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数据
要 旨: | 证明耶稣就是弥赛亚,是永恒的君王。 |
作 者: | 马太(利未) |
写作对象: | 犹太人 |
写作时间: | 约在公元60至65年之间 |
背 景: | 马太原是一位犹太的税吏,后来成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这卷福音书强调预言的应验,把新约和旧约贯串起来。 |
钥 节: |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太5:17) |
主要人物: | 耶稣、马利亚、约瑟、施洗约翰、十二门徒、宗教领袖、该亚法、彼拉多、抹大拉的马利亚 |
主要地方: | 伯利恒、耶路撒冷、迦百农、加利利、犹太 |
特 色: | 马太福音引用旧约次数最多(直接引用53次、参考用76次),经常用“大卫的子孙”来称呼耶稣。马太不完全是按事件顺序来记录的,他主要的目的是提供清晰的数据,证明耶稣就是弥赛亚,是救主。 |
概 说: | 长长的车队从城市中穿过,成千上万的人伫立在街道两旁,渴望着一睹车队经过的瞬间。游行队伍中的高音喇叭宣布着他们的到达,保安人员用目光扫视着人群,追随在汽车的左右。花车游行、庆典、外交礼仪──现代生活中地位和尊贵身分的象征,宣告着国家首脑的来临。不论他们是世袭的还是被选的,人们都尊重他们。 犹太人一直等候旧约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希望祂将他们从罗马的压迫中拯救出来,并建立一个新的王国。作为王,祂将以公义统治世界。但许多犹太人都忽略了这位君王要先作仆人,后被杀害的预言。因此,他们认为一个卑微的拿撒勒人,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君王。 马太(利未)是耶稣的十二位门徒之一。以前他是一个被人轻视的税吏,后来他的生命因这位耶稣而改变了!马太福音是他为犹太人写的福音,证明耶稣就是弥赛亚,并且解明关于神国的真理。 马太由耶稣的家谱开始,然后记述耶稣的出生;东方博士来敬拜这位“犹太人的王”(2:2);约瑟全家因希律要杀害小耶稣而逃往埃及,后来又回到拿撒勒;约翰替耶稣施洗(3:17)和耶稣胜过魔鬼的试探;耶稣呼召第一批门徒,并以“登山宝训”教导他们(5-7章),开始了祂的传道工作。马太通过记述耶稣治病、赶鬼、使死人复活等神迹,显明祂的权能。耶稣不理法利赛人和宗教领袖的反对(12-15章),继续教导有关天国的道理(16-20章),祂向门徒预告自己的受死和复活(16:21),并向彼得、雅各和约翰显示自己的真正身分(17:1-5)。后来,祂荣耀地进耶路撒冷(21:1-11)。耶稣知道自己快要受死,因此教导门徒关于祂再来之前的预兆(24章)和要如何生活直到祂来(25章)。福音的结尾部分(26-28章),集中记述耶稣在地上最后几天所发生的事──最后的晚餐、客西马尼园祈祷、犹大卖主、彼得不认主、在该亚法和彼拉多面前受审、被钉十字架及被葬在一个新坟墓里。最后记述耶稣从死里复活,胜过死亡,并且吩咐门徒继续完成祂的使命,使万民作门徒。 马太福音让你明了耶稣是基督,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胜过罪恶和死亡。让耶稣成为你生命的主吧! |
大纲
一·耶稣(君王)的出生和准备(1:1-4:11) | 以色列百姓一直盼望着弥赛亚作他们的君王。马太开始这卷福音书时,便指出耶稣基督就是大卫的子孙,但马太显示神差遣耶稣来并非作“地上”的君王,祂乃是“天上”的王。耶稣来到世上并不是要管治百姓的国土,乃是管治百姓的生命。祂的国度要比大卫的国还要强大,因为神的国度是永远长存的。当耶稣刚出生时,已经有许多人知道祂就是君王,当时的统治者希律和撒但,都因为惧怕耶稣的王权而企图抵挡祂;但亦有些人带着尊贵的礼物来敬拜祂。我们一定要认识耶稣就是那位真正的君王,以祂作我们生命的王并敬拜祂。 |
二·耶稣(君王)的信息和工作(4:12-25:46) 1. 耶稣开始祂的工作 2. 耶稣的山上宝训 3. 耶稣行许多神迹 4. 耶稣解明天国的真理 5. 耶稣遭遇不同的反应 6. 耶稣面对宗教领袖的冲击 7. 耶稣在橄榄山上的教训 | 耶稣在山上宝训中,指出天国的生活方式。祂讲了许多比喻,指明神的国和地上国度的分别,其中包括一些特性,例如宽恕、和平和谦卑等。若要在神的国度中被看重,现在就必须按着神的标准而生活;主耶稣教导我们应当怎样在神的国度中忠诚生活。 |
三·耶稣(君王)的受死和复活(26-28章) | 主耶稣已经正式地被介绍给以色列人了,但是却遭拒绝。作为一个君王竟然要被控诉、捉拿和钉死!但耶稣从死里复活,显明了祂的权能,使我们得以进入祂的国度。借着这些明证,显示耶稣就是神的儿子。我们要接受祂为我们的主。 |
重要主题
主题 | 解释 | 重点 |
君王耶稣基督 | 耶稣被宣称为万王之王。祂奇妙的出生、教训、神迹和复活胜过死亡,都显示祂真正的身分。 | 任何人或力量都不能与耶稣相比,祂是时间和永恒、天堂和世界、人类和天使的至高统治者,我们要给祂最正确的地位──祂是我们生命的主。 |
弥赛亚 | 耶稣就是犹太人一直盼望等候,把他们从罗马人压迫中释放出来的弥赛亚救主。但很可悲,当主耶稣来到世上时,他们却不肯承认祂是弥赛亚。因为主耶稣的王权并非如犹太人所想的,神的受膏者真正的目的是为所有百姓受死,使他们从罪的权势中得到释放。 | 耶稣是神所差来的,值得我们相信并委身,我们可以将整个生命交托给祂,因为祂是我们的弥赛亚,我们的救主。 |
神的国 | 耶稣来到世上开始祂的国度,而这完全的国,是由每一个信靠跟随主的人所结合而成,到祂再来时才会完全实现。 | 进入神的国度惟一的途径就是靠着信──相信基督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并改变我们的生命。我们现在必须为神的国而努力,准备迎接基督的再来。 |
教导 | 耶稣借着讲道、例证和比喻来教导群众,透过这些形式,祂将信仰的真正实质显明出来,让我们知道如何去防备不结果子和伪善的生活。 | 主耶稣的教导提醒我们要过正直的生活,好准备在神的国里生活。主耶稣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教导的榜样,同样,我们的生命也应当如此。 |
复活 | 耶稣从死里复活,祂已胜过死亡,建立了王的凭证,祂有能力和权柄胜过一切罪恶。 | 耶稣的复活显明了祂的全能,死亡也不能拦阻祂把永生赐给我们。凡相信主的人都可以盼望像主一样复活。我们要将主的信息传遍全地,使所有人都可以分享到祂的胜利。 |
人物介绍
约瑟
我们信心的大小,在乎我们愿意为信仰承受多少苦楚。约瑟为了做正确的事,即使知道因此会带来痛苦,他也愿意。约瑟还有另一种特质──他不单做正确的事,更按着正确的途径去做。
当马利亚把她怀孕的消息告诉约瑟时,约瑟知道这个孩子并不是自己的,但他对马利亚人品的尊敬,她所作的解释,以及马利亚对这孩子的态度,一定很难令他相信他的未婚妻做了甚么错事。不过,这个孩子的父亲竟是神,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约瑟决定暗中解除婚约,免得公开羞辱马利亚,他尝试用公义和慈爱来行事。这时候,神差派一位使者到约瑟那里,印证马利亚的话,又为约瑟打开了另一条顺服之路──娶马利亚为妻。约瑟顺从了神,与马利亚结婚,并且在孩子出生之前,没有与她同房。
我们不知道约瑟作为耶稣地上的父亲有多久,圣经最后提到他是在耶稣十二岁的时候。约瑟训练他的儿子作一个木匠,他在拿撒勒必有良好的属灵操练,并且每年都带领全家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从听到天使报信那一刻开始,约瑟就知道耶稣是一个特别的人。他对这件事有强烈的信心,加上他愿意顺服,使他能够被拣选作耶稣地上的父亲。
优点与成就:
·一个正直的人
·大卫王的后裔
·耶稣在地上合法的父亲
·敏感神的带领,不管有甚么结果,仍甘心遵行神的旨意
榜样与鉴戒:
·神尊重正直的人
·当神要拣选使用我们时,社会地位是无关紧要的
·“感觉”并不能正确衡量一个行动的对或错
重要数据:
地方:拿撒勒、伯利恒
职业:木匠
亲属:妻子──马利亚,儿子──耶稣、雅各、约瑟、犹大和西门及女儿
同期人物:大希律、施洗的约翰、西面、亚拿
钥节:
她丈夫约瑟是个义人,不愿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正思念这事的时候,有主的使者向他梦中显现,说:“大卫的子孙约瑟,不要怕,只管娶过你的妻子马利亚来,因她所怀的孕是从圣灵来的。”(太1:19-20)
有关约瑟的记载,请参阅太1章16至2章23节;路加福音1章26节至2章52节。
希律
圣经记录了历史,它还证明自己是关于人民、事件和地点的准确可靠的记录。独立的历史文献证实了圣经中的描述,以及许多著名人物的详情。其中之一即为希律家族的祖先大希律。
希律曾经建造许多城市,并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但他残害人民,他的人格和行为甚差,是个残酷的统治者。由于疑心和忌妒引致他杀害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和他的妻子马利安娜。
罗马政府颁授希律作“犹太人的王”,但百姓并不接纳他,他不属于大卫家族,而且他只有部分犹太人的血统。希律虽然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对以色列人有好处,但同时他修建了许多异教庙宇,因此百姓并不信任他。因为前者只是表面工夫而已。
由于百姓不接纳他,所以他经常担心会失去王位。当他听见东方来的博士要寻找新生的王时,就计划在这婴孩成为威胁之前把他杀掉。这个杀害无辜孩童的行动带来了悲剧。当我们的行为出于自私的动机,也会发生悲剧。希律的猜忌心态不但破坏了自己的家庭,更毁灭了自己的生命。
优点与成就:
·罗马政府赐与他“犹太人的王”的名衔
·维持他的权势达三十年之久
·是一个高效率的统治者
·支持许多大型的建造工程计划
缺点与过失:
·对身边的人存有恐惧、猜疑和忌妒之心
·杀掉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下令杀害伯利恒城中两岁以里的男孩
·参与许多异教的活动
榜样与鉴戒:
·强大的权力不会带来安全感和平安
·没有人可以拦阻神进行的计划
·表面肤浅的忠诚并不能感动人或神
重要数据:
职业:犹太省的王(公元前37-4年)
同期人物:撒迦利亚、伊利沙伯、马利亚、约瑟、马可安东尼、亚古士督
有关希律王的资料,请参阅太2章1至22节;路加福音1章5节。
马太
相对其他门徒而言,马太为了跟随耶稣,付上了更大的代价,但他却没有一刻迟疑。当他离开那收税的关口时,便开始失业了。别的门徒可以返回去重操捕鱼的故业,但是马太却没有回转的机会。
马太决定跟随耶稣,他就开始有两个转变,第一,耶稣赐给他新的生命,他不但属于一个新的群体,也成为神的儿子。他有一个今非昔比的生活方式,人们也接纳了他。对于一个被蔑视的税官,这个转变实在非常奇妙。第二,耶稣使马太的技能有一个新的用途。他带在身边的,惟有一件当税吏时用过的工具,就是他的笔,当他跟随耶稣以后,神便使他成为一个记录者,耶稣的呼召让他能使用自己的技能去作最美好的工作。马太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他忠实地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了这卷福音书。
马太的经历指出︰我们每一个人,由开始就已在神的工作计划里,许多东西在我们晓得响应神之前,祂早已赐给我们了。在计划开始以前,祂已把技巧和能力交付给我们,祂使我们每一个都有能力作祂的仆人。当我们使用祂所赐给我们的东西时,就开始一个生命的真正历程。马太意料不到神会使用他特别的技能,去记录一个最伟大的历史事实。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充满意义的目标,你是否知道耶稣正对你说:“跟随我!”你怎样去回应祂呢?
优点与成就:
·耶稣十二个门徒之一,他放下自己的工作来跟从耶稣
·自我谦卑,把神放在首位
·立刻响应耶稣的呼召
·邀请许多朋友到他家中与耶稣见面
·爱国爱民,撰写了马太福音,把福音介绍给自己的同胞
·对他的犹太读者证明耶稣应验了旧约的预言
榜样与鉴戒:
·耶稣常常接纳社会不同阶层的人
·神赐给马太记录的技能和细心观察的特点,他获得新生命,他的技能就有了新的用途
·当被耶稣接纳后,马太立刻尝试带领别人来与耶稣接触
重要数据:
地方:迦百农
职业:税官、耶稣的门徒
亲属:父亲──亚勒腓
同期人物:耶稣、彼拉多、希律、其它门徒
钥节:
耶稣经过的时候,看见亚勒腓的儿子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可2:14)
其它福音书中和使徒行传1章13节也提到马太的事迹。
马利亚(拉撒路的姐姐)
接待客人是一种艺术,要使客人感到受欢迎、温暖和吃得好,就需要组织配合及有创意。这些才能令到马利亚和她的姐姐马大成功地成为圣经中一对最好的接待客人的拍挡,而她们的常客就是耶稣基督。
对于马利亚而言,接待客人的意思是多与客人在一起,跟他屈膝倾谈,特别是接待耶稣时,多多聆听祂的教导。至于收拾干净屋子,做道美味的菜肴,预备吃饭等都是次要的,她宁愿把这些事让给姐姐马大去做,让她去关心这些细节。马利亚的态度显示她是一个很好的倾听对象和响应者,她的角色是聆听。不过她也需要学习作出适当和必要的行动。
从耶稣探访马利亚的家,我们第一次认识她。她单纯地坐在耶稣脚前聆听,当马大因为她不帮忙而变得烦躁时,耶稣指出马利亚享受与祂同在,是这时间的最适当选择。当马利亚再次出现时,她已成为一个满有思想和敬虔行动的人,她再次来到耶稣的脚前,用香膏抹祂的脚,并用她的头发擦干。看来她已经比门徒更加明白耶稣为甚么要死。耶稣说她这个敬拜的行动要与福音一样,传到世界每一角落,作为付上代价服事的榜样。
在你的生命中,耶稣得到怎样的接待呢?你是否正忙于计划和实现你的目标,以致忽略了与耶稣共处的宝贵时间呢?你是否正在聆听祂的话并作出响应,然后以你的生命来敬拜祂呢?这就是祂期望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要获得的接待。
优点与成就:
·可能是惟一明白和接受耶稣将要死的事实的人,在耶稣还活着的时候,她找机会去膏祂的身体
·学习甚么时候去聆听和甚么时候行动
榜样与鉴戒:
·忙碌的事奉工作也可能会阻碍我们认识神
·一个小小的顺服和事奉的行动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重要数据:
地方:
亲属:姐姐──马大,弟弟──拉撒路
钥节:
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甚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太26:12-13)
有关马利亚的资料,请参阅太26章6至13节;马可福音14章3至9节;路加福音10章38至42节;约翰福音11章17至45节;12章1至11节。
彼得
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的第一句话是:“来跟从我!”(可1:17),祂对彼得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只管跟从我吧!”(约21:22),在这两个挑战中间,彼得从没有在跟随主的脚步上失败,虽然他曾经跌倒。
当耶稣进到彼得的生命里,这个简朴的渔夫就成为一个有新目标和新生活目的的人,他并非变成一个完全的人,他仍然是西门彼得。我们可能会奇怪耶稣怎会看透西门,并给这个充满潜质的门徒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彼得,即是“石子”。感情容易冲动的彼得肯定不会像一块稳重的石头,但耶稣拣选祂的跟随者,不是找一些模范,而是拣选平凡人,可以被祂的爱改变,然后差派他们出去传道。耶稣愿意接纳任何人──即使那些常常失败的人。
当耶稣呼召我们跟随祂的时候,我们可能很惊讶祂竟然能识透我们。耶稣接受了彼得,虽然彼得曾经失败,他仍可以为神做大事。你是否愿意继续跟随耶稣,即使当你失败的时候?
优点与成就:
·成为耶稣的门徒中明显的领袖,也是“三人核心成员中”的一位
·在五旬节期间和之后,他是第一位大声传扬福音的使徒
·认识马可,可能曾提供数据给他写成马可福音
·写了彼得前、后书
缺点与过失:
·常常未经思想就说话,急躁而冲动
·当耶稣受审时,曾经三次不认耶稣
·后期在处理外族基督徒的平等问题上有困扰
榜样与鉴戒:
·热心需要用信心和理性来支持,否则只会失败
·神的信实可以补足我们的小信
·一个常常失败的跟随者总好过一个不肯跟随的人
重要数据:
·职业:渔夫、门徒
·亲属:父亲──约拿,兄弟──安得烈
·同期人物:耶稣、彼拉多、希律
钥节: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
彼得的故事记载在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中,在加拉太书1章18节;2章7至14节也提到他。他写了彼得前书和彼得后书。
马太福音独有的记载
事件 | 参考经文 |
*约瑟之梦 | 1:20-24 |
东方博士之探访 | 2:1-12 |
*逃难到埃及 | 2:13-15 |
*屠杀男婴 | 2:16-18 |
*犹大之死 | 27:3-10 |
彼拉多妻子之梦 | 27:19 |
圣徒之复活 | 27:52 |
贿赂守墓之卫兵 | 28:11-15 |
*大使命中强调洗礼 | 28:19-20 |
马太记载了九件其它福音书没有提到的事件,马太选择记载这些事迹,最明显的原因是想把福音传给犹太人,其中五件(注有*的事件)应验了旧约的预言,而其它四件则是当时犹太人特别感兴趣的。
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
法利赛派和撒都该派是基督时代以色列中两个主要的宗教派别:法利赛人较为敬虔保守,而撒都该人的政治意识较重。虽然这两派人彼此不和、互不信任,但因为仇视耶稣而联系起来。
名称 | 正面特性 | 负面特性 |
法利赛人 | ·顺服神所有的命令。 | ·认为自己的宗教规条如同神的律法一样重要。 |
·因外表的敬虔而得百姓的称赞。 | ·他们的敬虔往往只是虚有其表,他们常常强迫别人按着规条生活,而自己却不去做。 | |
·相信肉身复活和永生。 | ·相信救恩来自完全遵行律法,而非基于罪得赦免。 | |
·相信有天使和魔鬼。 | ·过分依从自己对每一条律法细节的解释,以致完全漠视了神怜悯和恩典的信息。 | |
·关注自己良善的外表过于对神的顺服。 | ||
撒都该人 | ·深信摩西的律法和利未的洁净礼仪。 | ·信赖逻辑,轻看信心的价值。 |
·比法利赛人更讲求实际。 | ·不相信旧约全都是神的话语。 | |
·不相信肉身复活和永生。 | ||
·不相信有天使和魔鬼。 | ||
·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惜与罗马人妥协。 |
试探
试探 | 人类的需要:试探的基础 | 可能的怀疑 | 潜在的软弱:撒但的攻击点 | 耶稣的回答 |
石头变成食物 | 肉身的需要:饥饿 | 神会否供应食物给我? | 饥饿,难以忍耐,要证明自己是神的儿子。 | 申8:3 倚靠神 焦点:神的旨意 |
挑战神对自己的拯救(误用诗篇91:11-12) | 情感的需要:安全感 | 神会否保护我? | 骄傲,缺乏安全感,要试验神。 | 申6:16 不要试探神 焦点:神的计划 |
敬拜撒但 | 心理的需要:意义、权能、成就 | 神会否带领我? | 期望走快捷方式,得到权能,要证明与神等同。 | 申6:13 不要与罪恶妥协 焦点:神的位格 |
耶稣在旷野接受撒但的试探,完成预备时期最后的测验。马太列出了试探的三方面特性,这些都是为人熟悉的,因为我们也面对同样的试探。试探常常连同真正的需要和可能的猜疑而来,产生不正当的欲望。耶稣给我们示范了认识和应用圣经的重要和效用,帮助我们对抗试探。
八福
福气 | 旧约预言 | 与之矛盾的世界价值观 | 神的报酬 | 教训的延伸 |
虚心(5:3) | 赛57:15 | 骄傲与放任 | 天国 | 雅4:7-10 |
哀恸(5:4) | 赛61:1-2 | 不惜任何代价得到快乐 | 安慰(林后1:4) | 诗51篇;雅4:7-10 |
温柔(5:5) | 诗37:5-11 | 能力与权势 | 承受地土 | 太11:27-30 |
饥渴慕义(5:6) | 赛11:4-5;42:1-4 | 争取个人需要 | 得饱足 | 约16:5-11;腓3:7-11 |
怜恤人(5:7) | 诗41:1 | 注重能力却无情 | 蒙怜悯 | 弗5:1-2 |
清心(5:8) | 诗24:3-4;51:10 | 接纳欺骗的手段 | 得见神 | 约壹3:1-3 |
使人和睦(5:9) | 赛57:18-19;60:17 | 只追求个人的平安而不关心世界的混乱不安 | 得称为神的儿女 | 罗12:9-21;来12:10-11 |
受逼迫(5:10) | 赛52:13;53:12 | 不肯委身 | 承受神的国 | 提后3:12 |
耶稣开始祂最长的讲道时,描述了八种品格,是祂希望在其跟从者中能找到的。祂称能活出这些品格的人为有福,因为神已为他们预留了特别的东西。每一个祝福都与社会典型的生活方式互相矛盾。在最后一个祝福中,祂甚至指出努力认真追求这些品格会引至别人的反对与非议。耶稣为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这些品格都能在祂身上看见。我们要学像祂,八福就会每天向我们的生活发出挑战。
学习基督思想的六个途径
例子 | 不单如此 | 更须努力之处 | 参考经文 |
谋杀 | 避免杀人 | 避免发怒和仇恨 | 5:21-22 |
献祭 | 按常规献祭 | 与神和其它人有正确的关系 | 5:23-26 |
奸淫 | 避免奸淫 | 使我们的心远离情欲、保持忠诚 | 5:27-30 |
离婚 | 合法结婚 | 在生活中守婚姻的承诺 | 5:31-32 |
誓约 | 可以起誓 | 避免对神随便承诺、不负责任 | 5:33-37 |
报仇 | 为自己寻求公平 | 对别人显出怜悯和慈爱 | 5:38-47 |
我们多半会小心避免犯严重的罪行,却惯常地犯了耶稣所最关注的罪。这六个例子显出我们对罪的真正挣扎。耶稣指出祂对跟随者所要求的生活方式,你是否按照耶稣所教导的生活呢?
耶稣与旧约律法
公义中之怜悯的旧约例证 | 参考经文 |
“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 利19:18 |
“不可无故作见证陷害邻舍,也不可用嘴欺骗人。不可说:‘人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报复他。’” | 箴24:28-29 |
“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 | 箴25:21-22 |
耶稣有甚么教训看来与旧约矛盾,都值得谨慎去观察,我们很容易忽略旧约律法中所记载的“慈爱”。以上数个例证,都显示神所设计的公义与慈爱之原则,经过了许多年之后,竟被扭曲成报复的通行证,耶稣指责的正是这种对律法的错误运用。
计算跟随基督之代价
耶稣帮助祂的门徒作好准备,去面对因作基督徒而遭拒绝的经历。身为神的子民经常会引起那些拒绝神的人的反感。
谁会反对我们? | 自然反应 | 潜在的压力 | 需要的真理 |
政府(10:18-19) | 害怕与忧虑 | 惧怕(10:26) | 真理将会启示出来。(10:26) |
宗教人士(10:17) | 肉体的伤害(10:28) | 我们的灵总不会受伤害。(10:28) | |
家人(10:21) | 遭大众奚落(10:22) | 只要我们认神,祂必认我们。(10:32) | |
被所爱的人拒绝(10:34-37) | 神的爱能叫我们坚持下去。(10:31) |
耶稣与宽恕
耶稣饶恕了 ...... | 参考经文 |
在担架上,从屋顶缒下来的瘫子。 | 太9:2-8;可2:3-12 |
在行淫时被捉的妇人。 | 约8:3-11 |
用香膏膏祂脚的妇人。 | 路7:47-50 |
不认耶稣的彼得。 | 约18:15-18,25-27;21:15-19 |
在十字架上的强盗。 | 路23:39-43 |
钉祂十字架的人。 | 路23:34 |
耶稣不但经常教导饶恕的道理,也愿意去饶恕人,这里的例证激励我们,知道祂也愿意宽恕我们。
七祸
七件令神忿怒的事 | 参考经文 |
将天国的门关闭起来,自己不进去,也不让别人进去。 | 23:13-14 |
引诱人像自己一样,离开神。 | 23:15 |
盲目地引导神的子民去跟随人为的传统,而不跟从神的话。 | 23:16-22 |
只关注无关痛痒的细节,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真理:公义、怜悯与信心。 | 23:23-24 |
只顾外表圣洁,内心却败坏了。 | 23:25-26 |
用属灵的行为来掩饰罪恶。 | 23:27-28 |
假装从历史得到教训,表现却显出并非如此。 | 23:29-36 |
耶稣提到七件令神忿怒的事情,常称为“七祸”,这七句说及宗教领袖的话,带着审判与悲痛的语调,强而有力、令人难忘。每当我们过分关注宗教外表行为的完美,而忘记神同样也关注怜悯、真爱和饶恕时,这些话也同样在警告我们。
被出卖
参孙被大利拉出卖给非利士人 | 士16:16-21 |
大卫被儿子押沙龙出卖 | 撒下15:10-17 |
约兰被耶户出卖并杀害 | 王下9:14-27 |
约阿施被仆人出卖并杀害 | 王下12:20-21 |
耶稣被犹大出卖 | 太26:46-56 |
圣经记载了许多个人或群体被出卖的事件,背信弃义所造成的这些惨剧,提醒我们坚守承诺的重要。
不合法的审讯
对耶稣的审讯是不合法的,因为……
1. 在审讯之前,就已经决定要处死耶稣(参可14:1;约11:50),违反了“在未证实有罪之前,人本无罪”的原则。
2. 通常宗教领袖会透过一个复杂的系统,去审查证人,确保公正;这次却寻找假证供来诬告耶稣(参太26:59)。
3. 没有寻找为耶稣作证的人,也不准许为耶稣申辩(参路22:67-71)。
4. 审讯在夜间进行(参可14:53-65;15:1),根据宗教领袖本身的律法,这是不合法的。
5. 大祭司叫耶稣起誓,但后来以祂所说的话来指控祂(参太26:63-66)。
6. 这样牵涉严重指控的案件,只可在公会惯常举行会议的地方进行审讯,而非在大祭司的府第里(参可14:53-65)。
宗教领袖并没有兴趣给耶稣一个公平的审讯,在他们的心里,耶稣必定要死。这种错误的思想令他们违背正义,就是他们本应有责任去维护的公义。这些宗教领袖的举动正违反了他们自己的律法。
十架七言
“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 路23:34 |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 路23:43 |
对所爱的门徒和马利亚说:“看你的儿子……看你的母亲。” | 约19:26-27 |
“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 | 太27:46;可15:34 |
“我渴了。” | 约19:28 |
“成了!” | 约19:30 |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 路23:46 |
跟随耶稣、视祂为主的人,都珍视祂在十字架上所说的话。这些话显示了基督的人性和神性,也勾画出祂为取得神对我们的宽恕,在地上所经历的最后一刻。
怎样禁食
禁食是信徒得能力的途径,借着禁食,为要分别为圣,事奉神,尊荣祂。禁食就是人甘心暂时放下身体的基本需要,专心祷告,全心全意寻求神。
圣经记载的禁食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一般犹太人的禁食:不吃任何固体或流质的食物,但不拒绝喝水。耶稣禁食是新约圣经第一个禁食的例子。圣经说:“耶稣禁食……后来就饿了。”人的身体除非获得超自然的力量,否则不可连续四十天不喝水。
2. 特殊的禁食:不吃任何食物,也不喝水。圣经中也有这类禁食的例子。如大数的扫罗在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见复活的基督,于一阵炫目的光中失去视觉。进入大马士革后,“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徒9:9)。这类禁食通常不超过三天,因为身体不可长时间的缺水。
3. 禁戒某类食物:如但以理和三位朋友定意不以王的食物和所饮的酒玷污自己,他们要求只吃素菜,喝白水。因为王赐的美食可能已经祭过巴比伦的假神。这类禁食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其所要求的自律性不比其它方式为低,对于老年人或是身体虚弱、无法从事正常禁食的人尤其适合。从未禁过食的人可以以此为踏脚石,操练禁食的功课。而长时间实行这类禁食的人,几乎可以立刻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而其它两种方式的禁食则不可如此。
虽然禁食的属灵意义比身体的需要更重要,但也应注意健康。我们的身体状况常会影响我们的属灵生活。假如我们忽略神所设立的自然规律,使身体虚弱或患病,祂能得着荣耀吗?
基督徒如何面对忧虑
忧虑是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对身心灵各方面都有影响。
一 . 忧虑的现象:
它使人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精神紧张、疲倦乏力。许多研究显示,它与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哮喘等病症有关。
二 . 忧虑的影响:
使人退缩、自我中心、难以自然地与别人交往。它更使我们无心读经、祈祷和参与聚会,间接阻碍我们与神交通。
三 . 忧虑的成因:
1. 重视“成功”,轻视信仰,太注重物质及官能上的享受,人生目标模糊。正如圣经所说,“贪爱现今世界”。
2. 外来的压力和打击,如失业、亲友离世、因工受伤、交通意外、环境转变、前程未卜等。
3. 过于理想及完美主义,无耐性、急燥,同一时间想做很多事情,好战、好胜。
4. 生活节奏急促,时间表填得满满的;长期缺乏适量的运动,作息时间混乱。
四 . 毋须忧虑的七大理由:
1. 神创造了我们的生命,我们自然可以相信祂必关心我们生命的细节(参太6:25-26)。
2. 为将来忧虑,会妨碍我们今天的努力(参太6:27)。
3. 忧虑弊多于利(参太6:27)。
4. 神不会漠视倚靠祂的人(参太6:28-30)。
5. 忧虑表示不认识神,对神缺乏信心(参太6:31-32)。
6. 神期望我们为真正的挑战而努力,忧虑却使我们逃避挑战(参太6:33)。
7. 忧虑使我们不能把握现在,活好今天(参太6:34)。
五 . 忧虑之处理:
1. 积极参加教会的事奉,互相牧养、彼此扶持,建立更强的肢体关系。藉此了解神的慈爱及信实,并稳固建立对祂的信靠及委身。
2. 每日定时灵修亲近主,祈求获得面对压力的智慧和力量。将各样难处、挂虑和恐惧交托给神。
3. 工作上,按先后次序排好每天应做的事情,逐一完成。遇到难处时,如能清楚写下该问题,有助过滤及澄清思想,获得解决的办法。当然,向别人请教也是明智的。
4. 心境上保持轻松、开朗、镇定、幽默是减轻压力的良方。
5. 多做深呼吸的运动,有助降低紧张程度,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神经系统受刺激产生酵素,使人倍觉精神、机警灵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6. 多吃含丰富维他命 B、C 和高蛋白质的食物,有助抵抗压力与忧虑。起居作息定时,可使大脑皮层及全身肌肉有充分的休息。
基督徒如何看末世预兆
末世是指末后的日子,耶稣再来的那个世代。当门徒询问有关以色列复国的事时,耶稣便谈到末世将有的预兆:
1.“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我们研究末世预兆,并不是考究末日在哪年哪月哪日,绝不应为了好奇而研究预言与现今局势的吻合,推算主再来的日子。
2. 认识末世的目的是为了装备自己。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比喻中说,信徒要警醒、预备、忠心地等候主再来。
3. 由于末世已临,信徒更应承担“大使命”,努力传福音,让更多人得救;另一方面,得救的人数加添,主再来的日子便更近了。
大使命与“未得之民”
“万民”是指不同的群体。希腊文之“民”泛指在共同文化和地域上的群体。
从宣教学的角度看,群体是一群数量众多的人,他们因属共同的民族、或有共同的语言、或在居住环境、职业、阶层、处境等方面一致,以至彼此亲近,觉得大家是同一类的人。从传福音的角度来说,在同一个群体中,福音可以更自由地传递,不会有文化、语言、地理等因素所产生的障碍。
据美国宣教资源中心的统计,现时世界上有一万个未曾得着福音的群体,称为“未得之民”。“未得之民”是指这个群体若不借助外来的、超越本群体文化的教会来帮助,就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自己土生土长的信徒向本群体传福音。这一万个“未得之民”包括三千四百个回教徒群体,二千一百个部落群体,一千八百个印度教群体,九百个华人群体,九百个佛教徒群体,另外九百个其它群体。
因此,只有全世界教会分工合作,在每一个“未得之民”中间展开福音工作,“使万民作主的门徒”这项主的使命才能够完成。普世教会要全面关心每一个群体的福音需要,将教会资源重新分配,减少重复或过分集中在某地区或某群体之中,就能更有效地向曾被忽略的“未得之民”传福音。
更进一步,每间教会可按着他们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个别或联合其它教会认领一个“未得之民”作为传福音及服事的对象。动员全教会为这群体祷告、奉献,关心这群体中的宣教情况及其中的宣教士,甚至差派宣教士到他们当中去。
如果每一间教会都这样做,在差传事工上,便有一个清晰的福音目标,福音传遍世界的目标,便指日可待了。
马太福音中的主要地方
耶稣在地上的一生,从祂降生于伯利恒开始。伯利恒是罗马帝国犹太省的一个城邑(2:1)。因希律王想杀害这位生下来就作犹太之王的婴孩,约瑟就带他一家逃往埃及(2:14)。他们从那里回来,神领他们住在加利利的拿撒勒(2:22-23)。祂年约三十,在约旦河受洗又在犹太的旷野受撒但试探(3:13;4:1)。祂在迦百农设立工作基地(4:12-13),从那里向以色列全境展开事工,以比喻教导天国的事,医治病人。祂去加大拉的地方,医治两个被鬼附着的人(8:28-33);在伯赛大附近、加利利海边,以五饼二鱼使五千人吃饱(14:15-21);在革尼撒勒医治病人(14:34-36);在推罗西顿向外族人传道(15:21-31);在西泽利亚腓立比彼得认祂是基督(16:13-20);又到约旦河外,比利亚教导众人(19:1)。祂带门徒最后一次去耶路撒冷,告诉他们将要临到祂的事(20:17-28)。祂在耶利哥小住(20:29),来到度宿,在祂最后一周来往耶路撒冷(21:17-26:13)。祂虽然在那里被钉十字架,却从死里复活(27-28章)。
逃往埃及
希律以为,耶稣长大后会使他的王位不稳,所以要杀害祂。约瑟在梦中知道他的阴谋,就带着圣婴耶稣和祂母亲逃往埃及去,直到希律死了。他们本想回犹太地,但神带领他们到加利利居住。
耶稣开始祂的事工
耶稣从祂长大的地方拿撒勒出发,开始祂传道的事工。祂在约旦河受约翰洗礼,在旷野受撒但试探,然后回到迦百农(4:12-13)。其间,祂在犹太地、撒马利亚(参约1-4章)一带传道。
耶稣彰显奇妙大能
耶稣在靠近加利利海的山上讲道后,回到迦百农。祂与门徒过海时,喝止了风暴。然后到加大拉的外邦人地方去,从两个人身上赶出污鬼。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
按时间来说,主耶稣是在加大拉地区被污鬼所附的两个人身上赶出污鬼(8:28-34),再渡过加利利海,回迦百农,以后,从那里再到祂长大的地方拿撒勒。可惜,祂看到那里的人不信祂是基督。
耶稣在水面上行走
耶稣在靠近伯赛大的加利利海边,行了五饼二鱼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迹以后,叫门徒先过海。几个小时以后,他们遇到风暴,祂从水面上走到他们那里,船就立刻来到革尼撒勒靠了岸。
耶稣在腓尼基的事工
耶稣在迦百农再次传道以后,离开加利利,前往腓尼基,在推罗与西顿传道。回程经过低加坡里(十城),在海边行了使四千人吃饱的神迹以后,渡加利利海往马加丹去。
耶稣来到西泽利亚腓立比
耶稣离开马加丹,渡过加利利海,在伯赛大上岸,在那里医治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人。祂从那里和门徒到西泽利亚腓立比去,彼得在那里承认祂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耶稣前往耶路撒冷
耶稣最后一次离开加利利,前往耶路撒冷受死,祂再次渡过约旦河,在比利亚小住数日,再前往耶利哥。
准备进入耶路撒冷
耶稣和门徒从耶利哥出发,来到靠近耶路撒冷外、橄榄山坡的伯法其,祂打发两个门徒去村里牵一匹小驴驹来,好骑驴进耶路撒冷,应验先知的预言,显出不可否认的君王身分。
耶稣到
按时间来说,26章6至13节中的事件,皆发生于21章1节以前。20章29节说耶稣离开耶利哥,前往耶路撒冷。祂去,有个女人用香膏膏祂,祂从那里往伯法其去,两个门徒牵一匹驴供祂骑上进耶路撒冷。
逾越节筵席与客西马尼园
主耶稣知道自己快要作最后的逾越节羔羊,便与门徒在耶路撒冷的一座楼上,按传统共进逾越节的筵席。在席中他们吃饼,喝葡萄汁。现在我们举行圣餐时也吃饼和喝葡萄汁。他们吃了筵席之后就往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园去。
耶稣受审
犹大以亲嘴为暗号出卖了耶稣。祂被兵丁捉去以后,先被带到大祭司该亚法的院子里,夜间受不公平的审讯。天亮以前他们已经定意要杀害祂,但需要罗马官方批准,所以把祂送到彼拉多那里(他大概在兵营衙门里),然后送交希律王(参路23:5-12),再送回彼拉多处,将祂处死。
十字架道路
罗马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戏弄祂,给祂穿上紫袍,戴荆棘冠冕,戏弄完了就带祂去城外钉十字架。祂受了鞭打,身体无力背负十字架,兵丁强迫古利奈人西门把祂的十字架背到各各他山上。──《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