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施洗约翰的传道 三1~12
共观福音书均以施洗约翰的出现作为耶稣传道生涯的开始(太三1~17;可一1~11;路三1~22)。马太称约翰为施洗者,且在他的福音书中屡次指出约翰在 神的拯救历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三13~15,十一17~19,十四1~2,十七9~13等)。通常一般容易认为,施洗约翰的出来传道是新时代来临的标志;基督教拯救信息的开始。他宣讲悔改归向 神的福音,劝人受洗,以示罪得赦免,开始过新生活的样式。但他悔改和审判的信息与旧约中先知的信息甚为相似,他很少强调全靠恩典的喜信,亦即 神无条件自动的爱,寻找罪人,归向祂自己。所以当耶稣称施洗约翰为妇人所生中最伟大者时说,他是在天国之外,因为“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十一11)论及施洗约翰以施洗的方式召人归正是从何而来的问题,学者的论点不一;通常被认为是与爱色尼社团或昆兰门派的习俗有关。虽然至今我们仍无法确立施洗约翰是否出自这特殊的门派,他以施洗召人悔改是因 神的审判即将来临的说法与此派人士相近,只是在人受洗的次数上两者的看法相异;施洗约翰认为人受洗是属仅一次不得重复的行为,然而昆兰门派则以受洗当作日常洗涤的行为。
三1
那时 原文作那些日子。这是在时间上一含糊的表达方式,非指与年代次序前后有关的日子。圣经中曾多次以此辞语来表达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日(参见创三十八1;出二11;但十2;太二十四19、38;可一9,八1,十三17、24等)。故此,那些日子可意指“那些关键的时日”或“那些具决定性的时刻”。
施洗的约翰 祇提及约翰为施洗者,福音书的作者假设读者熟悉约翰的身世。
在犹太的旷野 指死海西方多山的荒地,根据以赛亚书四十3预言的解释,为弥赛亚即将显现之地。这地方正也是昆兰门派的所在地。施洗约翰的出现于此很自然地被猜疑,他是否与昆兰门派有关。
三2
天国近了,你们应该悔改 施洗约翰所宣讲的信息就是要人悔改,来迎接天国的来临。悔改不单指转变心意,更是指离弃罪恶,全然转向 神之意,这么做是因为 神作王掌权的时刻来临了。天国也是 神的国,为 神掌权之处。由于马太写作的对象是犹太基督徒,所以他习惯以犹太人的天替代“ 神”。
三3
这是引自赛四十3的话。预言中所提预备主的道系指预备耶和华的道,马太则意指耶稣的道,而下面的一句话在希伯来原文以及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中均为修直我们 神的路,但共观福音书均把它改为修直他的路,以便引用在耶稣身上。旷野与以色列人的宗教生活息息相关,为他们世世代代纪念他们的祖宗曾经走过的地方。出埃及的以色列人虽然因在旷野得罪 神而受严重的惩罚,大多数的人均倒毙在那里,但旷野仍是他们蒙恩最多的地方;他们在旷野的生活中所受上主的恩宠为此后历代的子孙们所思念,逐渐把这旷野的生活理想化,使其成为以色列人渡“蜜月”之地。这样,旷野成为蒙福之地,为弥赛亚即将显现之处。
三4
这是对施约翰的生活一简单的写照,特别与先知以利亚的情况相同(参见王下一8);马太有意指明施洗约翰的出现于旷野,犹如先知以利亚的重现(参见玛四5)。正如以利亚曾在迦密山上要求以色列人作他们终身的抉择(参见王上十八21),施洗约翰在旷野宣召以色列人归向 神,迎接祂作王掌权之日子的来临。
三5
以地名人格化的方式(见二3)来表达其中的居民深受施洗约翰所传的道的影响(参见可一5;路三7、10)。
三6
受洗 来自原希腊字baptizo,即指“浸”之意。以洗礼仪式来作为洁净或更新的标志是当时一般犹太教门派的作法。然而,施洗约翰的洗礼与众不同:一方面他的施洗是属一般性的仪式,并不颁予受洗者任何“会员证”以加入一特殊的门派;另一方面他的施洗又是属于终末性的仪式,期待 神国的来临。虽然昆兰派的洗礼也属于终末性的仪式,但它却是属于洗除外在不洁净的重复仪式行为。约翰的洗礼是属单一不可重复且无仪式上意义的行为(见三8)。
三7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 当时犹太教中两大主要门派。法利赛人严格遵守摩西的律法以及他们对律法的解释而产生的传统(见可七8~9)。新约中所提到的文士或经学教师大部分都属于这一派。撒都该人为由祭司们所组成的一派,平日掌管圣殿服事之事。在信仰上,他们以摩西的五经为主要根据,不相信死人复活的事(见徒四1~2);在思想上,他们比法利赛人开明,接受外来文化。
毒蛇的种类 施洗约翰责备当时的宗教领袖们存心不良犹如毒蛇,他们接近他并非诚心悔罪,欲归向 神。耶稣也采这同样的辞语(见十二34,二十三33)。
忿怒 指将来最后的审判(参见罗五9;帖前一10,二16等)。
三8
果子 意即新生活的表现。可见施洗约翰所强调的认罪、悔改和受洗的意义并不在于其外在仪式的行为。
三9
石头 毫无生命的东西,意即 神能在人力所不能的情况之下给予亚伯拉罕许多的子孙。
兴起 或作使生出(参见申十八15、18)。
三11
那在我以后来的 指弥赛亚是一位大有能力者(赛九6)
圣灵和火 两者均指精炼、使纯洁的审判,刚好与12节毁灭的审判相反(见亚十三9;玛三2)。在此的火与12节中的火同指审判的火。
四 弥赛亚传道的开始 三13~四25
弥赛亚是在受洗以及受试探之后正式开始了他的传道生涯,他首先在加利利开始宣扬 神国来临的喜信,接着呼召他的十二门徒。
1 受洗 三13~17
四福音书均记载耶稣受洗的事(见可一9~11;路三21~22;约一32~34),但惟有马太强调耶稣为何要受约翰的洗。依照马太的了解,耶稣要求受洗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耶稣不必为悔罪而受洗,但他欲藉着受洗将自己与他的百姓认同,以表示顺从 神,来尽诸般的义(三15);另一方面他欲以受洗当作分别为圣的礼仪来开始他弥赛亚的传道生涯;水洗是得圣灵的象征,诚如旧约中的大祭司一样(参见出廿九4、7)。
三13
从加利利来到约但河 马太指出耶稣为着要受约翰的洗,离开了加利利来到约但河。
三14
约翰 多少认识耶稣是弥赛亚,他才想要拦住耶稣的要求,反而他认为自己当受弥赛亚的洗。
三15
尽诸般的义 有一种解释把这辞语中的义字当作律法的礼仪来了解。这样,“义”在此自然把约翰的施洗当作律法的行为。但马太所用的字是义(dikaiosune)(三15,五6、10,六1)而非“礼仪”(dikaioma)。依上下文看,诸般的义是指受洗者于受洗时已具有的,只藉洗礼的仪式表明出来而已。因此,诸般的义系指顺服 神而生活的公义行为。
三16
随即从水里上来 这并不表示耶稣的受洗方式。只在强调耶稣从约但河里上来那一时刻的重要性。
天忽然为他开了 有些抄本没有为他两个字;这两个字仅在强调这异象是为耶稣个人所见,其它与他同在的人不一定看见这奇异的现象。对这现象共观福音的作者作了略有不同的描写;马可强调这是耶稣自己内在的经验(可一10),路加着重外在的发生事件(路三22),而马太则兼有内外双方面的因素。
神的灵彷佛鸽子 当时犹太文学中已惯用鸽子来象征圣灵,且一般认为弥赛亚的来临必将圣灵浇灌于人间。因此,这现象不但指明弥赛亚的来临,更表示受洗者耶稣赋有圣灵的能力,来执行弥赛亚的任务。
三17
从天上有声音说 依犹太教中拉比习惯的说法,这可指“声音之女儿”("The daughter of the Voice"),意指天开了,上主声音的回响被听见了。这是圣灵时代以前用以表达启示的方式。天上的声音在耶稣受洗、登山变貌(十七5)以及受难之前(约十二28)被听见。
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马太在此以“这是”公开宣布耶稣是 神的爱子;马可和路加则以“你是”表明天上来的声音仅对耶稣一个人说的。你是我的爱子是引自诗篇中的话(二7),而这话在当时已被解释作指弥赛亚而言。爱子意指独生子,他与 神独特的关系。我所喜悦的或作我所喜悦的在其中之意。马太以先知以赛亚书中耶和华仆人的意像(赛四十二1,四十四2)来描绘耶稣是 神所遴选来完成祂计划、拯救世人的使者。因此,透过受洗的仪式,马太一方面确立了耶稣弥赛亚的身分,另一方面也指明了他的职分。──《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