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六章
字号:A | A

公开或暗里的善行(六115

 ·行善的问题(1~4)

  施舍、祷告和禁食,是犹太人宗教生活的三大支柱。“假冒为善的人”原意是“演戏者”,指伪装的人;他们行善的动机只是要叫人知道自己是虔诚的,而内心却丝毫没有为善的倾向。他们既为博取人的称赞而行善,他们的目的是达到了;然而,这也是他们可以得着的唯一赏赐。人的赞赏与神的赏赐不能二者兼得,惟有那些不求表扬、只求天父知道的善行,才能够得着天父的报酬──使行善的人有更多机会继续行善。

  因此,我们应时常省察自己行善的动机,是否为求荣神益人,还是只为了表扬自己的伟大。行善的动机正确,所做的才有永存的价值。

 ·祷告的问题(5~15)

  “重复话”指唠叨多言,堆砌空洞而无意义的词句;这是外邦人式的祷告。信徒的祈祷可以简单扼要,但必须心口一致。天父爱我们,所以他虽然早知我们的需要,祂仍渴望我们藉着祈祷去亲近祂,并且享受与祂同在的甜蜜。9~13节通称“主祷文”,上半段关乎神的荣耀,下半段关乎人身心灵的需要,但仍与神的荣耀息息相关。“尊……为圣”是崇奉、敬重的意思。“名”对犹太人来说,常代表整个人的性格特点,或某些可记念的事迹。“日用”原指“跟着的一天”。“债”在这里是指“罪”。“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是指“不要让我们单独面对无法抵受的试探或试炼”。“主祷文”的中心思想就是神自己,其中虽有关乎人的事情,也是为叫神得着荣耀而祈求的。这种以神为中心的观念,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生活法则。同时,饶恕与祷告蒙应允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若存着恨人的心去祈求神赦免自己的罪,我们的祷告是不会蒙神应允的。

祈祷 主啊,我愿做个从心里爱祢和遵行祢旨意的人。

生命的追求(六1621

 ·禁食的问题(16~18)

  摩西律法规定百姓每年在赎罪日禁食一次,表示为罪痛悔。日后犹太人增添了多次记念国难的禁食日。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为要表现对律法的格外热心和虔敬,在一般禁食日之外,每星期还禁食两次。他们在禁食时特意显露愁容,使人一看便知道他们正禁食。耶稣责备这种假装的虔诚,因为禁食像施舍与祷告一样,是人私下对神作出的承诺,而不是要藉此获得别人的赞赏。

  我们有时都会犯上相似的毛病:在人的面前,我们的事奉才特别显得起劲;在不为人知的事上,我们很容易便会草率了事。其实天父常在暗中察看我们的动机,留意我们的行动,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追求灵命长进,让生命的荣美自然地流露出来。

 ·积财于天(19~21)

  耶稣用这比方来警诫门徒,不应以财利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耶稣的意思,绝非叫人把所有的任意花费,直到用完为止,而是要指出积财在地是不安全和不可靠的。虫咬、锈坏和贼偷,都说明财宝的暂时性,其实不只钱财本身会朽坏和失掉,连拥有的人自己也不能长久活在地上。因此,信徒应该做的,是投资于天上──行神所喜悦的事,为自己积存天上的赏赐。

  财富与我们的心两者是分不开的。我们若看重属地的财富,我们的思想与愿望自然终日向往着它,也会喜欢以属世的观点去衡量每一件事物。这样,我们便很容易一步一步沦落为物质和虚荣的奴隶,今天有很多信徒不能专一的爱主和跟随主,就是这个缘故。因此,我们应当更多寄望于天上的事,好叫我们能够丰丰富富地进入神的国。

祈祷 求主助我多以天上的事为念,叫我的心全被祢吸引。

正确的抉择(六2234

 ·昏花与瞭亮的眼(22~23)

  耶稣在这里以人的眼睛与身体的关系,来比喻心灵的眼睛对灵性的重要。昏花的眼是指被钱财迷惑、贪婪妒忌的心;瞭亮的眼是指有属灵判别力、丰盛完全的心灵。肉眼是否健全,决定人的视野是光或暗;同样,人对神的心志是否专一,决定他一生的取向是否有意义。

 ·爱神与爱玛门(24)

  “玛门”是一个亚兰语的名词,指物质上的利益,这利益很容易取代了人生活中只应属神的首要地位。耶稣郑重提醒信徒,神是不容许有对手的,祂也不喜欢我们在选择事奉的对象时模棱两可,因此,我们必须立定心志,专一和忠心地把自己完全献给祂。

 ·不要忧虑(25~34)

  为生活所需而忧虑,很容易会给贪财的试探留地步;但要做到能够摆脱忧虑,便得首先全然信靠天父的慈爱和眷顾。这段经文指出信徒不应忧虑的四个原因:

  1. 神既赐人生命和身体,哪会不照顾衣食这些小问题(25)?

  2. 神既喂养飞鸟,又为花草加上装饰,祂必定使信徒衣食无缺。(26、28~29)

  3. 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27)。

  4. 忧虑表示对神“小信”(30)。

  耶稣还劝勉信徒,要看重神的事过于自己的需要;这是一个绝对不能颠倒的先后次序。当我们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寻求神喜悦的事上时,神也决不曾忽略我们的所需。神的恩典与供应,永远都是新鲜和够用的。我们只需尽上今天当尽的本分,把明天的难处交给祂便是了,何必强迫自己去预先担当明天的担子呢?

祈祷 主啊,我愿再次将自己完全交托,一生专一爱祢和跟从祢。──《新旧约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