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本丛书新约作者巴克莱乃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新约及希腊文教授,为当代著名神学家。他所写的圣经注释流传甚广,在英语国家中的销售数量已超过百万部,相信他所撰写的能提供一般神学生、教牧人员及平信徒以应时的帮助。
马太福音绪论
符类福音
马太、马可、路加福音通称为‘符类福音’(Synoptic Gospels)。符类一词是从希腊文的两个字而来,就是‘一起看’,按字义来说,是能够放在一起看的意思。其所以用这个名称,乃由于三本福音书分别记载耶稣生平中相同的事件;虽各有其增减,但大致说来,材料和编排都是一样的,读者所以把它们排列为三栏,放在一起来读,和互相比较。(如果你这样做,就会很清楚地知道,这三本福音书的关系是何等密切了。(如果我们把三本福音书所载五饼二鱼的故事互相比较(太十四13-21;可六30-44;路九10-17),就会发现所记载的是同一件事,而所用的字句,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另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就是耶稣医治瘫子的故事(太九1-8;可二1-12;路五17-26),这三处的记载是如此相似,甚至一个小小的插句──‘就对瘫子说’,三本福音都有这句话,而且在同样的地方。由于这三本福音书的相应处如此接近,使我们不能不得出这个结论;这三本福音都是根据同一资料,或者有两本是根据第三本写成的。
最早的福音书
我们如果更严密的研究这问题,就可以有许多理由相信马可是最先写成的福音书,其余的两本,马太与路加是根据马可的资料而写的。
马可可以分作一百零五段,马太占有其中九十三段。路加占有其中八十一段。在马可的一百零五段中,只有四段是马太、路加未予记载的。
马可的经文共有六百六十一节,马太有一千零六十八节,路加有一千一百四十九节。马太至少有六百零六节,路加有三百二十节取自马可。在马太所没有采用的马可五十五节经文中,有三十一节为路加所采用。因此在整本马可福音中,仅有二十四节经文是未被两者采用。而且所引用的不祇是大意,连字句亦引用之。在马可的字句中,马太引用了百分之五十一,路加引用了百分之五十三。
更进一步来看,马太、路加所述事件的次序,是按照马可的编排;偶然略与马可不同,但决不同时与它相反,即至少有一本是按照马可的顺序排的。
对马可的改进
马太和硌加的篇幅都比马可长得多,所以会有人说马可也许是马太、路加的撮要;可是另有一明显事实,证明马可成书是较两者为早。我们习惯认为马太和路加经常在改进和润饰马可的记载。(举倒来说,有时候马可似乎限制了主耶稣的能力,至少对他没有好感的批评家会证实马可的确是在这样做。我们首先提出叙述同一件事实的三段经文来看:
马可福音一章卅四节:‘耶稣治好了许多害各样各样病的人,又赶出许多鬼。’
马太福音八章十六节:‘祂只用一句,就把鬼都赶出去,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路加福音四章四十节:‘耶稣按手在他们各人身上,医好他们。
我们可以再提出另外三个相类似的例子:
马可福音三章十节:‘祂治好了很多人。’
马太福音十二章十五节:‘祂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
路加福音六章十九节:‘医好了他们。’
马太和路加都把马可的‘许多’,改成‘所有的’,使耶稣基督的能力,不至于受到任何的限制。
在耶稣行访拿撒勒的记载中,有一个相类似的改变。让我们拿马可与马太的记载来比较;
马可福音五章五至六节:‘耶稣在那里不得行甚么异能……祂也诧异他们的不信。’
马太福音十三章五十八节:‘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马太不敢说耶稣不能够行甚么异能,故而改变了表达的形式,使人感到耶稣的能力,不可能有任何的限制。(有时候,马太和路加略去马可的小毛病,惟恐人们以此作为轻视耶稣的借口,马太、路加略去马可的三处记载:
马可福音三章五节:‘耶稣怒目周围看他们,忧愁他们的心刚硬。’
马可福音三章廿一节:‘耶稣的亲属听见,就出来要拉住祂,因为他们说祂癫狂了。’
马可福音十章十四节:‘耶稣看见就恼怒。’
马太和路加福音不愿意描述耶稣人性的愤怒、忧愁的情感,惟恐有人以为耶稣是癫狂了。
有的时候,马太和路加略微变更马可的记载,免得读者对使徒有不良的印象。我们只举出雅各、约翰想要使自己在将要来到的国度中,占取高位的记载为例吧。马可与马太对这事的开端这样记载着。
马可福音十章卅五节:‘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
马太福音二十章二十节:‘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祂一件事……’
马太不愿意直接叙述两位使徒们野心的动机,因而转述这是出于他们的母亲的意思。
这一切的例证,都清楚的表明,马可是一本最早写成的福音书,它以简单生动的笔调,直叙耶稣生平的事迹。而马太与路加已经开始受到教义与神学的影响,使他们的叙述,特别谨慎小心。
耶稣的教训
我们已经知道,马太共有一千零六十八节,路加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九节,其中各有五百八十二节是取自马可的经节。换句话说,马太、路加在内容、数据和供应方面,要比马可多得多。我们细查这些资料,就发现有两百多节经文差不多是一样的。例如:路加福音六章四十一节,四十二节与马太福音七章三,五节;路加福音十章廿一,廿二节与马太福音十一章廿五至廿七节;路加福音三章七至九节与马太福音三章七至十节,这些经文差不多完全一样。
但我们注到其中的一个差别。马太和路加自马可所取用的材料,几乎完全与耶稣的生平事件有关。而马太与路加另有的两百节经文,完全论到耶稣的教训;这些经文大部分证明耶稣所说的话语,显然这两百节经文是从一本耶稣教训的参考书中得到的。这本书已经失传,但学者用Q字,就是Quelle作为代表,这个德文字意即‘根源’。该书在当时一定极其重要,因为它是耶稣教训的第一本手册。
马太在福音传统中的地位
现在我们要来谈谈使徒马太了。学者们一致认为第一本福音书,并非直接出于马太的手笔。一个曾经目睹耶稣日常生活的人,决不会像马太一样,以马可福音作为耶稣生平数据的参考。最早期的一位教会历史家帕皮亚(Papias),给予我们一项极其重要的数据:‘马太搜集耶稣用希伯来语的谈话。’
根据这项资料,我们相信再也没有人比马太更有资格,来搜集耶稣教训的第一本手册;凡要知道耶稣教训的人,必须以此为蓝本。第一卷福音书中,包括手册的材料如此之多,因而冠以马太的名称,的确也是一件顺乎自然的措施。登山宝训,以及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有关耶稣的教训,几乎都是从马太而来,我们要永远感谢马太的恩赐。广义地说来,马可传载耶稣生平事迹,马太传载耶稣的教训。
税吏马太
我们对于马太本身的事迹,知道得极为有限。马太福音九章九节记载他的蒙召。犹太人最痛恨本族的那些专为他们的征服者服务的税吏,马太一定是一位被同伴所憎恨的人。
可是马太却拥有一样恩赐。多数的门徒是渔夫,他们绝少有编撰方面的能力和技巧,马太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当马太坐在税关上,耶稣来呼召他的时候,他站起来,撇下了一切,只带着他的笔跟从了耶稣。马太就使用他在文字上的技巧,成为耶稣教训的第一位编纂者。
犹太人的福音
现在我们要察看马太福音的主要特征,这样当我们念下去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找出来。
第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马太是一本为犹太人而写的福音。它是一本犹太人为劝服同胞归主而写的。马太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证明旧约的一些预言都应验在耶稣身上,因此祂必定就是弥赛亚。马太福音中有一句经文如同标题似的,重复出现:‘这一切事的成就,为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该书中重复使用这句话竟达十六次之多;耶稣的降生和起名是预言的应验(一21-23);逃往埃及(二14-15);屠杀婴孩(二16-18);约瑟在拿撒勒定居,以及耶稣在拿撒勒长大(二23);耶稣使用比喻(十三34-35)。马太主要的目的,是表明旧约先知的预言,如何应验在耶稣的身上。又耶稣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怎样与先知的预言吻合,迫使犹太人承认耶稣就是弥赛亚。
马太的主要兴趣既是犹太人,犹太人的悔改归正,当然是作者最关心的一件事。推罗西顿的妇人前来求耶稣帮助的时候,祂首先的答复是:‘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十五24)。耶稣差遣十二位门徒出去传福音的时候,指示他们说:‘外邦人的硌,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十5-6)但也不要以为这本福音书把外邦人摈弃在外面:‘从北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一同坐席。’(8-11)‘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廿四14)马太也给予我们教会向前进军的命令:‘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廿八19)。马太最关心的,显然集中在犹太人身上,但它也预见到万民同聚的那个日子。
马太的犹太化也可以从它对律法的态度上看出来。耶稣来到世间,并不是要废除律法,而是要成全它。律法中的一点一划也不能癈去,所以决不可教导人破坏律法。基督徒的义,必须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五17-20)。马太福音是一位熟悉律法,爱慕律法的人所写的,而且他更进一步地看到,律法在基督徒人生原则中的地位。
马太在对待文士与法利赛人的态度上,有着极显著的矛盾;一方面赋与他们特殊的权柄:‘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廿三2)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没有一本福音书像马太这样严厉而坚决地定文士和法利赛人的罪。
当初只有施洗约翰怒斥他们为毒蛇的种类(三7-12);他们议论耶稣与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九11);他们认为耶稣的能力并不是从 神而来,却是从鬼王而来(十二24);他们议定计谋要除灭祂(十二14);门徒们受警戒要防备酵,就是文士与法利赛人邪恶的教训(十六12);他们如同那邪恶的种子,将要被连根拔起(十五13);他们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十六3)。他们是先知的谋害者(廿三31)。在整本新约圣经中,没有一章经文像马太福音廿三章那样严厉的判定文士和法利赛人的罪状,而且罪名的成立并不是根据他们的教训,而是根据他们的行事为人。因为他们的行为跟他们的教训和理想,相差太远了。
马太福音还有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他特别关心教会。符类福音中惟有马太使用教会的名称。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承认耶稣为基督之后,只有马太的记载论及教会(比较太十六13-23;与可八27-32;路九18-22的记载)。只有马太提到基督徒之间的争执,应由教会来决(十八17)。当马太成书的时候,教会已逐渐形成庞大的组织与机构,且实在成为支配基督徒生命的因素。
马太对于未来的启示非常关切,也就是说它对于耶稣提到的一切有关于祂第二次再来,世界末日和审判方面的信息,有特别浓厚的兴趣。马太福音廿四章记载耶稣启示性的谈话,比其它的福音更为完整。只有马太记载了领不同银子的比喻(廿五14-30),聪明和愚拙童女的比喻(廿五1-13),绵羊和山羊的比喻(廿五30-46)。马太对于末后的事与审判特别关心。
但我们还没有提到马太福音最大的特征。马太是最主要的教导性的福音,我们已经知道使徒马太是首先搜集并著作第一本耶稣的教训的作者,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系统组织家,经常尽他所知、所能地把一切有关耶稣的教训收聚在一起。因此我们在马太福音中可以找到五大组耶稣的教训,它们都是搜集完备、系统整齐的数据,而且与 神的国度都有关系,现列述如下:
(一)登山宝训或天国之律(五至七章)
(二)天国领袖之职分(十章)
(三)天国之比喻(十三章)
(四)天国中最大与饶恕之道(十八章)
(五)天国君王之来临(廿四至廿五章)
马太的工作不仅限于搜集并整理耶稣的教训。要知道当马太写作的年代,印刷术尚未发明,书本必须逐字用手抄写,所以极为难得可贵。那时候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一本书,如果他们想要知道并应用耶稣的教训和故事,只能用背诵的方法。
马太福音里数据的安排正为了达到这目的。作者把这些材料排列三或七的数字,使人们易于记忆和背诵。约瑟三次得到信息;彼得三次否认主;彼拉多提出三个问题。十三章之中有七个天国的比喻;二十三章有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七祸。
马太福音开头记载的耶稣的家谱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家谱是用来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希伯来文中没有数目字,在必须用数字的时候,就用字母代替。希伯来文也不写元音,大卫的希伯来文字是DWD,如果这些字母用数字来代替,加起来正好是十四;又家谱中包括有三组的名子,每组有十四个。马太竭尽所能的组织编排耶稣的教训,使之易于比较,便于记忆。
每一位作教师的人,都应当感谢马太,因为马太所写的是一本教师的福音。
马太福音还有一个最后的特征:整本福音书受了‘耶稣是君王’的思想所控制,作者的目的在乎阐明耶稣皇族的身分。家谱一开始就证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一1-17),大卫子孙的名衔在马太福音应用的次数,比其它福音要多(十五22;廿一9,15)。博士们所寻访的是犹太人之王的耶稣(二2);耶稣以特别戏剧化的君王身分,骑驴进耶路撒冷(廿一1-11);在彼拉多面前,耶稣自愿接受王者的称呼(廿七11)。甚至在十字架上也插着,写着王者的牌子,即使那是出于嘲弄(廿七37)。马太在登山宝训中论及耶稣曾有五次以君王的口吻废除律法:‘只是我告诉你们……’(五21,27,34,38,43)。耶稣最后的宣告乃是:‘天上地下所有权柄,都赐给我了。’(廿八18)。
马太所措绘的耶稣,是一幅生来就是君王的画像。耶稣似乎穿上了紫色和金色的王袍,行走在马太福音的行页之间,马太要向人类显示耶稣基督的王权,藉以表明:祂的国度确是 神的国度、权柄和荣耀。──《每日研经丛书》