ﹝灵意批注﹞“鸽子,”圣灵的表记,象征圣灵的柔和、温顺、单纯。神的灵降在耶稣身上,表明祂就是神用圣灵所膏的基督(意即‘受膏者’)。

  ﹝话中之光﹞(一)教会要受水浸与灵浸之先,主却在此都受了,这说明教会一切属灵的原则和实际,都先积蓄在元首的里面;丰满的基督乃是一切属灵丰富的源头。

     (二)天只能向死而复活的人打开;我们信徒若站在与主同死同复活的地位上,天也照样要向我们打开。

     (三)因着主服了天的权柄,那从前因着人的背叛而闭塞的天,忽然为祂开了,从此带下了一切属天的丰富──神的灵、神的话和神的喜悦。

     (四)各样属天的福分莫不由祂承受,我们也只有联于祂,才能有分于天和一切属天的。

     (五)我们应当求主用圣灵厚厚的浇灌在我们身上(多三6),好叫我们得着属灵的能力,为主作美好的见证(徒一8;二18~21)。

     (六)满有圣灵的人,必会像鸽子一般的对人柔和,对神专一、纯全。

     (七)膏油乃是表明神的所有权(利八12,30);我们若要被神所占有,便须经过死而复活的手续。

【可一11】“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

  ﹝文意批注﹞“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是父神的声音(彼后一17)。

    “你是我的爱子,”是父神向人们的宣告和介绍,表明耶稣的神性,祂到地上来彰显父神(约一18)。

    “我喜悦你,”承认祂的所是和所作,在在深蒙父神的喜爱,含意要我们都听从祂(太十七5)。

  ﹝话中之光﹞(一)耶稣是神的爱子──儿子是父亲的彰显和表明──我们惟有借着主耶稣,才能看见并认识神。

     (二)基督是神所喜悦的──我们若要讨神的欢喜,便须单单听从主,又要住在主里面。

     (三)父神对主耶稣的称赞表明:

        1.在此之前,三十年来主耶稣的为人,满足神的心意。

        2.主耶稣藉受浸所表达顺服神的心意,蒙神悦纳。

【可一12】“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

  ﹝原文字义﹞“就”立即,立刻;“催”赶,逐出。

  ﹝文意批注﹞马太和路加福音都记载圣灵将祂‘引到’旷野(太四1;路四1),但马可是用‘催’字,这是因为马可乃记述耶稣是仆人。        圣灵是先降在耶稣身上,充满祂,然后再‘催’祂到旷野去。

  ﹝话中之光﹞(一)圣灵降临在一个人的身上,乃是为着显明神的作为,使他今后的行事为人,都受神的管制和引导。

     (二)圣灵在人身上的工作,消极方面是‘禁止’和‘不许’(参徒十六6~7),积极方面是‘催促’和‘赶逐’。

【可一13】“祂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祂。”

  ﹝原文字义﹞“撒但”对头,抵挡;“试探”试验。

  ﹝背景批注﹞摩西和以利亚也曾四十昼夜不吃不喝(出卅四28;王上十九8);他们预表主耶稣是神的仆人和先知(来三5;太十六14)。

  ﹝文意批注﹞“祂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主耶稣受魔鬼的试探,乃出于圣灵的催逼,所以也可说是神主动要藉魔鬼的试探,来显明耶稣的得胜。

     “并与野兽同在一处,”只有马可福音特别提到‘野兽’,这或许是为着表明:(1)在这罕无人迹,只有野兽存在的环境中,祂孤独对抗魔鬼;(2)祂不只在内心里胜过了撒但的诱惑(参太四2~10),并且也在外面环境中胜过了魔鬼的威吓(凶猛野兽所代表的);(3)祂就是弥赛亚,当弥赛亚国实现在地上时,野兽要与人同住,并不伤人(参赛十一1~9)。

     “有天使来伺候祂,”天使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属神的人效力(来一14)。

  ﹝灵意批注﹞在圣经里面,“四十”这数字代表受苦、受试炼。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在旷野四十年之久,受耶和华神的苦炼与试验,藉以显明他们是神的选民,肯遵守神的诫命(申八1~5)。故主耶稣受浸相当于以色列人过红海,在旷野四十天相当于以色列人四十年的旷野生涯,主动地接受魔鬼试探相当于以色列人受神苦炼、试验,目的在显明主耶稣是真以色列人,是神的爱子(参11节)。

  ﹝话中之光﹞(一)当我们达到属灵的高峰之时,前面常有试炼的低谷正在等待;要小心,当前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我们永不失败。

     (二)既是出乎圣灵引导,就说出基督并非被动的受熬炼,祂乃是主动的先来耗尽了仇敌一切的能力和作为,然后乘胜追击。

     (三)圣灵主动引导耶稣去接受魔鬼的试探,其含意乃是先捆绑壮士,然后夺取他的家财(太十二29),藉此抢救原先在魔鬼手下的世人。

     (四)主是先被圣灵充满(路四1),然后才去与魔鬼争战;惟有被圣灵充满,接受圣灵的引领,才能打属灵的胜仗。

     (五)主受试探乃出于圣灵的引导,所以可说是神对祂的试验;神也常让我们落在试探中,以试验我们对神究竟如何。

     (六)我们信徒既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五25)。

     (七)主耶稣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二17~18);祂在受试探时如何反应,乃是所有信徒在受试探时的榜样。

     (八)主是在旷野里受魔鬼的试探;当四面荒凉,环境艰难,没有享受时,魔鬼便来试探人,叫人与牠妥协一下,便可立刻舒适。

     (九)每一个圣徒,也都能享受天使的伺候;当我们有难处时,求神开我们的眼睛,看见天使正在我们的四围安营保护我们(诗卅四7;王下六17)。

【可一14】“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

  ﹝原文字义﹞“下监”交给,出卖。

  ﹝背景批注﹞施洗约翰是因批评希律王不该娶自己亲兄弟的妻子希罗底,而被下在监里(太十四3~4)。

  ﹝文意批注﹞“耶稣来到加利利,”在第十三节和第十四节之间,相距约有一年;主耶稣原来是在犹太地传道施浸(参约三22~24),现因祂的先锋施洗约翰被捕下监,乃离开犹太地退到加利利去。

  ﹝灵意批注﹞“耶稣来到加利利,”加利利是外邦人所聚居的地区(参太四15),素为犹太人所藐视,故它象征外邦世界;主耶稣的工作被逼从加利利开始,含意是:因着犹太人弃绝主的救恩,才逼使主转向而令救恩临到我们外邦罪人。

  ﹝话中之光﹞(一)施洗约翰是主耶稣的推荐人;当受荐人一登上舞台之后,推荐人便须功成身退,不可和祂分庭抗礼,可惜施洗约翰不懂得这个道理,故神只好兴起环境来将他下监。

     (二)“下监”意即行动受限制、没有自由;作主的见证人,常没有行动的自由,凡事都要以主的旨意为先。

     (三)我们原本是世上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人厌恶的(有如加利利被犹太人藐视),以及无有的,但神却拣选了我们,因此信徒绝不可自夸(林前一27~29)。

     (四)传神国福音的约翰下了监,主来到加利利仍是传这福音;仇敌可以扣住传信息的人,牠却无法阻挡神的信息。

     (五)我们所传的若真出乎主,我们这个人可以完了,我们的信息却不会完。

【可一15】“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

  ﹝原文字义﹞“满了”充满,应验,成就;“福音”好消息;“近了”就在眼前(指地方),即将到来(指时间);“悔改”心思的转变,思想上的改变;“信”信服,交托。

  ﹝文意批注﹞“日期满了,”指根据神救赎计划的时间表,差遣祂儿子耶稣基督降世来执行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神的国近了,”‘神的国’指接受神掌权治理的范围。

     “你们当悔改,”指人的心思原来是远离神、背向神,如今为着进入神的国度,必须从心里归向神。‘悔改’在原文并不含行动的意思,而是指在思想、看法上有所改变。

        ‘神的国近了’是一个事实,所以‘你们当悔改’;不是说你们悔改,神的国才近了。

     “信福音,”‘信’是‘接待、接受’的意思(参约一12)。

  ﹝话中之光﹞(一)何地人不顺服神的权柄,何地就无神的国。

     (二)我们甚么时候心中回转归向神,甚么时候就是把神的国带下来。

     (三)我们自己先要让神掌权,然后才能把别人带到神的权下。

     (四)“你们当悔改,信福音。”悔改在先,相信在后;要信福音,就必须悔改。真信,定规是先悔改而后相信。

     (五)没有一个真实的相信,前面是没有悔改的;也没有一个真实的悔改,后面是没有相信的。

【可一16】“耶稣顺着加利利的海边走,看见西门,和西门的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他们本是打鱼的。”

  ﹝原文字义﹞“西门”听者;“安得烈”刚强,有男子气慨。

  ﹝文意批注﹞“顺着加利利的海边走,”加利利海实际是一个淡水小湖,又名革尼撒勒湖(路五1),也叫提比哩亚海(约廿一1),古时又叫基尼烈湖(民卅四11)。

  ﹝灵意批注﹞“在海里撒网,”‘海’象征世界;‘撒网’象征教会配搭传福音(‘钓鱼’则象征个人单独传福音)。

【可一17】“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

  ﹝文意批注﹞彼得和安得烈早已跟从了主耶稣(参约一40~42),后来又回去捕鱼为生,现在主第二次呼召他们,要他们放下职业,从事“得人”的传道工作。

     “来跟从我,”‘来’字在原文是一个命令式的动词;‘来跟从我’意即来作我的门徒;古时犹太拉比收门徒,不单是传授道理教训,并且无论拉比走到那里,门徒就跟从到那里,借着日常生活在一起,使门徒可以学习为师者的行事为人。

  ﹝话中之光﹞(一)人是要‘得鱼’──属地的财富,而神是要‘得人’──神恩典的对象;跟随主的人,必须舍弃鱼而为主得人,并且该先把自己这个人让主得着。

     (二)持定基督,行在祂的脚踪里(“跟从我”)的,必定吸引更多的人(“得人如得鱼一样”)来跟随祂。

     (三)这是主第二次来呼召他们。主第一次的呼召,使他们得救(约一35~42);第二次的呼召,使他们得人。得救在先,得人在后。

     (四)“得人如得鱼一样,”他们蒙召之后,并未改行,原来作甚么,蒙召之后仍旧作甚么;不过网变了,目的物变了;他们是得人的渔夫了。人在蒙召之前所学的,并不徒然,蒙召之后只要都带到主前,主都会重新使用。

     (五)主在我们蒙恩以前给我们的安排,常是为我们得救以后被主使用预先作好预备;我们一生的道路,早已操在主的手中了。

【可一18】“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祂。”

  ﹝原文字义﹞“网”(原文复数)。

  ﹝文意批注﹞本节再一次使用‘立刻’一词,表明在呼召和跟从之间,并无任何蹰躇与拖延;他们断然毫无考虑的撇下了一切(“舍了网”)而跟从主。

  ﹝话中之光﹞(一)人跟从主的源头,乃在于主的吸引(约十二33);主一呼召(吸引),人就会立刻舍弃一切来跟从祂。

     (二)愿主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祂(歌一4)。

     (三)跟从主耶稣,必须先有所舍弃;凡不肯为主舍弃的人,就不配作主的门徒。凡想跟从主的人,都必须愿意为主付上‘作门徒的代价’。

【可一19】“耶稣稍往前走,又见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在船上补网。”

  ﹝背景批注﹞雅各和约翰的母亲撒罗米,乃主耶稣母亲马利亚的亲姊妹(参十五40;约十九25),故他们弟兄二人是主的表兄弟;又他们的父亲西庇太可能有钱有势,故他雇得起工人(参20节),且他儿子约翰与大祭司相熟识(参约十八15)。

  ﹝文意批注﹞“补网,”包括洗网、修补,并把网挂起晒干,以备次日捕鱼作业之用。

  ﹝话中之光﹞(一)主一直“往前走”,一直有行动;祂是何等迫切地要得着人!

     (二)约翰蒙召时正在“船上补网”,后来他在教会(“船”)中的主要工作,也是修补破口漏洞(“补网”),防备异端的入侵(参阅约翰壹、贰、参书)。

【可一20】“耶稣随即招呼他们;他们就把父亲西庇太,和雇工人留在船上,跟从耶稣去了。”

  ﹝文意批注﹞“耶稣随即招呼他们,”‘随即’一词表明主呼召他们的急迫性;‘招呼’在原文并不是一种寻常的招呼,而带有‘激励’(incite)和‘力劝、驱策’(urge)的意味。

  ﹝话中之光﹞(一)要作基督徒就要绝对,就要不顾一切;但必须是主亲自向我们发出呼召,才能使我们不顾一切。

     (二)主若真向我们呼召了,往日的地位(“船”)和关系(“父亲”),必定存留不住。

     (三)不认识主的人,是拒绝主的;认识主的人,是无法拒绝主的──我们若真认识主的宝贝,这世上的一切就要失去彩色。

【可一21】“到了迦百农,耶稣就在安息日进了会堂教训人。”

  ﹝文意批注﹞“到了迦百农,”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的北边,耶稣曾有一段时期在迦百农居住并传道(太九1;十一23)。

     “进了会堂里教训人,”‘会堂’(Synagogue)是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才开始有的,因那时在异国已无圣殿,犹太人为着聚集敬拜神并聆听神的话,会堂乃在各地应运而生。主耶稣开始传道时,利用会堂里人多,就在那里教训众人。

【可一22】“众人很希奇祂的教训;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

  ﹝文意批注﹞“众人很希奇祂的教训,”这话表明‘祂的教训’与众不同。

     “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文士’指对旧约律法有研究的人们,他们多为法利赛人。主耶稣的教训和文士不同之处如下:(1)文士的教训是:‘古人如何如何说’,而主的教训是:‘我告诉你们’(参太五21~22);(2)文士解释字句的外表道理知识,主耶稣是阐明字句的内涵精意(参林后三6);前者虚空而无能力,后者带着权柄和能力,使人看见神话语中的亮光,从而对神产生敬畏和顺服的心。

【可一23】“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附着,牠喊叫说:”

  ﹝文意批注﹞“被污鬼附着,”‘污鬼’乃生存在亚当以前世代的活物,因曾受撒但的诱惑而跟随牠背叛神,受神审判后成了脱体的邪灵。污鬼原以海为住处,但自从人堕落犯罪以后,就往往以人的身体为附着安歇之处。‘污鬼’系形容鬼的性质和表现,乃为污秽、不洁。

        被污鬼‘附着’,或说被污鬼‘居住’;凡被污鬼内住的人,因受邪灵的操纵,故往往会有超自然的行为。

  ﹝灵意批注﹞污鬼附着在人身上,表征撒但霸占神为祂目的所造的人,使人成为牠敌挡神的工具。

  ﹝话中之光﹞(一)在犹太人敬拜神的地方(“会堂里”),竟有人被污鬼附着;今天在教会里面,恐怕也有很多信徒被撒但权势所左右(参启二13)。

     (二)魔鬼不怕人有敬虔的外貌,只怕人有敬虔的实意(参提后三5)。

【可一24】“‘拿撒勒人耶稣,我们与你有甚么相干,你来灭我们么?我知道你是谁,乃是神的圣者。’”

  ﹝文意批注﹞“我们与你有甚么相干,”按原文是‘这跟我们与你有何干?’乃希伯来成语。

     “我知道你是谁,”注意前面的话原来是‘我们’(复数),现在转变为‘我’(单数);可能那人里面的污鬼是多数的,而由其中一个污鬼代表牠们说话。

     “神的圣者,”指‘分别为圣归于神的那一位’(the Holy One ofGod),是神儿子的别称。

  ﹝话中之光﹞(一)‘污鬼’与‘神的圣者’完全相反,决不能共存。

     (二)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三8)。

     (三)污鬼虽认识主是神的圣者,却仍与祂没有相干,也不会因此改变牠污秽的本性;可见客观知识上的认识,对于人并无多大帮助。

     (四)污鬼明知自己的结局乃是灭亡,却仍为非作歹;许多人也同样不顾到他们将来的永世痛苦,而只顾眼前的享受。

     (五)邪灵也能认识属神的人,和他们里面真实的情况(参徒十九15)。

【可一25】“耶稣责备牠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罢。’”

  ﹝文意批注﹞“不要作声,”意即‘闭嘴’;主不许魔鬼喊说:‘你是神的圣者。’因为主在地上的时候,是一直站在‘人子’的地位上,来成功神的旨意。

  ﹝话中之光﹞(一)魔鬼的见证即使是属实,主也不接受。

     (二)当撒但利用反对主的人说许多话语时,我们也可以求主不许魔鬼开口,不许牠再出声。

【可一26】“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阵疯,大声喊叫,就出来了。”

  ﹝文意批注﹞“污鬼叫那人抽了一阵疯,”‘抽疯’指身体不由自主的抽搐、痉孪。

  ﹝话中之光﹞(一)邪灵常叫人不由自主的作一些事,违背人自己内心的意愿。

     (二)被污鬼所附着、多有罪污的人,要得到主的救恩,没有不经过痛苦的;主虽有赦罪之恩,但罪人无法避免生产之苦。

     (三)鬼越污秽,越难出去;人的罪恶越多,越不容易离开。

【可一27】“众人都惊讶,以致彼此对问说:‘这是甚么事?是个新道理阿;祂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祂。’”

  ﹝原文字义﹞“惊讶”希奇,讶异;“对问”彼此讨论,互相探究;“吩咐”命令。

  ﹝文意批注﹞“是个新道理阿,”‘新’字不只表示时间上的新,也指一件事物在本质上与众不同的新。

  ﹝话中之光﹞(一)主的话中有权柄,能够赶逐污鬼;信徒也可以借着信心,支取主话中的权能,对付魔鬼的权势。

     (二)连污鬼也听从主的话,今天我们身为主的信徒,怎能不听从祂的话呢?

【可一28】“耶稣的名声,就传遍了加利利的四方。”

  ﹝原文字义﹞“名声”听闻,传言;“传”出去;“遍”凡,一切;“四方”全部地区,所有地方。

【可一29】“他们一出会堂,就同着雅各、约翰,进了西门和安得烈的家。”

  ﹝原文字义﹞“一...就”即刻,立刻。

【可一30】“西门的岳母,正害热病躺着;就有人告诉耶稣。”

  ﹝文意批注﹞“西门的岳母,”可见彼得是一个有妻室的人,并且他的妻子也与他同工往来各地(参林前九5);据传说,两人也都为主殉道。

  ﹝灵意批注﹞“西门的岳母,”代表犹太人。

     “害热病,”有两方面的象征:

        1.指犹太人在将来大灾难期中被煎熬,陷在水深火热之中。

        2.指犹太人为祖宗的遗传和律法大发热心(加一14;徒廿一20)。

  ﹝话中之光﹞(一)我们信徒若是热衷于主之外的事物,却忽略了主自己,这在神的眼中看来,也是“害热病”。

     (二)“害热病,”人家不觉得热,她一个人觉得热,感觉和别人不一样;凡是不正常的兴奋和热心,很可能就是“害热病”。

     (三)“害热病,”也象征不受约束的脾气;我们若不能管束自己的脾气,就像害了热病的人一样,在别人眼前乃是不正常的。

     (四)“有人告诉耶稣,”我们也当为别人不正常的情况代祷,求主施恩。

【可一31】“耶稣进前拉着她的手,扶她起来,热就退了,她就服事他们。”

  ﹝灵意批注﹞本节象征当主耶稣再来时,以色列人要被祂的降临所摸着,因此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十一26);他们将要被复兴起来,并且服事基督。

  ﹝话中之光﹞(一)主的“一拉”,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若不与主有真实的接触,一切都是枉然。

     (二)当我们事奉工作的手被主摸着,不正常的热度退了之后,才能对主有真实的服事。

     (三)先得医治,然后服事;我们要服事主、服事教会,必须先让主来医治我们生命中不正常的病症。

【可一32】“天晚日落的时候,有人带着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来到耶稣跟前。”

  ﹝灵意批注﹞从福音书上主耶稣多次对病人所说的话可以看出,有许多的病症乃是因着犯罪引起的(太九2;约五14等),因此医病象征赦罪或对付罪。

  ﹝话中之光﹞全世界原来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壹五19),随牠作弄,但是感谢主!祂把我们从魔鬼手中拯救了出来,除去我们人生各样的苦痛。

【可一33】“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门前。”

【可一34】“耶稣治好了许多害各样病的人,又赶出许多鬼,不许鬼说话,因为鬼认识祂。”

  ﹝文意批注﹞“不许鬼说话,因为鬼认识祂,”主不容许鬼为祂说甚么话,因为鬼为主作见证,只会引起众人对主的误会,反而因此影响祂的事工。

【可一35】“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文意批注﹞主耶稣作为一个‘人’,需要借着常常祷告,和父神保持交通连结,并从父神汲取能力。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工作至深夜,次日仍须黎明即起,独自和神祷告交通;这说出无论多少事工,不能影响祂与天父之间的交通;工作并没有夺取神在祂身上的地位。这也是祂工作有果效的秘诀。

     (二)我们信徒无论怎么忙碌,总不可忽略拨出一段时间,好好跟神祷告交通。

     (三)事奉神最紧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借着祷告明白神的旨意;事奉神千万不能照着自己的心意而行。

     (四)没有祷告,就没有事奉;我们有时候可以没有事奉,但不可以没有祷告。

     (五)信徒亲近神最好的时间,乃是早晨天未亮的时候;那时,不只环境最安静,并且心境也最安祥合适。

【可一36】“西门和同伴追了祂去。”

  ﹝文意批注﹞“追了祂去,”按原文有‘向祂穷追’之意。

  ﹝话中之光﹞我们每天清早,也当与属灵的同伴一同追求主(参提后二22)。

【可一37】“遇见了就对祂说:‘众人都找你。’”

  ﹝文意批注﹞“众人都找你,”众人找主,不是为着爱祂,而是有的为着好奇,有的为着凑热闹,有的为着要推祂作王,有的为着吃饼得饱(参约六26)。

【可一38】“耶稣对他们说:‘我们可以往别处去,到邻近的乡村,我也好在那里传道;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

  ﹝文意批注﹞“我也好在那里传道,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主拒绝众人的寻找,因为祂不愿意显露自己(参一44~45;三12;五43;六32;七36;八26;九30)。马可特别记这些事,藉以说明主作仆人的身分。祂不愿受人拥护作领袖,不愿满足人的好奇和爱热闹的心理,因为祂在地上有一个专一的目的,就是传道,祂原‘是为这事出来的’。

  ﹝话中之光﹞当众人都找主(参37节)的时候,主却特意离开众人;作主的工人,不可追求‘从者’,而要一心成就神旨。

【可一39】“于是在加利利全地,进了会堂,传道赶鬼。”

【可一40】“有一个长大痲疯的,来求耶稣,向祂跪下说:‘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

  ﹝文意批注﹞“向祂跪下,”这个谦卑俯伏的举动,表示他认识主的权柄。

     “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这话说出他一面认识自己的败坏,需要得着医治;另一面他也认识主的能力,可以叫他得着医治。

  ﹝灵意批注﹞“有一个长大痲疯的,”跟据旧约圣经的事例,‘长大痲疯’与背叛权柄和不听从命令有关(参民十二1~10;王下五19~14),所以那个长大痲疯的,乃是预表悖逆的百姓,就是以色列人(罗十21)。

     在圣经里面,‘大痲疯’预表人污秽的罪:

        1.它是从里面发出来的,表征罪是出于人的天性。

        2.它是不易医治的,表征罪性难改。

        3.它是容易传染的,表征罪具有传染性。

        4.它会使人变作腥臭腐烂至死,表征罪的污秽可憎,结局悲惨可怕。

  ﹝话中之光﹞(一)我们人的肉体和天然本性,满了罪污,时常顶撞神,在神的眼中看,都是“长大痲疯的”。

     (二)本节启示给我们罪人得医治的条件:

        1.要认识自己的败坏无救。

        2.向主俯伏,承认自己的罪。

        3.相信主有医治的能力。

        4.求主耶稣。

     (三)我们必须先从自己的宝座上下来,带着谦卑的心来到主面前(“向祂跪下”),才能经历主的权能。

     (四)许多时候我们相信主“必能”,但不敢相信主“肯”;信徒不但要相信主的能力,也要相信主的爱心。

     (五)主的“能”是能力的问题,主的“肯”是旨意的问题;主的能力是受祂旨意所支配的。

【可一41】“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罢。’”

  ﹝文意批注﹞“就伸手摸他,”通常人不可接触痲疯病者,以免沾染不洁,但主耶稣反其道而行,是要把洁净带给对方。

     “我肯,”原文‘我是肯’或‘我确实肯’,这话表明主不仅是有能力医治人,并且祂的心是‘十分愿意’的。

  ﹝灵意批注﹞“就伸手摸他,”主伸手摸他是身体直接的接触,象征主道成肉身来到犹太人中间,是犹太信徒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壹一1)。

  ﹝话中之光﹞(一)主原可以只用一句话,就叫那长大痲疯的痊愈,但祂却“伸手摸他”,这是主爱的表现。主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来四15);祂喜欢进到我们的感觉里面,与我们表同情。

     (二)‘摸,’在圣经里代表联合;主这位属天的大医生,乃是借着与我们联合,从我们的里面医治我们。

     (三)主耶稣不只‘能’医治病人(参九23),并且祂是“肯”医治。祂若不“肯”,则祂的‘能’仍旧与我们无益;但祂的手是‘能’,祂的心是“肯”。

     (四)主说“我肯”;在主的心里有我们罪人的地位,祂并且也进到我们罪人的感觉里面,对我们的痛苦,感同身受。

     (五)主不仅用口说我肯,并且用手摸他,表示主是完全的肯;人若没有得着主的救恩,原因不是主不肯,乃是人没有信心,不肯到主面前来。

     (六)“你洁净了吧!”主的话中有能力,祂的话一出口,就必产生功效。

     (七)主的工作大部分是用话语命令来成功的;我们若要与主同工,首先必须得着主的话。

【可一42】“大痲疯实时离开他,他就洁净了。”

【可一43】“耶稣严严的嘱咐他,就打发他走,”

【可一44】“对他说:‘你要谨慎,甚么话都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因为你洁净了,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

  ﹝背景批注﹞按旧约的律法,痲疯病患得痊愈后,要去给祭司察看,经祭司认定已洁净后,他就可以献祭;既献了祭,就在众人面前有了见证,成了一件推不翻的事实了(利十四2~20)。

  ﹝文意批注﹞“甚么话都不可告诉人,”这是因为主知道人心里所存的(约二25),祂不愿意人因着不良的动机而来跟随祂。

     “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这是因为当时还是过渡时期,还未正式进入恩典时代中(因主耶稣尚未钉死十字架、完成救赎大工),所以犹太信徒仍须按照旧约律法的规条行事。

     “对众人作证据,”证明病者已经痊愈,可恢复与人正常交往。

  ﹝灵意批注﹞“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这‘礼物’乃是预表基督,祂自己是罪人得以被神悦纳的凭据(参来九9,14,24~28)。

  ﹝话中之光﹞(一)属天的人不喜欢显扬(“不可告诉人”),而喜欢隐藏。

     (二)主耶稣并非完全不顾律法上的义(太三15)。信徒不可借口属灵,而不理会在人面前作合理合法的见证(“对众人作证据”)。

     (三)我们得救以后,要继续不断的借着献上基督,彰显基督,来讨神的喜悦。

     (四)一个罪名远扬的人得救,若不在众人面前显出悔改的证据,他的见证就没有效力。

【可一45】“那人出去,倒说许多的话,把这件事传扬开了,叫耶稣以后不得再明明的进城,只好在外边旷野地方;人从各处都就了祂来。”

  ﹝话中之光﹞(一)多少人求恩时是那么可怜,那么谦卑,那样地俯伏跪下;但蒙恩之后竟全然把主忘了,也完全忘了以前可怜的光景。这正是许多基督徒的写照。

     (二)不听主话的传道,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叫主不得再自由地显明在人们中间。

叁、灵训要义

【主的一位模范工人──施洗约翰的榜样】

  一、他不传别的──只传耶稣基督(1节)

  二、他不为别的──只为耶稣基督(2~4节)

  三、他不夸别的──只夸耶稣基督(5~7节)

  四、他不知别的──只知耶稣基督(8节)

【先锋的职事】

  一、“预备主的道,修直祂的路”(3节)──为主预备人心

  二、“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7节)──向人指明基督

【先锋的生活见证】

  一、“在旷野”(3节)──站在超脱的立场

  二、“穿骆驼毛的衣服”(6节)──没有华丽的外表

  三、“腰束皮带”(6节)──行为受约束

  四、“吃的是蝗虫野蜜”(6节)──不受人为的供给

【先锋的灵】

  一、不为自己求荣耀,只作‘声音’(3节)

  二、“喊着说”(3节)──里面满了负担

  三、为主作见证(7~8节)

  四、谦卑,守住身份(7节)

【主耶稣受浸所得的结果(10~11节)】

  一、天为祂开了

  二、神的灵像鸽子降在祂身上

  三、从天上有父神赞赏的声音,为祂作见证

【神仆人耶稣的榜样】

  一、祂有十字架的经历──受浸(9节)

  二、祂有圣灵的浇灌──圣灵降在祂身上(10节)

  三、祂有神话语的印证──有声音从天上来说(11节)

  四、祂有得胜的生活──胜过撒但的试探(12~13节)

  五、祂有中心的信息──神的国近了,当悔改信福音(14~15节)

  六、祂有跟从的人──呼召门徒(16~20节)

【耶稣基督的一天】

  一、早上进会堂教训人(21~28节)──上午聚会传讲信息

  二、出会堂进西门的家医治他岳母(29~31节)──下午家庭探访

  三、天晚日落医治各样病人(32~34节)──晚上服事有需要的人

  四、次日早晨天未亮就起来祷告(35节)──清晨守晨更

【三种不同的见证】

  一、施洗约翰的见证──他的生活与他的见证相称(6~7节;腓一27),所以蒙主喜悦

  二、污鬼的见证──牠的性质与表现,与牠的见证相反(24~25节),所以被主斥责

  三、患大痲疯者得医治后的见证──他不遵从主的吩咐(44~45节),所以对主有害无益

【一个祷告的榜样(40~41节)】

  一、没有顾忌的祷告──他“来”(长大痲疯的人,原是不可走近人前的)

  二、迫切的祷告──他“求”

  三、谦卑的祷告──他“跪下”

  四、顺服的祷告──“你若肯...”

  五、有专一目的的祷告──“叫我洁净”

  六、大有信心的祷告──“必能”

  七、有效的祷告──“他就洁净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